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表在临终之前准备将荆州让给刘备,为何会遭到拒绝?

刘表在临终之前准备将荆州让给刘备,为何会遭到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3/12/10 10:43:18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在此背景下,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曹操退兵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叫他驻军在小沛。兴平二年(195年),徐州牧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百姓迎接刘备做太守,刘备不敢接受。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徐州。

由此,早在东汉末年,刘备就获得了徐州这一州之地了。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后来的群雄逐鹿中,刘备最终失去了徐州之地。在官渡之战期间,刘备南下投奔荆州牧刘表。值得注意的是,在刘表临终之前,也曾准备将荆州让给刘备。但是,这一次刘备却没有像上一次一样接受,也即刘备拒绝接受刘表让出的荆州。那么,问题来了,陶谦让徐州,刘备敢要,刘表让荆州,为何刘备却不敢要呢?

首先,《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引《英雄记》中记载: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引《魏书》中记载: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由此,据《英雄记》及《魏书》记载,荆州牧刘表临终之际,曾准备将荆州让给刘备,但是,刘备却选择了拒绝。因此,刘表死后,刘琮继承刘表官爵,当曹操大军南下之时,他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之下举荆州而降,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后迁谏议大夫,爵封列侯。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之所以接受徐州,而不是荆州,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时,后者可谓“年轻气盛”,也即是富有斗志的。对于陶谦来说,是在公元195年将徐州让给刘备。对于公元161年出生的刘备,当时还不到35岁,也即正是年富力强,建功立业的年纪。于是,刘备自然想通过获得徐州之地,以此像曹操、袁绍、袁术等人一样,成为拥有地盘的一方诸侯。而就荆州牧刘表,则是在公元208年准备将荆州让给刘备。彼时,刘备已经47岁左右了。

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刘备可谓饱经沧桑,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道理了,也即当时的荆州,无疑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在荆州内部,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两人各自拥有一派势力,并且刘备也没有完全获得荆州本地士族的支持,在荆州外部,则有曹操、孙权等虎视眈眈的诸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即便刘备接受了荆州之地,也很难守住荆州之地,反而会成为各方势力集火的目标。正如古人所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进一步来说,公元195年,刘备接受的徐州之所以得而复失,原因也是因为当时缺乏驾驭一州之地的实力。所以,等到刘表相让荆州的时候,刘备同样担心徐州的覆辙还会重蹈,所以选择了拒绝。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徐州牧陶谦的相让,可谓是诚心诚意的,而就荆州牧刘表的相让,或许是一种试探。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百姓迎接刘备当主公。对此,刘备一开始不敢接受。

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徐州。对于陶谦来说,临终之际已经做好了安排,比如让麋竺、陈登、孔融等徐州本地的势力支持刘备,因为对于刘备来说,只要获得这些本地的士族豪强支持,才能坐稳徐州牧的宝座。并且,陶谦有两个儿子——陶商、陶应,结果这两个人都不在徐州为官,这说明陶谦是真心要把徐州让给刘备的。

最后,与此相对应的是,荆州牧刘表在临终之际,并没有安排蔡瑁、蒯越等荆州本地的士族豪强支持刘备。当然,即便刘表下令的话,这些荆州本地的士族豪强,还是更愿意投靠曹操,而不是刘备。至于刘表的两个儿子,不管是刘琦,还是刘琮,都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因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刘表真的想把荆州让给刘备,显然需要将这些问题解决,不然即便刘备想要接任荆州牧的宝座,也是坐不稳几天的。正是因为荆州牧刘表的相让不是诚心诚意的,甚至还带有一定的试探意味,所以刘备自然不会满口答应,而是再三拒绝。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而此时刘表病死,刘表次子刘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刘备屯兵于樊城,到了宛城才知道状况,随即率军离开,路经襄阳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刘琮,可占据荆州,但刘备因和刘表同宗,不忍相夺。对此,在笔者看来,和刘表同为汉室后裔,再加上曾经受到了刘表的恩惠,这促使刘备不仅不愿意接受荆州,还不愿意在刘表去世后乘人之危。不过,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程普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在赤壁之战后,刘备面对曹操占据的荆州,自然不会再心慈手软了。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和周瑜一起攻打南郡,又率众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从而拥有了立足之地。

标签: 刘备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栗姬到底有多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栗姬到底有多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原则,太子之位本来不应该是刘彻的,而且在刘彻之前,汉景帝本来已经有了一位太子,那就是皇长子刘荣,他的母亲是栗姬。栗姬为汉景帝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刘荣,刘德和刘阏,此时的栗姬并没有因为母凭子贵而

  • 诸葛亮当初没有早死的话 诸葛亮最后能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诸葛亮不死,最后能不能打败司马懿?卧龙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发明家。在三国的所有谋士中,诸葛亮的人气是最高的,尤其在数千年后的今天,诸葛亮已经被渲染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神。在三国后期,最精彩的莫过于诸葛亮和

  • 晋贵人:16岁时嫁给88岁的乾隆,一年后就守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16岁时嫁给88岁的乾隆,一年后就守寡,她就是晋贵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796年农历正月初一日,已经掌权60年的乾隆皇帝宣布退位称为太上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嘉庆元年。尽管乾隆退位,但他不愿交出权力。因此,乾隆皇帝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一个使人深思的句子,这大致意味着:为了履行他成功后的诺言

  • 崇祯皇帝亲手斩杀自己女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明朝,风云人物

    崇祯皇帝为何亲自斩杀自己的女儿?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帝泪流满面,他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告诉周皇后,他马上就会死,而周皇后作为一国之后,应当随他而去。又走到袁贵妃面前,抚着她的脸庞,终于说出了让袁贵妃去陪皇后的话,于是这两个女人听话地双双自缢而亡。接着崇祯又召来了正值青春年华的安平公主,他

  • 明朝官员邹应龙简介:曾上疏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张丽华陈后主的宠妃,国色天香,最后还是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丽华,南北朝,风云人物

    中国古代皇帝后宫的红颜祸水里,应该有陈后主宠妃张丽华的一席之地。张丽华的亮点不仅在于她的绝代美貌,还在于她的头发。后人提起张丽华,总爱说发长七尺的张丽华。美丽长发成了张丽华的特征了。张丽华头发长七尺,浓黑如漆,光可鉴人,简直是一匹光滑乌黑的缎子。张丽华的容貌特别漂亮, 风华绝代。每当她凝眸时,光彩在

  • 汉朝最出名的三大司马,分别是哪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青,汉朝,风云人物

    西汉王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有很多开拓之举,比如官制方面的创新。大司马一职便是如此,虽然早在汉朝之前,大司马三个字的官职已经有了,但不如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来得更直接。西汉的大司马比后代的丞相都有实权,很多担任此职的人,后面都冠以大将军,骠骑将军等号,西汉最有名的三位大司马,不仅为汉朝建立

  • 刘备到死都没有给赵云封侯,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蜀汉五虎上将中,赵云实际上是具有争议的一位,也即在一些人看来,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实际上和关羽、张飞、黄忠、马超不是一个档次的。其中,有一个理由就是刘备到死都没有给赵云封侯。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马超早在东汉

  • 赵充国:西汉的最后一位大军事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充国,汉朝,风云人物

    西汉时期,卫青和霍去病这“帝国双壁”完成了使命,相继离去之后,大汉王朝对匈奴的优势就不再那么悬殊,甚至到了李广利的时候,已经是处于下风。尽管汉武帝后期意识到,仗是不能再打了,开始与民休养生息,而匈奴经过几十年的打击,虽不说一蹶不振,但损失更为惨重。这时候也没有能力对汉朝构成威胁。可以说,在火拼了将近

  • 明朝官员林偕春简介:曾以“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