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充国:西汉的最后一位大军事家

赵充国:西汉的最后一位大军事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3/12/18 12:01:00

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这“帝国双壁”完成了使命,相继离去之后,大汉王朝对匈奴的优势就不再那么悬殊,甚至到了李广利的时候,已经是处于下风。

尽管汉武帝后期意识到,仗是不能再打了,开始与民休养生息,而匈奴经过几十年的打击,虽不说一蹶不振,但损失更为惨重。这时候也没有能力对汉朝构成威胁。可以说,在火拼了将近半个世纪之后,双方都进入了难得的和平期。

但是,汉匈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因而和平是短暂的。在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双方都恢复了力量,尤其是西汉出现了“昭宣中兴”。

于是,双方的较量又一次开始。

不过,这次西汉方面担任栋梁的,是已经六旬有余的赵充国

赵充国其人,为人有勇略,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堪称是西汉的最后一位大军事家。虽然他功成名就的时候,已经是个老头了;可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显现出了不凡的一面。

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七百壮士突围,被拜为中郎,历任车骑将军长史、大将军都尉、中郎将、水衡都尉、后将军等职。

而在汉昭帝英年早逝之后,他与霍光一起迎立汉宣帝,因此被封为营平侯。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那他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厉害的地方,在于这时候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却建立起一番了不得的功业。

比如说,在本始年间,他担任蒲类将军,带领三万多骑兵,从酒泉出兵征讨匈奴,带兵出塞一千八百多里,西去候山,杀死匈奴数百人,俘虏牲畜七千多头。

后来,匈奴大举发动十多万骑兵向汉塞开来,打算侵扰汉朝边区,到达时符奚庐山,准备入侵抢掠。

此时,匈奴人题除渠堂投降汉朝后说出这一情况,汉朝就派遣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驻守边境的五原、朔方、云中、代郡、雁门、定襄、北平、上谷、渔阳等九个郡。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领兵退去。汉即罢兵。

这自然只是小菜而已,与卫青和霍去病相比,是在不足挂齿。可真正的功业,却是体现在他的多谋善断之上,因而才称之为大军事家。

这一点,就主要体现在他与羌人部落的斗智斗勇上。

当时的情况是,有一个专门出难题的人叫义渠安国,他奉命出使羌族,却自作主张地同意让羌人渡过湟水,结果导致羌人反叛。可偏偏有贤明之称的汉宣帝,在这件事上屡屡犯错。竟然又让义渠安国出使诸羌,了解其动向。

本来,赵充国拟定的计划是采取分化离间的方式,瓦解反叛联盟;可义渠安国一去,就立刻召集先零部落的头领三十多人,不管有没有罪,一概以逆而不顺之罪,全部斩首;并且还调兵镇压先零之民,杀了一千多人。

于是,本来不想反的,这次一股脑都反了,不但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汉边塞,攻城邑,杀长吏,还将义渠安国打得大败,损失惨重。

到最后,收拾残局的只能是赵充国,而此时,他已经年逾七十。也在这时,他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百闻不如一见。

老将出马,果然非同凡响,他到了前线,认为当务之急并不是组织军事进攻,而是从内容逐渐瓦解羌人并不牢固的同盟关系。凭借这样的策略,最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化解了这场战争。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他与汉宣帝之间相互说服。

虽然赵充国的策略是瓦解敌方同盟关系,但支持他这种策略的人并不多。在长安的朝堂之上,主战派就建议汉宣帝在七月份水草好的时候发动进攻。汉宣帝也倾向于这种做法,就将建议传达给了赵充国。

可赵充国非常反对这样的做法,上书直截了当地指出不可行之处。汉宣帝也不知为什么,在这件事上又犯糊涂,较上了劲,就任命了两位将军前去督促赵充国出战。

而为了说服赵充国,甚至还搬出了天象大法,说如今五星出东方,是大吉的预兆,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一定会凯旋,要是不出站那就会凶多吉少。

赵充国这时候名将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你怎么说,我就是按照原先的策略来进行;而且更有趣的是,他还反过来不断地劝汉宣帝接受自己的策略,可以说是苦口婆心。

就这样来来回回,最后支持赵充国的人越来越多,而在这种策略的指导下,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可惜的是,汉宣帝之后的皇帝是一个不如一个,统治也变得越来越腐败,赵充国这样的军事家就成为了绝响。

标签: 赵充国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员林偕春简介:曾以“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洪秀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太平天国为什么迅速兴起急速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清朝,风云人物

    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然而三次都在童生试中的广州院试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在6年后的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春天,再次参加了广州院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一个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读书人发现自己没

  • 拓跋珪为什么建国后几年之内就变成了嗜杀成性的暴君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拓跋珪,南北朝,风云人物

    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靠着他的勇气和谋略,通过不懈地打拼,最终革命成功,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同时,他在政治、文化、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现国富民强,让北魏成为北方不可小觑的霸主。说起来,这跟拓跋珪建国带来的问题有莫大的关系。毕竟北魏初建,还存在着许多矛盾,比如汉

  • 南宋官员郑伯熊简介: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假如典韦单挑赵云 获胜的胜算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对典韦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典韦到底有多厉害?若让他单挑赵云,能有多少胜算?三国时期名将数不胜数,有的因为谋略,有的因为武力,今天所说之人也是如此,他就是曹操身边的大红人——典韦。他不仅善于打仗,还有过人之处,他的臂力十分惊人,据说他双手拿起将近八十斤重的双戟,赤手

  • 历史上光绪帝为了夺权为何不杀掉慈禧?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载湉,醇亲王奕譞之子,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光绪”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要说这中国历史上,有哪个女人,是继武则天之后再次独揽大权的女人,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慈禧太后。确实,登上权力巅峰的清朝女人,非慈禧太后莫属。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大清朝其实还有位名义上的皇帝,他就是人们口中的傀儡

  • 明朝传奇美女王翠翘是怎么死的?她为什么要为倭寇首领殉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翠翘,明朝,风云人物

    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名字叫做王翠翘的美女。她本是明朝中期南方一带有名的女子,想她这样的佳人,一般都会选择才子作为自己的丈夫,可是王翠翘却心甘情愿嫁给了一个海盗头子,并且在这个海盗头目被正法以后,王翠翘还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殉情。作为人人喊打的倭寇,为什么两人死后还得到了人们的怜惜,甚至还将他们的故事写

  • 名将庞德是什么人?他选择归降曹操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庞德,汉朝,风云人物

    庞德绝对是三国中,猛将中的佼佼者。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庞德,字令明,其勇武过人,本是马腾的属下,后随马超征战。后来马超归降刘备,庞德则归降曹操。在襄樊之战时,曹仁被关羽所困,庞德欲带兵去解樊城曹仁之围。当时,由于庞德的故主马超在刘备那里,他的哥哥庞柔也在刘备那里,所以有的人就对庞德有所

  • 林则徐在晚清时期为什么愿意主动进入澳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林则徐,清朝,风云人物

    澳门是明朝中叶(1553年)被葡萄牙人混赖,赖去的。反正每年给地方官贿赂,地方官就当一个额外的财路,懒得去较真。时间一长,既成事实了,如梦方醒的朝廷也只好认账,就当租给人家了。葡萄牙人实力不足,在对外殖民扩张中,势头虽然猛,但碰上稍微强大一点的对手,就不乐意硬碰硬,所以,也不打算以实力抢占。反过来,

  • 曹豹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他和吕布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曹豹,风云人物

    其实在三国的早期也就是东汉末年也还是风云际会的,有超多的故事的,尔虞我诈也不亚于三国时期,这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叫曹豹的人引起了小编的注意,这个人啊,竟然和吕布是有关系的,而且是和吕布有着非一般的关系的,话说曹豹的女儿是个节点,那么曹豹的女儿叫什么呢?曹豹和吕布的关系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