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吉思汗所有的孙子中,要说他最喜欢谁?非木阿秃干莫属。蒙古人打仗屠城是家常便饭,但如果屠城以后把里面的家禽家畜、花草树木一并杀光砍光,并且把整座城市围墙全部推倒,把房屋全部捣毁,甚至把整座城市夷为平地,并且还给这座城市改了一个恶毒名字,这在蒙古征战史上也是少有的。
不过,由于成吉思汗的孙子木阿秃干在攻打这座城市的时候战死,因此成吉思汗做了这样疯狂的事情。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对这位孙子木阿秃干,确实是非常喜爱的。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这么喜爱木阿秃干呢?
咱们先来看看木阿秃干牺牲的情况。
当时,成吉思汗正在进行第一次西征。当成吉思汗拿下花剌子模的新都撒麻耳干和旧都玉龙杰赤以后,花剌子模的国王往一座海岛上逃遁,而花剌子模的太子札兰丁却跑到哥疾宁地区,在那里组织了八万人马和蒙古军队对抗。成吉思汗一开始并没有对札兰丁看上眼,所以派了他的干儿子、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带领三万军队,前去花剌子模和札兰丁交战。去了以后,失吉忽秃忽发现自己的力量太小,于是扎了很多草人,准备用这个吓唬札兰丁。不过,失吉忽秃忽不但没有把札兰丁吓住,反而败在札兰丁手里,几乎全军覆灭。
这件事给成吉思汗带来极大的震动。蒙古军队西征以来,几乎战无不胜。像不花拉这样的重镇,成吉思汗也只是用了五天时间就攻下来了。没想到札兰丁竟然这么厉害,把他失吉忽秃忽的三万人马全部消灭。所以,成吉思汗亲自领兵前往征讨札兰丁。同时,除了术赤以外,成吉思汗的另外三个儿子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也跟着成吉思汗去征讨札兰丁。谁知他们在经过一座叫作范延堡的城市时,范延堡的居民宁死不屈,坚决抗战。
范延堡的居民哪来那么大的底气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座城市是用大石头建造的,城墙又高又厚,异常坚固。所以,里面的居民觉得凭借这种又高又厚的城墙,一定能抗战到底。当时他们依靠这种城墙,确实给蒙古大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蒙古军队攻打了一个多月,还没能把范延堡攻下来。不但如此,木阿秃干还在这时候,战死在城下。
木阿秃干的死,让成吉思汗非常愤怒,于是他亲自指挥蒙古大军,昼夜不停围攻范延堡。当时的战斗十分惨烈,蒙古军队以及城里守军的尸体掉到城墙下,堆积如山。成吉思汗这时候做了一个异于常人的举动,他让活着的蒙古军队士兵,把那些尸体(包括蒙古军队士兵的尸体)全部拉过来,堆成梯子,沿着尸体的梯子往上进攻。在这一番发疯般的猛攻之后,成吉思汗终于攻破了范延堡,冲了进去。
当成吉思汗冲进范延堡后,他就做了前面咱们谈过的可怕的事情,就像用一张抹布抹脏东西一样,把范延堡抹得干干净净。最后还把范延堡改名为卯危八里(意为歹城)。
那么木阿秃干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成吉思汗为了他,竟然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呢?
木阿秃干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才干。他骑射能力十分了得。按照史料记载,有一次,一群狼围攻过来,成吉思汗的其他孙子都吓得瑟瑟发抖,然而木阿秃干一点也不怕,而是拿起弓箭对着那些狼,从容不迫地射箭,最后把这群狼全部射杀干净。
我们知道,骑射能力是草原上蒙古勇士们的第一能力。有这个能力的木阿秃干,真正称得上是武功高强之人。
除了武功高强以外,木阿秃干打仗还是一个奋不顾身的人。每次领兵作战的时候,木阿秃干都是身先士卒,第一个往城墙上爬,根本就不在乎那些如簧的飞箭。尽管成吉思汗曾多次提醒过他,让他要保护好自己,但木阿秃干就是这么打仗的。这也使得木阿秃干带领的军队,战斗能力非常强,称得上是成吉思汗孙子辈的军队中,战斗能力最强的那支军队。
另外,木阿秃干还是一个谋士。他常常在帐篷里面,就能够把作战规划制定好。在作战的时候,执行力又特别强。真正称得上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成吉思汗的孙子中,具有这样的能力的,是少有的。
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孙子,成吉思汗自然是非常喜爱的。所以木阿秃干死后,成吉思汗才会那么伤心。按照历史记载,成吉思汗曾抱着木阿秃干的遗体,在屋子里待了一天一夜。一天一夜之后,成吉思汗决定全力攻打范延堡,因此才做出了如此疯狂的举动。
当然了,除了这位孙子非常优秀,成吉思汗对他极为喜爱以外,成吉思汗之所以对他的牺牲那么伤心,其实还有非常特殊的原因。
这就要说到成吉思汗传位的问题。成吉思汗虽然有四个儿子,但是这四个儿子,似乎都不是特别让成吉思汗满意。
大儿子术赤能征善战,可惜的是,术赤的身份成疑。他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连成吉思汗自己都不敢确信。所以要让成吉思汗心甘情愿把大汗之位传给一个身份可疑的人,那是不太可能的。
成吉思汗的二儿子察合台虽然很确定是成吉思汗的亲儿子,但是这个察合台性格火爆,做事莽撞,顾前不顾尾。也就是说,察合台就是一介莽夫,而且还和术赤关系很恶劣,让成吉思汗把大汗之位传给这样一位莽夫,成吉思汗也是不会这样做的。
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拖雷,成吉思汗倒是比较喜欢,因为打仗能力强。但是杀气太重,冷酷无情。这种杀气用在敌人身上,自然是好事,是蒙古帝国军队需要的。但是如果用在自己兄弟身上,那就是灾难了。所以,成吉思汗也不太愿意把拖雷立为继承人。
成吉思汗的老三窝阔台,性格比较宽厚,兄弟关系也处得比较好。但是窝阔台打仗能力不行,所建立的战功也比较少。在蒙古帝国内部,战功是一个人能不能够服众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战功高,他自然能获得大家的拥戴。窝阔台虽然能处理好兄弟之间的关系,但是他没有战功。因此,能不能够把庞大的蒙古帝国捏合起来,成吉思汗也很担心。
而木阿秃干无论军事指挥才干,还是个人功力上,都是孙子辈中的佼佼者。这让成吉思汗很欣喜。当然了,我们并不是说成吉思汗想要把大汗之位传给他的这位孙子木阿秃干。事实上在西征前,成吉思汗已经确立了窝阔台为继承人,显然不可能再传位给木阿秃干了。
其实,成吉思汗在决定确立窝阔台为继承人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做出了另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就是他准备每个儿子给他们一块土地。虽然这容易造成分裂,但是他们每人都有土地的情况下,矛盾就不会那么突出了。再加上有性格很好的窝阔台当大汗,因此这个庞大的蒙古帝国就比较平稳了。
所以,成吉思汗在攻下了花剌子模的玉龙杰赤以后,就首先把花剌子模很大一片土地给了术赤。他对术赤好,当然也希望对察合台好,也想给察合台封一块土地。但是察合台性格火爆,并且由于术赤矛盾深沉,假如也给他封地,那么或许他并不能守住这片封地。同时因为与术赤矛盾很深,因此将来会不会与术赤打起来,真的让成吉思汗很担心。
如果察合台的木阿秃干活着,那么就可以确定木阿秃干的地位,让他辅佐察合台,那样的话,察合台就能够守住江山,也不会做出出格事。将来察合台的江山传给木阿秃干,这个江山就非常稳固了。
这也就是成吉思汗为什么那么喜爱这位孙子木阿秃干的根本原因。
但是,木阿秃干却战死了。这使得成吉思汗非常伤心。因为在察合台的儿子们中,再没有像木阿秃干那样有能力的人。
而事实上也是那样,察合台的江山,最后传给了木阿秃干的儿子哈剌旭烈,但由此又引发了察合台汗国内部的动荡不安。可见当年成吉思汗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