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智深和武松单挑,谁能胜出?三场比拼赛下来,结果不出预料

鲁智深和武松单挑,谁能胜出?三场比拼赛下来,结果不出预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读书悟道君 访问量:2191 更新时间:2024/2/2 1:48:02

鲁智深和武松,是读者非常喜欢的两个人物,也是作者在小说中重点描写的人物。他们一个仗义执言,安良除暴;另一个不畏权贵,敢于直面黑暗现实。

对于他们行侠仗义的武器,除了各自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还有就是他们的拳头了。也正因如此,他们在梁山才赢得了一席之地,同为步军头领。

话说如果让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位头领对垒,是战成平手,还是能分出胜负呢?我们从三方面来比拼一下。

先比力气

古代作家要表现一个人有力气,其惯用手法就是夸张。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能挥舞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许褚可以倒拖牛,典韦手扛十几人拿不动的大旗,还有猛男张飞等。

在《水浒传》中也是一样,第三回,鲁提辖为解救金翠莲父女,路见不平除了一声大吼,他还打出了一套连环拳,三拳竟将那屠户镇关西给打死了。可见这拳头有多厉害。

那么这拳头的分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以拳击运动为例来做简要分析。泰森在打一些重量级的赛事时,如WBA、WBC、WBO等,他的体重都在200磅以上,也就是90公斤以上。

泰森在巅峰时期,一拳的重量大约是450公斤左右,也就是体重的5倍左右。一般搏击运动员基本上可以打出4~6倍体重,但能打出6倍的运动员少之又少。

对于鲁智深,小说中没有交代他的体重,只说他身长八尺,相当于1米8左右。这样的身高按我们现代标准,对应的重量约在70公斤左右,但这是正常人的标准,鲁智深肯定是要异于常人的,我们不妨也以90公斤为准,那么鲁智深一拳的力量也在400~500公斤左右。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算,鲁提辖重拳出击,三拳打死镇关西,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同样,武松在小说中也是一位力大无穷的人,他在景阳岗赤手空拳居然打死了一只猛虎。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但作者敢于这样写,其目的也正是为了表现武松的力气之大,具有神人之力。

拿我国东北虎来说,一只成年雄性东北虎,他的掌击力量可达1000公斤左右;雌性东北虎也可达800-900公斤左右。

第二十八回,武松可轻易举抛重达四五百斤的石墩,这是最直观的描写。这么看来,与鲁智深不相上下。

但是鲁智深在小说中有倒拔垂杨柳的壮举,那么拔树与打虎,到底哪个费力呢?这个基本没有办法比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说白了,这两件事都是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作者却这样写了,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他们的不凡。

而且作者在给他们二人排位时,也是一前一后,鲁智深排13,武松排14,二人同为步兵统领,甚至在投靠梁山前,作者还刻意把他们同时安排在二龙山。

这说明在作者心中,他们二人在某些方面相差并不大。在形象塑造上,作者更偏爱鲁智深,但武松打虎的民间影响力也十分深远。

结合上述因素,我认为,单就力气,武松和鲁智深不相上下,可以战平。

比兵器

比拼完力气,我们再来比拼一下他们的兵器。

鲁智深使得是禅杖,这种兵器出自佛门,原本用来点醒那些参禅时犯困的人。当然佛门禅杖是用竹苇做的,而鲁智深的禅杖则是铁器,重达62斤。

材质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它的用处也不同,佛门禅杖具有警示作用,而作为兵器的禅杖,则属于铲的一种,一头为新月牙形,另一头形如倒挂之钟,既可退敌,又可负重,古代僧人外出云游都喜欢带这个兵器。

那么禅杖的威力如何呢?在小说中也有一些相关描述,如:

第九回,在鲁智深救护林冲时,有提到“鲁智深轮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

第九十三回,鲁智深把钮文忠“一禅杖,连盔带头,打得粉碎”;

第一百一十七回,说到鲁智深“浑铁禅杖,一冲一戳”,“直打入去,南军四散。”

通过小说中的描述,说明禅杖的威力还是不小的,再结合鲁智深的力气,兵器与人相得益彰,尽显威力。

但作者给鲁智深配备禅杖,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叫他参禅,以了悟人生。到最后,也的确如此,鲁智深坐化就是最好的说明。

相比之下,武松的兵器就逊色多了,仅是一对寻常的戒刀。说到戒刀,实际鲁智深也有,但他很少用,大多时候都用得是禅杖。

既然是一对寻常的戒刀,从兵器本身的威力来看,那肯定是不能和禅杖相比的。但话又说回来,戒刀虽寻常,那也得看是谁在用。戒刀到了武松手里,那是借了武松的光,也是威力无比。

武松使一双戒刀,也是有用意的。在众梁山好汉当中,武松一人结果了二十多条人命,可以说是嗜杀了。在血溅鸳鸯楼之后,他忽然就改变了行头,以头驼的身份行走于江湖,身上除了一双戒刀,脖子上还带着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

很明显,对于武松而言,作者在警示他,戒杀人。

所以,单纯比武器,武松的戒刀肯定不敌鲁智深的禅杖。

比比武力值

鲁智深与武松在小说中所占的回目都不少,鲁智深重点描写有八回,而武松则达到十回。

在鲁智深出场的八回中,涉及打斗场面的有: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以及大闹野猪林。

在以上这些打斗中,鲁智深几乎没有遇到对手,只是在瓦罐寺时遇到了崔道成和丘小乙。这两人合战鲁智深,再加之他肚饥,所以及时抽身。

但根据作者对崔道成的描写(如下),他也是有几分功力在身的,而且即便对付他,也是在史进加入的情况下,才将这两人结果了。

一个把袈裟不着,手中斜刺朴刀来;一个将直裰牢拴,掌内横飞禅杖去。一个咬牙必剥,浑如敬德战秦琼;一个睁眼圆辉,好似张飞迎吕布。一个尽世不看梁武忏,一个半生懒念法华经。

在梁山好汉中,鲁智深与杨志在上二龙山前,也有一段打斗。二人战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鲁智深卖个破绽,按了暂停,杨志心里也是暗暗地喝彩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

杨志是名门之后,身怀杨家绝学,为官府当过差;而鲁智深也是身出有门,曾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同样也当过差。可见两人都是正规军,受过训,都是妥妥的实力派,能战成平手,肯定都没有放水,都是真才实学。

再者,第五十七回中,鲁智深与呼延灼交手时,二人都是马战,鲁智深在马上也不输呼延灼,二人战到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这些情节都说明,鲁智深马上马下的功夫都不错。

那么,武松呢?在小说中,武松的打斗场面远比鲁智深要精彩。在涉及他的十回中,他先是赤手空拳打死了吊睛猛虎,之后斗杀了西门庆,接着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在这些打斗中,可以说,这些人都是他的对手,但又都没有资格成为他的对手,不论单挑,还是以一敌多,武松都没有费多大力气便拿下了,可见武松在打斗中的爆发力,还是超强的。

但在小说接近尾声时,作者却一剑斩了武松一只胳膊,这个情节非常具有象征性。

在117回,武松断臂,鲁智深参禅,对于这两位与佛门有缘的人,这两件事的同时发生,也意味着他们要放下屠刀了。在119回,鲁智深坐化,而武松在六和寺正式出家,八十善终。

从上述情节分析,在武力值上,武松的爆发力更强,在打斗中更占优势。

综上所棕,从三方面分析,鲁智深与武松,在力气上,二人战平;在兵器上,鲁智深的禅杖更胜一筹;在爆发力上,本人更看好武松。

标签: 鲁智深

更多文章

  • 豹子头林冲与花和尚鲁智深一见如故,为何上了梁山后却形同陌路?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鲁智深

    林冲与鲁智深,都是有一身好武功的英雄人物,两人自然是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只是,因为两人秉性的大不相同,最终导致了两人形同陌路。林冲生性隐忍,因为屡遭高俅迫害,最终被逼上了梁山。而鲁智深则是生性豪迈,好打不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又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不得已才落草为寇。鲁智深原本在九华山文殊院剃度出家,还

  • 从瓦罐寺蜈蚣岭可以看出,鲁智深和武松的差距,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鲁智深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四大名著中堪称人物描写最为细腻的一部。梁山108好汉,每个人都有十分不同的性格特色,每个人的武功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而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要数鲁智深和武松两兄弟了。从梁山好汉排行榜上我们可以知道排名第十四的武松非常厉害,隶属于天空中的孤星花和尚鲁智深也是一个好汉

  • 《水浒传》大闹野猪林:鲁智深的孤注一掷,终究喂不熟林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鲁智深

    古人有语道: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意指人心难测。立足文学解读的角度,越是伟大的名著,人物塑造越是丰满,一眼很难看到底,《水浒传》中林冲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坊间议论林冲,多受影视剧的影响,认为林冲是个儒将,高衙内再三调戏他的妻子,林冲一一忍让,直到最终“风雪山神庙”,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才违背

  • 他是鲁智深的结拜兄弟,因无意中说的一句话,令鲁智深一生疏远他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鲁智深

    他是鲁智深的结拜兄弟,因无意中说的一句话,令鲁智深一生疏远他导语:水浒传的故事,我们都有所耳闻。花和尚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个个都是英雄豪杰。他们的故事,我们再了解不过。鲁智深的事迹,你又知道多少呢?他曾是鲁智深的好兄弟,后来却疏远了他。到底为何呢?水浒传之中,英雄人物很多,一百

  • 鲁智深看菜园子很屈才吗?你不了解大相国寺,鲁智深的职责很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多才小孙说史V标签:鲁智深

    在《水浒》人物中,大多数人比较喜欢的人物应该就是鲁智深了,这是鲁智深有两个个招人喜欢的特点。一是豪侠仗,不畏强暴;二是他不受佛门清规戒律,是个酒肉和尚了。因此,在他酒醉打了山门,没有办法在五台山呆了,就被方丈荐去了东京,在大相国寺看了个菜园子。当时到了东京的相国寺后,看起来相国寺还不怎么样,寺中的规

  • 鲁智深、武松对战关胜、林冲,结果如何?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鲁智深

    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武松是步战之王,关胜和林冲是马战高手,他们四人都是梁山上的佼佼者。如果鲁智深、武松两人对战关胜、林冲两人,结果会如何呢?说出来你别不信,鲁智深武松两人能赢,依据水浒传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鲁智深对战林冲在《水浒传》电视剧中,鲁智深曾和林冲在东京大相国寺菜园之中切磋一番,两人在步下你

  • 正值壮年的鲁智深,为何突然圆寂?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鲁智深

    鲁智深是《水浒》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形象也是最为正面的。鲁智深圆寂之时正是壮年,“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竟然真的出现,一直让人觉得蹊跷。鲁智深这样一直最受人喜爱的汉子,突然死去,有什么玄机呢?是不是真的自然死亡?如果不是自然死亡,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第一,死于疾病。心理学有“暗示”的说法,一个人如果想

  • 《水浒传》中一生以花和尚著称的鲁智深,为何命中注定圆寂于寺庙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鲁智深

    之前所作的一篇文章中,在论述梁山上真正称得上好汉的几个人里,就曾提及过鲁智深这个人.近来反复翻阅《水浒传》,更是觉得这鲁智深,才真正称得上好汉,英勇仗义、而又不乏侠义情怀。纵观《水浒传》,鲁智深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出家当了和尚,但是,很明显他不是一名合格的僧人。吃酒、破坏清规戒律、打坏山门等等。

  • 《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后,为什么感觉除了鲁智深没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鲁智深

    《水浒传》剧中,林冲似乎只有鲁智深一个好兄弟,不光是在上梁山之前,还有在上了梁山后,他总是和大家格格不入的样子,究其原因就是4个现实问题:第一,林冲和大家的目标不一样梁山上的很多人,他们之所以走上和朝廷对抗的路,是因为受到了朝廷官员的地方势力的压榨,希望找到一个新的伊甸园生活,倒不是真的非要仇恨某个

  • 武松最信任的人是鲁智深,但鲁智深最铁的哥们却不是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鲁智深

    梁山上有很多感情深厚的铁杆兄弟,比如花荣和宋江,比如李逵和樊瑞等等,这些人在长期的工作中,因为性格、价值观的接近,惺惺相惜,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是性命之交。当花荣得知宋江死了之后,自己也在宋江坟前上吊,随大哥而且,无论怎么说,这都是情谊的体现。而作为梁山仅有的一个半好汉,鲁智深和武松来说,很多人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