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还是古本水浒传好看:鲁智深武松下山替林冲报仇,奸臣与恶少的结局大快人心

还是古本水浒传好看:鲁智深武松下山替林冲报仇,奸臣与恶少的结局大快人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181 更新时间:2024/1/2 13:54:43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水浒传》有很多版本,容与堂本、袁无涯刊本、金圣叹点评的贯华堂本、刘兴我刊本乃至“汇评本”大同小异,跟这些通行版本差别最大的是《古本水浒传》,前七十回完全相同,后五十回既没有破辽国、打田虎,也没有灭王庆、征方腊

其实在容与堂百回本和金评贯华堂七十回本中,也没有虚构的两大战役或四大战役,百回本是直接从破辽国凯旋的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雁”,直接到了第九十一回的“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

打田虎灭王庆可能是别人续写的,就连四大战役,也可能是别人改写的,有专家学者研读、考证后认为:“百二十回古本水浒传前七十回与后五十回与的作者为同一人,前后的情节结构连贯吻合,布局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统一体,没有前者,后者无法成立;没有后者,对前回中许多情节安排也难以理解准确。”

我们细看之下也能发现,古本水浒传前七十回与后五十回的人物形象特征一致,他们继续攻城略地惩奸除恶行侠仗义;通行版本的后五十回,梁山好汉都失去了个性,成了朝廷鹰犬和宋江的提线木偶,似乎违背了施耐庵的创作初衷——作为张士诚的谋士,施耐庵写水浒传,是要给朱元璋找麻烦的。

通行版的后五十回,梁山好汉不但初心尽改,连说话语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阮小五和阮小七在阮小二阵亡后,居然还感谢朝廷和宋江,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性格:“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强似死在梁山泊埋没了名目。”

熟读水浒前七十回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阮氏三雄对官府是十分憎恶的:“如今该管官司没甚分晓,一片糊涂,千万犯了迷天大罪的倒都没事。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阮氏三雄描述的管乡村的官兵和衙役,看着似乎有些面熟,这倒也不奇怪,因为在古代(咱们只说古代,大家别联想歪了)管老百姓,尤其是管农民和渔民的公门中人,大多色厉内荏欺软怕硬:“如今也好教这伙人(指当时的林冲、杜迁、宋万等梁山好汉)奈何(惩治;对付)那捕盗官司的人!哪里敢下乡村来!”

袁无涯批注:“说透千古情弊,使人见官府痛恨,见盗贼快意,如此世界,便是险事。”

阮家兄弟水边种菜、进城卖鱼,都要提心吊胆,所以对梁山好汉的生活很是羡慕:“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

郓城县宋江期盼招安是可以理解的,阮氏三雄甘当鹰犬是不可能的,通行版水浒传后五十回写梁山好汉对高俅童贯磕头如捣蒜,肯定不是施耐庵愿意看到的,三大奸臣(原本还有个宦官杨戬,因为出场次数不多,忽略不提)坑害梁山好汉而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更是让人心意难平。

通行版水浒传的后五十回是何人续写,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从笔法上看来,御用文人的可能性较大,而民间私藏的古本水浒传,则是另一种说法:梁山好汉并没有接受招安,在宋江刚冒出招安念头的时候,“玄女天书”就被收回,连装包装盒子也被一刀两断,那块刻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名字的石碣,也被天雷劈成了粉末,“众人闻报,尽都惊骇,宋江、卢俊义、吴用三人,面面相觑。此时云收雨止,依然化日光天。”

在古本水浒传中,宋江之所以动了招安的念头,是因为鲁智深、武松、公孙胜这三个反招安态度坚决的好汉已经离开,梁山只剩下了一百零五人,而且还得到了三大奸臣丢官罢职的消息。

读者诸君可能只注意到了鲁智深武松反招安,但是我们细看水浒前七十回,就会发现公孙胜下山另有玄机:这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世外高人参与漏洞百出的智取生辰纲,实际是想改朝换代,为自己汲取气运,宋江不想坐江山而要当鹰犬,他希望落空,只能飘然而去。

蔡京高俅童贯逃脱惩罚,大剌剌地坐在那里接受梁山好汉的跪拜,既不符合大众预期,也跟真实的历史不符,更违背了古典小说“善恶有报”的著述常规。

蔡京童贯这两大奸臣,在《宋史》中是有传的,而且其结局都是大家可以接受甚至大快人心的。

《宋史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传记载:“天下罪京为六贼之首,侍御史孙觌等始极疏其奸恶,乃以秘书监分司南京,连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年八十。子八人,壝先死,攸、翛伏诛,绦流白州死,鞗以尚帝姬免窜,余子及诸孙皆分徙远恶郡。”

有史料说蔡京是饿死的,童贯在《宋史》中就已被明正典刑:“初贬左卫上将军,连谪昭化军节度副使,窜之英州、吉阳军。行未至,诏数其十大罪,命监察御史张澂迹其所至,莅斩之,及于南雄。既诛,函首赴阙,枭(首级高悬示众为‘枭’)于都市。”

蔡京数十年贪墨,最终求一碗残羹剩饭而不可得,童贯首级装盒远行,跟少了一个重要零件的身体分家,这才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史书中的童贯是有胡子的,但却不像新版电视剧那样浓密,也不像老版那样一根没有:“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童贯是不是真太监,宋钦宗为何只要他的脑袋,这事关宫闱秘闻,且不去说他,高俅会不会踢球,是否善于奔跑,也因高俅在《宋史》中无传而无从考证。

高俅的名字在《宋史》其他人物的传记中是出现过的,他似乎逃过了最终惩罚——北宋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中并无此人名字,所以他的结局比蔡京童贯“强”一点。

正史中的高俅是有兄弟和亲儿子的:其弟高伸为宣和殿大学士、高杰为金吾卫大将军,他根本就不用认什么养子,他的两个儿子都做了高官,高康、高尧辅的官职,似乎跟吴用招安后受封的“承宣使”差不多。

高俅在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的时候就称病离开,并在当年死去,虽然朝议纷纭要免去他应有的待遇,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靖康元年,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李若水,时任太学博士,后升任吏部侍郎,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

通行版水浒传中的蔡京高俅童贯都活到了宋江招安,毒害宋江卢俊义后也安然无事,在古本水浒传中则是另一种说法:“殿帅府掌兵太尉高俅,今被李纲奏了一本,下旨罢官。”

宋江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前日蔡京失宠,高俅今又罢官,天可怜见俺们兄弟,能有一日奸臣尽除,忠臣当国,朝廷下诏,赦罪招安,大家重见天日,博得个一官半职,也不枉在此聚首一场。”

宋江的招安之言该遭雷劈,那个作恶多端的高衙内,在古本水浒传中的结局是既解气又好笑,鲁智深武松等人的言语,也酣畅淋漓尽显英雄本色。

在《古本水浒传》第八十五回“朱笏山英雄设计,沂州府恶少亡身”和第八十六回“闻统制大战朱笏山,高太守生还沂州府”中,美髯公朱仝与浪子燕青设计潜入沂州府,把病得一丝两气的高衙内一刀两断,离着首级冲出城门,鲁智深带人接应大战。

神行太保戴宗赶到朱笏山,看见众兄弟杀得痛快,忍不住抱怨:“你们好乐,累俺奔波苦也!公明哥哥盼望你们,多日没得音信;林武师又卧病缠绵,不见大好……”

戴宗说的林武师自然就是林冲,林冲之所以缠绵病榻,就是因为大仇难报心气郁结,鲁智深为了给林冲报仇,这才领着武松等人来到沂州府寻高衙内的晦气。

听到戴宗抱怨,浪子燕青笑了:“林武师恁地淹缠(元曲《降桑椹》中有‘病痛苦淹缠,良方治不痊’之语),如今已觅得好药方,拜烦院长带去。”

来,鲁智深这才想起一件大事:“洒家只顾得厮杀,争些儿忘了此事,院长回山,便将高衙内这驴头拿去。”

鲁智深叫人把高衙内首级用黄蜡封住交给戴宗送回梁山,大名府都监大刀闻达想用一万两白银和三十二名被俘梁山士兵交换沂州府太守和高衙内首级,史进却只肯一只耳的高太守(高俅远房弟弟高侗,史进割下了他一只耳朵),却“耍赖”不肯归还高衙内的首级:“你们没曾说起,这个不算。”

武松也在一旁大叫:“这厮的脑袋,早拿回梁山泊去,送给我们林教头当夜壶用了,便有金银十万,休想换取!”

这才是梁山好汉的语言特色,这才是奸臣赃官恶少应有的结局,看了这样的好汉作为和奸人下场,读者诸君肯定也有话要说:很多人都说古本水浒传是伪作,却认为宋江受招安给蔡京高俅童贯磕头是“忠义之举”,这岂不是不逮鲶鱼只抓青蛙、睁着眼睛说瞎话?

标签: 鲁智深

更多文章

  • 看了宋朝官服才知道:鲁智深写的偈语,可以证明他的坐化只是一场戏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鲁智深

    鲁智深在六和寺“坐化”,谁也不知道那个“龛子”里装的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潜伏》里的佛龛李涯,肯定没有被宋江烧掉。鲁智深在“坐化”的前几天,曾经亲口对宋江说过,既不想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也不愿去名山大刹当和尚头儿卖门票收香火钱,“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得个囫囵尸首,便是

  • 水浒中武松、鲁智深和林冲3人的官职,你知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吗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鲁智深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水浒传》梁山并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他能够被朝廷选中成为征讨地方势力“工具”,足以说明梁山的战斗力强悍,能够做到这一步,梁山所凭借的自然是那些曾在朝中当官的好汉。在梁山后期的战斗中,战斗规模很大,普通好汉完全无法驾驭这种规模的战斗,所以呼延灼

  • 武松与鲁智深能打过梁山五虎将么?从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鲁智深

    提起《水浒传》,我们都非常的熟悉。其中那一百零八位好汉,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但其实这些人的差别可以说是挺大的,好的坏的都有,武术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差别也不小。有些人的本事不高,还人品不好,类似于王英这种人,但是前36位还是很好的。他们中有称为马军五位虎将的武艺还是不错的,其中鲁智深和武松的武艺也是

  • 鲁智深、武松反对招安,如果真要与宋江反目,谁赢的机会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悟道君标签:鲁智深

    梁山好汉108将,来源各不相同,有被命运逼为草寇的,如林冲、武松、柴进等,有被梁山人陷害入伙的,如卢俊义、朱仝、秦明等,还有单纯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如晁盖、吴用等人。来源不同,三观自然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化最终导致好汉们的结局各不相同。宋江选择招安的目的只有一个,或者说这种期望在当时社会也是主流观念,那

  • 为了突出鲁智深勇猛彪悍的样子,禅杖实际上比青龙偃月刀要重得多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鲁智深

    为了突出鲁智深勇猛彪悍的样子,禅杖实际上比青龙偃月刀要重得多看过水浒的都知道,鲁智深是个鼎力大肆士,也是个侠义之士,水浒中多处对他的外貌举行过形貌,好比他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臊髯毛。再好比: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再好比: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怯毛。这些外貌的形貌,都为了一

  • 鲁智深救下林冲后,林冲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让鲁智深从此疏远林冲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鲁智深

    在《水浒传》当中,鲁智深与许多人关系都比较好,与林冲更是第一次见面就直接结为了兄弟,可见二人关系有多好。但是,事情后来却不是如此了。在“三山聚义打青州”这一回,众人在宴席当中,林冲就和鲁智深提起了之前他救了自己的事,鲁智深就说了一句,“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从这就能看出二人关系已经

  • 同样是被鲁智深暴打,镇关西三拳就挂了,为何周通这么抗揍?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鲁智深

    上回说到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因为多次酗酒闹事,众僧都不能容他,智真长老只好禀过赵员外,让他去投奔自己的师弟——东京大相国寺主持:智清长老。#水浒传解读#一日,正行之间,贪看山明水秀,不觉天色已晚,赶不上宿头;路中又没人作伴,那里投宿是好;远远地望见一簇红霞,树木丛中闪着一所庄院,庄后重重叠叠都是乱山

  • 水浒率先出场的好汉,武功和鲁智深不相上下,就是死的太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趣史夜话V标签:鲁智深

    作为中国最为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有着很多的粉丝,小编就是其中一个。小说中的所有好汉,除了极个别主角之外,大部分都像是路人甲一样,匆匆忙忙就落场了。水浒中第一个出场的好汉,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忘了,他的武功很高,能和鲁智深打平手,但却死得极其窝囊,他究竟是谁呢?这位好汉就是史进

  •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后,林冲不小心说了1句话,令鲁智深感到心寒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鲁智深

    提起鲁智深,恐怕大家对他并不陌生。毕竟他的那些事迹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等这些事迹,都能体现鲁智深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的性格。甚至他为了救下林冲,不惜得罪高俅,乃至后来被人追杀而四处逃亡。本以为鲁智深上了梁山之后,他和林冲之间的感情会更密切起来。但是事实

  • 为了让鲁达变成鲁智深,赵员外花了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鲁智深

    众所周知,鲁大本名鲁大,是涠洲府孝中经略州刺史。因为杀了甄冠希,他被迫流落江湖。后来在赵员外的帮助下,鲁智深来到五台山出家,鲁大也成为了鲁智深。那么,赵员外为鲁智深出家付出了多少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小说中提到鲁智深三拳打死甄冠希逃离涠洲岛时,没想到有一天会与金翠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