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智深、武松反对招安,如果真要与宋江反目,谁赢的机会大呢?

鲁智深、武松反对招安,如果真要与宋江反目,谁赢的机会大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读书悟道君 访问量:1426 更新时间:2023/12/10 15:50:40

梁山好汉108将,来源各不相同,有被命运逼为草寇的,如林冲、武松、柴进等,有被梁山人陷害入伙的,如卢俊义、朱仝、秦明等,还有单纯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如晁盖、吴用等人。

来源不同,三观自然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化最终导致好汉们的结局各不相同。宋江选择招安的目的只有一个,或者说这种期望在当时社会也是主流观念,那就是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在好汉们当中,除了宋江,像武松、杨志、卢俊义等人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但遗憾的是,108将能实现这一愿望的人寥寥,据不少水浒爱好者统计,梁山108将中,60人先后战死,20人隐退江湖,13人先后病逝,3人被朝廷毒死,2人选择自杀,最终能活着呆在官僚系统的仅占到10人。

从这一结果来看,我们不得不说,宋江的招安大计是一个失败的策略。如果当初鲁智深、武松坚决反对招安,与宋江对着干,梁山有没有可能要塌半边天?笔者认为,这个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梁山组织的分散性

在宋江领导下的梁山,看上去战斗力挺强,特别是在宋江招降了一批官军战将后,但实际上梁山的底气真正来自于兵力的增加。

从小说情节来看,梁山兵力的增加主要有两大来源:

其一,就是山头加盟。最早加盟梁山的山头是清风山,寨主为宋江、花荣,但宋江中途因故回了家,所以花荣成了领头羊。

当时宋江在介绍梁山时,提到“晁天王聚集着三五千军马”,花荣带去的人有三五百人,好马二三百匹,好汉有九位: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吕方、郭盛、石勇

由于中途还有对影山的加盟,初步估算清风山的加盟人数约八百人上下。合计一下,梁山的兵力达到了近六千人。

第二批加盟梁山的山头有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呼延灼的连环马被破后,他向慕容知府借兵欲再攻梁山,但慕容知府有言在先,需先扫清桃花山,收伏二龙山、白虎山,于是便有了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戏码。

杨志认为攻打青州需大队人马,于是提出请梁山宋江来相助,最后捉得呼延灼归山,至此三山也归附梁山。

根据小说中的描述,桃花山和白虎山各有五七百小喽罗,二龙山实力较强,最少也有过千人马,那么三山汇聚至少为梁山输送了不少于两千兵力。

第三批是少华山,寨主是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入股梁山后,向宋江提出请史进也来入伙,梁山大闹华山后,少华山也加盟梁山。

小说在第二回有交代过少华山的人马,当时朱武占山为王,约有五七百小喽罗,到五十九回,少华山至少也发展到千人马了。

第五批则是芒砀山,寨主樊瑞,手下人马众多,小说中明确指明有三千人马,最后也归附了梁山。

此外还有黄门山、饮马川、登云山和枯树山,按照白虎山、桃花山的规模,以五七百兵力来算,至少也有两千兵力。

合计一下,通过山头加盟制,梁山至少接收了不少于一万人马。

其二,梁山兵力的第二大来源就是对外征战时收缴的人马。比如三打祝家庄,最后收编了扈家庄、祝家庄和李家庄,三庄合计一二万军马,就算有战损,至少也能收编一万人马。

再如攻打曾头市,曾家也聚集着五七千人马,事后梁山也有收缴兵马。

到宋江和卢俊义分兵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时,两人已是各领兵一万人马了。这么看来,初步估算,至梁山大聚义时,梁山兵马至少达三万人。

从上述可以看出,梁山本身是一个分散性组织,108将能聚集在一起,全靠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号。

聚义完成后,宋江立马提出了招安大计,此时他已不再是嘘寒问暖的热心大哥,也不再是仗义疏财的江湖名人,而是一个想投靠朝廷的投降派。

宋江招安言语一出,立马引来了李逵、鲁智深和武松的强烈反对,这三个人的反对声是很有代表性的。

李逵虽是宋江嫡系,但他代表了梁山上的社会底层阶级,更能深切的感受到梁山生活与官府生活的差异化之大,所以,他反对招安,即便要走正统之路,那也得是宋江当皇帝才行。

鲁智深和武松作为二龙山的代表,在山头势力中,他们的实力是最强的。所以,他们的身份代表着各个山头的声音。

从梁山的兵力构成情况,以及二龙山的影响力,可以推断,如果鲁智深、武松执意要反招安,与宋江对着干,他们的确可以撼动半个梁山,进而引发内乱。

如果内乱爆发,谁会站在他们这一边呢?

鲁智深、武松是否能与宋江抗衡?

宋江上梁山后,特别注重收编人马,特别对于朝廷的军官,他是十分青睐的。比如关胜、董平、呼延灼、张清、徐宁、索超等人。

在军官集团中,大多数人都是愿意招安的,这是由他们的阶级性决定的。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林冲。

对于林冲,笔者认为,他是持中立态度的,甚至是偏向反对招安的。从他的个人经历来看,他与像关胜、董平等这些军官不一样,他在朝为官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是刻骨铭心的痛苦,试问他还会心心念念着再回到体制内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从林冲的结局来看,也可以看出他对仕途已没有了期望,他只是在寻找一个容身之处,一个活得自在的地方。

除了军官集团,还有谁支持宋江呢?农民起义成功的关键在于取得大地主阶级的支持,刘邦、朱元璋都是如此。宋江的招安大计也一样,所以,像卢俊义、柴进这样的地方豪绅必然是支持者。

还有一类人就是被梁山人逼上梁山的好汉,如朱仝、安道全、萧让等人,他们本身就没有从贼的愿望,当然也希望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这样一来,招安派的成员也就出炉了,就是原军官集团、原地主豪绅以及宋江的嫡系,如花荣、戴宗等人,还有就是被梁山人逼上梁山的好汉。

那么坚定的反对派又有谁呢?不夸张的说,除了清风山花荣,其他山头寨主都是反对招安的,鲁智深、武松就是代表。

此外像张青孙二娘顾大嫂、孙新等这样的小商小贩小农经济从业者,自然也是反对招安的,像这类人原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即使招安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还有一类人可能会是中立派,除了林冲,还有如李俊、张横、朱贵、三阮等人,这类人没有什么归属感,属于随大流的一派。

从上述各类群体对招安的不同态度,不难看出,反招安派和中立派占据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

所以,从势力对比来看,如果鲁智深、武松与宋江发生内讧,他们也未必会输。

综上所述,如果鲁智深、武松真要反招安,梁山极有可能要塌半边天,但之所以他们更加强烈地反对,主要在于梁山好汉主打的大旗,也就是一个“义”字。

不论是结义、聚义,还是忠义,义字当头始终是这些好汉们所遵循的最根本原则。因此,像鲁智深、武松,即便不看好招安,他们也选择了委曲求全,为梁山不遗余力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标签: 鲁智深

更多文章

  • 为了突出鲁智深勇猛彪悍的样子,禅杖实际上比青龙偃月刀要重得多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鲁智深

    为了突出鲁智深勇猛彪悍的样子,禅杖实际上比青龙偃月刀要重得多看过水浒的都知道,鲁智深是个鼎力大肆士,也是个侠义之士,水浒中多处对他的外貌举行过形貌,好比他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臊髯毛。再好比: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再好比: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怯毛。这些外貌的形貌,都为了一

  • 鲁智深救下林冲后,林冲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让鲁智深从此疏远林冲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鲁智深

    在《水浒传》当中,鲁智深与许多人关系都比较好,与林冲更是第一次见面就直接结为了兄弟,可见二人关系有多好。但是,事情后来却不是如此了。在“三山聚义打青州”这一回,众人在宴席当中,林冲就和鲁智深提起了之前他救了自己的事,鲁智深就说了一句,“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从这就能看出二人关系已经

  • 同样是被鲁智深暴打,镇关西三拳就挂了,为何周通这么抗揍?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鲁智深

    上回说到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因为多次酗酒闹事,众僧都不能容他,智真长老只好禀过赵员外,让他去投奔自己的师弟——东京大相国寺主持:智清长老。#水浒传解读#一日,正行之间,贪看山明水秀,不觉天色已晚,赶不上宿头;路中又没人作伴,那里投宿是好;远远地望见一簇红霞,树木丛中闪着一所庄院,庄后重重叠叠都是乱山

  • 水浒率先出场的好汉,武功和鲁智深不相上下,就是死的太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趣史夜话V标签:鲁智深

    作为中国最为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有着很多的粉丝,小编就是其中一个。小说中的所有好汉,除了极个别主角之外,大部分都像是路人甲一样,匆匆忙忙就落场了。水浒中第一个出场的好汉,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忘了,他的武功很高,能和鲁智深打平手,但却死得极其窝囊,他究竟是谁呢?这位好汉就是史进

  •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后,林冲不小心说了1句话,令鲁智深感到心寒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鲁智深

    提起鲁智深,恐怕大家对他并不陌生。毕竟他的那些事迹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等这些事迹,都能体现鲁智深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的性格。甚至他为了救下林冲,不惜得罪高俅,乃至后来被人追杀而四处逃亡。本以为鲁智深上了梁山之后,他和林冲之间的感情会更密切起来。但是事实

  • 为了让鲁达变成鲁智深,赵员外花了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鲁智深

    众所周知,鲁大本名鲁大,是涠洲府孝中经略州刺史。因为杀了甄冠希,他被迫流落江湖。后来在赵员外的帮助下,鲁智深来到五台山出家,鲁大也成为了鲁智深。那么,赵员外为鲁智深出家付出了多少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小说中提到鲁智深三拳打死甄冠希逃离涠洲岛时,没想到有一天会与金翠莲重

  • 鲁智深和武松单挑,谁能胜出?三场比拼赛下来,结果不出预料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悟道君标签:鲁智深

    鲁智深和武松,是读者非常喜欢的两个人物,也是作者在小说中重点描写的人物。他们一个仗义执言,安良除暴;另一个不畏权贵,敢于直面黑暗现实。对于他们行侠仗义的武器,除了各自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还有就是他们的拳头了。也正因如此,他们在梁山才赢得了一席之地,同为步军头领。话说如果让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位头领对垒,

  • 豹子头林冲与花和尚鲁智深一见如故,为何上了梁山后却形同陌路?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鲁智深

    林冲与鲁智深,都是有一身好武功的英雄人物,两人自然是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只是,因为两人秉性的大不相同,最终导致了两人形同陌路。林冲生性隐忍,因为屡遭高俅迫害,最终被逼上了梁山。而鲁智深则是生性豪迈,好打不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又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不得已才落草为寇。鲁智深原本在九华山文殊院剃度出家,还

  • 从瓦罐寺蜈蚣岭可以看出,鲁智深和武松的差距,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鲁智深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四大名著中堪称人物描写最为细腻的一部。梁山108好汉,每个人都有十分不同的性格特色,每个人的武功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而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要数鲁智深和武松两兄弟了。从梁山好汉排行榜上我们可以知道排名第十四的武松非常厉害,隶属于天空中的孤星花和尚鲁智深也是一个好汉

  • 《水浒传》大闹野猪林:鲁智深的孤注一掷,终究喂不熟林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鲁智深

    古人有语道: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意指人心难测。立足文学解读的角度,越是伟大的名著,人物塑造越是丰满,一眼很难看到底,《水浒传》中林冲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坊间议论林冲,多受影视剧的影响,认为林冲是个儒将,高衙内再三调戏他的妻子,林冲一一忍让,直到最终“风雪山神庙”,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才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