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为了躲避官司,逃到了小旋风柴进的庄子里。当时,武松也在柴进的庄园里,因为得了疟疾,在火锨上烤火。宋江因为酒后不小心踩到了火锨,炭屑迸到了武松;脸上,惹得武松差点揍了宋江一顿。
咱们都知道,武松本领很高强,能打猛虎,能醉打蒋门神,飞云浦上轻松杀了四人,鸳鸯楼上也能打死了张都监、蒋门神和张团练等人。武松甚至能在步战时,一刀斩杀马将方腊麾下将领贝应夔。
如此猛人,柴进应该很重视才对。可为何在庄园里,武松沦落到生病了还自己在阶梯上烤火取暖呢?仗义疏财,喜欢结交天下好汉的柴进,为什么如此不待见武松呢?
有读者说柴进的仗义疏财是有条件的,他只喜欢有名望的人,武松不够格让柴进来重视对待;也有读者说,柴进只收亡命之徒,他有谋反之心,武松没有人命官司,所以柴进不喜欢他等等。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毫无根据的胡扯。
柴进之所以不待见武松,原著中说得清清楚楚,无他,就是武松喜欢喝酒打人而已。而且,柴进仗义疏财也没有条件,他也没有只收留亡命之徒,更没有谋反之心。
首先,武松起初也受到柴进待见
武松本来跟着哥哥在清河县长大,两兄弟父母早亡,相依为命,全靠武大郎卖炊饼过活。但是,武松长大之后,喜欢喝酒,而且经常喝醉。喝醉了酒,武松就喜欢打人,他个子高,力气大,别人都不是对手。
但是,这样却也经常连累武大郎,以至于后来武大郎还埋怨武松,说当初总是被武松连累,到衙门里挨板子,而且月月都有。
后来,武松跟当地的机密(官职)争斗,武松又喝了酒,一拳把机密打死(后来证实是打晕),武松这才吓得逃到柴进庄子里躲避人命官司。
那时候,柴进也是像接待其他人一样接待武松,好酒好菜招呼着。但是,武松的臭毛病不改,庄客有一点照顾不周,喝醉了酒的武松就要打人家。时间长了,所有庄客都不说武松好,他们都去柴进处埋怨,所以柴进慢慢不再重视武松了。
这一点,作者在旁白中明确说过。
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注意,这段话是作者旁白,可不是某人所说的话。作者的旁白,足够客观了吧?不存在有人抹黑武松,或者添油加醋。
武松本来就是一个逃犯,到了人家,不但不本分,改正错误,反而还是喝醉酒打人,换谁谁也受不了。假如有个朋友喜欢喝酒打架,有一段时间到你家做客,结果还是每天醉酒打人,净给你惹事,时间长了你能受得了吗?别说一年,恐怕一个月你就想撵人了。
所以说,柴进对武松算很好了。武松那么惹事,柴进还管吃管住一年多,没有赶走他,只是慢待了一些而已。能做到这一步,柴进问心无愧。要反思也是武松,而不是柴进。
其次,柴进并非看重名望
诚然,柴进对林冲的到来很开心,不但连连尊称“林教头”,还特别重视林冲。但是,这有什么问题呢?林冲名气大,武艺高强,谁见了不喜欢?
譬如今天一位大老板,在接待别人时,肯定也是喜欢有名气的人。如果两人去拜访他,一个小有名气,在行业内的本领大家都知道;而一个籍籍无名,就是来投奔老板,混口饭吃,老板会重视谁?当然是重视前者。
柴进也是这样。当时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颇有名气;而武松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那时候他没打老虎,没醉打蒋门神,更没有大闹飞云浦等壮举,几乎没有名气。两下对比,柴进重视林冲又何错之有呢?
我看有人说,柴进重视林冲,是因为他有谋反之心,林冲得罪了高俅,方便拉拢。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林冲到上梁山都没有彻底跟高俅决裂,只是“怒目而视”而已。林冲本是军人,又有大局观,不会为了私仇破坏宋江招安。
而且柴进也没有造反之心。他的叔叔柴皇城,皇城是“皇城使”的简称,是一种官职,就像宋押司、杨制使、鲁提辖、武都头一样。柴进若真有谋反之心,宋徽宗早就找个借口搞死他了。
水浒作者说柴进被迫害,不过是衬托高俅、高廉等奸臣可恶。试想,连前朝皇族、有着誓书铁券的人都要被奸臣迫害,可想而知这些奸臣有多可恶、可恨了。而且水浒主题就是忠义,怎么可能让柴进有反心呢?
还有人说,柴进就喜欢收留亡命之徒,武松没有打死人,所以不够格让柴进重视。这得多无聊的人才能说出来这样的话?作者前面都解释过了,就因为武松醉酒打人,柴进才怠慢他而已。
水浒的伟大,在于它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在于其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不是什么造反、投降,更不需要索隐派,尤其是姓名谐音这种毫无根据的索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