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则徐在晚清时期为什么愿意主动进入澳门?

林则徐在晚清时期为什么愿意主动进入澳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3/12/30 0:36:00

澳门是明朝中叶(1553年)被葡萄牙人混赖,赖去的。反正每年给地方官贿赂,地方官就当一个额外的财路,懒得去较真。时间一长,既成事实了,如梦方醒的朝廷也只好认账,就当租给人家了。葡萄牙人实力不足,在对外殖民扩张中,势头虽然猛,但碰上稍微强大一点的对手,就不乐意硬碰硬,所以,也不打算以实力抢占。

反过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明朝,对于天高皇帝远的广东地方,一不那么认真,地方官也就糊弄,任由夷人赖在那里,权当是怀柔远夷了。只是为了防止华夷混杂,在澳门半岛的出口,修了一个关闸,派几个兵守在那里。当然根本就防不住人们的进出,只是意思意思。

自打那时起,由明及清,罕有朝廷高官进入澳门。尽管在法律上,澳门还是中国的,但是,大家心知肚明,那里已经是夷人住的地方了。深入夷境,没有本事化夷为夏,很容易招致物议的。中国就是这样,小百姓好奇心很重,但官员大人,几乎没有什么好奇心。每做一事,首先担忧的是官帽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清一朝,广州跟澳门离得不远,可是漫说两广总督,就是广州知府,也没听说有谁去过澳门。去澳门办事的中国官员倒是不少,采买洋货以及红夷大炮,但都是低级官员。倒是澳门的葡萄牙人乐于派使节去北京,参拜皇帝。跟后来的英国人马戛尔尼不一样,派去北京的葡萄牙人个个都三跪九叩。听说马戛尔尼不肯下跪,葡萄牙人还愤愤不平。

然而,朝廷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和两广总督邓廷桢,在主持禁烟期间,居然要去澳门走走了。这个事,让澳门的葡萄牙总督很是兴奋。葡萄牙人一直就想跟两广当局,接上官方的关系,但始终接不上。这次钦差大人肯屈节来访,当然是件好事。葡萄牙人当时还没有这个远见,未能意识到在后来的战争中清廷必输,以为能跟清朝官方多套近乎,对他们今后没坏处。

在林则徐和邓廷桢动身之前,林则徐已经派人来过澳门,让澳门人配合禁烟,不许供应在澳门的英国鸦片贩子食物,将他们逼走。但是,他们此行,显然不是为了巡查澳门方面事干得怎样,而是来打探夷情的,顺便查看一下,澳门当局是否执行了他们的命令,将英国人赶走。对于林则徐来说,来广州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来之前的种种关于夷人的成见,眼见得越来越不靠谱了。眼前的对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拐个弯通过澳门,也许可以一窥真相。

林邓二人,是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1839年9月2日)动身的,当年的路不好,从广州到澳门,居然走了一天,临近澳门,还在一个都司衙门里歇了一晚,第二天才赶到澳门。

过了关闸,澳门总督率领百名葡萄牙兵组成的仪仗队亲自迎接。林则徐注意到,仪仗队里还有乐队,奏“夷乐”。过了关闸,在望厦村,有座新修的关帝庙,林则徐进庙上香,然后命通事传谕澳门总督来见,赏给了澳门总督四样礼物——色绫、折扇、茶叶和冰糖。给澳门的夷兵送上了牛羊和酒,外加400块银元。就这样把总督当下属,澳门总督居然也没意见。

然后林则徐他们经三巴门,到澳门著名的妈祖庙进香。我估计,此行从头至尾,林则徐他们都坐着轿子,就这样,轿夫们抬着林则徐和邓廷桢,在澳门总督仪仗队的陪同下,沿着澳门南环街走了一圈,走马观花地考察了这个夷人居住的弹丸之地。林则徐和邓廷桢带来的兵丁带着弓箭,扛着长矛和火绳枪,甚至还有大抬枪,装备五花八门,穿着也五花八门。队伍既不整齐,军容也不雄壮,远不及葡萄牙人的仪仗队。

不过,包括林则徐在内,中国官员很欣赏自己军队的这种中国特色,很多人甚至认为,弓箭是一种可以弥补枪炮之不足的利器。当然,澳门总督也给林则徐指示了,哪些地方曾经是英国人住的,现在都已经空了。这说明他对钦差大人的指示,相当认真地执行了。其实,在林则徐来之前,澳门当局已经事先通报了英国人,让他们暂时到船上躲避了。

但林则徐注意的不是这些,即使注意,他也分不清英国人和葡萄牙人。他感到兴奋的是,街上的夷人,无论男女,都出来围观。瞬间拥有众多粉丝的感觉,还是有些不一样。看了澳门的建筑,觉得楼盖得很高,多至三层,金碧辉煌的,说明夷人“好治宅”。这是个好评语呢,还是恶评?不好说。

但他对于澳门夷人的服饰和装扮,却大生恶感。觉得这些人男的包裹紧密,穿着紧身裤袜,活像我们戏剧里扮演狐狸、兔子之类的演员。头发是卷的,却又剪去一些,胡子很多,却半剃半留。女的则头发分梳成两道三道,衣裙上身袒露,下身重裙。加上还有黑人,那些黑得像漆一样给人做奴仆的家伙们,看着挺吓人。

他在日记里感慨道,广东人称呼夷人为鬼子,看来不是骂他们。对夷人的婚姻自择,他也感到不以为然,说是“真夷俗也”。林则徐转了一圈,当天就出来了,第二天返回了广州。林则徐对皇帝报告说,他和邓廷桢是去巡阅去了,主要是查鸦片。澳门的葡萄牙总督,十分恭顺,见他的时候,免冠曲身,礼数周到。过三巴门之时,炮台放礼炮十九响。总督说,这是他们国家的大礼,以示尊敬,不轻易举行的。

尽管对洋鬼子印象不佳,充满了华夏自豪感,但是林则徐的确有涵养,在澳门期间,一点都没露出来。而且,他还派人收集澳门新闻纸(报纸),以及一切有助于了解西方的材料。有多少算多少,多多益善。还通过澳门,采买了好些西洋大炮和一艘英国商船,改装成军舰,供水师练兵,攀爬敌舰之用。

在澳门的美国人,注意到林则徐和邓廷桢的卫队,虽说全副武装,但装备实在太一般了,不过是弓箭、长矛、刀剑和火绳枪。这样的武器,要是跟英国人开仗,大有麻烦。但是,澳门的葡萄牙人对林大人的印象却不错。他们的报纸,盛赞林则徐跟那些“手握大权,却不知英吉利并米利坚之事情,骄傲自足的大人先生不同”,说他不仅善于收集有关外国的知识,还找来本地的翻译,翻译外国的资料,四处派奸细,打探情报。而且“凡有所得,不辞辛苦,常时习之,记载心中”,真是一个“聪明好人”。

但是,这个聪明好人虽然屈尊去了一趟夷人待的地方,却还没有抛弃传统士大夫对狄夷的偏见,并没有对眼前有着锐利火器和坚固高大兵船的夷人有足够的重视。眼睛是睁开了一条缝,但并没有看清楚这个世界。

其实,澳门周边的好些农民和商人,由于多年跟葡萄牙人打交道,对西方人的了解还蛮深的。可惜,已经开始了解西方的林则徐,此时居然完全没有顾及这些洋人通,从来没有用过哪怕一个买办,充当了解夷情的助手。这些人,只是到了洋务运动期间,才有了用武之地。

标签: 林则徐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曹豹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他和吕布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曹豹,风云人物

    其实在三国的早期也就是东汉末年也还是风云际会的,有超多的故事的,尔虞我诈也不亚于三国时期,这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叫曹豹的人引起了小编的注意,这个人啊,竟然和吕布是有关系的,而且是和吕布有着非一般的关系的,话说曹豹的女儿是个节点,那么曹豹的女儿叫什么呢?曹豹和吕布的关系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

  • 如果太子刘据坐上皇位的话 汉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对太子刘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汉武帝的儿子刘据当了皇帝,汉朝会怎样?巫蛊之案太子刘据被小人江充等人诬陷,最后无可奈何自杀,了解真相的汉武帝,痛心疾首。建立了思子宫,以求太子刘据归来的魂魄可以看到这位年迈的父亲的心酸。同样,太子刘据被杀,也引来了很多的人的猜想,如果太

  • 三国时期有哪几位蜀汉大将最后归降了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激烈较量,不仅为名将提供了一个展现自身才华的大舞台,也导致三国之间的武将出现了一定的流动,也即因为战役失败等原因,魏蜀吴三国几乎都拥有不少来自于另外两方势力的降将。比如在蜀汉

  • 唐朝名相魏元忠,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元忠,唐朝,风云人物

    魏元忠,原名真宰,字元忠,唐朝著名宰相。魏元忠最初为太学生,喜好研习兵法,后入朝为官,历任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右仆射兼中书令等官职,两度出任宰相。魏元忠曾因得罪张昌宗、张易之,被酷吏周兴制造冤案,险遭杀害,仕途坎坷,一生起起伏伏。但他总能化险为夷,堪称唐代官场的不倒翁。《广异记》记载:魏元忠尚未发

  • 明朝内阁首辅赵志皋简介:与亲友交谈时从不涉及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窦太后为什么对汉武帝不喜 汉武帝是怎么解决这个矛盾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窦太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窦太后为何不喜欢汉武帝,汉武帝是如何解决他和窦太后矛盾的?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特别是他主动出击,抵御匈奴入侵的行为,获得了后世的高度赞扬,他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之一。不过,汉武帝在刚刚当皇帝的时候,他的处境

  • 他为父报仇,隋文帝听后深受感动:赦其无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颁,隋朝,风云人物

    589年,隋朝大军渡过长江,攻克了陈朝都城建康,实现了南北的统一。捷报传来,隋文帝非常高兴,可是与此同时他还接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隋军的一位将领组织上千人,公开挖掘了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陵墓,甚至将陈霸先挫骨扬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挖掘陈霸先陵墓的这位将领名叫王颁,字景彦,出身士族名门太原王

  • 富可敌国的皇叔却一毛不拔,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常洵,明朝,风云人物

    万历十四年(1586年),出生于紫禁城里的皇帝家喜添新丁——明神宗朱翊钧的郑贵妃为他诞下一位龙子、皇三子朱常洵。而在朱常洵出生前的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明神宗朱翊钧的王恭妃已为其生下皇长子朱常洛。郑贵妃是神宗最宠爱的女人,都说爱屋及乌,所以,朱翊钧就想废长立幼,但是,此举遭到众大臣的极力反对

  • 孙策和孙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孙策为何将东吴大业交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孙策,孙权,风云人物

    生于富春江畔的孙权在三国时代叱咤风云,谋勇兼备。即使将近以前之后,南宋文学家辛弃疾还禁不住慨叹:“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确,为人子,孙权是天下父母眼中“人中龙凤”。孙权身上闪现了无数华彩,然而,他的子孙后代却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其中,就有让叔父“夺”去了位置的孙策之子孙绍。东

  • 淮西二十四将里有多少个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淮西二十四将里有多少个善终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淮西二十四将,有十一个是善终的,四个战死,九个因牵连被杀或者除爵。淮西二十四将都是朱元璋老乡,135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离开濠州去定远的时候带在身边的二十四个人。徐达——魏国公: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参与击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参与北伐,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