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唐朝盛行唐诗,宋朝盛行宋词,到了元朝,当属元曲最为流行。而关汉卿的元曲在当时更是名噪一时,其中最有代表作的当属《窦娥冤》了。我们受到冤枉的时候,经常会喊自己比窦娥还冤,就是来源于此,可见已经深入人心,被大家广为传颂。
窦娥的前半生过得就十分的艰苦,很小的时候就当作别人的童养媳,受尽了人情冷暖,但是任劳任怨,日子虽然苦一点,但是在当时的封建时代,和窦娥有同等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而她悲剧的开始,正是在他丈夫离世之后。
窦娥的婆婆姓蔡,很多人都称她为蔡婆婆,窦娥的丈夫死后,窦娥竭尽全力的伺候婆婆,可以说是十分的本分了,但是好景不长,当地一个泼皮无赖张驴儿垂涎窦娥的美貌,竟私下和蔡婆婆商议,要将窦娥许配给自己,蔡婆婆把张驴儿的意思告诉窦娥,可是窦娥玉洁冰清,坚决不从,此事只好暂时作罢。
但是张驴儿并不死心,认为窦娥不肯嫁给自己,是因为蔡婆婆暗中使坏,于是一直耿耿于怀。不久之后蔡婆婆就生病了,张驴儿得知蔡婆婆有病在身,就吩咐自己的父亲熬制一碗羊肚汤,据说可以包治百病,实则暗中下了毒药,想要借此机会毒死蔡婆婆,达到自己霸占窦娥的目的。张驴儿的父亲送羊肚汤到蔡婆婆家中,蔡婆婆却说自己不舒服要呕吐,于是让给张老儿喝,张老儿喝下毒药之后,不久便躺在地上绝气身亡。张驴儿得知自己的父亲被阴差阳错的害死,还没得到窦娥,于是恼羞成怒把窦娥告上楚州官府,又在背地里用钱买通判案的老爷,嫁祸于窦娥身上。
窦娥在堂上被严刑拷打,拒不招认,于是楚州知府便要对蔡婆婆动刑,窦娥可怜蔡婆婆年迈已高,经不起逼供,于是就喊冤招供定了死罪,这也侧面反映了窦娥的善良和孝顺。判官的知府如此的草菅人命,简直是罄竹难书了。临刑那天,窦娥眼含热泪对天起誓:我窦娥含冤至此,只有老天爷知道我的冤屈,我若死后是清白的,就让这一刀落下,热血全部溅到白练之上,第二要天降大雪,遮盖我的尸身,第三要楚州当地连续大旱三年。
窦娥死后,果然热血全部溅到白练上,在六月的夏季,天空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世所罕见,接下来楚州果然大旱了三年,等到后来才翻案,官府知道窦娥是真冤,张驴儿连同那个判案的知府,全部开刀问斩,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我们可以看出,窦娥发的前2条毒誓,可以说对当地的民众并没有什么害处,血溅白练以及六月飞雪,虽然极为罕见,但是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照常进行,但是这第3条毒誓连续大旱三年,一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以窦娥的善良,为什么要发此毒誓罪及普通的老百姓呢,毕竟窦娥与老百姓都是穷苦出身,互相的社会地位都是相同的,大旱三年会有更多的穷人吃不上饭,窦娥真的忍心这样做吗,一直都是一个千年的谜团。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极为的隐晦,可以说是一个人所不知的隐情,就是蔡婆婆是这场冤案的幕后黑手。蔡婆婆从始至终一直在劝说窦娥嫁给张驴儿,因为蔡婆婆知道自己和窦娥都是弱小的女子,需要男人来保护,张驴儿有钱有势,是合适的人选。眼见窦娥如此忠贞,就故意不喝那碗羊肚汤,而是哄骗张老儿喝下,张驴儿爹死后,可以借此来威胁窦娥,逼其就范。原文是这么说的:“你教窦娥随顺了我,叫我三声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他。”蔡婆婆马上在旁边对窦娥说道:“孩儿,你随顺了他罢。”
可见窦娥冤的案件,深入挖掘,其中的隐情才逐渐的浮出水面,但是唯有那个大旱三年的毒誓,好多专家学者认为实在是匪夷所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今日话题:您认为窦娥死前发的“大旱三年”的毒誓,有什么用意呢?还有这其中的隐情揭露出来,您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
欢迎关注国学大观园,带您品读中华文化,领略智慧原创好文,期待您的分享转发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