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他是关汉卿笔下,一个勤劳朴实,但却一再被人欺负,命运非常悲惨的女人。
最后还被人诬陷,被杀前发下三个毒誓,如果自己是被冤枉的,那就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最终这些都应验了。
现代人很难理解这种观念,为什么自己是被冤枉的,就能引发这种极端的天象呢,这种自然现象难道能够受到人间诅咒的影响吗?
这就要说道古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那就是天人感应理论,这个理论是董仲舒发明出来的,最初是为了制衡皇帝,但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古代最普遍的信仰。
所谓的天人感应,指的就是人的行为能够被上天感应到,比如说哪里有地震了,或者发大水了,这肯定就是皇帝的德行出了问题。
反过来,如果皇帝非常圣明,那就会出现天降祥瑞的情况,这是古人的一种思想,我们现在感觉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自发形成的,人力无法干预。
但古人坚信这一套理论,认为人的德行能够被上天感知到,上天会通过天变来警示人间,所以一旦出现极端异常天气,人们就很容易想到这是不是哪里出了冤情。
窦娥冤最后说的那些话的逻辑就在于此,至于你说最后这些能不能灵验,如果真的灵验了,是不是巧合等等,至少关汉卿和窦娥都是坚信,这些肯定会灵验的,因为窦娥实在是太冤了,这种极端的冤情,一定能够引发上天的责罚。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官员做得不对,但窦娥这几个毒誓,看起来都是在惩罚全体民众呀,这样的合理吗,为什么要惩罚无辜的人呢?
这就是涉及到古代的另一个观念了,官员就是百姓的代表,父母官的意思就是官员作为百姓的父母,是能够代表百姓的。
窦娥说的这几个灾情,表面上是百姓受灾,但从统治逻辑上来讲,其实是官员受到的惩罚,因为这个地方,是皇帝委派给官员治理的,如果出了问题,皇帝肯定要治罪官员的。
古代很多观念跟现代都不一样,尤其是这种天人感应的逻辑,这也是一个普通百姓,能够制衡官员的唯一手段,当然也是制衡皇帝的手段。
总之就是要让皇帝和官员感到敬畏让他们明白,如果做得不好,上天就会降下来惩罚,但这种惩罚通常是无差别的惩罚。
比如说地震,洪水,干旱或者沙尘暴等等,古人觉得天下都是皇帝的,这些无差别的打击,就是皇帝的财产受到了损失,以此来警告皇帝。
没有人考虑说,普通百姓该怎么办,明明是皇帝做了坏事,为什么要惩罚普通百姓呢,古人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在他们的逻辑里,百姓受损就是皇帝受损,就是官员受损。
我们看问题,不能拿现在的伦理和眼光来看,必须回到古人的情景当中,回到古人的逻辑之中,这样才能明白窦娥被杀前发的几个毒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