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明与呼延灼,到底谁的武力更高一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秦明与呼延灼,到底谁的武力更高一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蓓蓓 访问量:231 更新时间:2024/2/8 18:09:44

演义小说的斗将描写,总是会出现很多含糊其辞的说法,什么大战百十回合,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已经成了态描写。由于作者不直接点明两武将的武力高低,读者要想分出结果,必须靠自己去猜,这样一来,就使真相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以《水浒传》呼延灼大战秦明为例,这段斗将描写具有普遍讨论的意义,在各大演义小说里具有典型性,值得大书一笔。

两人大战的背景设定是这样的:呼延灼引兵攻打三山,公明闻讯后派兵攻打青州,呼延灼回师救驾,秦明出马与呼延灼单挑,打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为此,作者还准备了一首《西江月》来描绘当时的交战场景,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强化两人正是对手,旗鼓相当,如果是一方较弱,一方较强的话,是不可能出现这种诗歌描绘的。

但是从两人斗到四五十合之后,慕容知府恐呼延灼有失,便鸣金收兵来看,场面似乎是秦明略占上风。

令我们不解的是:呼延灼回马入城之后,对于慕容知府的忽然鸣金收兵之举有些不满,他甚至带着责备的口吻对慕容知府说道:“小将正要拿那秦明,恩相故收兵?”慕容知府一番解释后,谁知呼延灼拍着胸脯道:“恩相放心,小将必要擒此背义之贼,适间与他斗时,棍法已自乱了。来日教恩相看我力斩此贼!”

乍看呼延灼的神态和语气,真的是信心满满,十拿九稳的样子,好像拿下秦明很轻松一样,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反问一下,事实的真相真如呼延灼所说,秦明棍法已自乱了的话,为什么四五十合不见一点场面上的优势呢?至少在这四五十合里面,两人是旗鼓相当,有《西江月》为证,容不得他人狡辩。

从慕容知府的反应情况来看,如果呼延灼占据优势,慕容知府怎么可能鸣金收兵?他应该亲自擂鼓助威,激发呼延灼的斗志,将秦明一举拿下,更何况慕容知府坑杀秦明家属之先,两人之仇恨不共天,慕容知府断不可能在呼延灼占据上风,取胜有望的时候鸣金收兵。

综合分析来看,慕容知府与呼延灼两人之间有一人在说谎,而这个人正是呼延灼。呼延灼作为青州的支柱,对战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不能认怂,必须坚定而自信,青州将士才不至于因怯战而速败,如果呼延灼夸赞秦明武艺,灭了自家的威风,那以后的仗还怎么打呢?

所以小编觉得呼延灼的话并不可信,毕竟只是他的一面之词罢了,宋江等人都没有就此事作出一点表态,秦明打完后也像没事人一样回去,对呼延灼毫无印象。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呼延灼与秦明作为当局者,未必知晓真相,但是作为旁观者的慕容知府才是具有发言权的,两人大战四五十合之后还是平手,慕容知府眼见呼延灼拿不下秦明,担心“两虎相争必有一失”,提前鸣金,才是最合情合理的解释。

秦明呼延灼到底谁更强?答案其实已经写在了那首《西江月》里,就是典型的平手盘格局,双方都很难做出让步,就像英格兰对战意大利一样,无论是哪边做出的让球,都是很难的很难的,如果硬要分出两人武力强弱的话,只能说两人武艺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秦明更加勇猛,强于进攻,而呼延灼更加全面,攻守兼备,注重防守。这个就是两人的区别,那么您怎么看呢?

标签: 呼延灼

更多文章

  • 晁盖中毒箭后,为什么呼延灼说,必须等宋江将令才能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清唐文化标签:呼延灼

    《浅说水浒》第220期(文/焦目)梁山前后有三人担任大寨主,分别是王伦、晁盖和宋江。王伦可以说开发和奠定了梁山的基础,所以他是梁山的创始人,第一批元老。当时王伦手下还有杜迁,宋万和朱贵是第二批,林冲是第三批,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三阮等人则是第四批。晁盖做大当家,主要是拉拢队伍,把梁山规模扩大了

  • 鲁智深、杨志大战呼延灼时,为何武松没有出手?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呼延灼

    宋江上梁山之后,晁盖主要是坐镇梁山,而宋江则经常带领好汉下山厮杀。比如三打祝家庄,高唐州之战,大破连环马,收服呼延灼等战役,都是宋江统军。这其中,梁山胜多败少,最惨的一次,莫过于被呼延灼的连环马打败,损兵不说,连林冲等将领都挂彩了。在破连环马之前,桃花山、二龙山和白虎山的三山十几位头领,曾联合起来攻

  • 明明是朝廷将领,为何呼延灼、关胜等人愿意落草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呼延灼

    很多人说,水浒传不是说农民起义之事,因为梁山好汉中,除了陶宗旺是农民之外,其他107人都不是农民。其实,宋清也是农民,他也种地。可即便如此,也就两位农民,数量太少了。其实,农民起义只在士兵成分是农民,起义军的头领不一定要是农民,梁山大军主要成分是农民,这就足够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各人身份不一样,有

  • 十大节度使征伐梁山,林冲呼延灼都出战了,为何关胜秦明却躲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现鑫标签:呼延灼

    一、水浒中最复杂的一战十大节度使征伐梁山,堪称是水浒中最复杂的一战:这既是一次“投名状”之战,同时也是一次“诱惑之战”。言称是投名状之战,是站在“十大节度使”角度来言,用《水浒传》的原文说就是:旧日都是在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少功名。也就是说,这

  • 呼延灼的两次重要单挑,一次展示武艺,一次折射与林冲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呼延灼

    梁山五虎将之一的双鞭呼延灼,是第八十二个上梁山的好汉。他出身名门,先祖是北宋的开国大将呼延赞,自己则担任汝宁郡都统制,手持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勇冠三军,武艺高强。故朝廷首次商议派兵围剿梁山,呼延灼成了大军主帅。后来呼延灼归顺了梁山,参与了众多战事,屡立战功。呼延灼的武艺究竟如何、在梁山当中有可以排在什

  • 足坛108将(第8位双鞭 呼延灼)

    历史人物编辑:江博琪标签:呼延灼

    前言记得2008年,当时CCTV5天下足球栏目做过专题节目《足坛108将》,将当时世界足坛上百位巨星与名著《水浒传》当中的一百单八将相对应。时过境迁,14年过去了,不少球星已经退役,年轻球员登上舞台,于是突发奇想,策划盘点当今足坛现役球员的一百单八将。争取每天更新1位人物,喜欢的朋友请收藏合集!以下

  • 鲁智深和杨志都出战,为何武松不对战呼延灼?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呼延灼

    武松怒杀张都监全家后,无路可去。在张青和孙二娘的帮助下,武松成为头陀,去落草二龙山了。 二龙山本来是邓龙的地盘,邓龙本是和尚,做到了住持,后来带着和尚们集体还俗,做了强盗,打家劫舍。鲁智深曾去投奔他,邓龙不允许,气得鲁智深打伤了他。后来,在林冲徒弟曹正的计谋下,鲁智深和杨志

  • 慕容知府利用呼延灼攻打桃花山,赢了自己升官,输了呼延灼的罪过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呼延灼

    官场的游戏不是一般人玩的转的,作为一个官场老手,慕容知府虽然只是青州知府,但是自己的官场之路的盘算,可是贼精贼精的。对于一般人来讲,呼延灼来借兵攻打梁山水泊,想要挽回的是呼延灼自己的面子,如果坐等呼延灼的到来,你肯定是不好拒绝的,假如直接拒绝,还会伤及双方的面子,因此,与其坐等呼延灼的到来还不如在呼

  • 武松出战呼延灼,究竟孰强孰弱?呼延灼的一句话,已经点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呼延灼

    武松戎马一生,孤独终老,虽然混得不好,但能流芳百世。武松的一生,是壮烈的一生,征方腊之后,不受朝廷封赏,不愿进京面圣,而甘心隐居六和寺,照顾风瘫的林冲。武松是梁山108将中罕见的能够寿终正寝的人物,有人为断臂的武松惋惜,认为有损其后半生的英雄形象,小编不这样看,断臂的武松是另一种形式的功德圆满,就像

  • 水浒传中梁山八骠骑武艺排名,第二名能打平林冲,花荣仅排第四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花荣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刻画了栩栩如生的梁山108条好汉的形象。当然,这些好汉中良莠不齐,也有一些鸡鸣狗盗之辈。梁山上有武艺高超的“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霹雳火秦明。在马军五虎将之后,就是马军八骠骑。这马军八骠骑就一定比马军五虎将差吗?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