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母亲刘太后刘娥,为何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宋仁宗母亲刘太后刘娥,为何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增涛 访问量:2290 更新时间:2024/4/15 3:52:08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后在历朝历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皇帝年幼即位,或者皇帝文弱、太后强势时,往往会出现太后干政的现象。

比如,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宋朝的刘太后、清朝的慈禧太后,这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强权女人。

可是,唐朝武则天开创女人当皇帝的先河后,一度对皇帝宝座跃跃欲试的宋仁宗母亲刘太后,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宋朝强有力的“台谏”制度,是阻止刘太后“逾越祖制”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王朝为了监察官员和防止自己出错,都设有专门的部门或官吏负责纠弹和进谏。

但是,遇到昏君在位,向皇帝进谏的官员往往冒着被杀的风险。

比如夏朝大臣关龙逢看到夏荒淫无道,向夏桀进谏,劝他讲究仁义,爱民节财,不要挥霍财物,杀人无度。结果夏桀大怒,最后把关龙逢杀死。

而宋朝就不同了,宋朝历经300多年历史,18代皇帝,这些皇帝虽然智愚不一,却没有杀过一个台谏官员,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宋朝对台谏的重视是真重视,不仅仅是装装样子。

正如《庙堂之忧: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及北宋政局》一书中所说:宋朝的台谏制度给予台谏官员们以极大的自由和安全空间,对朝廷的所有政事进行监察和进谏。给予进谏的机会本身并不太珍贵,珍贵的是当权者承认并基本上能够尊重“言者无罪”这一原则。

宋朝统治者重视台谏官员、不滥杀文臣的态度,成为宋朝统治者的“习惯”,刘太后掌控宋朝朝政期间也不例外。官员的进谏和反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刘娥向“皇帝”的迈进。

比如,宋仁宗天圣七年的冬至,关于向刘太后祝寿的礼仪方案规定:由皇帝亲自率领百官在会庆殿向刘太后贺寿,要求行礼方式是跪拜礼。会庆殿是宋朝皇帝接受朝贺、赐宴群臣的地方,在这里皇帝向太后行跪拜礼并不合礼仪。

这个方案一经公布,范仲淹就上奏反对:“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称尊之位,无北面称臣之仪。皇帝率百官向太后跪拜,是增强了母后的势力、降低了天子的威信,不可为后代所效法。”

再比如,宋仁宗明道二年,在与宰执们商量恭谢宗庙的礼仪时,刘太后要穿着皇帝的服装去宗庙告谢。

这遭到时任副宰相的晏殊表示反对,另一位参知政事薛奎更是大声说道:“如果太后穿着帝服去见祖宗,是以皇帝的身份还是以帝后的身份?”

刘太后虽然不高兴,但是面对大臣们的反对,无话可说,于是让礼官决定。礼官们提出了即迎合刘太后心思、又不逾越祖制的方案:将帝服去掉几个佩饰,让礼服接近于皇帝的规格。

在这些平常的“逾越祖制”的事情上,刘太后都遭到了大臣的反对,最后难以成行。如果刘太后想当第二个武则天,必将面临大臣的强烈反对,刘娥很难成为宋朝的女皇。

可以说,宋朝的文官制度在历朝历代中发挥着更加有效的作用。这一制度除了避免太后乱政,在避免外戚乱政和太监干政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宋朝文官集团的制约机制,让宋朝成为历史上各朝各代中少有的没有外戚干政和太监乱政的朝代之一。

当然了,各种制度都具有两面性,文官制约机制同样也有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造成了官员队伍的臃肿,办事效率下降,是造成“冗官、冗费、冗兵”的主要原因。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宋史》,

《庙堂之忧: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及北宋政局》。

【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创】

标签: 刘娥

更多文章

  • 刘娥的一生,印证了宋朝祖宗家法的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刘娥

    中国自从出了个武则天之后,算是给那些高高在上的男权主义者们,留下了深刻的童年阴影,此后数百年避免后宫干政,再出一个武则天,就成了历朝历代的必修课。正如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形。只有通过事物的反面才能够映衬出这个事物的强大与否。刘娥这个女人的一生就是用来印证宋朝祖宗家法的成绩。潜龙勿用

  • 浅析:宋真宗的刘娥皇后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刘娥

    全文共2567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中国的古史上,从秦始皇开始,到1912年的清朝灭亡,一共有四百多个皇帝,其中男性皇帝占了很大比例,武则天是唯一一个女皇帝。但在历史上,也有那么几个强大的女政客,他们要么是太后,比如刘邦的夫人,比如汉文帝的夫人窦漪房,比如北魏的胡太后。其中一位就是宋真宗的夫人刘娥,

  • 蜀中孤女——大宋太后刘娥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刘娥

    #头号周刊#刘娥,四川人。出身卑微。虽然她在显贵之后给自己编了一个堪称显赫的家世,但很显然经不起推敲。她若真是刺史之女,官宦人家,绝对不会成为流落江湖的说书艺人。因父亲早亡,刘娥随母亲寄居外公家里。十二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刘娥在母亲的教诲下,能够识文断字。可能是知道自己不可能常住外公家里,为了谋生

  • 《开封府》天下最可怜的女人-刘娥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刘娥

    年仅十五六岁的刘娥和弟弟刘复在街头卖艺,被朝廷大将张徳林发点。从此一个舞剑,一个弹琴,妾有情君有它意。有一天,张徳林对刘娥说,要送她到皇宫,让她一定怀上皇子,坐上皇后,她一人胜过十万精兵。刘娥到了皇宫,当上了皇妃,宋真宗早发现张徳林的用心,宁愿宠幸她的侍女李氏,也没有宠幸过她一次。李氏怀上皇子益儿,

  • 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不断地拉扯衣服,宋仁宗因何给她换了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雨打芭蕉残标签:刘娥

    因为宋仁宗在参知政事薛奎的提醒下,知道刘娥穿的是帝王才能穿的帝王龙袍,而刘娥不愿意穿着帝王龙袍下葬去见宋真宗,所以不断拉扯自己的衣服,而宋仁宗作为出了名的孝顺皇帝,自然是会满足刘娥的心愿的,于是就命令宫人给刘娥换了后服,然后将其收殓入葬。要说到刘娥,那简直是个奇女子,她和宋真宗、宋仁宗之间的纠葛,也

  • 《大宋宫词》:苏义简命悬一线,遗诏出现,刘娥赵祯母子冰释前嫌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刘娥

    大宋宫词皇帝宋仁宗赵祯在民间的那段日子里听说了狸猫换太子事件的过程,感觉事件中的皇子就是自己。于是便命人彻查此事。知晓此事的关键人物董太医以及李载丰在同一天离世,这两人的离世是苏义简造成的,这也刚好着了别有用心的丁谓的道。在电视剧中,皇帝赵祯与太后刘娥因立后一事,以及赵祯出走期间听说的狸猫换太子事件

  • 《大宋宫词》杀青,刘涛演绎一代贤后刘娥

    历史人物编辑:阿罗生活趣闻标签:刘娥

    不久前刘涛、周渝民主演的电视剧《大宋宫词》杀青了,该剧由李少红执导,以刘娥和赵恒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为历史背景,生动讲述了从公元985年到公元1033年间,北宋真宗时代,名臣、宗族及周边国家之间邦交,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故事。李少红导演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当年的大火电视剧《大

  • 宋真宗与刘娥的旷世之恋:从平民之妻到仁婚皇后,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刘娥

    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五十四岁的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继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氏处理政务这是大宋王朝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太后临朝,怎样安排便成了大臣们的当务之急。王曾建议仿东汉制度,太后坐左而幼帝

  • 扮演过刘娥的演员:吴越演技好,甘婷婷颜值高,刘涛为何被吐槽?

    历史人物编辑:快速动生活标签:刘娥

    李少红执导,刘涛和周渝民共同主演的《大宋宫词》播出后,尽管口碑不佳,但刘娥这人物却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对于刘娥的出身,说法不一,但从小就善于吹拉弹唱却达成了共识,而且在嫁给赵恒之前,的确有过一段婚史。她的第一任丈夫是个银匠,因为生意不好,就把刘娥卖进了王府。至于刘娥和赵恒是怎么认识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应

  • 历史十大掌权女子———北宋王朝刘娥,北宋刘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刘娥

    历史十大掌权女子盘点第八名———北宋王朝刘娥,北宋刘太后宋真宗赵恒之妻,被称为章献明肃皇后,仁宗朝太后,一代贤后,号令严明,赏罚有度,历史上第一位发明交子的太后,宋朝第一位临朝听政的太后,其在政年间,尊重士大夫之言,杜绝朝廷党政之患,生活简朴,提拔人才,为仁宗之治奠定了基础。北宋刘太后刘娥!有中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