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米爱旅行 访问量:1813 更新时间:2024/2/14 22:31:46

至少可以保持相持,最终达到“不战而降”的目的!

想必了解战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就喜欢阅读兵书。因此,赵括逐渐养成了一种自负的风度和气质,就好像他真的是一位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将军。以至于赵奢见儿子天天会吹牛皮,不免有些担心。他认为赵括只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临死前留下一句话:“以后赵括不用赵括当将军还好,如果用他当将军,赵军必败无疑。”

然而,这一切都不幸被赵奢纠正了。公元前259年,秦国大军入侵赵国。这时,赵奢已经去世。老将廉颇统率赵国军队。继续前进无路可走,在昌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与赵军相持。

由于秦军不在国内作战,长期相持对秦国极为不利,他实施反制,暗中派人到赵国散布消息说:“秦军最怕赵奢之子赵括将军,作为赵军的统帅。”.

得到“消息”的赵望心信以为真,立即在战场上进行“紧急”换帅,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长平之战。熟读兵书的赵括坐上帅位后,顿时有种磅礴的“凉”感。为了证明自己不仅会打仗,而且比谁都懂得打仗,他急需一场胜利,立马换了廉颇。作战计划以“守”为主,采取进攻战术。结果,他进入了“撤退”的秦军的包围圈。最后被秦军乱箭射死。40万余赵军投降后,全部被杀。白起被埋在坑里,赵国元气大伤。

从典故中赵军长平之战失败的前因后果和过程来看,换帅是赵军失败的开始。

如果不换帅,老将廉颇将继续挂帅,采取以“守”为主的作战方案,将与秦军保持胶着状态。这种消耗战,是远离大陆作战的秦军最不愿意看到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军的粮草和后勤保障将是第一位的。一旦出现问题,势必影响秦军士气,甚至消耗斗志,最后不得不自行撤兵。所以,如果长平之战赵国不换将,廉颇仍将负责指挥赵军与白起作战。对峙的状态,让远离秦国本土征战的秦军,粮草和后勤保障都出现了问题,直到斗志不断耗尽,不得不退出战斗,达到了目的不战而败。可以说,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因赵王“一杆之差”而改变了秦国的计划。他带领自己失败并摧毁了长城。大事,莫大意。

标签: 白起

更多文章

  • 震惊,号称不败战神的白起居然有多次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白起

    自从司马迁写史记作白起列传之后,白起的强大和武功历代公认。甚至梁启超还提出战国时期白起一人就杀200多万兵卒的说法。使得白起获得杀神称号。不过细细考究史记的话,其实我们会发现一点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都知道,战国史料缺少,六国国史被秦焚毁,唯一留下的只有秦国国史秦记。而国史一般都会讲究避讳,所以我们经常

  • 长平之战时,白起围赵括长达2个多月,其他国为什么没来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白起

    长平之战,赵括大军被围。当时,无论是赵,还是其他诸侯,都有可能发兵影响战局的发展。不过,秦王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惊人的魄力,牢牢把握战局的发展,最终赢得胜利。长平之战时列国态度长平之战前,尽管山东各国都已过巅峰期,但他们仍然有不容小觑的实力,对于未来,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算盘。1、齐国:突然隐身的盟友。

  • 白起不准战士吃羊肉,士兵无法理解,白起:你走50步试试?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白起

    一部《芈月传》让观众记住了秦国一位大将,白起。剧里,白起是个没人要的孤儿,要不是芈月相救并培养他,白起不会有将来的作为。实际上,白起并不是芈月在外面捡到的外族孤儿,他是陕西眉县人。他的确跟魏冉的关系好,但也不是因为芈月的关系。白起有“战神”之称,不过,他除了能打,更加是个有智慧有谋略的军事家,他熟知

  • 赵匡胤把白起赶出武庙,政治意图太明显了,不信你看新入选的名单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悟道君标签:白起

    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去参观武庙,只见他仔细地审视着走廊两边的名将画像,忽然他的脸沉了下来。他指着廊壁上的一位武将画像,厉声说:“此人斩杀降兵,胜之不武,为何会在此?把他给我撤出武庙!”赵匡胤发怒要“请”出去的武将,就是大名鼎鼎,为人熟知,又无一败绩的秦国大将--白起。这边赵匡胤话一说完

  • 白起大战前夕下令禁吃羊肉,惹的士兵怨声载道,胜利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白起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派大将王龁攻打韩国的上党,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面对秦军大军压境,上党没有投降秦国,反而投降了赵国,这给秦昭襄王气得七窍生烟,当即拍板,攻打赵国。秦赵之争秦国军队虽然是虎狼之师,但是赵国也不是土鳖瓦犬,眼见秦国大军犯境,赵国派大将廉颇迎敌。廉颇乃是赵国名将,根据当时的时局做了分析,

  • 如果白起没被赐死,秦国能不能提前完成统一?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跟随乐园标签:白起

    如果白起没有被刺死,秦国有没有可能提前完成大一统?按照白起大神这种出手就是团灭的打法,如果他没死,那秦之外的六个诸侯国必定会结成更稳固的联盟,一起来对抗秦国。白起之所以创造战争神话,除了他自己的军事天分,另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勇猛好斗的秦国士兵战斗力确实彪悍,第二就是秦昭襄王对白起的绝对信任。

  • 白起为秦国歼灭百万敌军,秦昭王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在潮流好穿搭标签:白起

    白起作为战国的一代杀神,虽然有很多的功勋,但白起的天赋仅仅是在战场上。因为在战场上和在政治领域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什么当时的秦昭王想要杀死白起?是因为白起即使战功磊磊,但是他只是一把比较良好的武器而已。良好的武器要看用的人是谁,秦昭王也知道白起的战功非常的多,带兵打仗非常的能干,但是他也特别害怕白

  • 长平之战,范雎若是不阻挠白起,他是否能把赵国给灭掉?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白起

    范雎是秦国的宰相,他和战神白起是同朝为官,那时候他们服侍的秦王就是秦昭襄王。当年秦国和赵国打长平之战的时候,白起作为秦国的主将,在赵国主将赵括战死之后,接受了赵国四十万士兵的投降。后来,白起选择了把四十万赵国俘虏给坑杀了。这时候白起的想法,就是想带着秦军,杀到赵国的都城邯郸,一举攻克邯郸,顺便就把赵

  • 军神白起细节决定成败,士兵吃羊肉50步恍然大悟,不愧为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白起

    相信很多男孩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成为古代纵横沙场的将军,因此古代那些英雄女儿自然成为了崇拜的对象,例如《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为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自在逍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历史上的英雄男儿,都成为历史上的尘埃,人们也只能通过一些书籍资料来了解他们的过去,而白起就是战国时期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

  • 武庙名将中“最会”打仗的九位将领:有两人位列白起之前!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白起

    武庙在历史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李隆基时代的初创期,这时的武庙成员仅有两人,“主神”姜尚以及“配享”张良;唐肃宗时的成长期,不仅有了武庙十哲,还应颜真卿所请,将武庙成员增至64人;赵匡胤时的发展期,将“功业有瑕”的吴起、孙膑等人剔除出武庙,代之以“功业无瑕者”23人;宋徽宗时的成熟期,不仅将名将增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