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勺之战:鲁国靠什么逼退齐桓公?

长勺之战:鲁国靠什么逼退齐桓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勇说历史 访问量:1816 更新时间:2024/1/18 16:50:27

初中语文教科书里有这么一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刿论战》,说的便是长勺之战。

但是初中语文教科书那篇文章,说得没头没尾的,既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似乎齐国军队敲了三次战鼓,鲁国军队扛住了,就能够反败为胜。

可问题是,要真的是这样,那战争岂不是太过于容易了吗?

只要两军对阵的时候,让别人先擂战鼓。等人家敲完三次战鼓之后,我再擂鼓,那不就赢了吗?事实上,在这场战争里头,最不重要的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那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什么呢?

战争起因

说到这里,我们先来说一下这场战争的来历。它发生于公元前684年,这一年,鲁国国君鲁庄公已经在位十年,鲁庄公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这一年,他刚刚上台,之所以迫不及待地刚上台就要发动战争,是有原因的。

就在一年前的公元前685年,齐国的国君,也就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死了。然后,他的堂兄弟公子无知篡位自立。但齐国国内各大实力派不服,于是就发动政变,把他给杀了。

此时,齐国王位空缺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只有流亡在外的公子纠跟公子小白,这两人都在齐国国内有自己的支持者。谁能先一步赶回齐国,谁就能够把支持者们动员团结起来,占据优势。

于是,这两人就展开了春秋历史上一场有名的飙车大赛。

按照正常情况,公子纠的位置离齐国更近,他应该会先一步到达。但是,他的背后金主就是这个鲁庄公。鲁庄公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你不能就这么走了,先坐下来谈一谈,把你继位之后割地赔款的条约都给我敲定了之后,我才能派兵护送你回国。

可是就是这么一谈,导致竞争对手公子小白后发先至。公子纠一看这是要完,于是就派出了自己的老师管仲进行违规操作。

管仲先生装作刺客埋伏在半路上,出其不意的给公子小白狠狠的射了一箭。不巧,这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勾,狡猾的公子小白装死骗过了老江湖管仲。

公子纠听说竞争对手已死,于是就放松了警惕,一路上吃喝玩乐,歌舞升平,悠哉悠哉地往齐国开进。可等到齐国的时候,他傻眼了,原来公子小白早就已经回来,继位称王,是为齐桓公。

鲁庄公一看公子纠上市失败,前期投资全都打了水漂,于是就打算强买强卖,派兵强行护送他回国称王。结果,齐桓公的老师鲍叔牙,在干时之战打赢了鲁国的军队,赢下了这场皇位保卫战。

鲁庄公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充当了齐桓公的白手套,杀了公子纠,还傻乎乎地把管仲给引渡回国。

管仲回去之后,跟齐桓公冰释前嫌敲定了齐国称霸春秋的战略规划。虽然敲定了称霸的目标,但是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称霸,当时的管仲也没有想好。

但是齐桓公表示,他已经想好了,称霸嘛?不就是看谁拳头大吗?把所有人都打服,那不就是霸主了吗?他选中的这个假想敌就是鲁国。

沂蒙地利

这个鲁国是当年周王朝分封天下的时候,开国元勋周公的封国。而这个国家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制衡齐国,双方的分界线就是呈半圆形的沂蒙山脉。齐国想要南下称霸中原,就必须要突破这层山脉屏障,吞并到鲁国,不然就永远被锁死在北方。

长勺这个地方就是位于沂蒙山脉内部,一条连接齐鲁两个地理单元的山间通道,这种地方一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

正是因为鲁国军队能够扼守这种险要之地,才会发生那种齐国军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然后鲁国军队再反攻的事情。如果两国军队在平原上对阵,任由对方的军队一鼓作气,率先发动进攻,那纯粹就是找死。

鲁国的人和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认为这场战争鲁国是以弱胜强。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鲁庄公是鲁国800年历史里头最厉害的君主。他的统治时期,也是鲁国的全盛期。而且就在16年前,鲁国、齐国、郑国三国甚至组成了一个霸业集团,成为中原霸权的三驾马车,这种国家实力怎么可能会弱呢?

所以鲁庄公跟齐桓公就算是有差距,但是差距也不会太大。

两个国家实力差距不大,鲁国这边就占据着地形优势。那为什么《曹刿论战》里的曹刿会急吼吼地跑去找鲁庄公,说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谋之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鲁国跟齐国的实力差距虽然不大,但是到底能不能在战场上把这份实力发挥出来就是个问题。因为当时春秋时代是贵族社会,国家的军队是分散在大大小小的各位贵族手上。

按当时的社会规则,下级贵族有义务出兵,追随上级贵族作战。

但这些东西约束力不大,人家来不来,那完全要看心情。如果鲁庄公的统治不得人心,那么等到他召集大家征战的时候,大家都推脱不来,鲁国空有强大的纸面实力,却不能发挥得出来。

所以,在中学语文教科书《曹刿论战》里曹刿找到鲁庄公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劈头盖脸地问:何以战?

鲁庄公回答说: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曹刿立刻就反驳道:你这种小恩小惠,惠及不了几个人。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鲁庄公接着回答:我拜神的时候很虔诚,老天应该会保佑我。

曹刿:小信为偪,神弗福也。

最后鲁庄公才说:我管理国家的时候,虽然不能明察秋毫,但是大体上还是公正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方这才点头说:行啦,有这点就够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既然你治理国家没有偏私,那鲁国的贵族们应该是不会怨恨你的。

一支穿云箭,还能有千军万马来相见。

如此一来,鲁国既有地利,又有人和,没理由会输的。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离了小人就不能活的一代英主——齐桓公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齐桓公

    题/一半是英主,一半是昏君,光看他的用人就能作此判断文/土老帽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说齐桓公是一代英主,大概不会有人反对,但如果说他还是一个昏君,恐怕会有很多人不

  • 东周列国志(1.43)齐桓公下拜受胙

    历史人物编辑:李陈东说历史标签:齐桓公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会同七国联军伐楚归来,派隰朋向周惠王汇报。隰朋拜过周惠王后,请求拜见世子,惠王很不高兴,就喊次子带和世子郑一同出来见隰朋。隰朋回去向齐桓公汇报说:“周朝又要大乱了。”桓公问:“为什么?”隰朋说:“周世子郑的母后病故,周王立次妃为后。我看周王的神色,是要废世子而立次妃所生的公子带

  • 齐桓公诸子争立谁是真正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在管仲等人的辅佐下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被公认的霸主。事业有成的齐桓公把国家大事安排给管仲等大臣,自己只顾吃喝玩乐。管仲等人没有辜负齐桓公的期望,把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如果就这么下去齐桓公可以说是太幸运了。但是命运女神不会一直眷顾他。公元前六百四十五年,齐桓公人生中的贵

  • 其貌不扬、智慧不足的齐桓公凭什么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齐桓公

    齐国当时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更是位高权重,但是齐桓公本人,其貌不扬,为人智慧不足,情商不足,在一众国君中算是平庸之辈。但是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会用人。其实对于一个领导人物来说,自己是不是有治世之才或者是过人之处并不是那么重要,唯才适用才是一个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后来有多少的国君因为自己用错了人,导

  • 管仲为什么没有辅助齐桓公夺取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任鑫伟标签:齐桓公

    管仲没有辅助齐桓公夺取天下,主要是出于他对和平的看法和对战争的反对态度。他认为战争是一场毁灭性的活动,会造成大量的物质和生命损失。因此,他坚决不愿参加齐桓公的夺取天下运动。他劝说桓公不要采取攻击性的行动,而是与周围的国家达成友好的关系。他认为和平共处,不但可以使自己的国家获得国内繁荣昌盛,还可以给其

  • 齐桓公五顾茅庐,胜过刘备百倍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10)主笔:江湖闲乐生据《吕氏春秋》记载,有一次,齐桓公打听到一个叫“稷”的贤人,于是前去拜访,而且一天之内连续拜访了三次,竟都没见着“稷”,齐桓公的随从们都气坏了,说:“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然而桓公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士可以因为轻视爵位

  • 趣谈·被饿死在病床上的齐桓公

    历史人物编辑:圆圆聊体育标签:齐桓公

    古代生产力低下,其实饿死人是常有的事,被饿死也不算什么奇葩死法,然而这位被饿死的人却身份特殊,作为最早“被饿死”的国君齐桓公,他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这么不体面的死法究竟是谁造成的?齐桓公姜小白,齐国第六位国君,任用管仲为相,一手将齐国推向巅峰,自己更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就是这样一位智谋双全的国君

  • 中国开饭馆第一人,为讨好齐桓公,竟将儿子熬成肉汤献给国君品尝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齐桓公

    《孟子》曰:“君子远疱厨”,其实质含义不是让仁义有识的君子轻视以烹饪为生的庖厨,而是因以烹饪为生的庖厨职业所需天天要杀生,如果君子和这样的人待久了,杀生的场景见的多了,就会司空见惯,也会慢慢失去其仁爱的恻隐之心,究其根本,还是孟子借这句话来从侧面倡导儒家的仁政思想,而我们今天所讲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春秋

  • 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得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齐桓公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会议,正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名叫小白,他能成为霸主,并不容易,其间经历的痛苦与抉择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齐襄公时期为了免受政治迫害,公子小白和鲍叔牙逃往莒国。后来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和发动叛乱的公孙无知都相继死去

  • 那一年,齐桓公救了他的命;286年后,他的子孙夺了齐桓公的国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齐桓公

    在某古装电视剧中,有这么一个情节:齐宣王不愿意娶丑女钟无艳为王后,春秋霸主齐桓公小白的灵魂,突然跳出来指责齐宣王说,我简直为有你这样的子孙而感到羞耻!齐桓公若真的泉下有知,是当感到羞耻。因为齐宣王根本就不是他的子孙,而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齐桓公小白是姜姓吕氏,而齐宣王田辟彊却是妫姓田氏。一次寻常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