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樊国到阳樊,一个被晋文公吞并的小国的悲壮历史

从樊国到阳樊,一个被晋文公吞并的小国的悲壮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哆啦小哲 访问量:1966 更新时间:2024/1/25 7:29:37

在华夏众多古老的姓氏中,曾经有过一个叫“阳樊”的复姓,因为过于稀有,连百家姓都没有收录,其后裔大多已分别融入“阳”、“樊”二姓。这个姓氏来源于一个古老的邦国,从西周到春秋,在历史上曾经留下过深深的印迹,而它最后的消失,更是一个苍凉悲壮的故事……

创立西周的姬姓部族,早在商朝后期就已称霸西陲,而且其很可能并非商朝的臣属,而是相对独立的城邦联盟。也就是说,除了姬姓族长所在的大邦外,还存在不少同出姬姓的外支宗室邦国,以及与姬姓联姻结盟的城邑。其中有一个叫“樊”的小国(或者说是部落),其创立者据说是周太的次子仲。到了武王伐纣、灭商定鼎之后,这个樊国就成了王室近畿直属的诸侯之一。西周早期的历史可靠的史料少得可怜,这个樊国与王室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还有待更多出土金之类文物来佐证。

大约在周宣王时期,原本在关中的王室附近的樊国,又整体迁徙至东方的阳邑。此地在太行山之南、黄河的北岸,这个全新营建的城邦,就被称为“阳樊”。之所以会如此安排,可能与王室安排近支宗亲、去东部疆域布点开发的整体国策有很大关系。周宣王朝中有一个卿士气,就是阳樊国君仲山父(或作仲山甫)。他是奉天子的诏令,去阳邑营建新城的,表明这一时期的阳樊与王室关系非常紧密。《国语》中也留下过仲父劝谏宣王,不要干涉鲁国内部立储之事的记载。

平王东迁之后,樊国与周王室之间的亲密关系就逐渐终结,仲山父的后裔樊皮任樊侯时,甚至公开反叛周惠王的统治。其原因也不难猜测,此时周天子早已权威扫地,哪怕是王室直属的领地,也希望像其他诸侯一样独走。无可奈何的周天子,只得让当时实力还很强劲的虢国出兵,将樊皮捉拿到洛邑处置。数十年侯的公元前635年,为了拉拢当时的霸主晋国,王室干脆将阳樊等好几个姬姓邦国、打包赠给了晋文公

阳樊国人自命是王室嫡系,大多数人都和天子扯得上亲戚关系,所谓“谁非王之姻亲”。而晋国地近戎狄,难免沾染胡风,所以阳樊人不愿成为晋人、决意反抗。不过他们都是文明人,自然也没有流血牺牲与大国对抗的决心,只是派出了代表去晋国向晋文公请愿。代表见到文公后说了一句:“谓君何德之布以怀柔之,使无有远志。”意思就是要给点好处给我们,不然我们就会有“远志”,非要闹一闹,甚至干脆逃之夭夭。

而晋文公的回应简单粗暴,要“大泯其宗祊,而蔑杀其民人!”也就是说敢反抗就尽毁阳樊宗庙、屠灭其国民。而且强大的晋国军队很快集结出征,将阳樊围了个水泄不通。眼见就要城破国灭、玉石俱焚,阳樊城中有个交叫仓葛的人,就登城对领军的晋文公大喊了一番:“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的道理。意思是我们阳樊人是诸夏正统,您哪里能用对付蛮夷那套手段来对付我们呢?晋文公倒也听劝,觉得这是“君子之言也!”于是就“出其民”,放了他们一马。不过他放走的是有国人身份的“君子”,其他那些身份低贱的野人、奴隶之类,可没被当做人,而阳樊也就这样成了晋国所属的一座城邑。

标签: 晋文公

更多文章

  • 他割肉救主,助晋文公成就霸业,最后却被活活烧死

    历史人物编辑:满船清梦醉星河标签:晋文公

    文/林岩介子推,又称作介子、介之推、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生年不详,他在危难时救护主公姬重耳,而主公顺利成为国君,他却远远躲避起来,成为后世仰慕的君子。周惠王二十一年(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宠信爱妃骊姬,打算废黜太子申生,改立骊姬生子奚齐为太子,引发内乱。骊姬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申生

  • 东周列国故事295 晋文公因鬼话释放卫侯

    历史人物编辑:眼镜说数码标签:晋文公

    东周列国故事295 晋文公释放卫侯鲁僖公再说鲁僖公,原来是和卫国世代相亲和睦。听闻医衍进鸩酒卫侯大难不死,而晋文公也不罪罚他。于是问臧孙辰曰:“卫侯还可能复国吗?”臧孙辰对曰:“可复。”鲁僖公曰:“何以见之?”臧孙辰辰对曰:“凡无刑(春秋战国时以甲兵、斧钺、刀锯、钻、鞭打为五刑)之用,厉害的甲兵斧钺

  • 中国古人,为何也喜欢穿“木屐”,晋文公是不是发明者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晋文公

    一说木屐,大家就想到日本。但是中国历史上,古人们早就开启了“木屐”之旅,日本穿木屐的传统,也是源自于中国。关于“木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小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曾经在外逃亡十九年,而介子推一直跟随其身后,不离不弃。晋文公饥饿之时,介子推曾经割大腿肉为其熬汤,两人可以是过命的交情。晋文公成为君主之

  • 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霸业得成,在于贤妻与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晋文公

    重耳是晋献公一个不太受宠的儿子,虽然从小聪慧又谦逊好学,但前有已立为储君的兄长,后有备受宠爱的弟弟,他注定只能做个不受重视的富家闲公子。好在重耳本身对王位并无执念,一辈子能做个吃穿不愁、听听小曲、喝喝小酒的富家公子对于重耳来说也是十分满足的事情。可天不遂人愿,晋献公对骊姬的宠爱滋生了骊姬对权利的欲望

  • 秦穆公和晋文公达成协议正式走进春秋历史的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晋文公

    #心动的瞬间#秦国要再次控制住晋国,就派人来楚国迎接重耳,想扶持重耳回国,篡位夺权。重耳故意对楚王说:“我希望作为您的臣子,不想到秦国去。”楚王就说:“还是从秦国到晋国方便些,我们楚国隔得太远了,帮不上什么忙,就让我为你提供活动经费吧。”于是,楚王“厚送重耳”。这个“厚送”是多少呢?价值肯定不菲,如

  • 晋文公如何历经坎坷继承王位,带领晋国走向辉煌,成为中原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晋文公

    司马迁曾这样评价春秋霸主晋文公:“晋文公,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 晋文公,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的统治下,晋国的实力大增,最终带领晋国成为了中原霸国,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中,有

  • 父兄反目,流亡他国,晋文公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晋文公

    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的一生可谓饱经沧桑。父兄反目成仇,对他都是杀之而后快,逃亡他国十九载,颠沛流离。他本没有称霸天下的志向,但时也势也,命也运也,历史大势逼着他在流亡十九年后重返晋国,晋国复兴大业的重担也就此落在了他的肩上。面对国之重托,他并没有逃避,而是主动面对,从此开启了他的霸主传奇。父兄反

  • 「春秋故事」晋文公十九年的逃亡史-都去了哪些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既齐桓公之后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但晋文公在继位之前,曾流亡国外长达十九年,曾停留在七个不同的国家。而在晋文公重耳这十九年漫长的流亡岁月中,曾经有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陪伴晋文公一起流亡,重耳和这一众贤能的追随者,颠沛流离,卧

  • 为什么说称霸春秋的晋文公,也是毁灭晋国的“元凶”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晋文公

    作为春秋五霸中最好的明君之一,晋文公不会是隐瞒了他在春秋时期的功绩,只因他困扰了周襄王多年,太子姬代被晋文公彻底打败,重耳不愧为春秋霸主。周襄王纪征之所以能够留在王宫,是因为当时齐桓公的实力和毅力,而纪代作为周惠王的后裔,并没有暴行之罪,所以她的生命当然不会受到威胁。霸王暂时不在后,姬戴逐渐放下了放

  • 好心办坏事晋文公失贤臣,坦诚相待才是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大王标签:晋文公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晋国的一系列内乱,太子申生被杀,公子重耳带着介子推逃出晋国,流亡天下。在逃离过程中,当时处于饥荒年代,重耳途中饿晕,又无食物可寻。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给他吃。重耳很是感恩,承诺等他回国后重赏介子推。当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后,因日理万机忘记拷赏忠臣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