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女子注定是被伤害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古代的女子,她们几乎全是依附男人生活的一类人。她们中有的人被称为扫把星或是红颜祸水。
这当然是一种不正确的历史观,是对广大女性同胞的精神迫害,也有少数的人勇敢站出来为女性鸣不平,诗人崔道融就是其中一位:
西施滩唐代:崔道融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这首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晚唐诗人罗隐也写过类似的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比较起来,两诗的立意相似,又各具特色。罗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亡,这比崔诗似觉深入一层;崔诗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在一起,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一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