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尸毒”真的存在吗?1971年“辛追夫人”遗体出土,辟谣尸毒传言

“尸毒”真的存在吗?1971年“辛追夫人”遗体出土,辟谣尸毒传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烟花谈历史 访问量:1268 更新时间:2024/1/7 20:28:02

武侠小说电影中,出现长着獠牙的恐怖僵尸,这些死而复生性情大变的怪物,都是因为“尸毒”而转化。

在现实中,关于“尸毒”的传说也不少。

据民间流传,活人若是沾染“尸毒”,就会皮肤溃烂而死。

死人身上若是生出“尸毒”,就会在下葬后数年内变成活尸,不会腐烂。

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尸毒”经人口耳相传至今,而它真的存在吗?

直到1971年,在马堆墓中的不腐“湿尸”辛追夫人被发现,关于“尸毒”传说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尸毒:令人闻风丧胆的毒物

人们第一次接触““尸毒””这个概念,是从1985年香港恐怖片《僵尸先生》上映后开始。

在此之前,除了一些不怎么发达的乡下村间,很少有人关注与尸体有关的事物。

在虚拟影视学作品中,“尸毒”是尸体摆放不当或是沾染了邪气后,在尸体体内所产生的一种毒素。

它会促使尸体死而复生,长出獠牙,通过咬人传播这种毒素,人被咬过后也会变成僵尸。

诚然死人复活和活人变尸听上去都像是天方夜谭,但一切的幻想与虚拟都是依托现实而生,它们都有原型和灵感雏形。

那么影视剧中,可怕的尸毒是从而生的?或许在从古至今的民间传言中,可以找到答案。

在一些荒山孤村或是奇人异事处,真的有人见过带有“尸毒”的尸体也说不准。

沿着这些线索继续追溯,“尸毒”的概念比人们第一次认识它时,出现得更早。

这种说法是在早年盗墓贼横行时期流传下来的,盗墓的人虽然不敬死者目无王法,但却对一些邪门歪道很深信。

在科学不普及、封建迷信作为流行的时候,人们在墓里看到千百年都不腐坏的尸体,只能用一些简单的猜测来理解它。

加上墓室的气味和一些故事传说,以及仅有的经验,人们就得出了尸体有毒,“尸毒”可以让尸体不腐坏,这样一个结论。

接着,随着这个概念出现,民间又开始流传“尸毒”甚至能让尸体动起来。

并且在活人接触后,会使皮肤溃烂,或是留下丑陋的疤痕,甚者还会将人毒死。

接着,为了防范“尸毒”,盗墓贼用些自创的方法,在进墓前做防护准备,用偏方解药用来解“尸毒”。

因为对“尸毒”的恐惧,大家也都相信了“尸毒”的存在,关于它的传言更是变得有鼻子有眼。

到了今天,社会步入科学年代,尸体也都讲究火化入葬,“尸毒”存在的依靠没有了,这个概念也被逐渐淡忘。

但对于一些影视迷和小说爱好者来说,“尸毒”到底存在与否依旧让他们非常好奇。

于是1971年被发现的马王堆墓以及墓中千年不腐的女尸,和“尸毒”的猜测被一些人联系了起来。

这座墓被发现于1951年,考古学家夏鼎在长沙刚主持挖掘一座一千年古墓后,在两座状似马鞍的土丘处,研究断定此处有墓,并且不早于公元前二世纪。

但不知是何原因,当时这位考古学家并未立刻组织挖掘,只是与政府说要保护好这片地区,以及地下的古墓。

时间到了1971年,20年过去,考古学家当时的只言片语早已被忘记,一座医院选址此处,并且定于年末开始动工。

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人用工具对地下进行勘测,结果遇到了地面塌方,并且有刺鼻气体从塌方处冒了出来。

有胆大的工人拿着火机在气体冒出的缝隙尝试点燃,惊奇的一幕出现,气柱燃烧成了蓝色的火焰久久不灭。

紧急情况下,施工队联系了机关单位,在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后,他们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确实流传过此处有墓地的事情。

为了求证,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湖南省博物馆的一位专业人员打去电话。

经过简单说明后,专家证实了这个消息,并带着设备与人员快速赶到了现场。

专家赶到现场后,立刻查看溢出的气体以及火焰的情况。

但可惜的是,当时火焰已经非常微弱,气体也很快耗光无法收集。

没有收集到气体样本让专家们很失望,但值得高兴的是,气体的存在说明古墓密封非常完好,里面将会有大批保存下来的文物和历史线索。

1972年一月,挖掘工作开始,在一千多名专家以及学校的教师学生努力下,这座古墓终于露出了它的部分光彩。

在成堆的珠宝财物以及文物中,专家们对这座墓葬蕴含的历史价值,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但真正令人惊喜地发现,随着棺椁的清理完毕才真正出现。

在精细的开棺工作结束后,四层外棺中被鲜艳细纱层层包裹的尸体出现于眼前。

这极尽奢华的丧葬仪式后,众人早已断定这位墓主身份高贵。

衣物不能抵挡细菌的侵蚀,虽还未见到尸体,但想来也早已化成枯骨。

将裹着纱布的尸体带回来后,专家们着手拆解纱布的工作。

在耗费数小时、剥下22层纱布后,想象中的骨架并未出现。

一具仿佛刚死的尸体出现在专家眼前,这一幕惊呆众人。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墓中,居然有一具未腐烂的尸体。

她的皮肤还有着弹性,用手可以轻轻按下,关节还可以灵活转动,甚至面上的睫还根根分明。

这具神奇的尸体让学者们对于她的身份越发好奇,但在墓中却没有详细的文字或图画记录可以证实她的身份,只知道她生前是个极尽奢华的富贵妇人。

1973年,为了可以得到关于尸体不腐以及女尸身份的更多消息,马王堆另外两座墓葬在一片期待下开土动工。

但令学者失望的是,另外两具尸体都没有被保存下来,并且马王堆二号墓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盗墓贼光顾过了。

再没有机会可以得到尸体不腐之谜的答案,令众人心感失望,但在二号墓出土的三枚印章,给了众人关于女尸身份的答案。

这个有着“不腐之谜”的女尸,就是古长沙国丞相的夫人——辛追。

专家学者们对于她两千年不腐的原因深感好奇,但仅从墓室结构和材质上,却得不到确切的信息。

这座墓室用了南方墓葬常用的一个防腐方法,在墓室墙外封上一层厚厚的白膏泥和厚厚的木炭,初步估计辛追夫人墓外有五千多吨木炭。

可对比同样采取这种方法隔绝水汽和空气的墓中尸体,没有一个是像辛追夫人一样保留了皮肉,他们大多成了枯骨。

在研究受阻后,大家对于辛追夫人尸身不腐的秘密更为好奇。

群众有人开始猜测,是否辛追夫人尸体不腐是与“尸毒”有关。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座墓的大致情况确实如“尸毒”民间传言一般,墓中有刺鼻的味道,且有一具不腐烂的尸体。

凭借着这些吻合的特征,一些好事的人就要盖棺定论时,学者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研究辛追夫人的不腐之谜。

千年女尸不腐之谜,辟谣尸毒传言

以当时的技术来说,人们想保证尸体完好不腐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创造一个适合尸体长存的环境。

尸体腐烂,就是由于腐败细菌的生长,将尸体身上的蛋白质分解吸收,用来滋养繁殖自身。

尸体腐烂的最终结果就是,全部的肉体被腐溶掉,把复杂的有机体变成简单的化合物和无机物。

可以腐蚀尸体的腐败细菌想要生存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空气、营养物质等条件,所以隔绝水、空气就是抑制它的最好方法。

从古至今的密封防腐措施多种多样,但真正有用的却很少。

环境难以做到完美时,古人就开始从尸体上下手,用一些特殊物质涂抹尸体、包裹尸体达到尸体永存的目的。

想到这点,专家们决定对辛追夫人的尸体进行解刨化验,终于在其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初步的解刨发现,辛追夫人尚有弹性的皮肤下,她的内脏也都基本完好地保留了。

在她的胃中,还残留着138粒半没有消化的甜瓜子。

接着解刨人员发现,辛追在生前有不少的疾病:冠心病、多发性胆结石、日本吸血虫病、腰椎间盘突出和变形、右臂骨折。

如此看来,她生前可能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

在尸体中,专家检测了各个部位组织后,在部分检测报告中发现,她的尸体在死后被注入过防腐液体。

同时,在辛追棺材中发现的大量棺液也被检测完毕,其中同样含有防腐物质。

那在辛追棺材下发现的液体中含有乙醇和乙酸等成分,还有部分中草药成分混合,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活动和滋生。

再算上封土高约20米的墓坑,以及几千吨木炭和棺材中防腐物质保护,辛追夫人的遗体在相对恒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自身上的防腐措施,达到了惊人的防腐效果。

在初步腐烂的过程中,她身上的22层纱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了虫子在她的身上、口鼻内孵化。

一道道防腐工序下来,辛追夫人的尸体只经历了初步的腐烂后就停止了,也就成了如今的模样,专家后将这种尸体称为“湿尸”。

研究的结果解释了辛追的尸体秘密,也解释了早年间关于“尸毒”的问题。

那些年代久远保存较好的墓,因墓主的一些防腐措施,在墓里会因为甲烷菌产生可燃气体。

这对毫无防备就进去的人危害极大,在从前的人看来,就是墓中有毒气。

除了墓室内,在尸体所穿的衣物、棺木上,也会有大量防腐的涂料或是液体。

就如辛追夫人四层外棺中足有20厘米深,八十多公斤的棺液,里面大量的乙醇、乙酸、和硫化汞在接触空气后,会具有强腐蚀性。

这也解释了“尸毒”会腐蚀人皮肤留下疤痕,或是使人中毒致死的传言来源。

这些东西是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物质,会引起皮肤灼烧或是过敏,严重的会对身体内脏产生影响,症状类似中毒。

如此看来,盗墓贼时期流传来的“尸毒”说法,都是因为不了解化学物质、没有基础常识才出现的。

盗墓贼将墓室中常年累月因环境变换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用作尸体防腐的物质,认作了“尸毒”。

无知的人对此信以为真,添油加醋不断的谣传后,“尸毒”就成了令人惧怕的东西。

但它们并非传言中玄幻的“尸毒”,经过辛追夫人遗体考察以及棺木的研究,也证实了传言中“尸毒”的不可靠以及不真实性。

参考文献:

《马王堆女尸不腐之谜》

《侯爵夫人的传奇——马王堆汉墓的故事》

《肉食中的“膍毒”与“尸毒”》

标签: 辛追

更多文章

  • 尸毒是否存在?它到底有多可怕?看到“辛追夫人”的墓就了解了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辛追

    在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经过许多的丧葬仪式之后,最终就要入土为安,古代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土葬,只有一些身染疾病去世的人才会选择火葬,古代认为火葬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有种挫骨扬灰的样子。到我们现如今的社会中,土葬也只有少部分人一直在沿用,毕竟这种丧葬方式不是很环保,还占用了土地资源,因此就被火葬所替代。要知

  • 马王堆辛追出土后如何保存?有人提出熏成腊肉,有人却说让她上天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辛追

    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的出土,让世界都为之瞩目,辛追夫人的湿尸号称是中国考古界的里程碑,然而您可能不知道,其实辛追夫人出土的时候,就如何保存女尸的问题,专家们还研究过不少方案,有人要将其熏为腊肉,甚至还有人要让她“上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吧!1971年时,为了响应战备

  • 吃货创造的历史!辛追夫人墓中发现一物开盖即融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辛追

    可能对于很多的考古历史有兴趣的朋友们都听说过马王堆出土的那具非常有名的不腐女尸,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辛追夫人。我们知道在自然的环境之下,干尸是非常的难以形成的,更不要说是湿尸了,但是辛追夫人就是创造了这样的一个记录,在自然环境之下,已湿尸的形态保存了2000多年之久。不过我们这次要讲的并不是辛追夫人是如

  • 连云港挖出“古墓丽影”,价值媲美辛追夫人,却带来了4大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毒辣评车标签:辛追

    在考古界流传了这么一句话:“南有马王堆‘东方睡美人’辛追夫人,北有老海州‘古墓丽影’美女凌惠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相信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马王堆汉墓能蜚声世界,辛追夫人无疑是给了很大的助力。但是很多人却对“古墓丽影”凌惠平感到陌生了吧,其实凌惠平和辛追夫人一样都是来自2000多年前西汉的

  • 辛追夫人的遗体明明很恐怖,为何仍有很多专家说其栩栩如生?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辛追

    辛追夫人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1972年的时候,在长沙的马王堆1号墓里面,发掘出来的古尸。据考证,这具尸体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的夫人,距今时间已经超过了千年,按说这么长的时间,里面的尸体早就变成了一堆白骨。但是当人们开棺以后,发现里面的这具故事竟然非常新鲜,和刚下葬的女尸一样,很多媒体在对她的解剖后的

  • 尸毒究竟多厉害?是否真实存在?辛追夫人墓给了我们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辛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围绕描写盗墓题材的小说时,总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尸毒这个词语。古往今来,尸毒的存在令人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在众多民间传说中,富有神秘性的尸毒一直在人们口中流传。那么,尸毒究竟有多可怕呢?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是否真实存在呢?下面我们通过辛追夫人墓一探究竟一、世界上保存最良好的湿

  • 像辛追夫人这类古尸,照片很恐怖,为何很多报道都说“栩栩如生”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辛追

    引言古人总是对“长生”抱有诸多幻想,即使肉体死亡,也总想使身后能够尸身不腐,得以长久保存。从古代开始,对于尸体的保养就有很多偏方,有灌水银保持尸身不腐的、有用各色香料以期万年留香的,也有九窍塞上玉佩、或者整个棺桲都用玉来打造的。人力有尽时。历经千年,怎样的手段都挡不住时间。不过在常理之外,仍然有一些

  • 考古新发现!马王堆千年女尸不名辛追,专家一时疏忽错叫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辛追

    1972年,经国家批准,湖南沉睡千年的马王堆汉墓,在省博物馆及广大军民的帮助下,终于展开了发掘考古工作。然而,当专家们对马王堆1号墓进行发掘后,眼前的一幕,却令现场众人有些目瞪口呆。因为在这座墓里,除了汉墓中特有的珍贵文物外,更有着一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女尸!在千年岁月的摧残下,这具古尸全身不仅

  • 历史上长沙马王堆女尸辛追夫人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辛追

    长沙马王堆女尸是世界上唯一一具保存完成的千年湿尸,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她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几辈子也研究不完。那么,很多人可能就有一个疑问:马王堆女尸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由当年参与马王堆女尸解剖的主刀人湘雅医学院教授彭隆祥为我们揭开马王堆女尸的死因之谜。1972年,马王堆女尸

  • 马王堆出土辛追夫人古尸,明明很恐怖,为何专家都说其栩栩如生?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辛追

    马王堆汉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挖掘的古墓,在历史上,马王堆汉墓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马王堆汉墓虽然没有出土金银器,但是出土的漆器、帛书、帛画、中草药等文物是大约在三千多件。这些文物对后世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在马王堆汉墓被发现之后,2016年6月,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由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