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追沉睡2100年栩栩如生,皮肤尚有弹性,真人复原后是绝代美女

辛追沉睡2100年栩栩如生,皮肤尚有弹性,真人复原后是绝代美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历史晓东 访问量:995 更新时间:2024/1/7 20:26:41

魏晋诗人陶渊明面对生老病死,他写下了《拟挽歌辞三首》:“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写下这首诗的时候,陶渊明已经有六十三岁,他就要面对自己将要死亡的现实。于是他在诗中直言了自己对于生与死的态度:人有生,就会有死,纵然死得很早,那也不算是短命。面对生死,坦然处之。

当人们死后,若是按照传统的土葬,尸身存入棺椁埋进土中,随光阴流逝渐渐地腐臭溃烂,被微生物分解,最终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1972年年初,在长沙的马堆汉墓一号墓中,发现了一具上千年前的尸身,被人发现时还是栩栩如生,甚至皮肤还是光滑有弹性的。许多出土文物的照片,大多数文物的表面都是坑坑洼洼的,并且颜色都是暗沉无光泽的。

辛追在地下沉睡了2100年依然美丽动人,皮肤有弹性,真人修复后更是一位绝世美人。长沙的马王堆汉墓一共有三座墓,其中一座的主人是利苍,他是一位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另外两座墓的主人分别是他的妻子和儿子。考古工作者在挖掘一号墓,也就是他的妻子的墓时,花费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在兢兢业业的挖掘工作后,墓坑中最终出现了一副巨大的棺椁,这就是丞相妻子——辛追的棺椁。

墓室是在距离地面有20米的地下,从开始挖掘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到看到棺椁期间,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一共挖开了四层不同的材质。最外面的第一层是封土,这可以用来封闭整个墓穴;第二层是夯土层,有16米的厚度,可以保持整个墓室的结构稳定性;第三层主要有防腐,进一步隔绝墓室,使墓室内部干燥,不被氧化,其主要原料是白膏泥。

第四层是紧密覆盖填充在棺椁表面四周的木炭,而木炭可以把棺椁内的水分,以及一些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吸附在内,从而保护棺椁内部不被氧化、受潮。在这些严密的密封保护下,棺椁内的物品才得以保护得非常完美。

因为古人对棺椁的保护措施给考古工作人员带来了许多意料不到的喜悦,在棺椁内还存放着完好无损的漆器、竹简等大量的随葬品。打开棺椁内棺材的盖子,辛追的遗体依然完好无损,肌肉还存有一些弹性,并且身体的关节还有一定的柔软性,她全身的皮肤都是完整的,还有毛发,甚至手指脚趾的纹路依然都很清晰,这是一具在世界范围内保存的最好的湿尸。

她身上的衣物很厚,工作人员花费了一周多的时间才将其剥离。除了这具湿尸以及一些陪葬品,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在棺椁外面的白膏泥保护层里夹杂了很多新鲜的还带有绿色的树枝和叶子,甚至还在墓穴中发现了一盆莲藕汤,这盆莲藕汤在工作人员发现时,里面的藕片还是新鲜可见的。

这些树叶和莲藕汤都是两千多年前下葬的时候放进去的,可令人惋惜的是,由于考古条件实在落后,很多保护技术都还没有被人们发现运用,导致这些罕见的古代珍品被极速的氧化、腐蚀掉了。

实际上,这种由于保护技术、设备等的落后导致很多古代的珍品被氧化损毁,它们只能在重赌天日的那一日短促的呈现出其风采与靓丽就消逝了,让人心痛。秦始皇兵马俑出土时就是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使兵马俑上的色彩被氧化,挥发,而今科技进步,能对兵马俑进行部分色彩修复,向大众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辛追的遗体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后,不仅仅因为技术的落后,还因为工作人员没有保护遗体的意识,让辛追的遗体过于长时间的放置在空气中,在一年后也只是象征性地为其制作了一个玻璃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保护意义。而且在二零零三年之前的对外展出中,辛追的遗体遭到了严重的损毁。直到二零零三年才有了专门安放辛追遗体的地方,辛追的遗体才得以受有用地维护。

二零零二年是辛追遗体出世的三十周年,经过专家的努力,运用医学、美术等等上的技术,对辛追的面貌进行了复原,让原本美丽,富有灵气的辛追重现在世人眼前。对于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古代的生活习惯和古人样貌都存有很大的好奇心,而辛追遗体的出土满足了人们很多对古代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提升考古方面的保护技术等,阻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参考资料:

《拟挽歌辞三首》

标签: 辛追

更多文章

  • “尸毒”真的存在吗?1971年“辛追夫人”遗体出土,辟谣尸毒传言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辛追

    武侠小说和电影中,常出现长着獠牙的恐怖僵尸,这些死而复生性情大变的怪物,都是因为“尸毒”而转化。在现实中,关于“尸毒”的传说也不少。据民间流传,活人若是沾染“尸毒”,就会皮肤溃烂而死。死人身上若是生出“尸毒”,就会在下葬后数年内变成活尸,不会腐烂。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尸毒”经人口耳相传至今,而它真的

  • 尸毒是否存在?它到底有多可怕?看到“辛追夫人”的墓就了解了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辛追

    在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经过许多的丧葬仪式之后,最终就要入土为安,古代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土葬,只有一些身染疾病去世的人才会选择火葬,古代认为火葬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有种挫骨扬灰的样子。到我们现如今的社会中,土葬也只有少部分人一直在沿用,毕竟这种丧葬方式不是很环保,还占用了土地资源,因此就被火葬所替代。要知

  • 马王堆辛追出土后如何保存?有人提出熏成腊肉,有人却说让她上天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辛追

    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的出土,让世界都为之瞩目,辛追夫人的湿尸号称是中国考古界的里程碑,然而您可能不知道,其实辛追夫人出土的时候,就如何保存女尸的问题,专家们还研究过不少方案,有人要将其熏为腊肉,甚至还有人要让她“上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吧!1971年时,为了响应战备

  • 吃货创造的历史!辛追夫人墓中发现一物开盖即融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辛追

    可能对于很多的考古历史有兴趣的朋友们都听说过马王堆出土的那具非常有名的不腐女尸,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辛追夫人。我们知道在自然的环境之下,干尸是非常的难以形成的,更不要说是湿尸了,但是辛追夫人就是创造了这样的一个记录,在自然环境之下,已湿尸的形态保存了2000多年之久。不过我们这次要讲的并不是辛追夫人是如

  • 连云港挖出“古墓丽影”,价值媲美辛追夫人,却带来了4大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毒辣评车标签:辛追

    在考古界流传了这么一句话:“南有马王堆‘东方睡美人’辛追夫人,北有老海州‘古墓丽影’美女凌惠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相信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马王堆汉墓能蜚声世界,辛追夫人无疑是给了很大的助力。但是很多人却对“古墓丽影”凌惠平感到陌生了吧,其实凌惠平和辛追夫人一样都是来自2000多年前西汉的

  • 辛追夫人的遗体明明很恐怖,为何仍有很多专家说其栩栩如生?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辛追

    辛追夫人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1972年的时候,在长沙的马王堆1号墓里面,发掘出来的古尸。据考证,这具尸体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的夫人,距今时间已经超过了千年,按说这么长的时间,里面的尸体早就变成了一堆白骨。但是当人们开棺以后,发现里面的这具故事竟然非常新鲜,和刚下葬的女尸一样,很多媒体在对她的解剖后的

  • 尸毒究竟多厉害?是否真实存在?辛追夫人墓给了我们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辛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围绕描写盗墓题材的小说时,总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尸毒这个词语。古往今来,尸毒的存在令人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在众多民间传说中,富有神秘性的尸毒一直在人们口中流传。那么,尸毒究竟有多可怕呢?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是否真实存在呢?下面我们通过辛追夫人墓一探究竟一、世界上保存最良好的湿

  • 像辛追夫人这类古尸,照片很恐怖,为何很多报道都说“栩栩如生”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辛追

    引言古人总是对“长生”抱有诸多幻想,即使肉体死亡,也总想使身后能够尸身不腐,得以长久保存。从古代开始,对于尸体的保养就有很多偏方,有灌水银保持尸身不腐的、有用各色香料以期万年留香的,也有九窍塞上玉佩、或者整个棺桲都用玉来打造的。人力有尽时。历经千年,怎样的手段都挡不住时间。不过在常理之外,仍然有一些

  • 考古新发现!马王堆千年女尸不名辛追,专家一时疏忽错叫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辛追

    1972年,经国家批准,湖南沉睡千年的马王堆汉墓,在省博物馆及广大军民的帮助下,终于展开了发掘考古工作。然而,当专家们对马王堆1号墓进行发掘后,眼前的一幕,却令现场众人有些目瞪口呆。因为在这座墓里,除了汉墓中特有的珍贵文物外,更有着一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女尸!在千年岁月的摧残下,这具古尸全身不仅

  • 历史上长沙马王堆女尸辛追夫人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辛追

    长沙马王堆女尸是世界上唯一一具保存完成的千年湿尸,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她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几辈子也研究不完。那么,很多人可能就有一个疑问:马王堆女尸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由当年参与马王堆女尸解剖的主刀人湘雅医学院教授彭隆祥为我们揭开马王堆女尸的死因之谜。1972年,马王堆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