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起变法到底有多厉害?为何会有人说吴起被杀,楚国注定灭国?

吴起变法到底有多厉害?为何会有人说吴起被杀,楚国注定灭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俊刚 访问量:4566 更新时间:2023/12/8 10:20:23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征战不休,天下战火纷飞,在此种背景下各国为图强进取纷纷开始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自然是为人熟知,但同一时期变法最早的其实是魏国,魏文侯任用李哩和吴起进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变法之后,吴起为魏文侯打造了一支历史上最早的“特种兵”——魏武卒。这支军队为魏国的开疆拓土立下不世功勋。

后来吴起前往楚国也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为何最后却落了个被乱箭射死的结局,且称没了吴起楚国必亡呢?

吴起经历

吴起原本出生在卫国的富商家庭,但他从小心思就不在家里的生意上,当时正值“百家争鸣”的局面,他就对诸子百家特别感兴趣。

剧照

早年他就拜师在曾参门下学习儒学,数年后母亲离世,理应回家守孝三年的吴起却不遵守丁忧这一儒家规定的理念。

曾参知道后,认为他非常不孝,遂就将吴起逐出师门。此后吴起就转换理念,认准自身兴趣后开始研究兵法。

学有所成之后,吴起就前往了鲁国为官。吴起一直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能,苦于没有机会。恰逢此时齐国来攻打鲁国。

吴起就上书请求前往领兵作战,但鲁穆公得知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之后就拒绝了他。吴起见状,直接就将自己的妻子杀掉。

鲁穆公随即就令吴起担任上将军,统领鲁军抗击齐军。吴起一入战场立即运筹帷幄,一番排兵布阵之后就击溃了齐军。

这就是有名的“杀妻求将”之典故。但后来不断有小人诋毁吴起,鲁穆公也逐渐开始不信任他,最后直接免除了他的官职。

吴起见自己一身才能无用武之地,就离开鲁国前往魏国求官。魏文侯慧眼识珠,在军事改革上任用吴起治军,打造的魏武卒天下无双。

他带领魏武卒多次击败西边的秦国,还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打得秦国数十年不敢东出。被魏文侯赐官西河守。

史书记载,吴起率领的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可见其战绩之卓著,以及魏武卒战斗力之强悍。

但千里马需要的是伯乐,魏文侯这位伯乐不久后与世长辞,刚即位的魏武侯对吴起并不信任,听信谗言罢免吴起。

吴起变法楚国背景

被迫离开魏国的吴起转而来到了楚国。提起楚国,许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土地两千里,带甲数百万的强国。

但其实不然,此时的楚国刚刚步入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仍旧存在与此时的楚国。

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楚国此时已经从一个蛮夷小部落蜕变成一个南方屈指一首的大国,威胁就存在于北方的齐国以及晋国。

齐桓公当权时“尊王攘夷”使得齐国成为头号大国,率先称霸。但随着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内乱,也就无力称霸。

所以楚国与晋国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争霸,楚国凭借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晋国无法伤其命脉,春秋就形成了北晋南楚的局面。

后来发生三家分晋,晋国就暂缓了与楚国的争霸,但此时被晋楚两国忽略的吴越已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

楚国由于连年的征伐,国力大衰。吴国趁他病要他命,开始与晋国联手攻打楚国,在吴王阖闾时,彻底攻灭了楚国。

秦国怕连累到自己,就出兵击退吴国,并且扶持了新楚王继位。吴国后来也因为越国的偷袭而被勾践所灭。

就这样,国力远远不及以前的楚国一直苟延残喘到了战国时期。此时三家韩赵魏三国均完成了变法,国力大增。

此时的楚国国君楚悼王面对其他各国的进攻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意识到必须进行变法,以此来发愤图强,恢复昔日荣光。

吴起变法

就在这种背景下,楚悼王对于吴起的到来就像是如获至宝,不仅以楚国最高规格的礼仪迎接了吴起,还在不久后任命他为令尹。

楚国令尹一职,就相当于后来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也给了吴起变法极大的方便,立即在各个方面进行符合国情的改革。

而他的变法首先就是要将楚国从一个野蛮的国家变成一个有法可依的文明社会,朝政大权不再由贵族掌握。

其次就是对贵族制度进行改革。因为在此之前,楚国的贵族们个个不思进取,只是贪图享乐,每年还要花钱来供养贵族。

但吴起不惯着他们,直接就取消了对贵族每年的供养,还将这些贵族流放到未开垦的荒地,让他们去拓荒。

这样不但每年节省了一大笔供养贵族的开销,还能为楚国开垦荒地,增加楚国的粮食产量,百利而无一害。

就是在政治上改革吏治,裁撤冗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军队的改革,他率领楚军严格训练,颇有当初“魏武卒”之风。

变法成效也是卓著的,不仅增加了每年的财政收入,还屡次击败了北边各国的进攻,让楚国得以重振雄风。

吴起变法表面看起来全是利,但有让人忽略的一点,就是他的改革大大触动了贵族的利益,这让贵族们特别记恨吴起。

可无奈吴起有着楚悼王的保护,贵族们也就无可奈何。后来吴起的最后一位伯乐楚悼王与世长辞,吴起也意识到自己完了。

新上位的楚肃王由于忌惮吴起的权势也站在了贵族这一边,想要除掉吴起。最后矛盾就在楚悼王的丧礼上爆发了。

贵族们在先王丧礼上,竟然乱箭齐发射杀了吴起,但先王的尸体也不幸被射中。楚肃王借此机会就一并铲除了许多贵族与吴起。

可以说,吴起就是楚国的“再生父母”。若无吴起来变法,只会一直维持那摇摇欲坠的颓势,最终逃不过被吞并的命运。

假设吴起并没有被杀,反而仍旧得到新王的重用,这样一来楚国能够一直将吴起的各项改革深化执行下去。

进而和秦国商鞅变法一样进行得更加彻底,这样一来就算吴起死后,楚国也会和商鞅死后的秦国一样按照政令实施下去。

这样一来,最后吞并六国的路上楚国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绊脚石,甚至谁将吞灭六国也不一定呢,只可惜历史没有假如。

结语

吴起无论在哪一国进行变法改革,都有显著的成效,但前提是自己这匹千里马能够碰到一位知人善用的伯乐。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是失败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够彻底。没能变法成功的楚国,自然又会逐渐偏离正轨,走向灭亡。

标签: 吴起

更多文章

  • 兵圣吴起:集邪恶与光明于一身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吴起

    吴起出生于富豪家庭,卫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曹县。他对财富无感,一心向往功名,为此花费了无数金钱却一无所得,遭到了邻居的耻笑,吴起不是一般人,哪能受这等气?一怒之下将耻笑他的人都给杀了,于是逃离魏国,并且发誓“不当丞相之类的大官,绝不回家”。师从儒家吴起后来师从孔子门生曾参之子曾申学习儒术,看来吴起

  • 吴起:理想主义者!孤独行者,众生皆敌。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吴起

    上文‬说到‬,公元前383年-前381年,中原发生了一场大混战。历经内政改革的赵国为了打破魏国对赵国南下争霸中原的通道,出兵伐卫,魏武侯联合齐国救援卫国,大败赵军,并且一路推进到赵国本土,在生死存亡之际,赵国向楚国求援。此时楚国经历吴起变法,国力大增。楚悼王无时无刻不想北上中原,一雪当年被三晋吊打的

  • 吴起、白起和韩信,谁的军事才能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吴起

    三个人中韩信最强,其次就是白起,最后才是吴起。为什么说吴起最弱呢?因为吴起是战国人,战国有四大名将,这四大名将可以说是那时候最为杰出的将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而且白起还是四大名将中,最为强悍的一个。同样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吴起,他连四大名将都不是,当然比不上白起了。尽管他有兵书留世,也

  • 杀妻求将的吴起,在魏国扬名天下,为何惨死在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吴起

    大家都知道战国前期魏国魏武卒天下无敌,成就了魏国在战国前期的霸主地位。而魏武卒的创建者吴起,虽然有杀妻求将、母死不侍等私德有亏的行径,但是仍然被后世称为一代名将。吴起本是卫国人(和以后的商鞅是老乡),年少时家境很不错,但是他一心想当官扬名于天下,为此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乡里人觉得吴起自不量力,嘲笑他是

  • 为什么说吴起死后,楚国再也不可能统一全国?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吴起

    那个晚上,并没有月亮。黑暗连流萤的荧光也湮没了,一宿未睡的吴起还是抽出了宝剑,刺向了自己的发妻。屋外,几百年的老柳树一动未动,谁又会知道吴起的命运会如此坎坷呢?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富裕家庭,从小的梦想就是出相拜将,为寻找门路,曾经弄得倾家荡产,却也没得到一官半职,还遭到乡人的讥讽,只能被迫出走鲁国。吴

  • 吴起因母死不奔丧,与曾申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吴起

    #我国有哪些军事名人#吴起约公元前年出生于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公元前年,吴起二十六岁,由卫逃到鲁。师事曾参之子曾申,学《左氏春秋》。公元前年因母死不奔丧,与曾申决裂。次年,在鲁学兵法。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前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于

  • 吴起杀妻求将,极端性格难以立足?背后缘由耐人寻味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吴起

    导语:孙子兵法向来受到诸多人士的追捧,而著作此书的便是兵圣孙武,然而此后战国时期同样有着兵家的杰出人物,与孙武并称为“孙吴”的吴起。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可谓是人中龙凤,然而即使吴起有着诸多的荣耀等身,在后世人看来,终究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吴起变法有了强楚三代,此前更是帮

  • 品行不端的吴起,何以成为兵家亚圣?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吴起

    激进的变革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古今往来,数不清的人因变革而死。但是,像吴起死得这样憋屈的,找不出第二个。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发动兵变讨伐吴起,用箭射伤了他。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拔箭插在君王的尸体上,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贵族们将其乱箭射死。根据楚国的法律,伤害君王尸体将被

  • 吴起为士兵吸毒疮,士兵的母亲得知后,痛哭道:你这是在要他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吴起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阶层之间的鸿沟几乎不可跨越,将军有独立的帐篷、有更好的衣物和更好的马匹,而士兵仅仅只是士兵而已,他们得不到优越的待遇。虽然士兵对于将军来说至关重要,毕竟没有士兵在前奋勇杀敌,就没有将军的步步高升,但大多数将军在成功以后就忘了这一点,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管战士死活。春秋时期,却有这一位

  • 吴起为什么会离开魏国?楚国贵族最终又为什么要杀死吴起?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字姜,姓吴,名启,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代表。他一生在鲁、魏、楚三国任职,熟知兵家、法家、儒家的思想,在内政和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百度百科】吴起在战国时期非常强大,很有名。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为官,但是离开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