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鬼谷子给老实人的忠告,做人越好说话越易被欺负,要学会拒绝

鬼谷子给老实人的忠告,做人越好说话越易被欺负,要学会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震旦说 访问量:1415 更新时间:2024/1/18 22:03:29

鬼谷子给老实人的忠告,做人越好说话越易被欺负,要学会拒绝

在工作中总有人非要叫你“那个谁”,比起外号或者“小X”什么的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更无礼?被喊的你有没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或者感受到颐指气使的意思?尤其对方知道自己姓名的话,就像故意要踩你一脚一样。

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老实人在职场经常被欺负,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鬼谷子:学会拒绝

老实人的做法:TA是无心之举吧,说TA不好,翻脸也不好,忍忍算了,于是久而久之你开始贬值,尊严在降低,底线在被跨越,幸福感也在降低。究其原因,终归是因为你太好说话。

对此,鬼谷子先生提倡以“或柔或刚”为应对之法,做人要刚柔并济,要柔也要刚。面对别人的无理要求,懂得拒绝,敢于拒绝,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底线与原则,让对方觉得我们难搞,不是对方轻易能拿捏的人。总而言之,做人越好说话就越容易被人欺负,殊不知这从来都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交关系。

墨菲定律最适用于老实人:怕什么来什么

春秋时期所谓诸侯争霸,争的是国土、人口、物产,为的是政权存续与治国平天下,而当中的五霸之二晋国和齐国之所以能够最先出彩,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制盐业和冶铁业发达,二者获利众多,只要政策因势利导合适的分配就足以致使国富民强。

不过晋平公时期晋国军备与人口比齐国更胜一筹,为了争霸,也为了吞强灭弱,晋国很快对齐国动起了歪脑筋。

晋国晋平公派心腹宠臣范昭以缔结邦交友好之名出使齐国,实则是探查齐国底细。齐国齐景公面对晋宠臣范昭来使,大摆宴席,热情款待。但中国人的宴席历来是不好吃的,平白无故款待一个人,要么想搞算计,要么是想拉关系,前者可以参考鸿门宴,后者可以参考千叟宴。

考虑到齐国当时比不过晋国国富民强军力强横,齐景公这顿宴席应该属于后者,拉拢、交好范昭的意思居多,于是在宴席中,他以一国之王的身份跟晋王宠臣范昭推杯换盏,仁善近人。

结果正如后世“墨菲定律”所指怕什么来什么,齐国越是怕势大的晋国此来是为刁难,越是遭遇到这种情况。宴席上的范昭见齐景公言行举止透着小心翼翼与软弱可欺,酒过三巡,借着一股酒意就问道:“大王的酒杯,可否借我一用?”

邻国大臣公然发问一国之王借用酒杯,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无礼与大胆的“僭越”,等同于诸侯国对周天子问九鼎,欺辱之意不言而喻。

没想到的是,齐景公想了想,一笑回以“安排”二字,这下子让范昭颇为意外,不过面对国王用过的酒杯到底端起酒一饮而尽,喝完,目光扫过满堂齐国君臣,顿觉齐国不过如此。

折冲樽俎这一典故实则蕴含着为人做事之理

这时,一个其貌不扬、身量矮短但气宇昂扬的人出现,其人名为晏婴,他吩咐侍从为齐王换上干净的酒杯,言下之意范昭玷污了齐王的酒杯,齐王那一让顿时从“怕”变成了“赐”。

范昭面对此景,心中一凛,暗道这是一个厉害角色,马上借着酒劲改口打个哈哈说自己喝多了,冒犯了齐王。

结果齐王反而看了晏婴一眼,似有责怪其多此一举的意思。精明机敏如范昭马上察觉到齐王内心的惧怕,心生一计,假意酒醉走入中堂要跳舞,开口就让宫廷乐师演奏“成周之乐”,满堂大臣失色,无他,概因这“成周之乐”乃是周天子的专属乐曲,齐国身为诸侯国,当着邻国大臣演奏此曲便有僭越和问鼎之嫌。

范昭此举毫无疑问仍是在试探齐王底线,若齐王准奏,毫无疑问这就是一个空有野心却是软骨头的人,则晋国大兵压境指日可期。没想到齐王果然点头就要应允,但是,那个齐国大臣晏婴看了乐师,乐师立刻知机地以从未演奏过此曲为由拒绝了演奏。

范昭眯着醉眼旁观,心中一叹,借故离席而去。

齐景公见状,不禁心中忧闷,自以为得罪了范昭,于是质问晏婴责怪其坏了大事,明知这个范昭此来没安好心,自己处处忍让,结果倒好你出来硬刚,范昭不算什么,但他身后是晋平公,是整个晋国,一旦处理不好两国交战齐国并无战胜把握。

晏婴却道:“主公的忍让真能感动晋国否?须知一退再退终将退无可退,范昭有备而来,齐国当挫其锐气,使其不敢轻慢齐国,反之,一味忍让无异于助长其气焰,反会带来刀兵之祸。”

而事实如呢?事实证明晏婴是正确的,范昭揣摩试探的就是齐王的态度和齐国的底线,当他发现齐王软弱可欺,但齐国庙堂有高手晏婴,便提议晋平公放弃跟齐国比划,因为那是块硬骨头,轻易啃不下来。

这便是“折冲樽俎”这个典故的由来。而在现实中的职场、商场、官场同样如此,多的是想方设法要牵着你的鼻子走的人,找别扭、下套路、使绊子,让你陷入被动,处处受制,迫使你屈服,从而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很多人之所以越活越憋屈越郁闷,就在于一开始自己就选择了忍让的软弱方式,太过懂事,太好说话,太好面子,一步错步步错,一步让步步让,慢慢地屈服了,到最后要么给人当牛做马,要么绝境翻脸反而落个前后不一、里外不是人的境况。

标签: 鬼谷子

更多文章

  • 鬼谷子:老实人嘴巴太笨,记着4句口诀,做个说话讨喜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鬼谷子

    “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与外界相联,相交融。人从一出生咿呀学语,到长大后的为人处事,都需要用语言与人交流沟通。那么这个时候,口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说会道就是用来形容口才出众的人,他们能用语言与人沟通,有时候,同样的意思用不同语言说出来,带来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有口才对一个人肯定不是

  • 来自外星的鬼谷子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也是最有能力的人,据说他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天文、地理、军事、医学、哲学等等都做到了大师级别,堪称百科全书式的鬼才,最擅长心理战和天下形势的分析。像当时的军事家庞涓、孙膑,纵横家张仪、苏秦,外交家毛遂,军事家白起、李牧,改革家商鞅等都是他的弟子,同一个老师可以教出这么多

  • 韩信萧何能力完爆刘邦,为何领导却是刘邦?鬼谷子三点道破天机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鬼谷子

    韩信萧何能力完爆刘邦,为何领导却是刘邦?鬼谷子三点道破天机鬼谷子的哲学,不仅仅在为人处事,奇门遁甲和兵法上有奇思妙想,还能被现代许多企业和职工深入研究,从而得出一套职场宝典。都说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很多人凭借着年轻的敢打敢拼精神,早早升任部门主管,但是许多人会遇到一个瓶颈,就是当你到达一定高度后,无

  • 鬼谷子教你求人办事:能说会道是第一步,学会这五点变得顺风顺水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鬼谷子

    人生在世,不管是谁都会有有求于人的时候,当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你掌握了好的语言技巧,那么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能言善道会帮助你更顺利的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而这里的场面话在其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有时候会非常的虚伪,所以这些场面话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多加留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求人办事或者

  • 《鬼谷子》智慧:要小心无原则纵容你的人,要亲近能控制情绪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二述哲文标签:鬼谷子

    文|颜小二述哲文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和颜小二有一样的想法,尤其是在步入职场之后,要学会一些识人辨人的技巧,不然很容易遇人不淑,然后跳进别人挖的大坑里。本次,颜小二将和大家分享两个《鬼谷子》一书中展现的识人技巧,即“要小心生活和工作中无原则纵容你的人,而那些可以很好地

  • 智慧谋略必备!《孩子都能读的鬼谷子》心理学启蒙书,早看早受益

    历史人物编辑:依科育儿标签:鬼谷子

    开篇之前,我想请大家先回答一个问题:假如你在一个地方做官,当地普通老百姓很崇拜你,知道你喜欢某种动物,然后遇到好看的,就想免费送给你,如果你执意不收,对方会很失落,你会怎么做?大家也可以把这个问题抛出去问问自己的孩子们,看看他们会怎么回答。《孩子能读的鬼谷子》第2本激励篇中有类似一个故事,说的是鲁国

  • 欲闻反默,欲张反敛,鬼谷子讲述如何与疑心重的人相处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鬼谷子

    俗话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与性格开朗的人交往,即使彼此间偶尔有些误会和不愉快,也很快就会一笑泯恩仇。而有些人性格古怪,还喜欢猜忌,但又必须在一起共事,那就必须想办法消除对方对自己的猜疑和偏见。鬼谷子说: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大意: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

  • 鬼谷子:平生不读鬼谷子,纵破万卷也枉然

    历史人物编辑:陪陪看体育标签:鬼谷子

    做人谁不想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可是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求之而不得。想要掌握命运,必须学会审时度势,这也是鬼谷子智谋术的核心:审天下之时,审天下人心,审天下之势,将推动天下大势的走向的力量明悟于心,方能乘势而起,否则任你读书破万卷也是枉然。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五个撼世至理,总结自前人呻吟语,堪称智谋巅峰,望有

  • 鬼谷子:真能决定一个人命运好坏的,并非能力,而是这3种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鬼谷子

    “纵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也。”提起纵横家,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苏秦、张仪,这两个人在战国乱世,可以说是用三寸不烂之舌,搅动起天下风云,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其实他们两人都有同一个师傅,这个人就是历史上最神秘的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的彻底衰落,各个诸侯国君纷纷自立为

  • 说话没人听?《鬼谷子》:自查是否说了这5种话,古人沟通技巧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二述哲文标签:鬼谷子

    文|颜小二述哲文无论是我们的生活、工作,还是学习,某种程度来说,更像是“观点”的交换,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人生赢家”,他们要么能说会道,要么话不多却能一语中的。人们喜欢听他们说话,愿意接纳他们的意见建议,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想要在生活工作学习上更“顺利”,让他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