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鬼谷子》:想分辨谁讲忠言谁在挑拨?先得懂“众口铄金”的道理

《鬼谷子》:想分辨谁讲忠言谁在挑拨?先得懂“众口铄金”的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颜小二述哲文 访问量:2501 更新时间:2024/1/15 17:11:05

|颜小二述哲文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触,越是与各类人因为“利益”打交道得多了,越是能听到各类“声音”,这些“声音”真假难辨,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如果我们不加分辨,盲目轻信,我们可能会被误导,继而做出错误决断,以至于伤人误己。

于此,对于必须与各类人打交道的我们来说,我们需要学会从各种声音中分辨谁是“忠言”,谁在挑拨。如把握其中诀窍呢?颜小二从《鬼谷子》一书中找到了答案,即我们先得明白“众口铄金”的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请随颜小二继续往下看。

一、为何“真假难辨”?因为“众口铄金”

有一些人性上的经历的朋友应该有所感触,一件事在人传人的过程中,总会被传得面目全非,而越是优秀的人,就越是容易被这类以讹传讹的流言所包围。因为“优秀”,本来就是一种让大多数人都不乐意且期待踩上两脚的“特质”,颜小二这里话是直接了些,但这确实是人性。

关于为何我们身边的“言论”真假难辨呢?颜小二从《鬼谷子》一书中的下面这句话,受到了发,是这么说的:

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鬼谷子的这一段话很有启发,意思大概就是,当信息不通的时候,圣人都不会随意行动。嘴巴是用来吃饭的,不要随便乱说话。所谓的“众口铄金”,大概就是说话的人怀有私心里,以至于歪曲事实。

也就是说,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之所以真假难辨,源于告诉我们信息的人本人的“私心”。于此,我们做决断前,要注意把握“众口铄金”的道理,从他人的话语中筛选出其私利所在的部分,然后选择性甄别。这是做出正确决断的基本。

二、如何分辨“忠言”“佞语”?鬼谷子:口、耳、目合一

在了解“众口铄金”这一人性之后,如何才能更加准确地分辨“忠言”和“佞语”呢?鬼谷子告诉我们,要懂得口、耳、目合一。原文是这样说的: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瞷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

这句话是鬼谷子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嘴可以用来控制实情和心意,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是辅助我们“心”发挥作用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心术不正者。当我们要有所行动的时候,就要注意口、耳、目协调起来,让我们可以选择有利的方式行动,这样我们即便面对繁多的言论,也不会迷失方,面对多变的情况,也不会被欺骗。因为我们通过口、耳、目合一看准了要点,而能很快反应相对的原则。

通俗一些来说,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我们面对诸多言论和多变的情形,要懂得听、看、想,分析与我们交流的人,他们的意图和利益所在,通过观察,从多种言论中找到与实际相符的“信息”,然后通过静合理的分析,带着目的与他人沟通,去看、去听、去想,从而获得更多客观信息,紧盯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游刃有,而不被佞语所惑。

三、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颜小二最后总结一下,关于分辨他人言论的真假,鬼谷子首先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从各类人那里获得各种说法,要注意鉴别这些说法中歪曲事实的“私心”成分。

而要鉴别这些“私心”,做到不被繁多的言论和多变的情况所迷惑,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去听,还要去看,去想,并且能看到别人的立场。同时,我们还要懂得从他人的利害关系中抽离,尽可能还原事情的原貌,并盯准自己的目标,有方向性地去收集信息。于此,我们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往往可靠性更高。

当然,以上仅仅只是逻辑思辨的理论分析,现实情况是多变的,各位可以做个参考。本次分享就到这里,请看准颜小二,我们下次再探讨古哲智慧。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标签: 鬼谷子

更多文章

  • 《鬼谷子》智慧:聪明人懂得择明主,想被器重?两点缺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二述哲文标签:鬼谷子

    文|颜小二述哲文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打工人,我们收入多少,往往与“上级”对我们的喜好相关,于此,学会“向上管理”,几乎是当代有一定追求的打工人必备的技能。本次,颜小二将从《鬼谷子》一书中的侍君之道和各位讲一讲“面对君主的技巧”。这个技巧简单来说就是,首先,我们要懂得选择明主;其次遇到“明主”只是第

  • 鬼谷子真有的门徒?游走在乡村的赊刀人,神秘的预言为何如此准?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鬼谷子

    如果你需要一个东西,卖方又不需要你现金支付,或者说不需要你当场支付,而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他所说出来的某一件事预言成真以后,他才会过来收取费用,这样的支付方式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十分的不解,要知道的是未来的事情复杂多变,没有人会预测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而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赊刀人从事的便是这个行业。

  • 鬼谷子:人生走下坡路时,往往会有这种预兆,早知道少吃亏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鬼谷子

    鬼谷子:人生走下坡路时,往往会有这种预兆,早知道少吃亏生活不会总是平淡的,而是更加泥泞和多刺。命运总是让一个人的生活跌宕起伏,好像是给人增添更多的回味。我们怎样才能减少攀登和挣扎中不必要的挫折呢?今天,我想向我的朋友们介绍一句著名的“鬼谷子”的一句经典名言。生活每况愈下,总会有这样的预兆。只有及早知

  • 鬼谷子:人越是没“福气”这三个“特征”越明显,十有九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鬼谷子

    鬼谷子:没福气的人身上有三个特征,十有九准!说到福气,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少不了封建迷信这种神秘的东西存在。为何有人有福,有人无福?鬼谷子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他作为一名军事家和一名道教的祖师爷,算命的本事也是不在话下,自然对于有福和无福的天道,知晓一二。鬼谷子其名王诩,其相貌也在世人看来也是非常有福的

  • 《神话》里也许是真的,秦始皇早已得到不死药,鬼谷子可以作证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鬼谷子

    不知道大家记得不记得,《神话》玉漱和南宫彦俩人被抓去测试长生不老药,结果,玉漱和南宫彦试服药剂之后,立即死亡,吓得秦始皇没敢服用。大家都以为这是编剧为了剧情需要瞎编的,但是大鹏研究发现,这可能是真的。古代帝王没有一个不在研究怎么样才能够长生不老的,因为人到了那种物质极大满足的条件后,真的就没有什么别

  • 鬼谷子:四句识人口诀,短短的二十字,教会你如何看透身边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鬼谷子

    鬼谷子战国时期的名人,是纵横家的鼻祖,其参透了人生的真谛,虽然说他生活的年代距离今天已经有了两千多年,但是鬼谷子讲的话,有些到现在还是非常适用的,世人称鬼谷子为谋圣,而事实上鬼谷子是配得上这个名号的,他有着精湛的识人术,值得一提的是,谋圣鬼谷子总结出来了四句识人口诀,从四个方面来看透一个人的品质、能

  •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5个人,鬼谷子第三第一毫无悬念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鬼谷子

    中国发展至今已经足足五千年有余,在这五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涌现过许多能人异士,但是若评选出五个最神秘的人,那就非他们莫属了。5、袁天罡袁天罡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预言家,可以说他的预言准确性与玛雅人一般无二,他不仅精确的预言了唐朝之后我国的朝代气运,而且在一代女皇武则天年幼时就断言此女必成天下主,为此,很

  • 通天地合阴阳,鬼谷子提醒我们,防止堡垒从内部被攻克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鬼谷子

    张爱玲在小说《半生缘》里写道:“酒在肚子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象隔着一层,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一个人心累了,喝酒是无济于事的,只会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心什么时候最累,不是工作忙,事情多;也不是能力低,被轻视;更不是总是失败,头撞了南墙。最痛苦的事情莫不过于不被理解,为人出生入

  • 鬼谷子:老实人嘴巴笨,记熟四句口诀,“能说会道”不是难事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鬼谷子

    文/一度历史观V大家嘴里说的所谓的“老实人”,在现在已经慢慢演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代表着的就是好骗,好欺负,不会说话,可这样的人也不能注定就被人欺负,老祖宗鬼谷子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四句口诀,当老实人学会了他们,能说会道就不是难事了,鬼谷子老先生酒精说了什么呢?第一句,与勇者言,依于敢。这句话的意思就

  • 鬼谷子6大出色学员,每个都名垂青史,却都没有好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鬼谷子

    1.商鞅由于进行了商鞅变法,秦国才能走向强盛的道路,秦始皇才能有吞并天下的资本。然而商鞅最后的结局非常凄惨,秦孝公圆寂后,由于公子虔的诬陷,商鞅一家都被满门抄斩,自己也被五马分尸了。2.庞涓战国初期魏国的头号战神非庞涓莫属,和孙膑是同门师兄弟,由于妒忌孙膑的体育水平比自己还强,就想法抓住孙膑,然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