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与齐桓公,中国最差的君与臣,为何最后能逆袭成功

管仲与齐桓公,中国最差的君与臣,为何最后能逆袭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袁军 访问量:4123 更新时间:2024/1/21 16:18:47

管仲齐桓公的配合,经常拿来跟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来类比,他们都是中国最好君臣关系的典范。

但把这两组人放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他们是差不多类型的人,但实际上这对君臣完全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

我们印象中,李世民和魏征,君是好君,臣也是好臣,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是典型的一加一大于二的典型。

但管仲和齐桓公,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一个是典型的额失败者,靠着关系上位,一个是喜欢享乐的君主,完全不想管国家大事,这样一对组合在一起,为什么擦出了春秋时代的第一场大火呢?

没有总理命的总理

管仲现在当然是名扬天下的人物,是中国历代宰相的模范代表,但是你如果恰好跟管仲生活在同一时代,你肯定会对他避之不及,因为这个人实在太衰了。

管仲祖上也是周王室后人,但周王室到处分封天下,所以这个跟阿Q说的我也曾经阔过是一个道理,连炫耀的资本都算不上。

管仲出生的时候,家庭已经很破落了,为了生存管仲做过很多事,跟鲍叔牙一起经商,结果赔了,去当兵结果是当了个逃兵,几次想要求个官做,结果却处处碰壁。

最后观众决定赌一把,跟着公子纠混了,按理说能做一国公子的部下,总算还不出,为什么说这是赌一把呢。

因为这个公子纠是流亡咋国外的,东周历史上经常有这种情况,国家内乱或这通过非正常途径上台的,那些失败的公子们,动不动就逃走,一方面是为了保命,另一方面是为了伺机回到国内,东山再起。

这一次鲍叔牙没有再跟管仲一起,他选择的是公子小白,估计是感觉管仲这个人运气实在实在运气实在不怎么好,跟着流亡公子这事,风险太大,

事实证明管仲的运气的确是很差劲,这一次他又一次跟错了人,在和公子小白的竞争中,管仲支持的公子纠落败,更惨的是,管仲还亲自射了公子小白一箭,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按理说,公子小白做了齐桓公,管仲这辈子算是彻底没希望了,本来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现在又差点杀死国君,能在齐国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读书的好处

管仲这前半生,啥事都没办成,但唯一的就是交到了一个好朋友,鲍叔牙,作为新任国君,齐桓公要选一个国家总理,结果这个鲍叔牙就强烈推荐了管仲。

这说明什么,说明齐桓公大度,还是说明齐桓公慧眼识人,真实的答案可能很残酷,齐桓公本质上就是个很容易轻信身边人的憨瓜。

一个此前做啥都不行的人,居然提拔他当国家总理,除了鲍叔牙作为流亡人员跟着他之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合理理由,当齐桓公的运气超级好,管仲在这个岗位上,突然间就如鱼得水,干出来辉煌的成绩。

中国自从秦始皇之后,就是百代皆秦制了,但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存在着各种可能性,比如说管仲治理下的齐国,就是一个以商业立国的国家。

管仲此前经商不行,但经商的经验和长期的走南闯北,让他接触了大量的人,对底层的商业逻辑非常清楚,管仲治理齐国有一天非常明确的搞钱逻辑。

税收方面,管仲已经摸到了税收的秘籍,那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对盐征税,甚至是直接控制食盐的销售,单是这一项,就让齐国成了春秋时代最先富裕起来的国家。

而且管仲非常有商业头脑,欢迎天下人来齐国做生意,只要能把生意做大,稍微收点税,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了。

为了搞好经商环境,管仲还营造了中国最早的妓院,管仲这个无意的举措,居然让他变成了后来妓女的祖师爷,这恐怕会让管仲哭笑不得。

有钱了,国力上去了,很容易有想法搞点别的,于是有战略眼光的管仲,破天荒地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让齐桓公做起了诸侯的大哥,带着小弟们一起尊奉周天子,同时去打那些蛮夷。

甩手展柜齐桓公

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临死之前依然充满了不解和愤怒,他认为自己的已经足够努力,都是这帮大臣不给力,作为皇帝崇祯的确是已经尽力了,让他做末代皇帝,确实是命运给他开的一个玩笑。

相比之下,齐桓公的运气要好得太多,有了管仲之后,当起了甩手掌柜,自己啥也不管,贪财好色,吃喝玩乐样样俱全,照样能成为春秋第一霸。

可惜的是,这个春秋第一霸的落幕有点惨,事实证明齐桓公真的是容易轻信他人,自己也基本上没啥判断力。

管仲一死,齐国就开始走下坡路,内政弄得的是一团糟,更惨的是,自己接班人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弄得死了都没人收尸,尸体里都爬出来蛆虫。

100个历史人物003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为何古代王朝都要重农抑商?管仲千年前的言论,仍然适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管仲

    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所有王朝的国策,不论是怎么时代,保护农民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农民安心种地,如何让农民通过种地便能养活一家,这就是古代君王最重要的工作,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农民,因为人人都需要吃饭,只有吃饱了才能继续生活,才不会生事,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里莫慌

  • 齐国名相管仲:略施小计拖垮楚国经济,如今成美国常用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管仲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制胜的最高境界是不费一兵一卒而达到目的,也就是采取任何除正面交战以外的手段来赢得胜利。这与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不同,往往需要心思缜密并且深谋远虑的人来布局,国家之间的较量,表面上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像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历史上将不

  • 没想到管仲用“女闾”制度治国,竟然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管仲

    古希腊的首席执行官梭伦在公元前594年,颁布的著名《梭伦法典》是一部挽救了雅典的重要法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梭伦当时还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他创办了一家妓院,而且还是国家级别的官方妓院。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人嘲讽,雅典已经被他管理成了一座妓院国家。其实在中国同样也有娼妓合法化的历史,而

  • 管仲灭国不用兵,全靠这一毒计,美国拿它当杀手锏

    历史人物编辑:站在浔阳说历史标签:管仲

    管仲的野鹿谋略用智慧的方式代替了冷兵器的杀戮,从而使齐国用最小的代价挫败了楚国。春秋时期七王相争楚国最强,因此齐国最大的威胁就是楚国,与其坐等灭国不如来个绝地求生。齐国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优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它的国力是十分强盛的。但是军事实力却是远不如山东强国楚国,不过,就像道家所追求的,任何事

  •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姓姬,为什么他的后代改姓阴呢?

    历史人物编辑:郭伟伟标签:管仲

    管仲,姬姓,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公元前644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小白在位的第四十二年,他的五个儿子各自纠集党羽,相互攻伐,争夺国君之位。病重的齐桓公躺

  • 管仲教齐桓公一个办法,三年时间,鲁国主动认输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管仲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介绍了中国最早的长城,即齐长城。齐长城修筑于齐桓公时期,距今已经超过2600年,比秦始皇修筑的长城,还早上400多年。长城对于大家的印象,无非是作为防御用,所以齐长城最初的时候叫“巨防”。但你可能想不到,长城除了作为军用外,还可以做商用。齐桓公就曾利用长城打商战,迫使鲁国在战胜的

  • 襄王的国家水深火热,管仲出面帮忙,收到襄王的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管仲

    公元前677年,帝王去世就有他的儿子来接替他的皇位,这也是合情合理当中。又过了两年皇上的特别宠爱的妃子。她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因为是他的长子,所以它特别受到皇上的宠爱,宫里的人对这个孩子也特别的好。等到他的父亲在位的时候。他的父亲非常的狡诈他把自己手下大臣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范围,把大臣种的树林化为

  • 管仲的一个错误,最终导致齐国与一统天下无缘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管仲

    管仲相齐四十年,富国强兵称先贤;一句话道尽管仲的丰功伟绩。管仲在历史上有春秋第一名相之称,就连后世有着鬼神莫测之能的诸葛亮也自比管仲,可见管仲的名气之大。他辅佐齐桓公,尊天子,攘夷狄,盟诸侯,霸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无论是内政外交还是军事争锋,管仲之才皆是举世无双。可惜人无完人,管仲也有

  • 一代名相管仲,为何被“青楼”从业者称为祖师爷?

    历史人物编辑:谦阁生活标签:管仲

    一代名相管仲,为何被“青楼”从业者称为祖师爷?摘要:丞相,在古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常有丞相可强一国、灭一国之说。而最早的一代名相,出现在春秋时期。他不仅助齐国完成了君主霸业,还深得民心,大力改革,让老百姓在战火中还能够过得上好的日子。这位一代名相就是管仲。除了世人对他美名的盛传,就连孔老夫

  • 管仲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于齐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管仲

    文/四季文史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先是辅佐公子纠的,后来由于鲁国兵败,迫于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的压力,鲁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