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日防长通话,中韩交流缺失,岸田都明白的道理,尹锡悦不懂

中日防长通话,中韩交流缺失,岸田都明白的道理,尹锡悦不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岛郑论 访问量:3017 更新时间:2023/12/20 2:34:57

近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尚福通过中日间的军事热线,与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通话,就两国两国防务关系交换了意见。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与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通话)

军事热线通是两国为解决军事领域遇到的突发性问题,避免冲突而建立的沟通机制。合理使用它,能保证消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这种做法,最早由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开创,后来存在摩擦或者争议的国家之间,基本上都会搭建军事热线。

中日之间的军事热线,是去年两国领导人在曼谷会晤期间,为了防止意外冲突出现而商定搭建的。此次中日防长的通话,也是该沟通渠道首次投入使用。

其实这条军事热线搭建得并不容易,2012年时,中日双方就达成共识,但因为钓鱼岛等问题,一直拖到今年才成功搭建。

(因为钓鱼岛等问题,中日军事热线一直拖到现在)

当然,晚建总比不建好。中日之间的直通热线,可以增加两国防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帮助双方提升海上和空中的危机管理水平。往大了说也有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两国和周边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不过军事热线建起来是一回事,用不用得好又另说。中国和另一个邻居韩国之间的军事热线,比中日间的其实建得还要早十几年。当时韩国国防部还曾表示:“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与中国建立作战司令部级军事热线的国家,此举已表明中韩军事合作已形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当年的愿望可能美好,但时过境迁,两国关系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起起落落,最终走到了今天的地步。军事领域当然离不开政治气候的影响,自2016年韩方宣布要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中韩关系迎来寒流,两国国防方面的交流也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

(受到“萨德”问题的影响,中韩关系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2017在寅政府对于萨德问题的 “三不”承诺,让中韩两国关系止住了下滑。但去年7月,韩国新任外长朴否认了前任关于萨德系统的承诺,这等于是再一次给中韩关系添了个堵。

萨德系统的部署,是韩国国防部在推进的,因此这个问题不解决,中韩的军事交流之间就始终横着一个关键问题。在多年对中国的猜疑和隔阂下,如今韩国军方对和中方沟通的意愿应该并不高,这从一些事例也可以可以看出。

就在不久以前,韩国从苏丹撤侨时,属于韩国军队的飞机,虽然飞行速度比沙特的民航机快,但最终抵达韩国的时间却比后者还晚。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沙特的民用飞机走的是飞越中国领空的航线,韩国的军机没有中方申请,也就只能走东南亚,绕了一圈才回到韩国。

(沙特的民用飞机不用绕行中国领空)

当时韩军方人士就对媒体表示“没打算找中国帮忙”。问都不问就放弃沟通,这就看出了韩国军队目前对两军交流的态度了:完全不重视,也不打算努力。

涉及人道主义的军事合作,其实中韩之间是有的。在韩国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发掘工作,由隶属韩国国防部的遗骸发掘鉴识团主导,一年一度,为期两个月。

因此,韩国军方如果有意愿主动在涉及救援、撤侨的事情上,请求中方帮忙,中方考虑之后大概率是会愿意提供方便的。不光是符合道义,而且对方肯主动请求帮助,本身也是试图恢复沟通的动作。不过,韩国军方最后没有选择,那也不能怪我们了。

与此同时,韩国军方对和朝鲜军队的沟通还是在意的,因为韩朝之间的军事冲突风险真实存在,不重视可能就真的会出问题。不过,因为美韩近一段时间对朝鲜持续的军事刺激,韩朝两军之间的电话,很长时间都打不通。

(美韩联合军演刺激到了朝鲜)

韩国和中朝两国军队之间的交流减少,而另一方面,中朝军队之间的互动有了变多的迹象。今年3月李尚福当选国防部长之后,朝鲜国防相强纯男给他发来的贺电之中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就是一个信号,两国军队在战争年代有过紧密的联系,如今半岛又出现不太平的迹象,那加强保家卫国的合作,合情合理也合乎趋势。

在尹锡悦的政策下,中韩之间非常缺乏高层次的交流,政治是如此,军事领域也一样。但反过来,被尹锡悦看重的拜登政府和岸田内阁,却知道尝试动与中国的战略沟通渠道,来稳定局势。这是因为美日两国的高层清楚:军队间沟通,是两国沟通的重要环节,只要军事冲突不发生,国家间的关系就还能有个保底。

当然,比起检察官出身的尹锡悦,拜登和岸田从政的经验丰富多了,这可能也是他们处理得更全面一点的原因。

尹锡悦这边,一方面喊着“希望中国对半岛问题发挥作用”,但却实际上没有对中国重视起来。尹锡悦当局体现出的缺乏诚意,是全方位的,而且看起来也不知道从小处做起、逐渐积累善意的策略。

如果到时候试图和美日走近“联手抗中”的韩国,却发现美日和中国的来往都比自己更密切,美日和中国之间的军事沟通也更多,那就真的会是很奇幻的一个局面了。

标签: 田都

更多文章

  • 农业专家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吗?下田都铺上了红毯,还成了风气!

    历史人物编辑:蝴蝶花雨话教育标签:田都

    种庄稼,面朝黄土背朝天,都是必须要一个汗珠摔八瓣的。你想要有收成,就必须要不计成本地付出,因为农业确实是一个费工费时而收成多少还要看天的行业。有时,农民辛苦一季,可能就是一个灾害,就有可能颗粒无收。这样的生活,现在在许多人的眼中都是不真实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尽管这只是笔者潜意识的这种认识,但是许多现

  • 海贼王1080话:尾田都没打算让卡普挂,为何网友都想要他退场?

    历史人物编辑:烽火动漫标签:田都

    当海贼王1080话漫画更新后,看了一圈的论坛和网友的评价,都综合指出说一个问题,卡普要落幕了,他会败给黑胡子。基本上都在说卡普这时候登场,是不好的征兆,旧时代的人,上来就展示力量,除了被埋汰,没有其他的出路了。可如果你真的是有深入了解卡普和剧情的发展,你就不会这样去跟风了,尾田都没有打算让卡普挂,现

  • 楚汉相争的经过?齐国如何被攻破?齐王田横和500士兵为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田横

    楚汉相争之后,汉王刘邦率领大军灭掉楚,统一了中原,建立了汉朝,做了开国皇帝。接着,刘邦又派大将军韩信去攻打齐国,齐王田横势力单薄,寡不敌众,经不起韩信大军的进攻,便被打得落花流水,田横带上500多名残兵败将逃到东海边的一个海岛上。田横带着500多士兵驻扎在海岛上,可是,刘邦总觉得这500多士兵是个隐

  • 杀汉使者的齐王田横,逃往海岛,自刎后500名门客纷纷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田横

    秦末风起云涌,各地起义不断,各路诸侯相互攻伐,而原本被秦始皇攻灭的山东六国,也纷纷站出来光复其诸侯国,这其中号召力最强悍的自然是楚国贵族之后项梁和其侄项羽扶立楚怀王反秦,而其他各诸侯国也各有贵族之后起兵响应,这其中就有齐国的田氏三兄弟:田儋、田荣和田横。三人中,又以田横活跃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强,在后

  • 齐王田横不肯屈节,自刎而死,五百义士慷慨赴死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田横

    田横是中国秦末起义首领,原为齐国贵族。时至秦末,齐地此风依旧。当时,出身齐国王族的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都是狄县(今山东省青高县东南)豪族,他们继承战国养士遗风,为人豪爽,崇仁重义,广交天下豪客,追随者甚众。秦末大乱,三兄弟揭竿而起,试图复国,并相继称王。陈胜起义后,田横随从兄田儋在狄(今山东高青

  • 刘邦招降敌将田横和季布,却杀死曾经救过他的丁公,却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田横

    汉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在反抗秦国的过程中一步步发展壮大,最后又打败强大的楚霸王,终于上位,一路走来,可以说步步惊心。他吃过很多败仗,有很多次差点连老本都赔进去,但是他却能最终胜出,不能不承认他是有真本事的。人们好说大浪淘沙,他可以说是淘尽沙粒最后剩下的真金!他的本事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只说他在对待

  • 青岛田横岛的由来:田横宁死不降刘邦,500名壮士杀身取义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田横

    山东青岛三面环海,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滨海城市,那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让人心驰神往,成为小伙伴们避暑和旅游的首选之地。田横岛就是今天青岛即墨的一座小岛,如今是青岛非常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田横岛得名于2000多年前一桩惊天动地的悲壮故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六国再起,最终一介布衣刘邦脱

  • 王者田横之死:宁死不见刘邦,只肯提供这一颗头颅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田横

    田儋、田荣和田横三兄弟是战国田氏王族的旁支。秦帝国时代,举宗居住在临淄郡狄县(今山东高青县),是当地的强宗大族。史书上说,田氏兄弟“皆豪,宗强,能得人”。用今天的话来说,田氏三兄弟都是人中豪杰,宗族强大,能服众而得人拥护,隐然是狄县民间社会的领袖。田氏兄弟夺取狄县政权后,马上召集狄县的政府官吏和父老

  • 田横不肯臣服刘邦,为保护门客失去性命,500门客知道后做法震撼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田横

    秦朝末年,赵高祸害朝纲,秦二世昏庸无能,百姓们的生活到了绝地。这种情况之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暴秦,拉起了全国反抗秦朝的序幕。这时候有兄弟三人也开始举事,他们是田儋、田荣和田横。他们本来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加上秦朝统治的时间也不长,齐国被灭也没多久,所以这些人依旧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之上。田儋建立

  • 田横被司马迁誉为“至贤”,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田横

    在读《史记》时发现,司马迁让刘邦哭泣落泪大概有三次:第一次是汉二年,刘邦听闻项羽迁杀义帝,“袒而大哭”,这次哭泣纯粹是飙演技,为了笼络人心,一起协力反对项羽;第二次是汉五年,刘邦两次下诏召见田横,田横守节不屈而自刎谢世。刘邦得知后不仅感慨,还“为之流涕”,这次应该是英雄惜英雄的敬佩之情;第三次则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