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秦家独树一帜,濒临吞并世界。东方六国焦急,生怕有一天灭国。秦国要攻打六国,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想出良策来抵挡或臣服于羌秦。
韩国派出水利工程师郑国,意图在秦国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累秦”。积极配合秦国的远近攻伐,魏国心甘情愿地成了秦国的小弟,老大指点魏国何去何从。
不过,这些皇子的手段终究是缓和了。如果说用猛烈手段对抗强秦的是燕国,因为它选择的手段是刺杀秦王政。
说起这次刺杀,荆轲就绕不过去了,因为他才是这件事的主角。
当时,燕国太子丹在老隐士田广德的推荐下,找到了武侠荆轲,请他出使秦国。
然而,荆轲此行并未成功。不但没能刺杀秦王,自己的性命也系在那里。
那么当时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他有一个猪一样的队友,秦无阳。有人说秦舞阳十二岁就能杀人。那不是战士吗?
但偶尔,秦舞阳也不过是个土包子。他从未见过如此严肃的场合。这时候荆轲来到了秦国。先用财物贿赂秦王的宠臣。经过千丝万缕的关照,终于赢得了秦王的邀约。荆轲和秦舞阳两人来到大殿。
秦舞阳来到午门。已经被吓得小腿肌肉发达,脸色发白的文武大臣十分吃惊。所以秦舞阳并没有进殿,导致后来的刺杀中,荆轲只能孤军奋战。
其实,荆轲等的是剑客盖聂,只是盖聂有事耽搁了,才迟迟不来。
本来,田广老隐士也是不错的人选,而且他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策,只是太子丹心多疑,容不得半分私密。田广只好横剑自刎,以示对丹太子的忠贞不渝。
但盖聂迟迟未到,太子丹怀疑荆轲不敢刺秦。荆轲很是恼怒,没有等到他等的人,一气之下就带着秦舞阳出发了。
正所谓一雄三帮,荆轲还没动身就已经断了胳膊。
当然,此后荆轲还有很多机会,只是荆轲自身的实力不是很好,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虽然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荆轲的故事,而且原文也提到荆轲“善读书剑术”,但实际上荆轲并不是职业杀手。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民风还是比较尚武的,尤其是荆轲这样的文人阶层。《周礼》规定的贵族教育体系的“六艺”包括骑马和射箭。所以应该说,荆轲喜欢击剑在当时是一种民俗,所以荆轲的剑术和武术也仅仅停留在“爱好”的层面。
荆轲是谁?他本是魏国人,魏国灭亡后,荆轲主要是四处游历,靠吹牛为生。说白了,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略知一二,周游列国,希望得到重用的人。
荆轲若是武者,也不是一剑能到燕国高层的。很显然,太子丹是想找人刺杀秦王。你说找个天下名刀假扮使者去见秦王,丹太子智商低到什么地步?一个刀法精湛影响一方的人,是绝对不可能顺利进入秦王府的,更不可能给他接近秦王的机会。所以,丹太子找人的时候,不可能找的是剑士,否则的话,计划还没开始就泡汤了。能找到荆轲,说明荆轲的武功确实不怎么样,也没有人认识他。
其实从荆轲在秦王宫的一系列行动就可以看出,荆轲不是一个合格的刺客,武功堪忧。
当时,荆轲只身入宫,趁着秦王的疏忽,接近秦王。结果,荆轲来找秦王,没能成功。
荆轲将地图展开,一看就是拿着匕首的地图。手持匕首的荆轲银光一闪,就要刺向他。没想到,秦王一把扯掉了荆轲手里的袖子。如此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两人都愣了愣。显然秦王的反应更快,急忙挣脱与荆轲拉开距离。
(''秦王惊,自挑,所向披靡''——《战国策》)
荆轲连忙持匕首跟上,秦王却又绕柱而行,靠着撒娇的动作,让荆轲束手无策。
''荆轲追秦王,秦王还柱而去。''——《战国策》
当然,这个时候荆轲还是有机会的。当时秦王想拔刀还手,但剑太长,紧张的秦王一时拔不出来。
’‘拔出宝剑,宝剑长长,可控室。时间匆忙,剑又硬,拔不出来。''
而因为宫禁的缘故,那些佩带武器的侍卫们也来不及赶到宫外。
“秦法,侍奉宫中的大臣,不得带尺带兵;诸侯之中,一律带兵为臣殿下,非有诏书,不得上。方正着急之时,招兵来不及,荆轲驱逐了秦王。——《战国策》
可即便如此,荆轲还是追不上。而因为医官药箱的阻挠,给了秦王拔剑的机会。秦王拔剑刺荆轲大腿,荆轲不能动弹。之后,荆轲再次使出飞刀功,依旧是掷不中。
随即侍卫来了,荆轲被砍死。
由此可见,荆轲之所以扛不住秦王,与他自身的身手有很大关系。
但这也不能怪荆轲,因为事实上,当时预定动手的人并不是荆轲,而是秦舞阳。过了一会儿,没有送出去,太子来晚了,疑心他会反悔,又问道:“日已尽,景卿有何意?
丹请先送秦舞阳。”
从这份原始记载可以看出,即使荆轲不去,太子丹也会实施计划,而出手的关键人物就是秦舞阳。随后,两人在秦国大殿呈上的物品,也印证了原定的计划:
荆轲献上自己的头颅来讨好秦王,放下防备。秦武阳随即献上一张地图,地图中藏着一把匕首,他接近秦王后,要挟杀秦王。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曾被田广评价为“骨勇”之人的秦舞阳,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锁链,最终未能入宫,这让荆轲暂时改变了计划并暂时离开。
当然,整个计划的失败,不能完全归咎于荆轲和秦舞阳。燕太子丹让荆轲活捉秦王的目的是不现实的,更是让荆轲无法对秦王发挥全部实力。如果荆轲从一开始就想杀秦王,出其不意地给秦王一刀,那倒是得逞了。
所以燕太子丹这个统领,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当然,太子丹的下场是非常悲惨的。在秦军的压力下,他的父亲燕王喜喝醉了酒,将他吊死,然后砍下他的头颅送给了秦王政。只有这样,他才能暂停秦军的进攻。过了几年,国家才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