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轲刺秦需要什么准备?荆轲的另一面:美女豪宅,享尽人间极乐!

荆轲刺秦需要什么准备?荆轲的另一面:美女豪宅,享尽人间极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成晋南 访问量:1863 更新时间:2024/1/22 21:15:12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鞠武为太子丹谋划抗秦大计,还是合纵的老药方,见太子丹毫无耐心,只好退而求其次,把隐士田光引荐了出来。#荆轲#

当情节进展到这里的时候,自然会勾起我们的好奇心:田光是一位年长的隐士,推想大概就像侯嬴或者薛公、毛公那样,经验丰富,足智多谋,能想出“窃符救赵”那种主意。然而当太子丹和田光初次见面的时候,对话却很奇怪。

当时太子丹遣走了所有人,房间里只剩下自己和田光两个,然后才说:“燕秦不两立,希望先生能给燕国想想办法。”而田光的回答是:“我听说骏马在盛年时期,一天之内可以驰骋千里,等它老了,驽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您听说我的名声,那是我盛年时期的名声,现在我已经老了。不过您也不必失望,虽然我老了,不中用了,但我的好朋友荆轲很中用呢。”

那么问题来了:田光并没有任何奇谋妙计,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自己早年是一名英雄豪侠,以勇武无畏著称,假如自己仍在盛年,当然愿意为太子效力,但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自己真是不行了,而如今的荆轲堪比当年的自己。

这就意味着,当鞠武向太子丹推荐田光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开始为暗杀行动做准备了。田光也很清楚太子丹现在需要的并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自己在江湖当中的人脉。对话当中,尽管太子丹并没有把真实意图挑明,但田光已经心照不宣了。

一切谈妥之后,太子丹送田光出门,忍不住叮嘱了一句:“我跟您说的这些都是国家大事,希望您注意保密。”

田光笑了笑,爽朗地答应了。

接下来,田光把太子丹的意思转达给了荆轲,原话有这样一句:“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意思是说,自己之所以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没有征求过荆轲的意见就自作主张,把一件送命的差事交给荆轲,是因为自认和荆轲肝胆相照,没把荆轲当外人。反过来站在荆轲的角度,如果知道田光当时担心自己不同意,所以没跟太子丹说定,而是先来征求自己的意见的话,反而会觉得被羞辱了。这就是豪侠精神,江湖做派。

荆轲果然二话不说就应承下来,而田光又交代了这么几句:“我听说长者做事不会招人怀疑,但太子在临别之时特地叮嘱我不要泄密,说明太子对我不太放心啊,也说明我不配称为一名有气节的侠客。你赶紧去见太子,通报我的死讯,请他不要再担心我会泄密了。”田光说罢便自刎而死。这一方面是为了对太子丹有交代,给自己的一生名节画一个完满的句号,司马迁说,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荆轲。

就这样,荆轲和太子丹终于走到了一起。

这段内容,实在太像小说家言了,《资治通鉴》一概不予采录,直接从荆轲和太子丹的见面说起。太子丹的谋划并不是简单行刺,而是让荆轲劫持嬴政,逼他返还侵占山东六国的土地。这当然是理想情况,如果做不到的话,那时候再退而求其次,把嬴政杀了,引发秦国内乱,燕国再趁机发起合纵。

太子丹的理想方案,是“若曹沫之与齐桓公”。曹沫是《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的第一位刺客,前边讲过,他是春秋时代的鲁国将军,和齐国打仗三连败,鲁庄公只好割地求和。在和谈仪式上,曹沫手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逼得齐桓公做出承诺,尽数归还鲁国失地。曹沫得到了齐桓公的口头承诺,就扔掉匕首,退了下去。齐桓公气坏了,当场就要反悔。但是,管仲及时拦住齐桓公,劝他遵守诺言。齐桓公照做了,把好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全都还给了鲁国。这是一个双嬴的结局:齐桓公虽然失去了土地,但赚得了名声,天下诸侯都愿意追随他,齐桓公的霸业就此开始了。

太子丹想要重现这一段历史,实在有点食古不化。曹沫生活在春秋初年,礼才刚刚崩,乐才刚刚坏,贵族精神大体还在,而且天下诸侯大大小小不知有多少,齐国虽然是东方强国,但论实力,就连邻近的鲁国都无法强吞下来,还要经过很多年的苦心经营才勉强当个霸主而已。而战国时代的秦国向来就以凶残狡诈、背信弃义著称,即便荆轲真能得手,胁迫嬴政签订条约,归还六国失地,嬴政还不是说翻脸就能翻脸么。

不知道太子丹为什么会有这种执念。从后续发展来看,荆轲似乎也真的在把“挟持”作为第一套方案,把“行刺”仅仅列为备选方案。

在得到了荆轲的许诺之后,《史记》的记载是:太子丹尊奉荆轲为上卿,给他最高级的住所,自己每天都要登门拜访,送这送那,一切香车美女、奇珍异宝,无不有求必应。《资治通鉴》稍微删节了一下,首先就把“尊奉荆轲为上卿”这种话删了,因为太子丹毕竟只是太子,不是国王,并没有任免高级官员的权力,而上卿已经是副总理级的高官了。可见关于荆轲刺秦王的经过,添枝加叶的内容太多太杂,司马光要比司马迁审慎很多,尽量剔除那些不合情理的内容。当然,代价就是《资治通鉴》版的故事没有《史记》版的故事精彩好看。

就这样,荆轲住进了高级馆舍,享受着拿性命换来的荣华富贵,我们熟悉的千里马肝和美人手的故事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但这些故事既不出自《资治通鉴》,也不出自《史记》,而是出自小说色彩很重的那部书《燕丹子》。

在《燕丹子》的记载里,太子丹陪同荆轲游乐,两人共乘干里马,荆轲说了一句“听说干里马的肝好吃”,太子马上就把千里马杀了,烹调马肝请荆轲品尝。太子丹又有一次跟樊於期和荆轲喝酒,有美人弹琴助兴,荆轲夸美人的手美,太子丹当即就把美女送给荆轲,没想到荆轲不要,回绝说:“我只是喜欢她的手。”太子丹二话不说,把美人的手砍断,精心包装起来送给荆轲。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事当然很让人愤怒,简直恨不得秦国赶紧发兵把燕国灭了。但古人的关注点仅仅在于太子丹是如何煞费苦心向荆轲表现诚意,荆轲又是如何泰然自若地接受这份诚意的。

这种整日里暴殄天物的生活当然没法长久,但麻烦来得还是比想象中快:赵国亡国的消息传过来了。

太子丹恨不得马上给荆轲践行,但话又不方便直说,症结就出在太子丹和荆轲的关系上:如果荆轲是太子丹重金雇佣的亡命徒,那么事情很简单,太子丹怎么交代,荆轲就怎么执行,但荆轲不是雇来的,而是请来的,是被太子丹卑躬屈膝供养着的上宾、贵客、大侠,所以,到底什么时间采取行动,全凭大侠自己安排,太子丹心里再急也不好去催。

但不催也不行了,眼看着王翦已经灭了赵国,秦国和燕国几乎都要接壤了。

没办法,该催还是要催。

但荆轲的回话是:条件还不成熟。如果就这么出发的话,可能根本没机会接近嬴政。

办法倒不是没有,但必须备齐两件东西:一是樊於期的人头,二是督亢地图。

荆轲认为,这两件东西都是秦王抓心挠肺想得到的,当自己以燕国使臣的身份出使咸阳的时候,如果手里没有这种分量的礼物,那么大概率只能在秦国的外交部门走个过场。既然要办大事,就得准备周详。

荆轲的要求倒也合理,但估计太子丹心里会嘀咕一句:“你为什么不早说呢?”

荆轲和太子丹将会怎样筹备,我们下一讲再谈。

上期回顾:荆轲有两大爱好,一是读书,二是击剑,却比普通人还怂!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标签: 荆轲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失败,不仅仅是因为身手不行,还因为有一个猪队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荆轲

    战国末期,秦家独树一帜,濒临吞并世界。东方六国焦急,生怕有一天灭国。秦国要攻打六国,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想出良策来抵挡或臣服于羌秦。韩国派出水利工程师郑国,意图在秦国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累秦”。积极配合秦国的远近攻伐,魏国心甘情愿地成了秦国的小弟,老大指点魏国何去何从。不过,这些皇子的手段终究是缓和

  • 荆轲刺秦王为何失手?荆轲:我算错了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荆轲

    荆轲刺秦失败,原因有三:一、剑术差;二、战术失误;三、帮手太差荆轲刺秦之所以广为传颂,正是因为”失败“二字,如果荆轲成功了,那么历史上最多就是”某年某月某日,秦王政为燕刺客荆轲所刺,身亡“,秦始皇既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更没有开创封建皇朝的丰功伟绩的机会。荆轲刺秦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且汉人写秦史,自

  • 秦始皇出“奇招”泄愤荆轲,却令嬴政颜面尽失,还帮荆轲名垂青史

    历史人物编辑:老威观史标签:荆轲

    荆轲第一刺客的美名,着实拜秦始皇所赐,倒不是始皇帝心甘情愿帮荆轲青史留名,实在是嬴政一时糊涂,想出奇招对荆轲的尸体泄愤,却不想心中郁闷为排出,反令自己颜面尽失,还间接把荆轲的英勇事迹载入史册,秦始皇虽然逃过荆轲扎进立柱的匕首,却没逃脱荆轲刺入史书的匕首,到底怎么回事,且听我细细道来。荆轲是官奴之后,

  • 声名最盛的荆轲,在四大刺客中原来最不入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荆轲

    刺客是一份古老而又神秘的职业,极其特殊也鲜为人知。我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四大刺客,分别是:鱼腹藏剑如彗星撞月刺吴王僚的专诸;左手持戈如苍鹰击于殿上刺庆忌的要离(一说是豫让,笔者倾向要离之说);单人支剑如白虹贯日刺侠累的聂政;图穷匕见刺秦王的荆轲。四大刺客中,荆轲最为后人所知悉。但是四大刺客中,最负盛名的

  • 荆轲刺秦为何失败?越是简单的道理,越被视而不见,答案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荆轲

    欢迎阅读《荆轲刺秦为何失败?越是简单的道理,越被视而不见,答案很简单》点击关注,阅读全部文章。本文为娘娘说历史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荆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刺客,却因为失败被人们所熟知。他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渲染的热热闹闹。可是终其究竟,荆轲刺秦的失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曾经看过一段话,说越是

  • 荆轲从未失手,为何刺杀秦王失败?不是能力不够,是不想当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荆轲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大刺客比较有名,分别是专诸、要离、荆轲和聂政,想必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荆轲。“图穷匕见”这个典故连小学生都不会陌生,而这个典故的主人公就是卫国刺客荆轲。荆轲擅长读书、击剑,用剑术游说卫元君,可惜卫元君没有接受他。后来荆轲来到燕国由田光推荐给燕太子丹。战国时期秦国国力鼎盛,有一统天下之雄

  • 坏学痞“荆轲刺秦王”智取美人心?小学娘:自古套路得人心啊!

    历史人物编辑:困倦里说爱标签:荆轲

    坏学痞“荆轲刺秦王”智取美人心?小学娘:自古套路得人心啊!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难题,同学们会时常幻想长大后的场景,而漫画中的同学们则有很多独特的学习方法,并且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观念。坏学痞“荆轲刺秦王”智取美人心?小学娘:自古套路得人心啊!当我们想要完成梦想的时候

  • 为何荆轲刺秦失败了,还将他列入四大刺客?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荆轲

    侠士谋刺国君事件,在春秋战国时屡屡发生。其中,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聂政刺俠累,豫让刺赵襄子等刺杀案都轰动一时并记入青史,但从历史影响力来看,还是荆轲刺秦王的影响最深远。荆轲刺秦王的幕后策划人是燕太子丹,除具体实施计划的荆轲外,至少还有四个人直接参与了此事:田光、樊於期、秦舞阳、高渐离。除秦舞阳着

  • 荆轲刺秦王何以“王负剑”? 兵马俑最新发现给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Like历史标签:荆轲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相信大家经已耳熟能详,但刺杀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至今还是令人不解。古代没有影片,只得从艰涩难明的文言文推测原意。如《史记》︰“王负剑”即怎样做呢?虽然没有时光机可以回到从前,但最新兵马俑考古发现,却给出了答案。话说秦王得知燕国愿意投降后,十分高兴,换上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准备

  • 扒一扒荆轲刺秦!燕国为何要刺杀秦始皇,其他国家为什么不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荆轲

    公元前227年,在秦国王都的咸阳宫内,发生了一场史上最为有名的刺杀案。这一天,燕国使臣荆轲,打着向秦国割让城池的名义,带着地图朝见秦始皇。同时,荆轲还提前把一柄短剑,藏在了地图里面。等到秦始皇翻开地图之后,荆轲忽然拿起短剑,打算直接刺杀秦始皇。但结果,就在荆轲拿起短剑的那一刻,秦始皇反应却比较快,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