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端午节纪念屈原,如果屈原主政楚国,能否避免楚国被秦国灭亡?

端午节纪念屈原,如果屈原主政楚国,能否避免楚国被秦国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忆三线 访问量:3239 更新时间:2024/2/14 15:16:19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续齐谐记》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这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后人为了追思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附会的,端午节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上古时期。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在不同地区,端午有纪念勾践、曹娥、介子推伍子胥的传说。

时至今日,屈原地位愈加崇高,借端午纪念屈原的习俗便顺理成章。2008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今,端午节已经成为食粽与扒龙舟的喜庆日子,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端午的体现,屈原想必在九泉之下也该安息了。他的楚国虽然灭亡了,但原来楚国的那片土地上正欢歌载舞,一片祥和幸福的景象。

倘若当年,屈原主政楚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又能否避免楚国被秦国灭亡呢?

屈原的政治主张

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如果这些举措都能够实现,还是能一定程度上延缓楚国的衰亡的,但屈原还是太过于理想主义了。

屈原重视人才的选拔,提出“举贤才而授能兮”,不分高低贵贱,唯才是举。爱护人才、尊重人才、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以备国家之需。

这必然能打开用人渠道,民间有识之士将能够施展才华。如果整个楚国的官员都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选拔,那么楚国必然会爆发出新的活力,凝聚楚国百姓向心力。

屈原提出“循绳墨而不颇”的法治理念,强调法度与绳墨的重要性,认为“背法度而心治”是便于贵族官僚朋比为奸、追逐货利,使国家日益衰败与腐朽的根源。其实这是当时东方六国的共病,秦国在未进行商鞅变法前同样如此,国力衰弱,被魏国吊打。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楚国真正的贵族,他深知贵族官僚已经从楚国内部开始慢性摧毁楚国。如果及时以法度治理国家,从根源上遏制贵族官僚的腐朽,楚国还是有希望复兴的。

对外联齐抗秦,当时的齐国与秦国水火不相容。齐国灭宋后,秦国纠集六国差点灭了齐国,还在齐国占据了一块飞地陶邑,就像一颗钉子扎在了齐国人心里。齐国虽离秦国遥远,但有这么个帮手,就能解放楚国北方边境军力,集中在西线防御秦国。

理想主义破碎

屈原的主张如果能够实现,楚国国力必然得到提升,存国还是可行的。后来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足以证明,楚国人要是觉醒过来,战斗力是非常惊人的。可惜,当时的楚国早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些美好的政治主张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招来楚国贵族集团的联合攻击。事实也是如此,屈原遭到子兰等楚国贵族的排挤诽谤,楚怀王又听信谗言,最后屈原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而联合齐国更成为泡影,楚怀王中了张仪离间之计,与齐国断交,遭致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打楚国,丧师败绩,国力日衰。

公元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攻占楚国郢都,楚顷襄王和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逃难,成为丧家之犬。也就是这一天,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小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一生在追寻救国存亡之道,可惜被他的君王和那些贵族们击碎一地,成为千古遗恨。

他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和高贵品格值得我们追思和学习,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高尚美德,才使中国成为唯一现存的四大文明古国。

参考资料:《续齐谐记》《离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屈原

更多文章

  • 秦宣太后和羌戎民族的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宣太后

    贵为太后之尊的秦宣太后和羌戎民族的义渠王私通,并为其生了两个儿子,两人私通时间长达34年,最后义渠王死在宣太后手里,义渠还因此被灭国灭族,可以说宣太后为了秦国是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秦宣太后是楚国人,芈姓,别人称之为芈八子,最让人熟悉的还有一个名字是芈月,孙俪主演的《芈月传》说的就是她,宣太后是中国历

  • 大秦秘史:秦昭襄王为何执意要杀自己的弟弟?宣太后芈月难辞其咎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宣太后

    说到大秦帝国的宣太后芈月,那可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女性,要是论辈分,就连后世的吕后、武则天、孝庄、慈禧等人,也得管咱们芈太后叫一声前辈。公元前267年,秦昭襄王杀掉了自己的弟弟,公子市。然而在公子市的葬礼上,秦昭襄王是哭得最为凄惨的一个,还下令要在七国之内严查凶手,一旦抓到,立诛九族!只可惜昭襄王

  • 秦武王死后秦昭襄王即位,宣太后掌权秦昭襄王为何几十年没有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宣太后

    公元前307年,年仅23岁的秦武王嬴荡,在周王宫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代表秦地的龙文赤鼎,不慎砸断双腿,失血过多而亡。在许多人眼中,秦武王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是一个只知道蛮干的莽夫。纪轻轻的他没有留下子嗣,最终他的异母弟弟嬴稷登上了秦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虽然不及秦武王勇武,却比他更适合做一国之

  • 义渠王与秦宣太后有两儿子,为何又会被其所害?大秦利益高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宣太后

    引言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后汉书》秦宣太后,又称“芈八子”,是《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她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才华,虽然是女儿身,但她仍然演绎出一段丝毫不亚于男儿的枭雄生涯。在她传奇的一生中,与义渠王的私情最为令人津津乐道,两人私

  •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育有两个孩子,这俩孩子哪去了?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宣太后

    宣太后芈八子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昭襄王的生母,惠文王的嫔妃。芈八子是个传奇女人,她以位份不高的“八子”,一跃成为秦帝国的太后(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太后尊号的女人),并执掌王权长达36年之久。芈八子与秦惠文王生有三子,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芈八子居然还与义渠王

  • 18岁继位的秦昭襄王是傀儡吗?为什么前41年都是宣太后在主政?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乐标签:宣太后

    秦昭襄王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以下几件事可以证明秦昭襄王绝不是傀儡:秦昭襄王不是傀儡在宣太后的眼里,秦昭襄王并不是自己最中意的儿子,在赵武灵王的干涉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之策,但由此以为秦昭襄王是傀儡就大错特错了。一、黄段子外交事件秦昭襄王继位不久,楚国攻打韩国,韩国向秦国求救。宣太后说了一段语不惊人死

  • 秦国秘事,秦昭襄王是如何从宣太后和魏冉手里夺权的?傀儡的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宣太后

    ①政变自秦武王举鼎而死以后,秦王宫就陷入了风云诡谲的权力斗争之中。宣太后并不是立刻就获得了秦王宫里的权力,彼时的她还有另外一个政治对手,惠文后,即秦惠文王的正室。此外秦王宫外还有另外一股势力,即赵武灵王扶持的在燕国当人质的公子稷(秦昭襄王)。此时三股势力都在对空缺的秦王宝座虎视眈眈。惠文后扶持公子壮

  • 秦武王薨逝后昭襄王得以继位除为避免主少国疑外也有宣太后之因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宣太后

    秦武王临薨逝前为何指定秦昭襄王为继承人?因为秦武王薨逝的时候才二十二岁,虽然娶了魏国女子为后,但还没来得及生下儿子。《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实际上就算秦武王有儿子,但考虑到儿子的年纪肯定非常幼小,也很有可能让弟弟继位。首先,秦国相对于中原各国来说,地处偏

  • 宣太后芈月为何生了两个孩子后才杀义渠君?真相让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宣太后

    芈月,是从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里了解的,芈月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女强人,她的能力不下于吕后,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直到《芈月传》的出现以后,才了解她这个人,秦宣太后,即宣太后,出身楚国,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称芈八子。惠

  • 《大秦赋》:赵姬为俩孩子求情,自比宣太后,嬴政一句话让她闭嘴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宣太后

    《大秦赋》追丢了,我是一个失败的追剧者。追了几十集,嬴政终于亲政了,或许导演以这种方式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那便是嬴政等待亲政的心情其实也像我们此时的心情一样,既急切而又无可奈何,只有在等待中寻找机会,稳中求生。嬴政终于亲政了,嫪毐成功的扮演了一个搅局者的角色,最终成为了嬴政的刀下之鬼。嫪毐也由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