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秦朝大一统的功臣是商鞅?

为什么秦朝大一统的功臣是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醉风文史 访问量:1086 更新时间:2024/1/16 4:44:02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结束了我国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乱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他的丰功伟绩足以让他千古留名。可有网友却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不过顺势而为,对秦大一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前人商鞅。为什么会有这种言论滋生呢,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商鞅变法就能发现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商鞅变法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稳定。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壮大,一个安全稳定的内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而当时商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的措施。通俗来讲,就是把原本属于国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全都专注于农事,自然没有精力去做一些僭越规则的事情。

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商鞅便着手开始搞起经济发展,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农业是最大经济收入来源,因此重视农业的发展一直是此后所有封建王朝的发展纲领,而商鞅实行的措施便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将农业视为“本业”,商业作为“末业”,舍本逐末或者游手好闲的全都贬为官奴,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当时国家的赋税收入提供了保障,有力的促进了国民同富。此外,商鞅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度量衡,消除了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化交流障碍,货物、钱财在国内畅通无阻,缩短了贸易的时间与中间成本,使得原本发展不甚通畅的经济逐渐变得高效起来。后来大一统的秦王朝也在疆域内实行统一度量衡,我想这其中的源头大概就是商鞅吧。

打好了经济基础,商鞅当然不能忽视统一所需要的尖刀——军队,在这样的背景下,军功制就应运而生了。在先秦时期,爵位的封赏通常只发生在皇亲国戚之中,普通百姓获得爵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权利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爵位对于久居下位的普通民众而言可谓是香饽饽,而军功制的到来则给了所有人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将士们的作战积极性大大提高,以前即使再怎么努力杀敌也逃脱不了躬耕陇亩的命运,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能够一眼望到头的,而现在却能够通过上阵冲杀去争取自己后半辈子的风光生活,自此之后秦国贪生怕死、萎靡不振的军队一跃变成了令六国将士胆寒的虎狼之师。

在变法推行之初,人们并不信服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能够代表君主的意志,因此变法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当成可有可无的存在。商鞅当然也没有坐以待毙,身体力行来证明变法真实有效,这也就有了我们如今家喻户晓的徙木为信的故事。

然而国家要改革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清理掉一些藏污纳垢,难免会触犯保守派的利益。军功制便是如此,虽然它按照商鞅的预料改变了秦军积贫积弱的局面,可是也打破了旧派贵族在政治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权力尚且还未高度集中的春秋战国,即使是君主也不能忤逆诸多贵族的意愿,商鞅最后还是惨死在了贵族的闸刀之下。即使颁布变法的商鞅已经离开人世,但变法的实行却并没有被斩断。

商鞅变法在秦国兜兜转转了一百多年后,秦国的国力早已经变得空前强大,七国之战早就一触即发。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足足十多年的时间,足以称得上是旷日持久。可是现在我却觉得在一百多年前商鞅便已经开了这一场战争,而秦始皇不过是恰逢其会地结束了这场战争。

总而言之,由商鞅主导的这场战争,必定会在后世秦始皇的带领下走向胜利,只是历史这一次选择了嬴政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从徏木立信开始,为秦始皇开创帝业,自己的下场却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商鞅

    #头条群星8月榜#公元前359年初春,秦国在栎阳城(现西安)的南门外,坚起一根木棍,发布公告称,谁要是能从南门把木棍扛到北门赏十金。南门到北门不远,木棍重量也很小,这对小孩来说都是十分轻松的小事。人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木棍依然立在那里,成为百姓和秦国朝廷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信任”

  • 商鞅变法建立的这个制度非常先进,监督作用很大,可惜后世没继承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商鞅

    说起商鞅变法,学习历史的朋友知道非常重要,一定会学习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也不会崛起,更不可能统一六国。秦朝建立之后很多制度都是直接沿用商鞅变法的。之后的封建社会很多制度也都是从商鞅变法里直接借鉴的。可以说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后世两千多年。里面大多数内容都被后世直接借鉴

  • 被五马分尸后,商鞅其实还活着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商鞅

    图存就要求变。每当社会发展进入死角,就需要变革,或是革命、或是改革。革命,被外部力量推到重建;改革,自己砸毁再建。与革命相比,改革更具主动性,但自毁长城从来不易,以己之茅攻己之盾是亘古难题。改革是对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要动摇自己的统治基础,需要断臂重生的勇气与雷霆万钧的铁血手腕。上下五千年,改革最此

  • 秦惠文王为何非杀商鞅不可?诬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孙贾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商鞅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变法,但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而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载入史册的唯一的一次成功的变法,被历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称之为历代变法之“魔术”、之“奇迹”。商鞅变法,其范围之广,内容之深,规模之大,方法之严,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

  • 为什么商鞅变法以后,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商鞅

    商鞅是战国最牛的政治家,改革家,把一个贫穷的落后的跟游牧民族差不多的秦国,愣是发展成跃居诸侯国之首的强国,秦国之所以能并吞八方,灭六国,他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磨灭的,就像张仪,白起这类的人才其实是站在商鞅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商鞅一个这么有功劳的人,为什么必须死呢?道理很简单,还是为了稳定,因为在秦孝公的

  • 秦能统一六国,商鞅变法功绩巨大,其中一根本因素才是成功的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商鞅

    贾谊《过秦论》中写道:“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说的是:秦始皇积累了先前六代帝王遗留下来的功业,才能最终用武力来统一六国。此话说得很有道理,但也不全对,要知道当时春秋战国时期最强的国家是晋,历经十几代明君的治理,是中原霸主时期最长,国力最盛的国家,但最终还是被分裂为三个国家,互相攻伐,最终被

  • 如果商鞅在其他国家进行变法能成功吗,看完发现商鞅选秦国真对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商鞅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进行变法,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秦国因为这次变法国立极大地增强,之后不断的兼并其他国家,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秦国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因为商鞅变法。假如没有商鞅变法的话,秦国的后果不敢想象。不过,如果商鞅当时进入其他国家进行变法的话,结局能成功吗?我们先看一下

  • 秦国因商鞅变法成为强国,为何商鞅还会被处死?这一点你没想到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商鞅

    提到商鞅,他最出名的事迹便是商鞅变法了。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广招人才。商鞅从魏国去了秦国,提出了重农桑、奖军功等一系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获得秦孝公赏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因此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也为后来的一统天下奠

  • 商鞅变法有一规定:父子兄弟禁止同居,明白后才知商鞅真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商鞅

    秦国能够消灭其他国家,成为大一统的王朝,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商鞅的变法,虽然商鞅本人的结局并不是太好,但是商鞅的变法并没有因为商鞅的死去而停止,商鞅变法,许多好的政令得以更大的发展,才让秦国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但是对于商鞅的变法,其中很多内容在当时是非常合适的,可是让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有些地方

  • 再论商鞅之死:功高盖主只是表象,这3个原因直接导致商鞅活不成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商鞅

    秦国历代君主,习惯于卸磨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种行为,似乎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之中了。功臣宿将在王朝做大做强以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被抛弃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想要和帝王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对不起,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把话说清楚!这种事情在古代,基本是不可能的。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