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能统一六国,商鞅变法功绩巨大,其中一根本因素才是成功的关键

秦能统一六国,商鞅变法功绩巨大,其中一根本因素才是成功的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薇言浅谈 访问量:162 更新时间:2023/12/9 8:28:26

贾谊《过秦论》中写道:“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说的是:秦始皇积累了先前六代帝王遗留下来的功业,才能最终用武力来统一六国。

此话说得很有道理,但也不全对,要知道当时春秋战国时期最强的国家是晋,历经十几代明君的治理,是中原霸主时期最长,国力最盛的国家,但最终还是被分裂为三个国家,互相攻伐,最终被秦始皇帝所灭。

秦国能一统六国除了秦国皇帝的英明决策外,最大的功劳在与变法图强。 春秋战国时期是 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原有的土地国有制 ,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因而产生。

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 、楚国的吴起变法 等。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开始重用商鞅,开始变法图强。

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 垦草令 》,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内容如下:

1、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律法,轻罪用重刑;

2、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4、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5、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秦国面对六国连横的不利局面,想要自保甚至是开疆拓土,就要从最根本的兵员和经济入手,现在都知道打仗一靠军队、二靠后勤,说白了就是国家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实力。

据史料记载,秦在统一六国之前的各国面积、人口数据大体如下:

1、燕面积大约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

2、赵面积大约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

3、齐面积大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4、魏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5、韩面积大约9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6、楚面积大约5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苏秦时期)。

7、秦面积大约30万平千米,人口300万(苏秦时期)。

秦国所处的局面,相较其它中原六国并不占优势,秦国当时被其它六国称为蛮夷之地,土地相对贫瘠,出产的粮食并不多,人口在六国中除了比燕国多些之外,也是较少之国。

商鞅变法最厉害之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其实也就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人口的增长,因为人口增长了,自然能开垦的田地就多了,粮食也就多了起来,在一个能征税的源头多了,税收自然也就多了,国家的经济贫弱的现象就会彻底改变。

商鞅用法律的手段,强行将大家庭拆开,并明确规定,父子、兄弟成年之后必须分家,否则,就要加倍征收赋税。那么,“成年之后”该怎么判断,这个分家的时机又该怎么把握呢?很简单,结婚娶媳妇以后,就跟现在一样,儿子娶媳妇以后,就得跟父母分家单过。

秦国男子娶妻,做父母的除了给儿子拆分家产之外,还得负责婚姻的三媒六聘,还得负责给儿子盖房子,以及购置家产,购置奴隶等等,种种花费下来,不是一笔小钱,这笔钱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因此,娶妻分家,就成了富人独有的专利。

在变法之前,穷人娶不起媳妇,大多数穷人就只能孤老终身,这自然影响到了秦国的人口增长。变法之后,就简单了,那就是入赘。

“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富人家的子弟成年以后,就得结婚,分家单过,穷人呢,娶不起媳妇怎么办?到女方家里入赘,当赘婿。什么是赘婿?现在说起来轻描淡写,倒插门,甚至还有,只要为了爱情,去谁家不一样的说法,可在古代,赘婿可不是一项光彩的职业,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不仅生养的孩子,不能跟随自己的姓氏,只能室女方家族成员,而且妻子可以合理合法的杀死他,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在婚姻制度方面,秦朝实行一夫一妻制,《法经.杂法》规定:夫有一妻二妾,则刑聝,夫有二妻则诛。

除了大贵族之外,即使你再富有也必须遵守婚姻律法,要不然刑罚就等待着你——刑聝,就是割耳朵,诛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这也是一个增加人口的良策,使得普通百姓中的贫困男子大多数能娶上老婆,即使没钱娶妻也可有机会去倒插门做赘婿能够繁衍后代,间接的增加了秦国的人口。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如果商鞅在其他国家进行变法能成功吗,看完发现商鞅选秦国真对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商鞅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进行变法,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秦国因为这次变法国立极大地增强,之后不断的兼并其他国家,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秦国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因为商鞅变法。假如没有商鞅变法的话,秦国的后果不敢想象。不过,如果商鞅当时进入其他国家进行变法的话,结局能成功吗?我们先看一下

  • 秦国因商鞅变法成为强国,为何商鞅还会被处死?这一点你没想到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商鞅

    提到商鞅,他最出名的事迹便是商鞅变法了。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广招人才。商鞅从魏国去了秦国,提出了重农桑、奖军功等一系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获得秦孝公赏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因此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也为后来的一统天下奠

  • 商鞅变法有一规定:父子兄弟禁止同居,明白后才知商鞅真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商鞅

    秦国能够消灭其他国家,成为大一统的王朝,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商鞅的变法,虽然商鞅本人的结局并不是太好,但是商鞅的变法并没有因为商鞅的死去而停止,商鞅变法,许多好的政令得以更大的发展,才让秦国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但是对于商鞅的变法,其中很多内容在当时是非常合适的,可是让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有些地方

  • 再论商鞅之死:功高盖主只是表象,这3个原因直接导致商鞅活不成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商鞅

    秦国历代君主,习惯于卸磨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种行为,似乎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之中了。功臣宿将在王朝做大做强以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被抛弃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想要和帝王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对不起,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把话说清楚!这种事情在古代,基本是不可能的。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后,先

  • 商鞅为何被诛杀?《资治通鉴》:得罪这三个人,商鞅的死就是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商鞅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那绝对离不开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意义是划时代的。秦国统一天下的功臣有很多,但是后世很多学者都把商鞅推到首位。为什么?因为是商鞅亲手把秦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强国。用一句话形容商鞅:匣浅难羁宝剑锋,身陨族灭功千古。商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人生启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商鞅用自己身家性

  • 盘点秦国的四位“大良造”:除了商鞅,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商鞅

    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秦国大权,这一时期秦国实行的是十七级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它在秦惠文王之前即成为爵名。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下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大良造”。一、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商鞅初期在

  • 秦国商鞅变法的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商鞅

    前言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之一,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改革。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发展和中国封建社会的演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商鞅变法的内容、背景和意义。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是在秦国的第一位君主——嬴政时期进行的。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虽然是六国之一,

  • 都知道商鞅变法,其实商鞅是在学他,他的思想至今还在用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商鞅

    引言商鞅变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为秦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变法运动。但其实不是地,早在他之前,就有一位法家的代表人物已经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变法。且让自己的国家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就是李悝。人物简介李悝,又叫李

  • 商鞅之死: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人物编辑:王跃明V标签:商鞅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次变法维新,最成功的莫过于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地处雍州,所在位置十分偏僻、闭塞,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一跃成为西部强国,诸侯畏惧,称之为“虎狼之国”,而后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严格来讲,商鞅变法才是秦国实现统一的最大功臣,因为他为秦国以后的富强奠定了坚

  • 浅析秦朝商鞅被处死的原因,他对后世有影响吗? 商鞅是中国春秋

    历史人物编辑:灰尘埃及记标签:商鞅

    浅析秦朝商鞅被处死的原因,他对后世有影响吗?商鞅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秦国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如建立郡县制、推行轻徭薄赋、废除封建等,使得秦国的经济和政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商鞅的改革也遭到了很大的反对和阻挠,最终他被处死并车裂,这一事件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