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歇:秦末枭雄之一,如果多做几年赵王,有可能与楚汉三分天下

赵歇:秦末枭雄之一,如果多做几年赵王,有可能与楚汉三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震旦说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3/12/18 9:53:24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汉高祖三年十月(前205年12月),汉赵两军在井陉大战,结果20万赵军不敌三万汉军惨败,就连赵王赵歇也被汉军擒杀。赵歇是秦末西楚诸侯,坐拥富庶的赵国,为何打不过孤军深入的韩信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自称赵王

赵歇出身赵国宗室,可能为王室远支,所以在秦灭赵后逃过了被迁往咸阳的命运,得以留在赵地。秦末天下大乱,赵歇并未立即参与到反秦复赵的战斗中去,而是保持观望态度。

秦二世二年十一月(前209年12月),赵将李良为秦军收买而叛赵,带兵突袭邯郸,杀了赵王武臣。右丞相张耳和大将军陈馀因为消息灵通而得以逃过一劫,急忙在外地组织兵力准备反攻。

客有说张耳曰:“两君羁旅,而欲附赵,难;独立赵后,扶以义,可就功。”乃求得赵歇,立为赵王,居信都。(史记·张耳陈馀传)

有人劝张耳说:“丞相与大将军都是魏人,想要让赵人归附是很困难的。不如拥立赵王后裔,那样名正言顺,一定可以成功。”张耳于是就找到了赵歇,在当年正月(前208年二月)立他为赵王。这时赵人才真心归附赵国,随陈馀出击打败了李良。

李良兵败后归附了秦将章邯,于是章邯带领秦军主力伐赵。赵歇与张耳不敌,只得逃到巨鹿城坚守。陈馀带领数万大军驻守在巨鹿城北,因为畏惧秦军势大而按兵不动。张耳大怒,于是派人出城指责陈馀贪生怕死。陈馀无奈,只得派愿意出击的张黡(yan)、陈泽前往救援,结果二人果如陈馀所料,不仅没能救出赵王,反而全军覆没。

随后燕、齐、楚等诸侯联军前来救赵,也像陈馀一样畏惧秦军而作壁上观。幸好楚将项羽不惧强秦,誓要为被章邯杀死的叔叔项梁报仇,便主动带兵出击,最后击败章邯,解了赵国之急。随后赵歇与张耳出城感谢项羽,向他表示臣服。另外张耳与陈馀的误会越结越深,导致关系彻底破裂。

二,改封代王

汉高祖元年二月(前206年3月),项羽在戏亭分封诸侯,为了削弱赵国实力,故意封张耳为常山王,赵歇为代王,将赵国一分为二。赵歇一下子失去了富庶的赵国南部,只剩下贫瘠的代郡、雁门郡、云中郡等三郡,自然对此很不满,可又不是项羽对手,只得乖乖当了代王。

馀已败耳,皆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馀,立以为代王。馀为赵王弱,国初定,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汉书·张耳陈馀传)

陈馀不满项羽封张耳为王而自己却只是封侯,于是带兵突袭张耳并将其赶走。然后陈馀迎赵歇回赵,让他重新当了赵王。赵歇对此十分感激,于是封陈馀代王。然后陈馀为了控制赵国,就兼任赵相辅佐赵歇,让代相夏说替自己处理代国事务。所以赵歇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傀儡,从未实际掌握过赵国实权。

三,对抗刘邦

汉遣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馀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汉书·张耳陈馀传)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王刘邦为了夺取河北地区,于是派大将韩信攻略河北。赵歇于是任命陈馀为大将,广武君李左车为副将,让他们二人带领二十万大军驻守井陉防备汉军。结果陈馀轻敌,导致赵军在井陉之战惨败,就连自己也兵败身亡。赵歇只得出逃,结果为汉军追上杀死。

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之秦而秦伯,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耳。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禽矣。仆委心归计,愿子勿辞。”(汉书·韩信传)

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孙,足智多谋,很早就跟随赵歇,能力与忠诚度远在陈馀之上,显然比魏人陈馀更适合担任赵军主帅。但赵歇两次称赵王都是靠陈馀出力,自然欠他一份恩情,也需要他的扶持才能站稳脚跟。所以井陉之战时赵歇不得不让陈馀担任主将,让李左车从旁辅助。

可惜历史没能给赵歇太多的时间,如果让他多当几年赵王,那他在李左车的辅助下未必不能摆脱陈馀的掣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赵王。然后靠着与兵仙韩信旗鼓相当的李左车的辅助,赵歇必将成为汉王刘邦的劲敌,未必不能避免兵败被杀的命运,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

标签: 赵歇

更多文章

  • 大明风华:朱家欢乐多,生活化的人物演绎出了皇家的人情味

    历史人物编辑:小齐说生活标签:朱家

    《大明风华》作为一部古装历史大剧,齐聚了王学圻,梁冠华,吴越,朱亚文,汤唯等一众实力演员,本以为会是一部类似于《康熙王朝》的历史正剧。然而,越看越觉得像类似《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反映老百姓家长里短的生活剧。以往的类似题材的影视剧,都是以历史的视角,加入一些野史,民间故事等创作的,而《大明风华》虽然

  • 远比电视剧精彩?从热剧《大明风华》来看朱家两兄弟的博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朱家

    年前的一部历史大剧重新将备受争议的大明朝拉入电视剧的银幕,该剧为大家展现了自永乐皇帝伴随着金戈铁马进入南京城奉天靖难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到他的后代创造和文景起名的仁宣之治最后由愣头青朱祁镇一把将明朝的家底报废在土木堡。但是作为无论历史上还是电视剧中的主角之一,明仁宗的上位却是相当的坎坷,作为朱高煦,他

  • 朱家子孙天子守国门,没有一次割地,却有百万公里领土拱手相让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朱家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汉民族建立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自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就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传统,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江南半壁江山犹在的时候依旧没有选择迁都再战,而是在北京城破之后自杀殉国。把君王死社稷发挥的淋漓尽致。末代皇帝尚且如此,明朝的其他皇帝自然也不会差了,在整个明朝时期,从开国到亡国,

  • 陈亚楠父母露面,绝口不提朱家给的彩礼钱,难道不打算退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乡野小乔标签:朱家

    陈亚楠与朱小伟不能用离婚来形容,用离婚来对这一段婚姻进行形容不太合适。毕竟人家朱小伟仅仅只是牵一牵手,连结婚证都没有领呢。对于此事,陈亚楠的父母开始露面了,他们疑似间接地对女儿离婚的事情进行表态。但他们绝口不提朱家人给的彩礼钱,难道不打算退了吗?为什么说陈亚楠的父母不会退钱呢?首先女方的态度和立场已

  • 朱元璋收的小乞丐,帮朱家守江山300年,明朝灭亡后还忠心耿耿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也劲爆标签:朱家

    看过《鹿鼎记》都知道里面反清复明的沐王府,这个沐王府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他们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呢,并不仅仅是不想被满洲人统治,更为重要的是沐王府是为朱明王朝守云南的异姓王。征服云南后班师回朝,朱元璋让朱英留下镇守云南。朱元璋是非常信任这个义子的,所以才将此重任,将这么大一片土地交给他来镇守。他大兴屯田

  • 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何意?

    历史人物编辑:老罗谈史标签:朱家

    刘伯温是在明朝建立过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幕后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可以说是功劳颇大。在民间,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比比皆是,均是关于他神机妙算的故事。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的相关预言作品,叫做《烧饼歌》。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对话 传说刘伯温在大明建立后,推算出朱元璋必定会对开国功臣进行清洗,为了明哲保身,刘

  • 《闯关东》朱家三个儿媳为何没有婆媳矛盾?离不开这两点!

    历史人物编辑:小k的生活标签:朱家

    自古以来,婆媳矛盾都是难题,即便是社会发展的今天,依然有不少夫妻因为婆媳矛盾而闹到离婚,最后一个支离破碎。如何避免婆媳矛盾?看看《闯关东》中老朱家就知道了。朱家有三个儿子,儿媳算上鲜儿可以有四个,但是几乎没有婆媳矛盾,妯娌不合的问题。有那年代女没有生存能力,所以不敢作妖,其实不然。朱家没有婆媳矛盾,

  • 丈夫去世后,康克清成为朱家的家长,孙子犯法后她表示要依法判决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朱家

    朱老总是南昌起义以及湘南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湘南起义后,他与陈毅率领队伍上了井冈山,与主席带领的秋收起义队伍成功会师,创建了红四军。此后朱老总一直都是我军的主要领导人,红军离开井冈山后,他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创建,经历了历次反“围剿”,并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朱老总更是担任了八路军的总司令,指挥八路

  • 朱元璋想问朱家能否长久?刘伯温这样回答,如今这俩预言都已成真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朱家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朱元璋当时从一个不入流的小乞丐,一步步地走向社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打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江山,而这个江山姓朱!可能是从小经历了太多的辛酸,也可能是在征战的途中太过于辛劳,所以他格外的珍惜建国之后的生活。朱元璋想问朱家能否长久?刘伯温这样回答,如今这俩预言都已成真。这也就是他为什

  • 陈亚男连续翻车,大衣哥后继无人?朱家恐怕要寄望200斤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世家大时尚标签:朱家

    提起大衣哥朱之文,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从大衣哥从星光大道走红后,就一直活在热点当中,从来就没有少过热度,每天去他家里面拍视频的人是络绎不绝。虽然朱之文其貌不扬,但真的很让人佩服,他作为草根明星红了之后,好几年过去了,至今都有不小的热度。像他一样火起来的那些草根明星,比如阿宝等人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