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场雀鸟生鹞引发的血案:齐闵王灭宋后迅速败亡,是因燕秦卧底?

一场雀鸟生鹞引发的血案:齐闵王灭宋后迅速败亡,是因燕秦卧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汪国庆 访问量:1320 更新时间:2023/12/23 11:47:24

公元前329年,宋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子偃突然率兵袭击子罕。子罕,即皇喜,也就是《史记》中的宋君剔成,原本是宋国的司城。司城是宋国六卿之一,皇氏又是宋国公族戴氏的分支之一。四十一年前,子罕悍然杀死宋辟公,篡夺了君位。如今,子偃又赶跑子罕篡位,也可以说是一报还一报了。

子偃自立为君之后,宋国突然发生了一件怪事:在都城商丘城墙的一角,有只小鸟竟然孵出了一只鹯(zhān)鸟!鹯鸟属于鹞类猛禽,又称“晨风”;小小的雀鸟竟能生出一只大鹞,从现代生物学角度分析,很可能是鸟类中的托卵寄生现象。然而,古人对鸟类托卵寄生现象了解不多,对此竟大为惊奇,在商丘城内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

殷商文化,在传统上就极为迷信,信奉各种祭祀。得知这件奇事的子偃,马上让太史对此进行占卜。太史也不敢耽搁,马上占卜,得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小鸟生出了巨鸟,那宋国一定能称霸天下!”

宋国人心目中,长久以来都深藏着一个重振殷商雄风的美梦。春秋早期时,宋襄公就因此而参与东周争霸,虽然在楚成王打压下遭遇惨痛失败,可始终未能打消宋人心中那股傲气。到了春秋晚期,宋景公又趁着晋、楚霸业衰微,悍然吞并了曹国,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子偃篡位后,又有天象预示宋国将称霸天下,这怎么能不让他欣喜若狂?

于是子偃跟随东周潮流,果断称王,后人称之为宋康王。然后宋康王又吞并了附属于宋国的滕、薛二国,并趁五国伐秦之际东攻齐、西伐魏、南侵楚,夺取了淮北大量土地。一时间,宋国势头无人能挡,俨然显现出称霸天下的征兆。

对外扩张的巨大成功,助长了宋康王的自信,逐渐疯狂起来:他用箭射天,鞭打土地,砍掉了土神、谷神的神位,声称:“我要用武力降服天下鬼神!”他还怒骂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剖开驼背人的背,砍断早晨渡河人的腿,令整个宋国都为之战战兢兢。

如此疯狂的宋康王,当然引发了身旁恶虎的敌视。

刚赶跑孟尝君齐闵王,见宋康王如此昏乱,立即就准备讨伐宋国,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然而,齐闵王讨伐宋国的企图,却遭到了盟友秦国的强烈反对。为说服秦国,齐闵王不得不派泠向出使秦国。泠向,就是最早怂恿齐闵王攻打宋国之人,也是齐闵王亲信。

见到秦昭王,泠向开口就说:“我想让齐国事奉大王,所以才要攻打宋国。宋国一旦被攻破,三晋自然遭受到威胁,那么安邑(今山西夏县,旧时魏都)自然归大王所有;燕、赵二国害怕齐、秦联合,一定会割地来与秦国交往;由此,齐国也一定会重视大王。所以,我推动伐宋,就是为了让齐国惊恐而让大王权位更重。大王何必要反对攻打宋国呢?以前我以为大王是已经知道这点,才没有跟大王说!”

齐国灭宋会打破整个东周的战略平衡,这点毋庸置疑。但齐国灭宋会不会导致山东诸强必然倒向秦国,却是个未知数。这些年来,秦国抢占三晋的土地,远多于齐国。反倒是孟尝君掌控齐政之时,多次率领山东诸雄合纵与秦对抗,迫使秦国吐出了不少以往侵占的土地。因此,泠向这番说辞极为勉强,秦昭王并不相信。

眼见秦昭王没法说服,齐闵王只能转身向另一个国家伸出橄榄枝:联合赵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力大幅提升,吞并了不少戎狄之地。如果不是因为沙丘之乱,赵国在东周的地位将更高。即便是如此,赵国的实力在整个东周都有目共睹。如果能与赵国联合,凭借齐、赵二国的实力,足以灭宋。

从赵国角度来说,齐国是邻国,天生就是地缘竞争对手。齐国灭宋,只会增加齐国实力,对赵国并非什么好事。所以,沙丘之乱后就掌控赵政的奉阳君李兑一开始并不同意齐国攻打宋国。

为拉拢李兑,齐闵王又派出苏代去进行劝说:“您的年龄大了,可您的封地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不可不对此深思熟虑。秦国贪婪,韩、魏朝不保夕,燕、楚偏僻,中山土地又贫瘠,环顾整个赵国,没其它地方能比得上陶邑。”

说到这,苏代故意停顿了片刻,观察李兑神情的变化。

陶邑,即今天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春秋时,这里是曹国旧地;宋景公灭曹后,陶邑归入宋国,发展成东周商贾云集之地。著名的范蠡退隐之后,认为陶邑位居天下中心,就在此定居经商。在当时,陶邑之繁华,天下闻名。

听苏代刻意提及陶邑,李兑不由得心里一动。

苏代感受到李兑神情的细微变化,马上又说:“宋国罪孽深重,齐国又对它极为愤怒;联合齐国去攻打残暴的宋国,就可趁机确定您的封地,让强齐对您感恩戴德,这可是千百年难得的机会啊!”

协助齐国攻打宋国,就能得到繁华的陶邑作为封地,这份诱惑实在是太大。李兑被说服了,马上就同意与齐国结盟。

不过,贪婪的李兑却没料到,由于齐国灭宋与秦国利益严重冲突,支持齐国之举却招来了秦昭王的怨恨。在齐国怂恿下,李兑一时冲动,发起合纵,率赵、韩、魏、齐、燕五国伐秦。可到秦国家门口后,合纵的五国大军却无人敢上前,最终灰溜溜地撤回了成皋(今河南荥阳)。

虽然李兑主持的合纵是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却在短期内再度形成了山东列国合纵抗秦的战略态势。有了这一战略态势的保障,齐国伐宋也就不用担心秦国干涉了。齐闵王赶忙趁热打铁,与诸多盟国一起,前往攻打宋国。

就在此时,一位推动齐闵王灭宋关键人物的立场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位人物,不是别人,正是苏代。

这数年来,苏代一直留在齐国,赢得了齐闵王的高度信任。初到齐国时,苏代向齐闵王提出了“劳天下而自逸,乱天下而自安”的对外策略;秦国反对齐国伐宋之时,苏代又数次出使赵国,替齐国争取到了李兑的支持;出使魏国期间,苏代还曾被收留了孟尝君的魏昭王扣押,差点遭遇不测……。这些年来,苏代为了齐国,费尽了心力。常理来说,齐国灭宋之际,也就是苏代功成名就之时。

然而,此时苏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反倒是暗地里给燕昭王写出了一封别有意味的长信!

在信中,苏代首先分析了齐国灭宋对燕国的危害:“拥有万乘之国的实力,却被齐国扣押着人质,这让燕国名卑权轻;现在您还要协助齐国入侵宋国,这更是劳民伤财;宋国一旦被灭,齐国就可顺势侵占楚国的淮北之地,齐国领土也将翻倍。以上三点,都是燕国大患,而您却要实现他们,这是想取信于齐国。可当前齐国并没有相信足下,反倒是对燕国更加忌惮。这样看来,您这么事奉齐国,就是一大失误!”

燕昭王复国以来,一方面卧薪尝胆,一方面招贤纳士,想要报复齐国。齐闵王对此心知肚明,始终都把燕昭王视作心头之患。苏代常年呆在齐国,积极推动齐国伐宋,可到了这一关键时刻,却偷摸摸写信给燕昭王,直指他协助齐国伐宋是个大失策——苏代究竟站在哪边?

接下来,苏代口风陡然一转,继续说:“虽然是这样,但下臣知道智者行事,善于转祸为福,借助失败而达到成功的彼岸。大王是否想转祸为福,反败为胜呢?那么您不如遥尊齐国为霸主,然后派使者与周室结盟,相约天下合纵以抗秦。秦国遭受排斥,秦王必然会产生恐惧之心。在这时,大王就可派一介使者去说服秦王与燕、赵联合,促使秦王派出泾阳君、高陵君到燕、赵二国作人质,然后秦王做西帝、赵王做中帝、燕王做北帝,共同来号令诸侯。韩、魏二国敢不听令,秦国就去攻打他们;齐国不听令,那么赵、燕二国就去攻打。如此一来,天下谁敢不听令?天下大局已定之后,再驱使韩、魏二国去进攻齐国,迫使齐国归还宋国及淮北土地,这样燕、赵、秦三国都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苏代劝燕昭王先假装尊齐为霸主,然后行“转祸为福”之法,暗地里与秦、赵结盟,以全面孤立齐国。但苏代提出秦、赵、燕三国共同称帝的方案,能否得到秦昭王和赵惠文王的同意,却是个大疑问。毕竟,让这两国与燕国并驾齐驱,确实太高看了燕国。

可不管怎样,苏代的真实身份已令人生疑——难道他是燕国间谍?

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部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此书中,就提及“苏秦”受燕昭王委托到齐国从事间谍活动的经过。虽然书中的“苏秦”是否应该是“苏代”依然存在争议,但的确说明此时推动齐国伐宋的“苏子”就是燕国间谍。因此,《战国策》中苏代到齐后的态度如此前后矛盾也就可以理解了:初到齐国时,为赢得齐闵王信任,苏代必须要全力协助他;当齐闵王即将成功之际,苏代又必须竭力进行破坏——否则,就是他身为燕国间谍的失职。

公元前286年,齐闵王消灭了宋国;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其他五国,携手打败齐军,差点让齐灭国。回顾宋、齐两国的前仆后继,可谓是一场由雀鸟生鹞所引发的大血案。

然而,为什么齐闵王灭宋后就迅速败亡?难道是苏代、韩珉等等这些他国暗藏间谍的功劳?

这未免又太高看了苏代、韩珉等人。燕国之所以能复仇成功,根本还是在于齐闵王自身。

为拉拢赵国,齐闵王曾许诺将陶邑分封给李兑;可十余年后,陶邑却成了秦国魏冉的封地。这从侧面证明,齐闵王灭宋后未能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后来赵国因此加入了伐齐大军,也就不奇怪了。连赵国都走向了齐国的对立面,其他那些与齐有过节的诸侯国就更不用说了。

而在齐国内部,齐闵王又与孟尝君彻底闹翻,迫使孟尝君逃到魏国去从事反齐活动。孟尝君的出逃,又证明了齐闵王在内政上的失败。

对外不能与诸侯交好,对内又无法团结齐人,内外都成了孤家寡人,齐闵王灭宋后迅速败亡不就太正常了吗?

标签: 齐闵王

更多文章

  • 《走马春秋》齐闵王不顾人伦娶姨母导致国破家亡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齐闵王

    孙庞斗智结束,孙膑胜利归齐,被封为南鲁王亚父。出于邹氏家族利益的考量,邹后在庆功酒宴上,向孙膑敬毒酒,被孙膑识破。齐春王赐死邹后罢,自己回到后宫因为妻子邹后之死而伤心欲绝而亡。齐闵王继位,赦免昨日被贬官的国丈老太师邹文柬。齐闵王去邹太师府探望生病的外公,一眼看上他美若天仙的姨母邹赛花,看邹赛花:面如

  • 古代唯一得玉玉症的国君:齐闵王“玉玉”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齐闵王

    玉玉症,这是一种困扰人类上千年的疾病。这并不是一种现代化的疾病,自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会思考以后,抑郁这种症状就随之而来了。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以至于现代人的玉玉症,发病率比较高罢了。那么在古代,有没有著名的抑郁症患者呢?有一个,这就是齐闵王。齐闵王是战国时代,田氏齐国的第六代国君,他的

  • 千古疑案:君王后死前向儿子齐王田建推荐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君王后

    君王后,齐襄王夫人,襄王继位时,齐国被燕国打得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好在田单智勇双全收复失地,齐才得以复国。襄王在位十九年去世,子田建继位,史称齐王建,田建年幼,母亲君王后摄政,君王后是个聪明贤惠的女人。秦昭襄王有一次想试探齐国对秦国的态度,派人送来了一串玉连环,来使说:“齐国人才济济,能解此连环否?

  • 为何骁勇善战的大将李存勖,当上君王后三年便潦草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君王后

    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存勖奉父遗命,东征西战,平定天下,然而成立政权,当上皇帝后,仅仅3年时间他就身死国败。《伶人传序》中写道:"志勇多困于所溺",旨在说他多分沉溺于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经历。从一个毛头小子到一代帝王李存勖自幼便长于军旅之中,善于骑射,胆识过人。而且还精擅音律,可谓是文武

  • 春秋第一个弑君的州吁,开启春秋弑君的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吴宫楚庙V标签:州吁

    浮生闲谈春秋:州吁弑其君春秋是乱世。太史公在《自序》中总结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三十六”个弑君者中,排名头一位的,便是卫国的州吁。州吁就是卫庄公所宠幸的侍妾的儿子。这州吁性格暴虐乖戾,厌文喜武,喜欢带兵打仗,庄公对他喜爱有加,从来不加管束,由着

  • 赵丽颖的陆贞,杨蓉的霍成君,温峥嵘的洛嫔,董璇的上官燕,谁美

    历史人物编辑:青发旅游过标签:陆贞

    赵丽颖的陆贞,杨蓉的霍成君,温峥嵘的罗聘,董璇的上官燕,谁美?一个认真、有原则、有思想、独立的人,有时外柔内刚,有时外刚内柔。如果你什么都不在乎,你可以忍受。最终凭借他的善良和努力,得以入宫,成为一代陆贞。《云中歌》中杨蓉饰演的霍成君,因为没有赢得心爱的人而心生怨恨。与汉宣帝刘询结婚后,各方利益之争

  • 古装剧中有名的十大簪钗:若曦木兰簪陆贞九鸾钗,比比谁的更精致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兴趣爱好标签:陆贞

    古装剧中有许许多多的簪钗首饰特写,绝大部分都是摆在台面上一闪而过的道具,但是也有不少是经典又精致的有名簪钗,比如若曦的木兰簪、陆贞的九鸾钗、赵敏的珠花、佘赛花的紫玉钗、甄嬛的和田玉钗等等,这些簪钗的样式都很独特,大多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所以让人看过之后就能印象深刻。1、赵敏的珠花2、佘赛花的紫玉钗《

  • 重温《陆贞传奇》,我终于明白萧唤云苦等高湛的做法有多么不值得

    历史人物编辑:白鹇彩鹮标签:陆贞

    “多么想窥探你心底的谜,多么想捕捉你温柔气息,一千次轮回里要找到你,手相握眼相看,潮来潮去,多少的结局都随风散去。我和你,天和地生死在一起,哪怕会分离,也要努力”。——李宇春《珍惜》《珍惜》是著名歌手李宇春为电视剧《陆贞传奇》演唱的主题曲,这首歌曲的歌词道出了男主角高湛和女主角陆贞坎坷的爱情经历。在

  • 《陆贞传奇》:唐艺昕刘雪华给她做配!这阵容到现在没人请得起

    历史人物编辑:淘气的汪星人标签:陆贞

    今天想来深度解析的是一部十年前大火的电视剧——《陆贞传奇》。《陆贞传奇》是由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希世纪影视、东阳欢娱等联合出品,于正工作室承制的古装剧。李慧珠、邓伟恩、梁国冠执导,张巍编剧,赵丽颖、陈晓、乔任梁、杨蓉、唐艺昕联袂主演。《陆贞传奇》讲述从官商世家的大小姐到躲避追杀入宫,从一个

  • 她演《陆贞传奇》被黑,网友谩说说她太土,如今逆袭成女神,励志经历已成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暗恋着你标签:陆贞

    明星走红后,被黑是常事,因为无论明星怎么做总有人不满意,这就会让这些人在网上疯狂吐槽。例如前几年遭受网络暴力的演员袁姗姗,她就曾在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己的遭遇。以及在网上被黑脚臭的杨幂,也是属于一路被网友黑过来的。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她们,而是另一位被黑的女明星——赵丽颖。赵丽颖成名之前,只是一个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