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宋景公

宋景公——宋国国君

宋景公

宋景公的资料

中文名称:子栾

别名:子头曼、宋景公

国籍:宋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商丘

逝世日期:公元前469年

职业:宋国国君

主要成就:灭掉曹国

侄孙:宋后昭公

父亲:宋元公

葬地:虞城连中馆

宋景公的介绍

宋景公(?-前469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其名为栾。

朱学渊根据《史记·宋世家》记载的宋景公名头曼与匈奴头曼单于的名号相同,而认为他们有相同的语源。

宋景公十五年(前502年),曹伯阳背晋,干预宋政,宋景公伐之,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宋景公三十七年(前480年),荧惑守心,景公忧心大祸,问于太史兼司星官子韦,子韦说:可移于宰相或苍生。景公念及天下苍生,皆不同意,此时荧惑退避三舍。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为太子,在位48年而卒。

有关“宋景公”的历史故事

  • 有哪些与宋景公相关的轶事典故?司马迁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景公(?-公元前453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在位共64年。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

  • 宋国执政时间最长的宋景公,在位时宋国发生了哪些事?

    其中,执政时间最久的就是宋景公。“景”的谥号算是一个比较正面的评价。那么,宋景公在位的时候,宋国发生过哪些事情呢?他为什么可以得到“景”这个评价? 第一件事,那就是在鲁国叛乱失败的阳虎辗转逃到了宋国。时间是在宋景公十六年的时候。 阳虎来宋国的时间不长,可能只是路过而已,因为他的目的地是晋国。但是,

  • 宋景公:宋国第28任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宋景公(?-公元前453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在位共64年。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

  • 为什么同样的天有异象,汉称帝暴病而亡,宋景公却安然无恙

    公元前7年,天有异象,汉成帝吓得大惊失色,瘫坐在地。几日后,丞相翟方进不明原因忽然死去。一个多月后,汉成帝竟也暴病而亡。汉朝绥和2年,天下接连发生山崩,水灾,等自然灾害。放眼望去,山河满目苍夷,百姓民不聊生。这天,钦天监正在观星台,观望天象,忽然发现火星进到了天蝎座,他顿时吓得大惊失色,手抖抖地拿起

  • 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宋景公的生平

    宋景公(?-前469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其名为栾。朱学渊根

  • 宋景公:他的复兴之念与乐大心的叛乱

    你真的了解宋景公的复兴之念与乐大心的叛乱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元公时期的华氏和向氏叛乱,彻底破坏了宋国传统中的所谓仁义,以臣子之身,与君主交换人质,还杀害了诸公子。应该说在这个时候的宋国公族子弟,就已经非常凋零,朝臣之心,已经没有偏向宋国君主。当年华向之乱时,两大家族率领

  • 宋景公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战国时期战乱四起,宋景公的仁善之德没能统一,秦国却做到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就崇尚仁善贤德的文化;宋景公算得上是仁善贤德的君主,他是在春秋时期国君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人,长达六十五年。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他是少有的仁君。有一年,楚惠王

  • 揭秘:宋景公怎么改变自己命运的?

    与我国比较接近的日本,流传着许多怪谈,殊不知,在我国古代也流行着许多怪谈,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怪谈更是十分之多,在本系列中笔者将以《搜神记》和《山海经》为素材,为大家揭开春秋战国时期的怪谈之谜。在《搜神记》中,记载了许多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有关的怪谈,尤其是宋国的国君,由于他们缘起于殷商,所以血脉里

  • 宋景公在位时有哪些举措?遵守周礼,恢复旧制

    宋元公时期的华氏和向氏叛乱,彻底破坏了宋国传统中的所谓仁义,以臣子之身,与君主交换人质,还杀害了诸公子。应该说在这个时候的宋国公族子弟,就已经非常凋零,朝臣之心,已经没有偏向宋国君主。当年华向之乱时,两大家族率领吴国大军杀到宋国都城,为宋元公抵御的朝臣中,有个叫乐大心的人,这个人继华氏向氏而后,成为

  • 宋景公的趣闻轶事,三句善言消掉一场天灾

    宋景公时,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宋世家》)宋景公(?~前469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