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有两个高峰时代,一个是诸子百家,一个是唐宋诸儒。在汉代的记载中,汉人把战国时期除小说家以为分为九家。这就是所谓的三教九流。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以前,道家一直是主流思想。
而在战国中期,这么多学说里,以墨家和杨朱的学说为先学。
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当时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等非常受人尊捧,而杨朱思想的思想也被大多人说接受。
这两人在战国时期是所有知识分子的偶像,在秦朝之后,就成为了非主流。
可是今天“一毛不拔”却成了杨朱的代名词,多含贬义。意为一个人特别抠门。杨朱本人也没有任何著作和流派流传下来。
墨子至少还有一本《墨子》流传下来,杨朱的画像生平出生年代都没有流传下来,连思想学说也没有系统化地保留下来,七零八落地散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和《列子》中。
一、“重生、贵己”思想
当西方还在提倡诸神的时候,杨朱就已经远离鬼神而重视自身了,即“重生、贵己”。
战国吕不韦及门客著作的《吕氏春秋》里记载:“阳生(即杨朱)贵己。”而《孟子》中也多次提到:“杨氏为我。”
杨朱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他主旨就是珍爱生命;以及充实内心。很多人说杨朱自私自利、贪生怕死,其实这是误解了杨朱。
首先,杨朱的理论依据是道家的“黄老无为”。杨朱肯定知道他的思想会被人认为有“自私、自我主义”的问题呢?
杨朱其实把老子“无为”的思想深化了。但杨朱的理念很高深,别人误解他也懒得解释。试想一下,当我们没有用“私我”去做违背“道”的事,那么我没有被个人的私欲而驱使,那岂不是就是“重生、贵己”了。
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黑格尔的观念和杨朱如出一辙,就是让我们对自己进行探索,而不是一生都在追求身外之物。
但是杨朱领先黑格尔两千多年。
杨朱的思想对人类内在的探索,为老子的“无为”提供了更精确的解释,可以说,杨朱对老子的思想是继承和发展。
总而言之,杨朱思想是对人生的终极叩问和对自身始终的最优解。
那么“贵生”的活法,该怎么去做呢:
一个是从人类集体层面,个人不要沦为国家争斗的工具要保全自己(这在当时很有必要,因为战争受苦的是百姓,获利的是诸侯),没人愿意打仗就不会有战争。爱因斯坦曾说: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当做伤害生命的存在。
另一个层面就是强调人要自律,不要成为私欲的奴隶。人和禽兽的区别之一就是可以自控。杨朱说:“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意思我们的五官满足生活就可以,要适可而止。有多少人因放纵自己五官的欲望或伤或残或死。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二、浅谈一毛不拔
杨朱说:“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是他思想的精髓。
孟子攻击墨子和杨朱时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随后又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孟子有误解杨朱的可能,也有抬高儒家贬低道家和墨家而故意这么说的可能。
孟子主张“舍身取义”,杨朱这些话是反对仁义的,所以孟子必须得骂他禽兽不如。孟子应该理解杨朱思想,但他一般人理解不了照猫画虎。所以,他必须要说杨朱是禽兽。
《孟子》里,孟子这样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吾为此惧”意思是杨墨的学说如果大行其道,那孔子的学说怎么办?
所以,面对这种形势,孟子说:不是我非要跟人家辩论,实在是世风日下,如果他不攻击杨朱和墨子,置儒家于何地?
《孟子》里多次提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意思是所有人从墨学逃到扬学,逃到扬学才回到儒家,儒学已成专门捡漏的学问。
孟子为广收门徒,振兴儒家,只好等杨墨二人嗤之以鼻。即便杨朱有值得的学习的地方嘴上也不能留情。
不止孟子多次和杨朱辩论,墨家学派也对杨朱处处攻击。
墨子的得意门生离滑厘曾问杨朱,如果拔你一根身上的毛,可以让所有人得到实惠,你拔不拔?杨朱表示,你实在搞笑吗?离滑厘接着刁难,杨朱就不再跟他说话。
离滑厘认为他理屈词穷,回去跟自己的师兄弟面前说今天又讥讽了杨朱一顿,他无话可说。杨朱真的词穷了吗?并不见得。
他前面已经说过一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那又何必去拔呢?墨家的人罗辑思维也过于简单粗暴,怪不得他们一天天都是兼爱,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杨朱不再说话是墨家的那个问题实在没意义。智者说话是需要说话,愚者说话是为了说而说。
三、“无君”思想的前瞻性
杨朱提出的“无君”思想是既无君,也无臣,人们自己过自己的。这是不是很耳熟?没错,这就是千年后西方某些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无政府主义。
杨朱认为只要做好自己,就不需要国家,更不需要君主,庄子与他所见略同,庄子毕竟也是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认为只要自己耕好自己一分三亩地,社会就不会乱,不乱也就不需要治,那还要国家君主这些虚头巴脑的干什么呢?
杨朱说:“力之所贱,侵物为贱”。抢夺他人的财物才是社会祸乱的根本,也是最下贱的行为以及人格。只要大家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要去贪图别人的财物,天下自然大治。人民的财产和人身不受伤害,这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杨朱无君的思想客观上已超越西方民主思想两千年,就算拿《人权宣言》去跟杨朱的思想去比较,也会相形见绌。
从长远角度来看,“无君”思想是最未来的社会形态的思想。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认知水平与素质都达到极高的程度度,杨朱的思想就会被普遍认同。
此即儒家所谓的大同。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是马列所谓的共产主义。
即使在21世纪,杨朱的学说也多遭误解。因为谈个人高于集体,社会还是会乱。根源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个人素质不够高。天下大同还是个遥远的梦。
在杨朱所处的战国时期,天下有一半人都认可杨朱。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杨朱的思想没落了。后世的人再也读不懂杨朱的著作。杨朱思想在世人的误解里存在了两千多年。在大同社会真正实现之前,杨朱很难找到自己的知音。
他的“重生”、“贵己”、“为我”等思想都是一门深邃且宽广的思想,这些思想在很远古的时代就可以提出,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杨朱本人实在令人敬佩,不知他的思想在未来能否被人类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