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太祖无子,家道沦落,然以帝谨厚,故以庶事委之。——《旧五代史·后周·世宗纪一》
这是《旧五代史》中对后周太祖郭威的评价。
五代十国时期,风雨飘摇,天下陷入大乱之中。刑州一个商人柴守礼,妻子给他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柴荣。柴荣从小跟随祖辈做生意,很有生意头脑,对于家族的生意了解的很清楚。
柴家通过做生意,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小柴荣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柴荣的姑姑柴氏入宫,成为后唐庄宗的嫔御,后来后唐庄宗病逝后,被遣送回家。柴氏在归家途中,偶遇了还是末等军官的郭威,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
郭威和柴氏家贫,膝下又无子嗣,因此想要从柴守礼那里,过继一个孩子。柴守礼为了姐妹的地位,将柴荣过继给郭威一家,柴荣成为郭威的养子。这时郭威官职虽有升迁,但是饷银不多,家里生活困难。
柴荣商人世家出身,善于做生意,他跟随商人颉跌氏,去往江陵贩茶补贴家用。在郭威最困难的时期,十几岁的柴荣替姑父,顶起了整个家,在记载中:
“帝悉心经度,资用获济,太祖甚怜之,乃养为己子。”
柴荣一心为了郭家,让郭威十分感动,把他当成亲儿子对待。随着郭威的权势越来越大,再也不需要担心吃穿用度了,柴荣则进入姑父军中,为姑父鞍前马后效力。公元947年,刘知远登基为帝,建立后汉。
郭威因为有扶立之功,被升迁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统帅了后汉的军队。刘知远登基后不久,因为战伤复发驾崩,皇位传给刘知远之子刘承佑,史称“后汉隐帝”。郭威被升为枢密使,正式掌握了后汉的兵权,位高权重。
后汉隐帝登基后,各地诸侯认为皇帝年少,兴兵作乱。其中尤其以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最为猖狂,刘承佑多次派兵攻打,都吃了败仗。后汉隐帝只得派遣郭威,去往河中讨伐李守贞,郭威到达前线,最终平定了李守贞作乱。
郭威这时掌握着后汉的兵权,刘承佑及其近臣担心郭威谋反,想要夺取他的兵权。公元950年,刘承佑派遣郭崇,让他诛杀郭威。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得知消息后,告知了郭威的亲信步军指挥使王殷,王殷连夜来到郭威军中,告知了皇帝要杀郭威的消息。
在柴荣的建议下,郭威兴兵讨伐刘承佑,但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郭威给后汉隐帝送去一份书信,其中部分内容为:
“今奉诏命,忽令郭崇等杀臣,即时俟死,而诸军不肯行刑,逼臣赴阙,令臣请罪上前,仍言致有此事,必是陛下左右谮臣耳。”
郭威说是去刘承佑面前请罪,但是带着几十万大军,明显就是要代后汉自立。刘承佑派兵抵御郭威,并且将郭威在京中的家属,尽数屠杀。在七里坡战斗中,柴荣率领军队,同后汉军队展开激战,最终取得大胜。
后汉隐帝在逃跑途中,被亲信郭允明杀害,后汉已经走向了灭亡。郭威入京后,拜见了李太后,假装扶持刘赟为帝,实际掌握了后汉的权力。几个月后,郭威假借出征契丹,在澶州一带被部下黄袍加身,夺得了后汉江山。
郭威登基后,国号为大周,后世称之为“后周”。对于立下赫赫战功的柴荣,郭威无比信任,虽然这时郭威还有几个庶子,但是依旧最器重柴荣。公元953年,郭威任命柴荣为晋王,并担任了开封府尹的重要职务,掌管京畿军政大事。
一年后,郭威放心地把国家的兵权,全部交到晋王柴荣手上。郭威对柴荣的信任无以复加,而柴荣同样兢兢业业,孝顺姑父和姑姑。柴荣不以自己权势高,而变得色厉荏苒,每天勤劳的处理军中大事,得到了军中将士们的爱戴。
同年,郭威病逝,临终留下遗言:
“晋王荣可于柩前即位。”
柴荣在郭威最困难的时候,年纪轻轻去往江陵贩茶,支持姑父的事业。等到姑父功成名就,建立后周后,以国家相赠,算是补偿了侄子。柴荣在姑父郭威膝下二十多年,忠孝两全,真正得到了郭威的信任,得以继承后周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