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一个混乱的时期。局势动荡,政权更迭在这段期间更是家常便饭,就算是皇帝,都不用几年都要换一个。
哪怕历史进程到了后汉,这种现象也没能消除,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当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驾崩之前,为了保住他刘家的江山,就给他儿子刘承祐留下了五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杨邠,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
这个刘承祐就是后汉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后称后汉隐帝。
虽然他是皇帝,但是这个皇帝当的憋屈啊。政治上的事情,包括官员任免行政命令都掌握在杨邠手中。财产和国库掌握在王章手中,而刑法则是被苏逢吉掌控着。
政治上做不了主也就算了,军队自己也命令不了。天子的禁军,御林军掌握在史弘肇手中,地方上的军权掌握在郭威手中。也就是说刘承祐他就只是顶着个皇帝的头衔,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
时间一久,刘承祐就不高兴了。凭啥我是皇帝却没有权力啊?于是他就先想办法,借口要攻打北方辽国,就把掌握军队的郭威调到邺都。没有郭威这个军方大佬在身边,刘承祐也终于敢放开手脚搞事情了。
公元950年的一天早晨,大臣们照例来皇宫上早朝,杨邠,史弘肇,王章当然也不例外。但还没等他们三个走到平日上早朝的地方呢,数十名武士拿着武器就冲了上来。一阵切瓜砍菜刀光剑影,三位大臣便人头落地。而刘承祐也早已为他们想好了罪名,那就是谋反。
干掉三位辅政大臣,21岁的刘承佑不禁膨胀起来,还想着要把军队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刘承祐便下密诏,命令郭崇威和曹威想办法把郭威干掉。
但刘承祐没有想到,他这个皇帝竟然被手下人给卖了,郭威几乎是在第一时间看到刘承佑的密诏。这可把郭威给气的,他忠心耿耿的守护后汉基业,从来没有动过什么坏心思,凭啥皇帝要杀他?郭威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生气,于是就带着手下军队前往都城汴梁。
刘承祐得知郭威带着军队前来,他不禁更加生气了。本来他给郭威想的罪名就是谋反,现在郭威带着军队过来不是谋反是什么?
谋反又怎么样,郭威的家人可都在汴梁。于是乎,为了吓唬郭威,让他不要造反束手就擒,刘承祐竟然把郭威的家属全部都杀了。不管是老幼妇孺还是下人丫鬟,刘承佑一个不留,为的就是希望自己的血腥手段能够震慑住郭威,让郭威乖乖投降。
我去,刘承祐这不是有病嘛?把人家家属都杀了,还想指望人家投降求饶?这简直是最大的笑话。如果刘承祐没有把事情做的刘承祐这么绝,也许郭威还会看在刘承祐的父亲,刘知远的份上讨个说法就算了。可现在全家人都被给杀了,郭威这种战场悍将,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刘承祐就这么的,在郭威火力全开怒火攻心的状态下,没用几天郭威就杀入汴梁,刘承祐慌忙出逃,结果被手下杀死在城外。自此五代中第四个政权后汉灭亡,刘承祐也为自己的任性付出生命的代价。
不得不说刘承祐的脑回路很清奇。担心郭威造反,所以就先把郭威的家属都杀了,真是不知道当时他是怎么想的,再怎么说留着郭威的家属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至少也能让自己多活几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