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晏子,小人也!晏子:孔某人与叛贼白公何异?二人有何恩怨

孔子:晏子,小人也!晏子:孔某人与叛贼白公何异?二人有何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伊河史话 访问量:2472 更新时间:2024/1/3 9:23:06

中国有句古话叫“文人相轻”,自古以来,文人都互相敌视。即便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无法免俗。当他逃亡到齐国时,齐景公问他对晏子印象如何,孔子直言不讳地说:“晏子,小人也!”而晏子也争锋相对,说“孔某人与叛贼白公何异?”那二人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爆史君今天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齐景公问政孔子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向权臣季平子发难,率军攻打季孙氏的城邑,结果却被打得大败而归,在国内无立锥之地。为了避免遭到季平子的报复,鲁昭公逃往了齐国。孔子早年在鲁国官场上抑郁不得志,得知国君出逃,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便跟着投奔齐国。

来到齐国后,孔子做了齐国国卿高昭子的家臣,希望能借机靠近齐景公。而他接近齐景公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受到齐景公重用,二是劝说齐景公送鲁昭公回国,并助鲁昭公复国。如果齐景公能听从他的建议,那他便是从龙之臣。日后回到鲁国后,必定飞黄腾达。

孔子当时毕竟已经声名在外,所以齐景公也召见了孔子,同时向他问政。孔子感慨地说:“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长治久安,就要君像个君王,臣下像个臣下。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社会秩序和礼仪规范绝不能乱。”齐景公深以为然,因为不仅鲁国国家政权被权臣把持,齐国境况也好不到哪里。

因此齐景公赞叹道:“说得好!要是君王不像君王,臣下不像臣下。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那这个国家也就不是国家了。”随后,齐景公向孔子请教:“请问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孔子答:“为政的根本在于节省民力!”

孔子对晏子的评价

齐景公认为孔子说到了要点上,甚至打算将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后来在闲聊的过程中,齐景公问孔子:“先生来齐国可曾拜访过我国的晏相国?”当时孔子才30岁,而晏子已经垂垂老矣。作为一个后辈,孔子去拜访晏子,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况且晏子也是一位十分贤明的相国。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回了一句:“晏子到现在已经先后侍奉了三位国君,且对每一位国君都很顺从。”他的画外音就是:晏子为人没有主见,是个老好人,墙头草,随风倒。为何孔子要这样说呢?原来他从一来齐国就认为晏子是个虚伪的人。

有一年冬天,晏子在过河时发现老百姓赤脚趟着冰冷刺骨的河水过河。他于心不忍,便让车夫用自己的马车将老百姓一一送过了河。第二年,晏子依旧用这招来感动百姓。在孔子看来,晏子如果真正的为百姓好,就该在河上修一座桥,而不是假惺惺地在那里博老百姓的好感。所以孔子说:“晏子,小人也!”

晏子如何看待孔子?

那晏子是如何看待孔子的呢?齐景公也问了这个问题。晏子笑而不答。齐景公再三追问,晏子只好说:“晏婴不肖,不足以认识贤人。但我却听说过,贤人去了别国是和合君臣感情,调解上下矛盾。孔某人到了楚国,明知道白公要叛乱,却没有揭发,反而煽风点火,搞得楚国国君差点身亡,白公身死。

我还听说,贤人不会辜负国君的信任,不会霍乱百姓。但孔某人却迎合叛贼,劝下乱上,教臣杀君。行义不让民众知晓,谋划不让君主知晓。孔某人与叛贼白公有何区别?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齐景公恍然大悟,不再信任孔子,当初打算送给孔子的封地也放弃了。

因为孔子在齐国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不少大夫想杀他,孔子便向齐景公求助。齐景公因为厌弃了孔子,便对他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无法保住你了!”再加上鲁昭公在齐景公给他的封地内乐不思蜀,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直到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在外周游一圈的孔子才被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

参考资料:《史记·孔子世家》

标签: 晏子

更多文章

  • 第一美女褒姒一直不爱笑,为何在不好笑的烽火戏诸侯场景里,却突然笑了?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褒姒

    我是褒姒,身边的丫鬟都说我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人,男人们的眼光都充满着爱慕之情,周幽王将我带进宫里,让我在这乱世如浮萍漂泊的生活安定下来,我感激他,可我终究不爱这样的男人,我爱的那个男人已不知流落在何处。我从小被那可怜的父母丢弃在路边,所幸的是被一对善良的夫妇收养,他们将我领回那个虽小却温暖的草房,除

  • 历史寻迹:红颜祸水褒姒的出身之谜,荒诞离奇像极了恐怖片情节

    历史人物编辑:中林长科技标签:褒姒

    #打开历史#在您阅读本文之前,请点击“关注”,不仅可以让您讨论分享,还可以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每个人都听过灯塔剧中王子的故事。烽火台,原是古人为了发射烟花,传递军事信息而建造的高台。如果敌人进攻,他们日夜点烟,以便及时招募援军。相传宝丝是个冷艳的美人,很少笑。周幽王想方设法讨好他,但无

  • 你还在将“烽火戏诸侯”的主角褒姒当成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褒姒

    笑的魅力有多大,从”烽火戏诸侯”中褒姒的名声有多响就可看出来。谁叫褒姒是个不折不扣的“冷美人”呢,她很少笑(据传是因为宜臼杀了她的父母后,她才懒得笑的),但是她的笑非常美。《绸玉集》上说:“其一笑有百二十种媚”,简直比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还美。《红楼梦》里漂亮的晴雯也不爱笑,但这样漂亮的姑娘撕撕扇子也

  • 烽火戏诸侯,西周狼来了的故事,褒姒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阳干饭标签:褒姒

    历史上皇权为上,先秦时期的周朝,以天子为尊。西周最后一位天子周幽王,爱美人胜过江山,宠爱褒姒,西周灭亡,东周浴火重生,不尊天子,迎来了诸侯群起的乱世。西周为何会因为一女子而灭亡,烽火戏诸侯,为博得美人一笑,天子失信,西周灭亡,且看西周版本的狼来了。周幽王宠信小人,重臣入狱引发的美人计西周末年,周幽王

  • 烽火戏诸侯:这本是场权力的游戏,却为何让褒姒背了2000年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褒姒

    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冰美人褒姒,一天都不爱笑。于是,周幽王就在一帮佞臣的撺掇下,点燃了召集诸侯求救的烽火台。许多诸侯们惊慌失措地率领军队前来救援,没看见敌人,却看见城楼上的周幽王和褒姒在那呵呵大笑。“烽火戏诸侯”的漏洞这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像极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褒姒虽然笑了,

  • 西周的红颜祸水褒姒,出生的时候就天降异象,为黑色蜥蜴的化身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褒姒

    历史上的褒姒,是个美女,传说中的她虽然美丽,但并不爱笑。为了能让美女对自己一笑,周幽王可是用了不少办法。其中一个轰动全国的方法,就是点燃烽火,引得诸侯纷纷领兵前来,诸侯们本以为天子遭难,正准备和敌军决一死战,却没有想到只是君王的一个玩笑。后人在讨伐君主的昏庸无能之时,也有不少人表现出了对褒姒的容貌的

  • 流传千古的爱情喜剧,实则悲剧,崔莺莺被张生斥为褒姒,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褒姒

    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最近看到了一个影视剪辑,其中一段说贾母听到府中女儿家说起一段话本子的开头便猜到了后面要讲什么,还将这戏本子里的爱情故事套路掰开给大家摆道,说这些爱情故事大多是“才子佳人”的套子。一开口就是书香门第或是官至尚

  • 烽火戏诸侯,褒姒的笑点到底在哪里?大家太不了解女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褒姒

    欢迎阅读第四期的《娘娘说美人》,点击关注,阅读全系列文章。本文为娘娘说历史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历史上,总有一些女人的作用,被后世刻意的放大。通常的套路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朝代,历史就会给它安排一个掘墓人男主。只是很多时候,一个人做起来辛苦,于是还要给他搭配一个女主。烽火戏诸侯中的男女主角,就

  • 褒姒究竟有多美,幽王烽火戏诸侯,大周王业不复当年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褒姒

    导读:历史上,多个王国的灭亡都只归因于女人,而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更是出名美色误国的典范。现在的历史书中,多次讲到烽火戏诸侯的例子,侧重点却都是警告后世不要耽于美色。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对于周幽王政治举措的失误,社会氛围的萎靡,国势衰微的原因却极少进行抨击,似乎一个美色误国之名便可以将所有罪责背锅。褒姒

  • 史上最荒唐的一把火褒姒的自白,我真的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叶叶草说剧标签:褒姒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发动政变,将我和姬宫湦围在了骊山。漫天的浓烟直冲云霄,熊熊的火焰燃烧了大半个天,可昔日百侯勤王,人仰马翻的盛景不再。有的只是申侯等人嘲讽笑骂。公元前779年,刚至舞勺之年的姬宫湦成了大周国众诸侯的王。三年后,刚愎自用的他出兵褒国,浩浩荡荡的大军宛如黑云覆顶一般兵临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