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流传千古的爱情喜剧,实则悲剧,崔莺莺被张生斥为褒姒,结局如何

流传千古的爱情喜剧,实则悲剧,崔莺莺被张生斥为褒姒,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羽文史录 访问量:929 更新时间:2024/1/3 12:22:54

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

最近看到了一个影视剪辑,其中一段说贾母听到府中女儿家说起一段话本子的开头便猜到了后面要讲什么,还将这戏本子里的爱情故事套路掰开给大家摆道,说这些爱情故事大多是“才子佳人”的套子。

一开口就是书香门第或是官至尚书宰相,生个女儿如珠似宝,说“佳人”知书达理,但一见了个男人,便想起了终身大事,把家族礼教忘了个干净。

男人满腹文章就说是“才子”,而“才子”遇“佳人”往往是如此的偶然,如此高门贵女身边竟只有一个丫鬟,怎能不令人生笑。贾母认为这些话本要不是嫉妒他人的滔天权贵,要不是求佳人而不得,编出来泼女方脏水的,要不就是酸腐书生的臆想。

因为以自己的清贫寒苦出身,又没有出众才华,自然是与高门贵女不会有丝毫关系,只自己臆想编撰取乐。这些才子佳人的话本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起点男频文罢了。

这一番话可以说作者曹雪芹借贾母之口从另一个奇妙的角度剖析了一些古代男女之情的话本。而这样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从古至今就有许多,《西厢记》里关于崔莺莺与张生更是其中的翘楚,更是完美契合了贾母口中的爱情模板。

《西厢记》写的是张生与相国之女崔莺莺在寺中偶遇,两人一见钟情,并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了崔母和恶毒男二号郑恒的的重重阻挠,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显然这个故事有一个花好月圆式的圆满结局,这也是大众关于崔莺莺和张生了解最多的一个版本了。

但大家知道《西厢记》这部由王实甫创作的这一著名元杂剧,其实是作者的改编版本吗?它的原版其实是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一篇传奇《莺莺传》。

换种说法,《西厢记》是一篇改了妈都不认识的改编作品,不仅极大地改编了人物形象,更是把整个故事的结局改变了,大概只能说照搬了“才子佳人”的主角人设,保留了男女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的原名。

在改编的《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一见钟情,两见倾心,他们冲破伦理纲常、不顾一切的爱情虽然遭到了封建大家长崔母的阻挠,经历了重重劫难,但最终在一位名叫红娘的侍女帮助下修成正果。“红娘”更是因为撮合成了一对有情人,而在后世成了媒人的专用称呼。

《西厢记》颂扬了崔莺莺与张生冲破封建藩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有着鲜明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色彩,其中的张生更是将“面包”放在了“爱情”之下,为了崔莺莺不愿上京赶考,甚至可以丢却性命,可以说得上是真正做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了。

全剧洋溢着重感情轻利益的先进思想,张生有着俊逸面容和出众才华,更兼得一片痴情,显得如此可爱迷人。

但在真实版本也就是最初的爱情故事显然并非如此,前半部分大致相同,但在贫寒书生张生进京赶考后,最终为京城的繁华和仕途的名利迷了双眼,对崔莺莺始乱终弃,更是将一切过错推到了一介弱质女子身上。

他将过去的恋人崔莺莺斥之为“褒姒”。说自己是因为抵挡不了足以霍乱君王的美貌,才做出以前的种种事情。两人就此各自婚嫁,后来张生想要进门以“外兄”之名与崔莺莺见面,但崔莺莺坚决拒绝并回诗决绝。

原作无疑刻画突出了一个性鲜明、有思想的女性形象,与《西厢记》里较模板化的“佳人”相比她的形象显然更加鲜活。

她是一个既含蓄又热烈的女子,虽然是名门贵女,但却勇于挣脱桎梏,追寻爱情,虽最终被张生的薄情相负所伤,但终是敢爱敢恨,在昔日负心情郎的见面请求下断然拒绝了。

原版《莺莺传》简直是才子佳人爱情的现实版本,从古至今又有多少爱情故事应验了“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才子成名之后或是对爱人始乱终弃,或是有了“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无耻想法。

后世人传颂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前头却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司马相如在功成名就之时忘却了抛却家族的一切、陪他一起吃苦的发妻卓文君,想要纳美貌小妾。

结语

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真实结局告诫我们,一些我们原本以为的圆满爱情,其实背后并非真实如此,我们要用心辨别,也要学会在爱情中不迷失自我。

标签: 褒姒

更多文章

  • 烽火戏诸侯,褒姒的笑点到底在哪里?大家太不了解女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褒姒

    欢迎阅读第四期的《娘娘说美人》,点击关注,阅读全系列文章。本文为娘娘说历史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历史上,总有一些女人的作用,被后世刻意的放大。通常的套路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朝代,历史就会给它安排一个掘墓人男主。只是很多时候,一个人做起来辛苦,于是还要给他搭配一个女主。烽火戏诸侯中的男女主角,就

  • 褒姒究竟有多美,幽王烽火戏诸侯,大周王业不复当年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褒姒

    导读:历史上,多个王国的灭亡都只归因于女人,而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更是出名美色误国的典范。现在的历史书中,多次讲到烽火戏诸侯的例子,侧重点却都是警告后世不要耽于美色。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对于周幽王政治举措的失误,社会氛围的萎靡,国势衰微的原因却极少进行抨击,似乎一个美色误国之名便可以将所有罪责背锅。褒姒

  • 史上最荒唐的一把火褒姒的自白,我真的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叶叶草说剧标签:褒姒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发动政变,将我和姬宫湦围在了骊山。漫天的浓烟直冲云霄,熊熊的火焰燃烧了大半个天,可昔日百侯勤王,人仰马翻的盛景不再。有的只是申侯等人嘲讽笑骂。公元前779年,刚至舞勺之年的姬宫湦成了大周国众诸侯的王。三年后,刚愎自用的他出兵褒国,浩浩荡荡的大军宛如黑云覆顶一般兵临褒

  • 褒姒真的是龙精所化而成?西周灭亡,她只是导火线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褒姒

    《诗经》里曾经说过:“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这里面说的正是虞姬,在她倾城倾国的一笑里,一个国家就这样消亡在了历史的云海里,那么,虞姬她真有这样的能力吗?历史上曾记载着她的身世,荒诞之极,却也有无数的人相信里面的内容。甚至在《国语·郑语》以及《史记·周本纪》里面,也都有类似的记载。在历史上,大概是夏末

  • 烽火戏诸侯下场悲凉的冷美人褒姒,为何被后世女人如此羡慕?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褒姒

    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造就了周幽王天下第一情种之名,而冰山美人褒姒,也为人们所熟知,尤其是女人更是羡慕她得到这样一场华丽的爱情。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周幽王对她这倾国之爱,又到底值不值得?褒姒来自褒国,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从出生的时候,就被生母遗弃。传说她的生母是一个平凡的宫女,因为宫中有一个神秘

  • 晋献公算卦引妖姬祸国,她比褒姒妲己更牛,影响千年历史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褒姒

    春秋霸主算卦,卦象胜而不吉,蒙的准还是人性经不起考验文接上回:有好爹王思聪5亿试水,没有咋办?春秋霸主:创业第一招我教你惯例先说故事,再说分析。晋文公年轻时,是标准乖宝宝,原因吗就是他有一个强悍的爹晋献公!这爹有多强悍?在位26年直接奠定晋国霸业基础。政治上推行尊王,军事上持续开疆,假道伐虢就是他干

  • 两千多年的重锅——烽火戏诸侯,褒姒该背吗?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褒姒

    西周是如何灭亡的呢?《史记》是这样描述的:“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

  • 撕锦帛取乐、戏诸侯的红颜祸水褒姒,西周灭亡都怪她?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褒姒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胡曾《咏史诗·褒城》很多人都听过“烽火戏诸侯”这个荒唐的故事,在司马迁的笔下,周幽王昏庸无度,为博美人一笑不惜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而作为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自然为其背上了红颜祸水的骂名。那么在周幽王失去了各诸侯们的帮助,因无力抵抗外族

  • 褒姒:灭周的祸害还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褒姒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西周末年的著名妖姬褒姒,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提到褒姒,大家脑海中似乎自动便将她和“烽火戏诸侯”以及西周的灭亡挂钩了。那么褒姒真的是灭周的祸害吗,还是她也只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呢?表面上看,褒姒灭周似乎成为了历史上的公论了,先是在《诗经·小雅·正月》这首著名

  • 揭秘:四大美女选择标准,为何西施居首,妲己褒姒未能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褒姒

    历史的长河在前进的过程中大浪淘沙,但是最后为什么就淘出来了四位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真的是因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而从历史的长河中作为闪闪发光的“金子”被淘出来的吗?这四大美女在选择和评判时有哪些标准或者是依据呢?西施为何能够能够成为四大美女之首,历史中曾经倾倒一个国家的妲己和褒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