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亘古第一忠臣”比干其实是死在自己忠魂下

为什么说“亘古第一忠臣”比干其实是死在自己忠魂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庆文史阁 访问量:892 更新时间:2024/1/17 9:53:13

小时候看《封神演义》,就觉得比干是个厉害的人物,甘愿挖自己的心以表忠心。当然小说的描述有点夸张。比干也不可能自己挖心,但是比干的确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一生赤胆忠心的比干,最后却落得被人挖心而死的下场,很多人都知道,比干是被商纣赐死的。而小编认为:真正害死比干的,不是商纣王,也不是妲己,比干更多是死在自己的一颗赤胆忠心之下。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

比干,商朝最后一朝的丞相,他是商朝贵族商王文丁的儿子。比干自幼聪慧,而且好学勤奋。年纪轻轻已经是商朝的一朝太师,当然,那时他辅助的还是纣王的老爹帝辛。帝辛死后,又受托辅助纣王帝乙,比干一生勤勉,官至丞相。他不仅是纣王的老师,还是纣王的叔父。

比干从政40多年,到纣王时已经60多岁,他主张减少国民赋税,鼓励发展农业,积极发展冶炼铸造技术,商朝末期,也是很富强的。

可能因为看到自己的帝国繁荣强盛,商纣王也日渐变得骄奢淫逸,一味追求奢华和享乐,加之连年扩土征战。纣王连年加重赋税,强征暴敛。兴酒池,盛肉林,致民不聊生。作为当时朝中大臣比干,有作为纣王的叔父,他自然不忍纣王继续错下去。他多次劝纣王应以民为重,减少不必要赋税,去除不人道刑罚。可惜羽翼已丰满的纣王根本就不听自己叔父的话,比干还曾悲叹:“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最后他自恃自己的赤胆忠心,又是纣王的叔父,在纣王面前进谏三日不去。这样彻底惹怒纣王,落得被人挖心致死的下场。

比干被后世人尊为“亘古第一忠臣”,他的忠心无人质疑。因为《三国演义》,大家都认为是无道的纣王和妲己杀死了他,私以为,却是他的忠心害死了自己。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聪明的比干好像却不理解这个道理,也可能身为纣王叔父这个身份蒙蔽了他。他以为作为纣王的叔父,自恃自己是长辈,认为自己强硬进谏,纣王会悔改。可惜,他忘记了君臣尊卑有别的道理。人前人后都知道比干是一代贤圣,比干如此明着与大王对着干,说纣王的不是,这不明摆着拆台嘛。我估计纣王早就想干掉他了,常年唱反调,你如此一个圣明说我诸多不是,不就是说我昏庸嘛,不干掉你我能愉快。

很多时候,一心要辅助自己的顶头上司,忠诚和能干肯定是需要的,但是还得要处处照顾领导的颜面。聪明一世的比干却在这点上犯了糊涂,做了实事却不懂得唱黑脸,往领导的脸上贴金,反而要领导自己唱黑脸,好名声全自己领了。你再深得人心,对国家作用再大,忠心堪比日月又有何用,因为领导也是人,也想做人上人。

标签: 比干

更多文章

  • 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为什么被供为财神?到底谁是正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比干

    要说起拜神,我们中国可谓历史悠久,送子观音和财神大概是我们最常供奉的两尊神了。这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历来最看重的两大愿望:求子与求财。但是其中关于财神的说法,却是十分混乱繁杂。在民间,关公、赵公明、比干和范蠡都被当成财神供奉。除此之外,还存在“文财神”财帛星君,“偏财神”、“五路财神”等说法。那么在这

  • 四川发现商代国宝,铭文内容轰动考古界,专家:比干后人的逃亡史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比干

    四川发现商代国宝,铭文内容轰动考古界,专家:比干后人的逃亡史古代由于争权夺利的现象很普遍,再加上朝代更迭,所以有些大臣可能这会受到重用,过会就遭到了各方势力的追杀,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商代的大臣就是为了躲避追杀此处逃亡,他的名字叫做比干,我们从四川发现的一个商代国宝,其上面的铭文内容轰动了考古界,专家

  • 冬天进补多吃这个鱼,没法人工养殖,简单一炸,比干炸带鱼好吃

    历史人物编辑:小张情感说标签:比干

    冬天多吃这种鱼进补,不能人工养殖,就是炸的,比干炸鱿鱼还好吃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外面的天气太冷,身体消耗的热量和能量都很大,所以我们在穿衣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滋补和滋补。有一句白话叫“冬补春虎”。营养跟上了,一家人就好了。在我们北方,说到寄托和寄托,我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牛羊肉。确实好吃又有营养,就是价

  • 《封神榜》:姜子牙为何不救比干,是救不了还是不想救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比干

    在《封神榜》中,商朝丞相比干的死,让很多观众无法接受。作为一个一心为民的贤臣,最终被挖心而死,真的是让人无法接受。我们知道姜子牙曾经给过比干一道符让他有难的时候一定要用,不过最终这道护心符还是没有护住比干王叔的命。不过从这里我们也看出来,姜子牙早就料到比干有挖心之劫,为何仅仅只是送他一道符保命而不是

  • 《封神演义》中比干面对纣王的昏庸依然忠心耿耿维护,是愚忠吗?

    历史人物编辑:悠悠一君标签:比干

    在我国历史中,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君主,那就是纣王,纣王可以称得上是出了名的昏君,在他成为商朝得君王之后,一直对于民众进行压榨,导致下层民众苦不堪言,而就是这样一位君王的身边竟然有一位非常非常糊涂的大臣,名字叫比干。比干是纣王的叔叔,他只想着辅助纣王怎样建设好国家,而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所以比干是历史

  • 赵公明、比干、范蠡、关公这几位究竟谁才是“正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比干

    财神是传说中掌管人间财运的神仙,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很多人的家里甚至公司里都会设置一个摆放财神像的地方,早晚供奉。但是,细心的朋友往往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们供奉的财神并不一样。大致来说,在民间有赵公明、比干、范蠡、关公四位被人们当作财神来供奉,而且有些地方还有“文财神”财帛星君

  • 比干放火烧掉轩辕坟,不料烧死了妲己的族人,所以他注定要死

    历史人物编辑:墨落寻烟标签:比干

    当时姜子牙自己因为有些技巧,便开了一个算命的小店,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讨论,使得他的这个小店非常火。当时琵琶精在朝歌见了妲己,并且吃了一整夜的人,正要回去时,半路看见了姜子牙开的这个小店,人气如此火爆,使得琵琶精非常的不服。便换了自己的模样故意跑去店中找事。但姜子牙瞬间就看出了她是一名妖怪,便随手抓起

  • 为什么比干之死在《史记》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版本?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比干

    他是神话小说中的传说,开腹后被奉为神明。也是百姓家中非常受欢迎和尊敬的财神爷。千百年来,比干的形象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然而,当它被淡化时,它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妇孺皆知。当然,比干的形象能够如此深入人心,当然和他最基本的历史形象有关。关于比干之死,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史料主要来自于《史记》的♬和

  • 比干还有个遗腹子,留下一个姓氏,现在已成南方大姓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比干

    相信大家都看过封神榜吧!还记得封神榜里,那个忠心耿耿的比干是怎么死的吗?是的,妲己蛊惑纣王把比干的心剖出来做药引,纣王美其名“借”。比干是商朝的太师,也是纣王的叔叔,他在位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并且主张减轻税赋,是商朝的一代忠臣,但是最终死于奸臣的手中。比干还有个遗腹子,留下一个姓氏,现

  • 比干“劝谏”纣王被处死,海瑞“痛骂”嘉靖帝却活得好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比干

    说古往今来,解世间百味。大家好!这里是“说易解道”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志士,但是往往下场很惨,能善终的几乎很少。也就那么几个,大多数直接被皇帝脑袋。我们学过的课文上有一个成功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极少成功的案例,像商朝的比干结果就被纣王刨了心。明朝的海瑞也是一代名臣,做官期间曾上书嘉靖皇帝3000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