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对比商纣王和隋炀帝,他又何来名声不好一说?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对比商纣王和隋炀帝,他又何来名声不好一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北宋秘辛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4/1/20 3:29:34

引言

秦始皇和汉武帝算一个方向,商纣王隋炀帝也可以算一个方向。商纣王和隋炀帝被现在少数人吹捧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有些人不愿意细读历史,又喜欢故作惊人之语。这种危害是相对比较轻的。读三国的很多也吹赵云,虽然没有那么离谱,实际上都是可以理解的。而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兴起,则是有很大的历史原因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评价都沾有一个"暴"。意思是这两个皇帝过度使用武力,对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在比较太平的王朝里,秦始皇和汉武帝当然要被当做不好的象征,上到皇帝下到黎明都要警醒。但是在某些极度渴望战功,渴望国家统一的王朝里,这两个皇帝又成了偶像了。

其次,秦始皇确实如此,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确实太苦了,也没有享受到他们辛苦建造的便利,对他们来说秦始皇就是暴君,这点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不是秦朝人,我们没有受到一点秦朝百姓的苦难,但是我们却享受着秦朝的部分设施、制度,甚至是影响力,对于我们而言他就是古代帝王中排名第一,是一位伟大的皇帝。最简单的道理,因谁获益就替谁说话,我要是因为秦始皇遭受苦难的秦朝人,我肯定骂死他,但既然我活在现代社会,还一定程度上受他遗泽,那我自然对他的评价会更倾向于积极的一面。

再者,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汉朝皇帝从刘邦开始,就以秦二代而亡当做例子,时刻关注百姓的生计,讲究与民休息。只等汉武帝继位,这才改变了风格积极进取,主动出击。不过总得来说,历史上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评价都不是很高,尤其在正统的儒家学者眼中,这个两个皇帝都不是特别好的例子。在开疆拓土方面,元、明、清各有成就,自然也不必学什么秦皇汉武。

因为现代是博眼球的时代,而一些反传统的言论有利于博眼球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其次,传统史学界里一些名声不好的皇帝,多为改革者,在当时的语境下其言起行过于超前,因此在历史上留下恶名。而如今时移势易正是一个飞速变革的年代,这样的年代里,曾经锐意改革的君王自然更容易获得现代人的认同。因此才会有这么多为古代君王翻案的人这是原因之二。其三不能展开了说,四个字借古讽今。公正的说,像纣王,本身是因为触及到奴隶主的利益,而被内外势力联合打败。纣王统治前期精明强干,可是后期昏庸,联想到西周时还没有大改史书的习惯,所以纣王的昏庸是可信的。

秦始皇古代帝王中排名第一,何来名声不好?残暴吗?那是秦的立国之本,换谁上都一个样,毕竟是法家治国,可是秦始皇是古代帝王中排名第一是历朝历代都公认的。为什么不被后世认可,我觉得是儒家作梗,毕竟秦朝是法家治国。至于隋炀帝,杨广当太子的时候十分精明强干,当了皇帝确实有点不靠谱,但众所周知,李家开了大改史书的坏风气。隋炀帝就是古代版大进步扯大了,京杭大运河可是利在千秋。商纣王是被周朝给黑的,本人猜测夏的历史估计是被商完全销毁了,考古不出一点痕迹,变成传说。只是古代信息不发达,统治者为了控制人民把不利的历史给抹杀了。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追求客观真理,加上考古学的佐证,很多历史真面目拨云见日,这样挺好的,让我们更有民族自信。隋文帝也是一代明君,隋炀帝也没有那么差,可是在唐朝史官的笔下就成了十恶不赦的昏君,是非曲直,我们今人也没法评说,可是我相信历史上的隋炀帝绝对没有那么不堪!至于现在为什么给他们“翻案”,我想一是现在人们看得多了,变聪明了,觉得史书上说得也不准,翻案也成了常态,像曹操就是典型例子。二来他们本身也确实有治国才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三来,就是现在的我们不喜欢那种完美无缺的明君了,反而对这种复杂的君王感兴趣,而且君王本来就是复杂的。至于商纣,这块我不得不说一些不那么正统的东西了。

周的几位初代统治者可以被理解为是儒家的“圣王”,而儒家史学之下,商代是一个天生不受待见的形象。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范围内,夏商周三朝应该被理解为华夏民族的核心部落和民族认同形成之后向外的融合和扩张阶段,而商周之交,是西方部落兼并中原部落——儒家的投降史可能是后世才开始,但粉饰征服者的传统很可能是一种既有的习惯。文王武王的贤明和纣的昏暴更多地是一种春秋笔法之下为了对立而对立的状态,甚至于商纣的故事无比接近夏。这是一个根本没法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代,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民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光彩的部分被人为修改了,这远远诞生于致力公正的史家们出现之前。

现代人可以受到大统一和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国家富强、货运方便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却大都不会想到,如果自己生活在商、秦、隋被挖心、被抓去修长城、挖运河会有多惨。即使想到自己生活在商、秦、隋,将自己代入的也是庙堂之上的高官会怎么做,所以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演。

参考资料:

《史记》

标签: 商纣王

更多文章

  • 商纣王囚禁姬昌七年,后因姬昌吃了一块“肉饼”纣王:你自由了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商纣王

    商纣王囚禁姬昌七年,后因姬昌吃了一块“肉饼”纣王:你自由了在中国古代史上商纣王是有名的暴君,虽然是几千年前的人物,但现在依然有很多人知道他的暴行,作为帝王没有名留青史反而恶名被传了几千年。他的暴虐形象这也是他作为帝王,给后世的君主做的一个反面教材了吧。所以后世的皇帝在暴政上没有一个可以超过他的,古人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商纣王之谜,传说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商纣王

    商纣王之谜和武王攻打纣王,历来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其中,在风神传奇中,以这件事为主要线索,宣传和鼓舞功绩,责备纣王无能,但在真实的历史中。第一代商周王真的只有残忍吗?让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商纣王的性格。商纣王,本名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国王。他在位的时间众说纷纭,但他的历史成就却充满了谜团。首先来说说

  • 商朝灭亡后,商纣王之子想要复国举兵叛乱,被周公旦平定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商纣王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大军征伐商朝,在牧野与商朝军队展开决战,周武王打败商军,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最终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但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诸侯,封地就是在商朝的故地,让武庚继续管理商朝的遗民。但周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就在武庚封地的周围设立邶,鄘,卫三国,周武

  • 商纣王并没有后世传说那么坏,周初指控他最大的罪名居然只是酗酒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商纣王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36)前文我们提到,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关于纣王的罪状,基本奠定了《封神演义》中纣王故事的基础。但《帝王世纪》中的史料,距离商周之际已经一千余年,并不是一手记录,而是经历了很长时间传说的整合。顾颉刚先生即认为:“他(皇甫谧)是造伪史很有名的人,所以他集合了前

  • ?历史真相:妲己真的是毁国的妖妃?商纣王当真是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商纣王

    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讲述了一段在武王讨纣的历史背景下,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神话故事。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书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残暴君王,他好酒、淫乐、宠妲己,甚至建酒池肉林,奢靡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亲奸佞远贤臣等等,罪行罄竹难书……最终,牧野之战,将士们临阵倒戈,失去民心

  • 印第安人是商纣王的后代?“环太平洋文明圈”的理论有待考证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商纣王

    印第安人真是纣王的后代么?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一定证据的。根据考古学家张光直提出的“环太平洋文明圈”等理论,印第安人和汉族是共享着一些基因链的。当然,印第安人不一定全都是纣王的后裔,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研究来判断,殷商民族确实与印第安人在文化种族上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关于环太平洋地区远古文化的相似之处,很

  • 老农钓到一只乌龟,身背四支箭头,揭开商纣王的“捉鳖”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朱哥爱民标签:商纣王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中国人凡事都讲一个“缘”字,许多看似荒诞离奇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那些习以为常的瞬间。尤其是一些珍贵文物重现人间时,通常都是在某种巧合的条件下与世人见面。青铜鼋与老农的奇缘十七年前的夏天,河南有位老农在闲暇之余,来到河边钓鱼。农村人的生活节奏慢,一年四季也就春耕秋收时比较忙。再加上

  • 河南出土商朝甲骨文,内容颠覆认知,原来你是这样的商纣王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商纣王

    一说到商纣王,大家肯定马上想到他是有名的暴君,对百姓横征暴敛,残害忠臣,宠幸妲己,可以说是个罪行累累的帝王。而随着河南殷墟遗址的发掘,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从甲骨文中,大家发现也许商纣王可能并不像历史记载的那样,相反可能还是个仁慈的帝王。 历史上关于商纣王残暴的记载很多,在《尚书》书就有罗列其

  • 宋废帝刘子业有多荒唐?给姐姐送男宠,比商纣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商纣王

    2018年,由关晓彤主演的古装剧《凤囚凰》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映。在这部剧当中,人们认识了应该残暴荒淫、昏庸无道的皇帝刘子业。但是,立马就有粉丝站出来为刘子业说情:这只是艺术需要,说不定历史上的刘子业是一个好人呢?那么,历史上的刘子业到底是一个昏庸残暴的昏君,还是一个被历史和后世之人冤枉的“好人”呢?事

  • 商纣王发明了令人煎熬的“滴水刑”,以此来处罚犯错的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活史仁穆标签:商纣王

    古代的皇帝,一般来说就是最高的领导者,没有人可以质疑他们的权威。跟我们现在的社会不一样的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哪怕是最高的领袖都有可以监督的机制,可是那个时候他的话就是绝对的命令,所以没有人可以反驳,也没有人可以监督,也没有人告诉这种做法是错的。退一步来说,哪怕底下的人知道这种做法是错的,他们也不能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