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商纣王帝辛是否邪恶,周武王是否正义呢?一切都是为了权力

历史上商纣王帝辛是否邪恶,周武王是否正义呢?一切都是为了权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雨乐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4/1/20 3:03:14

商纣王帝辛是否邪恶,周武王是否正义按照儒家史书来判断早有定论,至今为止都争论不休,我们只说事实。

商朝是中国奴隶制社会最为鼎盛的朝代,社会秩序稳定,文化、文明发达,国家基本没有受到大的入侵,经过几百年的开疆扩土,逐步形成了现在中华文明的文化版图。

商朝的统治阶层是奴隶主贵族阶层,社会阶层固化很严重,虽然国家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和附属小国组成,却都因为同样的宗教神权统治,从而达到了权力稳固。神权和王权的对立与相持形成了王朝的凝聚力。

商朝的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神权,制约王权,采取祭祀的方式,王权对国家的任何重大决意,都要进行祭祀,祭祀的目的其实就是和神权的掌控者祭司进行谈判和妥协,而祭祀的用品往往是社会地位极低的奴隶或者战俘。

商纣王继位后,他为了加强王权的统治,逐渐的减少了祭祀的次数,说简单点,很多朝中大事,不再神神叨叨的问上天,问上天其实就是和神权阶层进行协商,也就是把王权的部分权力与神权阶层进行分享。

纣王不但减少了祭祀次数,而且打破了阶层固化,用了一些地位很低的有能力的人朝中任官,中国历史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家改革家就是恶来原来就是一个奴隶,还有一些如飞廉、费中、左疆等人都不是世官大族出生。

商纣王为政期间,对民生很重视,特别是把奴隶的地位提高了很多,他的社会改革对当时来说太过先进,集中王权,废除神权,打破贵族世袭等等,这些都对贵族阶层的利益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周是商朝的西面的一个强大的部落,周文王时期,商朝的贵族神权阶层为了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联络周文王出兵征讨商纣王,被纣王打得满地找牙,周文王还被俘虏到了朝歌,坐了十年的牢,后世传他在牢里还写成了《周易》。

商纣王为了警告朝中的贵族阶层,决定举行一次祭祀,祭品就是周文王。周部落的首领伯邑考带领了另外两个弟弟姬发、姬旦来到朝歌,愿意替父亲周文王作为祭品,最后商纣王选定了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为祭品,献祭上天。

伯邑考被商纣王杀鸡儆猴祭祀上天后,周文王被放回了周部落,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了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周武王继位后,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一直在联系各个部落和朝歌的商贵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姜部落,其首领就是姜子牙,姜子牙的女儿曾经嫁给伯邑考,伯邑考被祭祀后,他的女儿又嫁给了姬发。

朝歌的贵族阶层并没有死心,依然和周部落姬发有很强的联系,期望周能领军攻入朝歌,推翻帝辛,另立新王。

机会来了,纣王帝辛一次出征东夷,朝歌空虚,朝歌贵族立刻统治姬发率军前来,周与姜等部落立刻率军到达了盟津,并裹挟众多大小部落一起前往朝歌。纣王帝辛得知了周进攻朝歌,立刻率军西征救援。

纣王的兵力不足,由于平定了东夷,商朝的主力军队要驻守疆土,纣王又太过自信,认为又是一次周文王似的飞蛾扑火,他就地组织了奴隶和战俘进行平叛。

周武王和商纣王在牧野一战确定了商、周的朝代更迭,商纣王惨败,而失败的原因是商朝贵族买通的他军队里的高层将领,而那些奴隶和战俘虽然支持纣王,但却能力有限。战败后的纣王逃到了鹿台(今天河北沙丘),被追上的周武王军队斩首(纣王并没有自焚)。

周武王攻入朝歌后,为了笼络商朝贵族,大肆举行祭祀,而祭祀的祭品就是活人,第一次祭祀用的是纣王帝辛的首级和他的两个妃子。周武王连续祭祀了四十多天,最多的一次杀了六十多名奴隶进行活祭,而主持这些祭祀的祭司就是姜子牙。据记载,周武王和姜子牙都曾经亲手杀死祭品进行祭祀。

周武王违背了当时与商朝贵族的契约,不但没有另立新王,反而改朝换代,改国号为周。这引起了商朝贵族的强烈不满,到了周成王时期,商朝贵族阶层又联络了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进行叛乱,在周公旦的强力镇压下,才彻底的平叛,最后周公旦决定迁都洛邑。

另外提一下,大家所熟知的忠臣比干就是商朝贵族的代表人物,他曾经是商朝的大祭司,他是可以制约王权的,他与纣王帝辛的矛盾就是神权和王权的斗争,他也不是被纣王帝辛处死,而是被纣王帝辛作为祭品献祭上天了,只是祭祀的手段是挖心。这能说是纣王的残暴还是比干的忠心呢?

综上来看,纣王帝辛邪恶吗,周武王姬发正义吗?一切都是为了权力。

标签: 商纣王

更多文章

  • 他是商纣王的儿子,是至今没人敢在他头上动土的“凶神”!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商纣王

    太岁本是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岁星相应。在民间信仰中他是有名的凶神,主宰一日的十二辰及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旧时最忌在太岁所在的方位有任何举动,这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一语的来历。相传太岁即殷元帅殷郊,原是纣王的儿子。一日,他的母亲姜皇后在花园里游玩,发现地上有个巨人的脚印,她很好奇,就上去踩了几下

  • 商纣王猛将张奎,被姜子牙封为七杀星,三国时期下凡力压吕布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小金达人部落标签:商纣王

    武王伐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而最被人们耳熟能详的,便是明时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自古至今,人们喜欢神话多于历史。因为神话是可塑的,拥有更多想象空间,而历史却是铁打的事实,稍显冷酷。本文,咱们从神话小说的角度,说说商朝末年的几员猛将。其中之一,便是本文的主角。注意,这里说的商朝猛将,单指纣王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对比商纣王和隋炀帝,他又何来名声不好一说?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商纣王

    引言秦始皇和汉武帝算一个方向,商纣王和隋炀帝也可以算一个方向。商纣王和隋炀帝被现在少数人吹捧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有些人不愿意细读历史,又喜欢故作惊人之语。这种危害是相对比较轻的。读三国的很多也吹赵云,虽然没有那么离谱,实际上都是可以理解的。而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兴起,则是有很大的历史原因的。秦始皇和汉武帝

  • 商纣王囚禁姬昌七年,后因姬昌吃了一块“肉饼”纣王:你自由了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商纣王

    商纣王囚禁姬昌七年,后因姬昌吃了一块“肉饼”纣王:你自由了在中国古代史上商纣王是有名的暴君,虽然是几千年前的人物,但现在依然有很多人知道他的暴行,作为帝王没有名留青史反而恶名被传了几千年。他的暴虐形象这也是他作为帝王,给后世的君主做的一个反面教材了吧。所以后世的皇帝在暴政上没有一个可以超过他的,古人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商纣王之谜,传说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商纣王

    商纣王之谜和武王攻打纣王,历来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其中,在风神传奇中,以这件事为主要线索,宣传和鼓舞功绩,责备纣王无能,但在真实的历史中。第一代商周王真的只有残忍吗?让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商纣王的性格。商纣王,本名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国王。他在位的时间众说纷纭,但他的历史成就却充满了谜团。首先来说说

  • 商朝灭亡后,商纣王之子想要复国举兵叛乱,被周公旦平定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商纣王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大军征伐商朝,在牧野与商朝军队展开决战,周武王打败商军,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最终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但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诸侯,封地就是在商朝的故地,让武庚继续管理商朝的遗民。但周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就在武庚封地的周围设立邶,鄘,卫三国,周武

  • 商纣王并没有后世传说那么坏,周初指控他最大的罪名居然只是酗酒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商纣王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36)前文我们提到,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关于纣王的罪状,基本奠定了《封神演义》中纣王故事的基础。但《帝王世纪》中的史料,距离商周之际已经一千余年,并不是一手记录,而是经历了很长时间传说的整合。顾颉刚先生即认为:“他(皇甫谧)是造伪史很有名的人,所以他集合了前

  • ?历史真相:妲己真的是毁国的妖妃?商纣王当真是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商纣王

    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讲述了一段在武王讨纣的历史背景下,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神话故事。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书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残暴君王,他好酒、淫乐、宠妲己,甚至建酒池肉林,奢靡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亲奸佞远贤臣等等,罪行罄竹难书……最终,牧野之战,将士们临阵倒戈,失去民心

  • 印第安人是商纣王的后代?“环太平洋文明圈”的理论有待考证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商纣王

    印第安人真是纣王的后代么?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一定证据的。根据考古学家张光直提出的“环太平洋文明圈”等理论,印第安人和汉族是共享着一些基因链的。当然,印第安人不一定全都是纣王的后裔,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研究来判断,殷商民族确实与印第安人在文化种族上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关于环太平洋地区远古文化的相似之处,很

  • 老农钓到一只乌龟,身背四支箭头,揭开商纣王的“捉鳖”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朱哥爱民标签:商纣王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中国人凡事都讲一个“缘”字,许多看似荒诞离奇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那些习以为常的瞬间。尤其是一些珍贵文物重现人间时,通常都是在某种巧合的条件下与世人见面。青铜鼋与老农的奇缘十七年前的夏天,河南有位老农在闲暇之余,来到河边钓鱼。农村人的生活节奏慢,一年四季也就春耕秋收时比较忙。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