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老人河边钓鱼,捞出3000多年前“商纣王”的宝贝,专家:价值18亿

老人河边钓鱼,捞出3000多年前“商纣王”的宝贝,专家:价值18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嘉兴 访问量:2832 更新时间:2024/1/20 11:24:41

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朋友或许听过一句话“龙生九子,其形各异”,其中一子名为“霸下”,亦称“赑屃(bìxì)”,在民间还有一个名字“鼋”,而且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什么乱七八糟的,‘龙生九子’属于神话,怎么可能真实存在呢?”当然,“龙生九子”的确属于神话,但在诸多古籍中,古人还是将“鼋”定义为“龙子”之一;2003年,一位老人还在河边钓出了一只价值18亿的“鼋”。

现实中,“鼋”属鳖科动物,也是同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理论上只生活在内陆河流中;我国先祖很早就发现了这种动物,《录异记》载“鼋,大鳖也”,其生性凶猛,不仅体型大,力气也大,负重千斤亦能行动自如,这明显就是神话中“霸下”的影子嘛。之后,《尔雅翼》把“鼋”列为龙子之一,也就成了“霸下”或“赑屃”;当然,很多记载还称呼鼋为“河伯使者”,《西游记》中亦有出现。

千年来,历代古籍中不乏“鼋”的影子,只不过叫法不同。喜欢旅游的朋友或许对黄帝陵比较熟悉,其中的“守护神”就是一只鼋,据说它还曾帮助黄帝一统中原;当然,这些都是古人塑造出来的“神话形象”,大多龙首龟身,说这样的形象是一只现实中存在的“鼋”,怎么看也觉得不像;有朋友怀疑“或许古人崇拜的根本不是鼋,应该只是一种虚拟形象吧?”

这就引出了《左传》中的一则故事,说郑灵公曾与公子宋争食鼋肉,最后竟“染指于鼎”;这就很好理解了,古代的“鼎”暗喻“天下”,俩人吃个鼋肉都能涉及到“鼎”,足见古代“鼋”的地位之尊崇。当然,虽然诸多古籍中记载,古人对“鼋”十分崇拜,甚至将其形象塑造为“非帝不可用”的饰物;但这也仅仅是记载,真正的实物究竟是什么样子,至今没有发现类似的考古资料、或文物来证实。

直到2003年,河南的一位老人在洹河边钓鱼。本来老人正在打瞌睡,忽然手里的鱼竿一沉,还以为是条大鱼上钩了,谁知拉上来一看,竟然是一只沉甸甸的青铜器;还不止这些,这件青铜器的样子太怪了,乍一看好像一只“乌龟”,龟背上又插着四个箭头,再仔细看,龟壳上居然还有许多奇怪的符号。2003年,新时代的老人可不简单,尽管钓上来的不是鱼,但眼见这件“带符号的青铜器”,心里也明白了三分;老人不敢怠慢,赶紧收了鱼竿直奔相关部门,这才引出一段“商纣王”的故事。

简单来说,有关部门见到老人“钓”到的青铜器后,一时间也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于是汇集众多文物、历史方面的专家进行联合鉴定;结果专家们惊喜不以,这是一件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产物,仅凭这“年代久远”就足以称得上国宝。之后,“龟背”上的符号也被破译,这才得知该青铜器的尊贵身份,竟然是殷商“纣王”的宝贝;古文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是:商纣王的一次“射礼”。

所谓“射礼”,也可以简单理解成纣王带领百官野外狩猎,但规定这次狩猎不能针对陆地上的动物,而是水中目标;铭文记载,百官猎到的都是水中鱼虾,唯有纣王的猎物是“鼋”,且在鼋背上连续射入四箭,并成功捕捉了这只巨鼋。这件事被随身的史官记录下来,商纣王对史官的表现很满意,一高兴就将这只鳖赐给了史官;当然了,古代等级森严,“御赐之物”可不能随便乱吃,于是为表感恩,史官令工匠按照鼋的样子用青铜重塑,并在鼋背上记载了纣王这一次射礼中的出色表现。

对历史、考古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殷商时代的青铜器可是“礼器”,某种意义上来看,青铜器也是歌功颂德的史料载体,其尊贵程度不言而喻;专家解释,“鼋”在古代本就地位尊崇,再加上鼋背上的四根箭,其象征意义就变成了“平四方之乱”,这件青铜器的尊崇地位再升一级。当然,除了“象征意义”之外,这件文物本身也是一件高等级的历史瑰宝;一般来讲,商纣王在历史中以荒淫无道的形象出现,但《史记》却记载其“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如今又有这件青铜器证明,商纣王能箭入鼋壳,再次佐证了他“武功盖世”的真实性。

之后,这件青铜器被命名为“商作册般青铜鼋”。乍一看似乎挺绕嘴,但每一个字都含有重要信息,所谓“商”指的自然是殷商年代了,“作册”是商纣王时代对史官的称谓,“般”是史官的名字;还要强调一下,老人发现这件青铜器时,正值国家博物馆面向全国征集文物。按评估,这件青铜器价值18亿,老人能从河里“钓”出这件国宝,着实缘分不浅;当然,老人获知自己钓到的是国宝后也很高兴,最终无偿捐出。

如今这件价值18亿的“商作册般青铜鼋”,就陈列在国家博物馆中,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去看看。

标签: 商纣王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封神演义中最大的罪人,导致生灵涂炭,不是商纣王、妲己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商纣王

    (历史释疑第75期/奉天玉)提起我国著名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这部作品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为背景,经过大胆想象和加工,为商朝的覆灭和周朝的新生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商纣王和妲己深恶痛绝,毕竟他们二人,一个沉迷酒色,偏听偏信,一个妖言祸国,狠戾暴虐

  • 商纣王真的如《封神演义》和后世文人所说那般残暴荒淫?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商纣王

    电视剧《封神演义》正在热播,其中,商纣王在剧中俨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被认为是荒唐无道、残忍嗜杀的昏君形象,常与夏朝的亡国君夏桀一起比较,提到昏君必有他俩。但当我们慢慢的翻看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事情并非是人们口中那样。“商纣王”称谓的由来按照现已发现的甲骨和史书的资料来看,商王

  • 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身材高大俊美,力量超群,能抵御成百的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老王头谈历史标签:商纣王

    大儿子名叫微子,小儿子名叫受德,也叫受,这两个儿子是一母所生。不同的是微子出生的时候,他们的母亲还是偏妃,生下了两个儿子微子和中衍后,母亲被立为正妻,之后生下的是受德。微子此人,仁厚贤能,多数人比较看好他,帝乙本意也是册立他为太子,但是遭到太史的强烈反对。太史据宗法而争:“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 为何现在集体捧商纣王,秦始皇等名声不好的君主,键盘侠害人不浅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商纣王

    其中典礼集会之词,标新立异固不可,机械陈腐亦不可。——《钟鸣呕心苦唇录序》历史板块向来都是互联网各大论坛上最热闹的地方,各路“键盘历史学家”唇枪舌剑,引经据典,看得人们眼花缭乱,不明觉厉。然而,网络上有真正懂历史的大神存在,自然也有搬弄是非的人物,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的历史板块开始流行一种“历史虚

  • 孔子是商纣王兄弟的后裔,老家在宋国却为何跑到了鲁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商纣王

    周武王灭商之后,开始分封天下诸侯,来拱卫西周天下。当时为了防止商朝遗民造反,武王将亲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分封在了商朝故都朝歌附近,以此来监视商人。又为了体现周朝的仁政,还把纣王之子武庚封为商侯,依旧掌管商地事宜,只不过管、蔡、霍三国对其有监管之权,因此也号称为“三监”。分封完之后不久,武王去世,太

  • 女娲娘娘是圣人级别的神仙吗?她连商纣王都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商纣王

    在《封神演义》中我们都知道最厉害的神仙就是先天圣人,他们不死不灭,每一个都可以开天辟地。先天圣人的意思就是他们出现的时间比天地还要早,或者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他们的元神就已经在混沌宇宙中修炼了。其实每一个先天圣人的实力都跟盘古差不多,有的可能比盘古还要厉害。在书中有七个先天圣人,但是里面并没有女娲娘娘

  • 清朝驴友误入深山,偶遇商纣王大将,方知史书里多有谬误

    历史人物编辑:老易说史标签:商纣王

    前言神话传说往往掺杂着历史,越为古老的历史越为神话化。在《山海神怪录》中,有这么一则奇怪的神话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位清朝的驴友在深山游玩时,居然遇到了南宋和商朝的人物。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这段神话故事,来看看这位清朝驴友到底在这个深山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误入仙山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有一位叫做智果的和尚,

  • 商朝灭亡真是因为妲己?其实不然,她也只是商纣王的战利品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商纣王

    一直以来,妲己都被当作是红颜祸水的典型,认为不是妲己的话,商纣王就不会这么昏庸,导致商朝灭亡;因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观点,认为商纣王早期其实是一个英明神武的中兴之君,而在历史上,早期时的商纣王的确也是如此,不仅国力大幅度提升,而且还开疆拓土,一举平定困扰了商朝多年的夷方,当真是不凡。 商纣王本名叫帝辛

  • 《封神榜》里商纣王手下五大战将,第一的战斗力堪比圣人

    历史人物编辑:秀漫说漫标签:商纣王

    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封神演义中的五个高人。第五位。这个人啊!还真的是“高”人。邬文化,他身高一般人都达不到。力气非常的大。换句话来说就是力大如牛。一顿饭都能吃了一头牛。一般人都做不到。而他战斗的武器只是一根排扒木。但是因为力气非常大,长得雷人,看起来就非常有震慑力。有人说他是天生神力,还有人说他是

  • 历史上真正的三大暴君,简直灭绝人性,商纣王和杨广不及他们一半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讲官标签:商纣王

    在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出现过很多的贤君雄主,他们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步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中华文明的前进书写上了璀璨的一笔。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因为雄君强主的横空出世,运用他们过人的才能从而结束那纷纷扰扰的乱世,亲手缔造一个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