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以蜀汉名将的战斗力为最强,五虎上将关张黄马赵,个个武艺高强,且声名远播。但在前三国时期,即三足鼎立局面尚未形成之时,帐下豪杰最多的,要数河北袁绍。
袁绍手下诸将,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太多表现机会,至少当这些将领在袁绍身边之时,其出场机会并不多。但如果结合书中各处描写,则会发现,袁绍帐下将领的实力绝不弱于后期的蜀汉。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面对连斩诸侯阵营两员大将的董卓先锋官华雄,身为盟主的袁绍发出了如此感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若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袁绍在对华雄的实力有一定认知的情况下,依旧判定他手下的颜良文丑两员大将中的任何一人,都具备斩杀华雄的实力,足见此二人战斗力之强悍。因此,袁绍阵营中的猛将,必是颜良文丑中的一位。
颜良文丑,这两位河北名将在《三国演义》中的出场机会,比之其他猛将,可以算是少之又少。二人最后的谢幕,都是为了衬托关二爷的勇猛无双——这二人分别被关二爷以一回合,三回合斩于马下。因此,后人在提起颜良文丑之时,总会认为这二位不过是徒有其名的水货。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袁绍既然能够认可这二位,证明他们绝对有一技之长。而将领得到主公赏识的最佳方式,便是展现出自己过人的武力和军事能力。曹营中的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的大将,此人绝非泛泛之辈。张郃多次与蜀汉猛将张飞交手,且在五十回合之内不落下风,可见张郃之能。但这样的良将,在袁绍阵营中,却排在颜良文丑之后。通过在袁绍军中的地位,可以看出,颜良文丑,似乎是强于张郃的。当然,仅凭猜测得出的结论,多是不靠谱的。颜良文丑二人,用实战证明了,他们绝非水货。
先说文丑。文丑在被关二爷三回合斩于马下之前,没有战败过一场,唯一的平局,是面对赵云,与之交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当时的赵云,处于巅峰前期,已然是《三国演义》中排名前十的武将。文丑能够与之酣战许久,证明文丑的武艺决不低。况且,赵云属于技巧型武将,他的武技非常精湛,因此与赵云交战的难度,是要大于和许褚等纯力量型交战的。文丑能与赵云相持,根据描写,文丑甚至略占上风,可见,文丑与赵云一样,是一位武技精湛之人。
此后,文丑未能再有出场机会,直到与曹操交战时。文丑出战时,颜良已经被关二爷所斩杀,袁绍军心已乱,军威已衰,在气势上,文丑并没有优势。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射伤张辽,二十回合之内令徐晃知难而退。原文中的说法是,徐晃在交战二十回合后,“料”敌不过,可见,二人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而徐晃在此之前,能够与许褚交战五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可见,文丑的武艺,可以说强于任何一位曹营武将。
文丑如此强悍,作为他好兄弟的颜良,必然非等闲之辈。颜良最先展示自己不平凡的,是在冀州城下,韩馥与袁绍会面,韩馥手下欲趁机刺杀袁绍。结果颜良在一瞬间便将刺客反杀,由此可见,颜良的反应能力和速度,可谓顶级。此后,颜良亦未能再次有出场机会,直到与曹操交战。
颜良在与曹军交战时,曹操帐下将领宋宪先来迎战。宋宪和魏续,曾经是吕布手下的将领,后来归降曹操。这两人曾经深受吕布信任,吕布作为天下第一名将,对于各个将领的能力,看的是很准的,既然他能对宋宪魏续二人给予信任,可见此二人也不是吃素的草包。但宋宪在三回合之内被斩杀,魏续上前报仇,结果也被秒杀。徐晃见状,出马迎战颜良,结果没几个回合,便败归本阵。颜良在连斩两名中等能力将领的情况下,还能迅速击败许褚,可见其能力不俗。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袁绍帐下的颜良文丑,均是不世出的名将,就曹营而言,没有任何将领能够对得上他俩。关二爷之所以能够秒杀这两位,一半归功于运气,一半归功于主角光环。因此,袁绍帐下第一猛将,颜良文丑可并列。而这两位,不仅是袁绍帐下的猛将,放眼当时天下,能够正面击败此二人的,亦不超过无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