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是刘备集团的一次巨大波折,之前刘备集团的势头还是蒸蒸日上,“襄樊之战”后则是一落千丈。“襄樊之战”的失败的主要责任人就是关羽,虽然关羽前期打得可圈可点,但是结果就是这样,责任应该算在他的头上。除此以外,在“襄樊之战”中还有一个间接的背锅者,那就是刘备的义子刘封。关羽曾经要求刘封和孟达出兵协助自己进攻襄、樊,被二人拒绝。在《三国志·蜀书·刘封传》中使用的是“不承羽命”,很多人认为刘封和孟达拒绝出兵是战场抗命的行为,也有很多人认为关羽其实并没有权力来调动刘封、孟达二人。小编下面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关羽、刘封二人的职权
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超然,甚至衍生出关羽尾大不掉,刘备和诸葛亮不惜以荆州为代价坐视曹操、孙权除掉关羽的阴谋论的说法。可见关羽的位高权重。从资历上来说,关羽是刘备起兵开始就一直跟随的涿郡故人,劳苦功高,而且感情十分深厚。关羽曾经因为没有动手杀掉曹操而埋怨刘备;在得知黄忠与自己并列后拒不受拜,这些事情可以体现关羽的傲气,也可以体现出关羽与刘备的关系非同一般。
再从职权上来说,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关羽官拜前将军,是刘备集团中位次最高的将军,当然这个位次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羽都督荆州、假节钺的权力。刘备集团最巅峰的时候,也只有益州和一部分荆州,关羽在军事上占了一小半;关羽作为刘备集团唯一的假节钺的节将,一定程度上代表刘备的意志,也具有一定的专杀的权力。
另外从“襄樊之战”的情况上来看,《三国志》当中未有刘备命令关羽进攻襄、樊的记载,由此产生一个谜题:关羽北伐是刘备授命还是自发行为?这个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根据“襄樊之战”之前“汉中之战”的巨大消耗,以及刘备等人极为迟缓的动作来看,刘备集团似乎没有准备一场主动的大规模的战役,所以小编更倾向于关羽主动北伐的说法。也就是说关羽在对外战争上具有很大的便宜从事的自主权。
再说说刘封。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理论上来说有继承刘备集团的资格。但是既然亲儿子刘禅出生了,刘封自然要为刘禅让路。刘封的履历相较于关羽来说无疑是逊色很多。刘封被任命为副军将军,是一个杂号将军;权力上来说,虽然《三国志》没有明文记载,不过大概上是都督“东三郡”,即上庸、西城、房陵三郡。说是三个郡,其实地盘并不是很大,是从汉中郡分出来的几个小郡。而且地理环境较为封闭,与关羽负责的荆州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其战略意义只能是作为关羽北伐时的一个助力。至于假节或者假节钺的权力,刘封就更不沾边了。
关羽有没有调动刘封的权力
从地位和权重上来说,关羽无疑是要高于刘封的,可以说是刘备集团中武将第一人。不过关羽是否能够调动刘封呢?这一点却是未必。主要是根据荆州都督和假节钺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关羽荆州都督的身份,荆州地区的军事都由关羽来负责。如果刘封属于荆州的战区,那么关羽指挥刘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问题就出现在刘封都督上庸、房陵、西城等地的身上。从地理环境上来看,“东三郡”是位于荆州和益州之间的一块地区。由于《三国志》中缺乏地理志,关于这些地方的划分也不是十分明确。“东三郡”后来被曹魏攻取,重新划分为魏兴郡和新城郡,属于荆州所辖。不过这并不能确定刘备集团的“东三郡”要归荆州。因为曹魏没有益州,只能将“东三郡”归入自己所置的荆州,而根据东汉的情况,“东三郡”是从汉中分拆出来的,理应属于益州。关羽这个荆州都督没有权力调动益州的守军。
再有一个就是假节钺的权力。关于假节钺小编没有太深入的研究,多参考前辈论述,所以可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根据《晋书》以及《宋书》上的记载,这种特权可以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具有一定的专杀权。使持节可以处死二千石一下的官员;持节可以处死白丁,军事上与使持节相等;假节可以处死军事上冒犯军令的人。另外假黄钺可以处死节将,属于最大的特权。很多人根据这些特权来判断,关羽有调动甚至处死刘封等人的权力。
不过有一点,这些关于假节钺的史料都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以后,在西晋时期确定的,不能作为唯一参考;而《汉书》、《后汉书》中均未记载假节钺的具体的专杀之权,《三国志》更是没有百官志,所以关于三国时期的假节钺的权力是比较模糊的。从《汉书》和《后汉书》中一些假节钺者的记载来看,假节或者假节钺确实具备一定的专杀的权力,但是存在张弛的空间,大概是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而非确定的职权。总的来说,假节钺的专杀之权大于假节,不过假节钺的关羽是否能够擅自处死作为另一个战区司令(虽然这个战区相对于荆州来说有些没牌面)的刘封,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如何看待“不承羽命”的说法
那么如何看待《三国志》中刘封“不承羽命”的说法呢?小编个人认为关羽是没有权力调动刘封的,刘封以“东三郡”初步平定尚未稳固的理由拒绝出兵也不算是战场抗命。但是关羽在地位上毕竟高于刘封,所以用“不承羽命”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还有一些佐证。刘封逼走孟达,孟达投降曹魏后给刘封写劝降信,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刘封这个义子的尴尬身份,以及曹魏厚待投诚者的策略,可以说威逼利诱兼备,但是完全没有提到刘封在“襄樊之战”中抗命的说法;后来刘封丢掉“东三郡”回到成都,刘备责备刘封的原因第一是欺辱孟达,第二才是不救关羽。而关羽要求刘封出兵的时候,还没有落败的迹象,谈不上救助。刘备决定赐死刘封,也是考虑到诸葛亮提出的威胁刘禅的情况,而非战场抗命。所以小编认为,关羽要求刘封出兵,无论是从职权上还是从现实情况上,刘封都有理由拒绝。而后来刘封被处死,更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刚猛的性格和刘备义子的尴尬身份上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宋书》、《汉书》、《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汉唐间地方官加节的等级划分与权力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