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州都督、假节钺的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有调动刘封的权力吗?

荆州都督、假节钺的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有调动刘封的权力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沐历史 访问量:4790 更新时间:2024/3/7 11:47:05

“襄樊之战”是刘备集团的一次巨大波折,之前刘备集团的势头还是蒸蒸日上,“襄樊之战”后则是一落千丈。“襄樊之战”的失败的主要责任人就是关羽,虽然关羽前期打得可圈可点,但是结果就是这样,责任应该算在他的头上。除此以外,在“襄樊之战”中还有一个间接的背锅者,那就是刘备的义子刘封。关羽曾经要求刘封和孟达出兵协助自己进攻襄、樊,被二人拒绝。在《三国志·蜀书·刘封传》中使用的是“不承羽命”,很多人认为刘封和孟达拒绝出兵是战场抗命的行为,也有很多人认为关羽其实并没有权力来调动刘封、孟达二人。小编下面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关羽、刘封二人的职权

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超然,甚至衍生出关羽尾大不掉,刘备和诸葛亮不惜以荆州为代价坐视曹操孙权除掉关羽的阴谋论的说法。可见关羽的位高权重。从资历上来说,关羽是刘备起兵开始就一直跟随的涿郡故人,劳苦功高,而且感情十分深厚。关羽曾经因为没有动手杀掉曹操而埋怨刘备;在得知黄忠与自己并列后拒不受拜,这些事情可以体现关羽的傲气,也可以体现出关羽与刘备的关系非同一般。

再从职权上来说,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关羽官拜前将军,是刘备集团中位次最高的将军,当然这个位次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羽都督荆州、假节钺的权力。刘备集团最巅峰的时候,也只有益州和一部分荆州,关羽在军事上占了一小半;关羽作为刘备集团唯一的假节钺的节将,一定程度上代表刘备的意志,也具有一定的专杀的权力。

另外从“襄樊之战”的情况上来看,《三国志》当中未有刘备命令关羽进攻襄、樊的记载,由此产生一个谜题:关羽北伐是刘备授命还是自发行为?这个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根据“襄樊之战”之前“汉中之战”的巨大消耗,以及刘备等人极为迟缓的动作来看,刘备集团似乎没有准备一场主动的大规模的战役,所以小编更倾向于关羽主动北伐的说法。也就是说关羽在对外战争上具有很大的便宜从事的自主权。

再说说刘封。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理论上来说有继承刘备集团的资格。但是既然亲儿子刘禅出生了,刘封自然要为刘禅让路。刘封的履历相较于关羽来说无疑是逊色很多。刘封被任命为副军将军,是一个杂号将军;权力上来说,虽然《三国志》没有明文记载,不过大概上是都督“东三郡”,即上庸、西城、房陵三郡。说是三个郡,其实地盘并不是很大,是从汉中郡分出来的几个小郡。而且地理环境较为封闭,与关羽负责的荆州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其战略意义只能是作为关羽北伐时的一个助力。至于假节或者假节钺的权力,刘封就更不沾边了。

关羽有没有调动刘封的权力

从地位和权重上来说,关羽无疑是要高于刘封的,可以说是刘备集团中武将第一人。不过关羽是否能够调动刘封呢?这一点却是未必。主要是根据荆州都督和假节钺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关羽荆州都督的身份,荆州地区的军事都由关羽来负责。如果刘封属于荆州的战区,那么关羽指挥刘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问题就出现在刘封都督上庸、房陵、西城等地的身上。从地理环境上来看,“东三郡”是位于荆州和益州之间的一块地区。由于《三国志》中缺乏地理志,关于这些地方的划分也不是十分明确。“东三郡”后来被曹魏攻取,重新划分为魏兴郡和新城郡,属于荆州所辖。不过这并不能确定刘备集团的“东三郡”要归荆州。因为曹魏没有益州,只能将“东三郡”归入自己所置的荆州,而根据东汉的情况,“东三郡”是从汉中分拆出来的,理应属于益州。关羽这个荆州都督没有权力调动益州的守军。

再有一个就是假节钺的权力。关于假节钺小编没有太深入的研究,多参考前辈论述,所以可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根据《晋书》以及《宋书》上的记载,这种特权可以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具有一定的专杀权。使持节可以处死二千石一下的官员;持节可以处死白丁,军事上与使持节相等;假节可以处死军事上冒犯军令的人。另外假黄钺可以处死节将,属于最大的特权。很多人根据这些特权来判断,关羽有调动甚至处死刘封等人的权力。

不过有一点,这些关于假节钺的史料都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以后,在西晋时期确定的,不能作为唯一参考;而《汉书》、《后汉书》中均未记载假节钺的具体的专杀之权,《三国志》更是没有百官志,所以关于三国时期的假节钺的权力是比较模糊的。从《汉书》和《后汉书》中一些假节钺者的记载来看,假节或者假节钺确实具备一定的专杀的权力,但是存在张弛的空间,大概是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而非确定的职权。总的来说,假节钺的专杀之权大于假节,不过假节钺的关羽是否能够擅自处死作为另一个战区司令(虽然这个战区相对于荆州来说有些没牌面)的刘封,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如何看待“不承羽命”的说法

那么如何看待《三国志》中刘封“不承羽命”的说法呢?小编个人认为关羽是没有权力调动刘封的,刘封以“东三郡”初步平定尚未稳固的理由拒绝出兵也不算是战场抗命。但是关羽在地位上毕竟高于刘封,所以用“不承羽命”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还有一些佐证。刘封逼走孟达,孟达投降曹魏后给刘封写劝降信,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刘封这个义子的尴尬身份,以及曹魏厚待投诚者的策略,可以说威逼利诱兼备,但是完全没有提到刘封在“襄樊之战”中抗命的说法;后来刘封丢掉“东三郡”回到成都,刘备责备刘封的原因第一是欺辱孟达,第二才是不救关羽。而关羽要求刘封出兵的时候,还没有落败的迹象,谈不上救助。刘备决定赐死刘封,也是考虑到诸葛亮提出的威胁刘禅的情况,而非战场抗命。所以小编认为,关羽要求刘封出兵,无论是从职权上还是从现实情况上,刘封都有理由拒绝。而后来刘封被处死,更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刚猛的性格和刘备义子的尴尬身份上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宋书》、《汉书》、《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汉唐间地方官加节的等级划分与权力演变》

标签: 刘封

更多文章

  • 刘封若在,诸葛亮北伐胜算在握!为何刘封被赐死,随后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刘封

    诸葛亮虽然是有名的谋士,善于用兵打仗管理军队,但是一个管理者就算是再厉害也离不开志同道合服从命令的下属。可以这么说,当初如果刘备不赐死自己的义子刘封,诸葛亮也不至于被架空,无人可用最终空有满心的雄心壮志而没人帮助。那么刘备又是为什么要收刘封为自己的义子呢,历史上众说纷纭,最让人接受的一个解释就是因为

  • 刘封为何会被刘备赐死?看看刘封都干了啥?诸葛亮又说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喃成不亦标签:刘封

    #公元220年,刘封从上庸三郡回到成都,刘备见到刘封后责备他欺凌孟达,且不救援关羽,至于丢失上庸三郡,刘备并没有提及,因此对刘封也没有必杀之心。可是后来诸葛亮的一句话,却让刘备动了杀机。“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正是这一句话要了刘封的命。诸葛亮为何一定要说这句话?刘备为何一定要杀了刘封?事情还要

  • 关羽兵败樊城,刘封为何见死不救?一些历史学者:刘封做得没错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刘封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有名的古典文化小说,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三国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幻、金戈铁马。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关羽,如今他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江湖上依然有人称之为“关二爷”。可惜的是,樊城一战、荆州丢失导致关羽身死道消

  • 蜀主刘备当庭呵斥刘封,令其自尽,刘封自尽后,蜀主刘备黯然泪下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刘封

    公元220年,蜀主刘备当庭呵斥刘封:你个不孝子,有何颜面来见我,你作为一个正常人,为什么要听信反贼孟达的言语呢?说罢,刘备赐刘封死,让他自尽,刘封则仰天长叹道:我后悔不听孟达的话啊,刘封自尽后,蜀主刘备黯然泪下,为其哭泣。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公元201年,刘备南下投靠刘氏宗亲

  • 刘备临终前1个月突然醒悟,3年前赐死刘封是中了诸葛亮的圈套,他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武功高强,骁勇善战,跟随赵云、张飞等猛将征战沙场,尤其是在上庸之战中,刘封战功赫赫,占据上庸三郡。然而,刘封的下场却很悲催,他被最为敬重的义父刘备赐死。刘备在责令干儿子刘封自裁后,非常伤心,非常后悔,时常哭泣。刘备之所以赐死义子刘封,诸葛亮起了决定性作用,诸葛亮以刘封刚烈勇猛为借口

  • 刘封立下了很多战功也深得刘备信任刘备又为何亲自杀死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妖火说历史V标签:刘封

    提到刘备的儿子,大家一定想到阿斗,其实除了阿斗,刘备还有一个儿子。刘备刚到荆州时还没有生下阿斗,后继无人的他就收养了刘封这个儿子。据《三国志.刘封传》,刘封武艺高强,随刘备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刘封武功不错,但是为人傲慢,仗着自己是刘备的儿子而飞扬跋扈。刘备令刘封与孟达镇守上庸,刘备赐了孟达一副鼓吹,

  • 如果关羽战败之后被刘封救下来,那会不会有好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刘封

    刘风以前不姓刘,姓寇,家有爵位。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时,与当地大家族交往,结识了寇氏。有人将少年寇封介绍给了刘备。按照我们中国古代的传统规矩,长子是不能被别人收养的。说明寇封不是长子,也没有继承家族的财富和爵位。寇封是个武功高强的少年,跟着刘备说不定还能有一番前途,于是就认刘备为干爹,改名刘封。关羽是

  • 刘备去世前3个月才醒悟:赐死刘封是中了诸葛亮的圈套,可惜晚了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刘封

    话说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招诸葛亮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这就是《三国演义》里很有名的“刘备白帝城托孤”,展现了君臣之间的信任;然而事实上,《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跟正史有所出入,有一派学者甚至认为,刘备在临终之前,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中了诸葛亮的圈套!▲“刘备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

  • 关羽败走麦城,刘封为何见死不救?刘封死前讲出了实情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刘封

    关羽败走麦城,刘封为何见死不救?刘封死前讲出了实情导语:要说三国里面最大的遗憾,想必就是关羽败走麦城了。刘孙联军打赢赤壁之战后瓜分了荆州,刘备凭借大半个荆州的富裕成功吞并益州,接着又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让关羽吞并襄樊,伺机北上。当时和关羽对峙的于禁大军被关羽团灭,曹魏大将庞德战死。本来关羽可以顺势北上攻

  • 为保自己权力,挑拨刘备杀养子刘封,诸葛亮的心机与权术有多阴险

    历史人物编辑:清風明月逍遥客标签:刘封

    公元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刘备败回白帝城,忧愤成疾,自知不起,急将丞相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永安宫。诸葛亮将十七岁的太子刘禅留在成都,自己带着九岁的鲁王刘永、八岁的梁王刘理赶到白帝城。《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写道: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