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刘备的儿子,大家一定想到阿斗,其实除了阿斗,刘备还有一个儿子。刘备刚到荆州时还没有生下阿斗,后继无人的他就收养了刘封这个儿子。
据《三国志.刘封传》,刘封武艺高强,随刘备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刘封武功不错,但是为人傲慢,仗着自己是刘备的儿子而飞扬跋扈。刘备令刘封与孟达镇守上庸,刘备赐了孟达一副鼓吹,刘封居然夺之。刘封镇守上庸,经常欺凌孟达和上庸太守申耽等同僚,使得他的人缘不太好。
说起这件事,就要提到关羽了。虽然刘封立下了很多战功也深得刘备信任,但刘备的兄弟关羽却认为刘封这人心胸非常狭隘。当年刘备打算收刘封为义子时,关羽就对刘备说:“大哥自己有儿子,为什么收此螟蛉之子?”也许正是从这时候开始,便让关羽和刘封之间积下了矛盾。当关羽在攻打襄阳之时,被敌军围困襄阳。在这危急时刻,关羽向离被困地最近的刘封下达了一封又一封的告急文书,但是面对关羽的求救,刘封完全不顾襄阳城,乃至荆州都会被敌军攻占的危险,仅仅是因为自己和关羽之间的这点矛盾,便让他不顾大局,一心只有报复关羽,所以导致了最后的失败,从这件事便能够看出,刘封是一个心胸多么狭隘的人,而这样的问题让刘封还做了很多让刘备非常失望的事情。上庸作为蜀国的关防重镇,刘封和孟达攻占了上庸本是立了大功,无奈战取之后,刘封心胸狭隘的这个特点有暴露了出来。
然而,刘封却不怎么讨人喜欢,至少有一个人讨厌他。此人是谁?他就是刘备的结义二弟关羽。刘备在认刘封为义子的时候,可能没跟关羽商量,待关羽知道这一既成事实后,当面就给刘备来了句“大哥自己有儿子,为什么收此螟蛉之子!”关羽是讨厌收义子这种行为吗?不是。他自己就收关平为义子,而且爱如己出。说白了,关羽是讨厌刘封这个人。
到了刘备坐拥荆州之时,阿斗年幼,刘封又表现突出,于是刘备有了立刘封为接班人的想法。刘备把立刘封的想法告诉诸葛亮,征求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借口这是刘备家事,不肯表态。刘备又征求关羽的意见,关羽直接回答说:“兄长自有子,何必立螟蛉?”
关羽为了维护阿斗,反对刘备立长子刘封为接班人,彻底得罪大侄子刘封。刘备进益州的时候,刘封带兵助战,表现突出。再后来,刘备派刘封攻下上墉后,让刘封与孟达一起守备上墉。上墉是连接益州与荆州的咽喉要道,刘备把这里交给刘封,说明刘备还是很信任刘封的。
关羽被孙权偷袭,大意失荆州的时候,率领残部向上墉走去。这个时候的刘封,本来应该派兵接应关羽。刘封觉得关羽一直不待见他,选择了按兵不动。关羽迫不得已向刘封呼救,刘封认为关羽不需要他的时候,就说他是“螟蛉”。现在需要他救命了,才想起他,就继续装聋作哑,任由关羽被孙权斩杀而见死不救。
假如说刘封不死,那么,以他刚猛而又骄横的性格,在刘备魂归白帝城之后,他肯定不满诸葛亮主政,肯定是诸葛亮专权的一大障碍。到了那个时候,诸葛亮当然也能够杀死刘封。可那样做不好,刘封怎么说都是刘备的儿子,管他是亲生的不是亲生的,诸葛亮以权臣而杀皇室成员,一则败坏自己的名声,二则容易被政敌抓住把柄。所以,刘封最好由刘备亲自处死。
因而,这个时候,由诸葛亮出面说出那句致命的话,由刘备亲自杀死刘封,是最好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