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为何赐死养子刘封?关羽被杀有责任,诸葛亮11字评价是主因

刘备为何赐死养子刘封?关羽被杀有责任,诸葛亮11字评价是主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 访问量:3129 更新时间:2024/3/7 12:08:40

刘备在入荆州投靠刘表的时候并没有子嗣,当时刘备已年过四十,为稳定人心,刘备求取寇氏子弟寇封为子并改名为刘封,寇封原本是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收其为养子,也许是看中长沙刘氏在荆州的影响力,以便拉拢荆州本地豪族。

不管怎样,刘封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曾跟随张飞、赵云等人进攻益州,期间所立战功颇多,后来又跟随刘备攻打汉中。

曹操也想染指汉中,于是率大军来袭,刘备占据有利地形拒不迎战,只是派儿子刘封去挑衅曹操,这可把曹操气坏了,刘备自己死守不出,却让养子与自己对战,这明显是瞧不起他,曹操破口大骂:“你让你家假儿子出战,我让真儿子曹彰来打你。”

曹彰勇武之名在当时是得到公认的,由此可见曹操对于刘封的能力也十分认可,可惜后来刘备因关羽之死痛恨刘封,再加上诸葛亮对刘封的11字评价,刘备最终决定赐死刘封,那么诸葛亮是如何评价刘封的呢?

拒不出兵,关羽殒命

刘封跟随刘备确实立下赫赫战功,在攻取汉中后,刘封被指派前往上庸,与孟达共同攻打上庸,最终上庸太守申耽开城门举族投降,而刘封也因此被封为副军将军,与孟达共同镇守上庸。

而在攻取上庸不久,关羽就趁机攻打襄樊,曹操得到消息后派大将于禁领七军火速救援,结果不幸遇到暴雨导致的汉水溢流,以致于七军被水淹没,关羽领兵乘船攻打于禁,大胜,擒获于禁。

此时关羽处于优势,为了早日攻下襄樊,曾多次要求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派兵相助,结果刘封两人却以上庸归附不久为由拒绝出兵,后来关羽被东吴、曹魏联手坑了一把,导致关羽兵败而逃,最终被杀:

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襄樊之战的失败对蜀汉集团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不仅使得刘备失去一位信得过的大将,更重要的是,关羽之死导致刘备、诸葛亮在荆州的布置毁于一旦,命大将领兵从荆州出秦川的战略构想化为泡影。

不管刘封和孟达两人到底出于何种考虑不肯出兵相助,导致关羽兵败身亡的责任,两人是不可能摆脱掉的,而刘备对于刘封的态度也由此事,从欣赏转变为“恨之”。

不过此时蜀汉缺少人才,再加上蜀汉实力在三国中稍弱,刘备要保持内部稳定,团结一切力量一致对外,所以刘备并没有因关羽之死而严惩刘封两人,但刘备万万没有想到,接下来刘封的行为却令刘备的努力付诸东流。

孟达降曹,刘封败逃

刘封毕竟是刘备养子,地位自然要比孟达要高一些,在两人坐镇上庸期间,刘封没少凭此欺辱孟达,最严重的一次是刘封公然抢夺孟达的“乐队”,这无疑是对孟达的羞辱,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

孟达既怕刘备因关羽之死怪罪他,又愤恨刘封如此侮辱他,于是直接递给刘备一封离别信,带着手下投降曹魏了,这对刘备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毕竟孟达出逃一事若处理不好,会导致很多原本站位就摇摆不定的人离开:

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而曹丕见孟达投降更是开心不已,为了树立一个“好榜样”,曹丕不吝封赏,将孟达封赏为平阳亭侯,而曹丕在知道孟达与刘封的矛盾之后,更是贴心地让孟达与曹魏大军一起攻打刘封,帮助孟达报仇。

孟达已经投降曹魏,自然想要通过立功来快速融入曹魏集团,于是孟达便写信劝降刘封,但刘封性格高傲,怎么会接受孟达的劝降,奈何原上庸太守申耽反叛,使得刘封内外受困,结果战败逃回成都。

当初刘封拒不出兵相助关羽一事就已经惹得蜀汉集团元老派们不满,认为关羽之死,刘封要负很大的责任,结果这回又丢失镇守的上庸,面对这种情况,即使刘备有心回护,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人的看法。

诸葛亮劝诫,刘备赐死养子

不过刘封毕竟当了刘备那么多年养子,两人之间没有丝毫感情也说不过去,对于如何处置刘封,刘备一直没有想到好的办法,但接下来诸葛亮对刘封的评价却让刘备下定决心要赐死刘封。

原来,诸葛亮认为刘封对关羽这等从刘备创业之初就跟随的老人尚且不服从命令,又看不起孟达等地位比自己低的将领,这种性格的刘封就是蜀汉内部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不能留着: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其实更加重要一点是,刘封毕竟只是刘备养子,而现在刘备膝下已经有了刘禅这个亲儿子,如果将来刘禅继位,那么等诸葛亮等一众老臣去世后,刘禅恐怕很难把控住刘封,到时候万一刘封有不臣之心,蜀汉基业就要易主了。

刘备自然也能想到这一点,他内心当然更加偏向于亲儿子,而以刘封的性格而言,的确不适合辅佐刘禅,所以,为了给儿子铺路,即使刘封没有犯过什么错,刘备也会想办法制衡,更不说刘封犯下了这些大错。

在听完诸葛亮的建议后,刘备也终于下定决心除掉刘封,于是一纸命令赐死刘封,而刘封在接到刘备命其自裁的命令后,也十分懊悔当初没有接受孟达的劝降,以致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结语

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刘备已经有了亲儿子刘禅继承蜀汉基业,那么留着一个可能会成为隐患的养子对他有什么好处呢?而在史料记载中,刘封自裁后,刘备曾一度悲伤到痛哭流涕,可这到底是刘备的真情流露,还是在众臣面前的逢场作戏已经无人知晓。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 刘封

更多文章

  • 刘封曾经屡立战功,为什么诸葛亮还劝刘备杀了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刘封

    在三国历史上,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自此之后,蜀汉的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值得注意的是,在关羽北伐曹魏时,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但是,刘封和孟达没有听从。等到关羽兵败被杀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刘封自尽后,刘备深表痛惜。对于刘封的死因,历史上存在不小的争议。那么,问题来了

  • 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要杀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刘封

    刘备的养子就是刘封。刘枫的武功如何?《三国志》说他非常厉害。这个评价其实还是挺高的。三国之中,堪称非凡的也就只有许褚、吕布、张飞等少数人。刘锋能有这样的评价,可见他的武力值还是相当可观的。不过,《三国演义》中的刘锋,实力一般。除了能对付菜鸟,再强一点的他也打不过。“来描述。其实在正史中,刘封和曹彰根

  • 刘封我为什么不在襄樊之战中支援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封

    诸葛亮:今天请副军将军刘封做“我为什么不在襄樊之战中救援关羽”的主题报告。刘封:各位前辈,关于襄樊战役的经过,我就不再啰嗦了。上庸三郡丢了确实是我的责任,可是,大家把关二叔的死归结为我不出兵,我觉得这是欲加之罪。关二叔只是襄樊之战时要我出兵攻打襄樊,我没出兵。我也没想到东吴偷袭荆州,南郡糜芳投降,二

  • 刘封曾经屡立战功,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赐其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刘封

    刘封,刘备名义上的长子,但他不是刘备的亲儿子,而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收养的一个孩子。刘备之所以收养刘封,是因为他之前几个儿子都死掉了,那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担心自己没有儿子,所以收养了刘封。起初,刘备是将刘封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但在207年的时候,也就是刘备四十六岁的时候,他的老婆给他生下一个儿子

  • 刘备赐死养子刘封,真是因刘封不救荆州之围吗?看诸葛亮说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秦风猎猎标签:刘封

    公元219年,关羽领兵攻打樊城,殊不知东吴的孙权趁机对荆州发起突袭,关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不得不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大将吕蒙活捉后害了性命。不过,在荆州告急之时,关羽曾向离得最近的上庸驻军首脑,刘备的养子刘封求救,可当时的刘封却拒绝了关羽的请求,最后,刘备在得知实情后,一怒之下将养子刘封赐死。然而,

  • 鲍勋和王朗均谏止曹丕游猎,但因劝谏方式不同和旧怨导致鲍勋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鲍勋

    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喜欢喝酒的,有喜欢读书的,有喜欢游猎的,有喜欢斗蟋蟀的等等。即使是国家元首也不例外。不过作为国家的领导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导致下面的官员纷纷以帝王的兴趣去取悦君王来图升迁;而且一旦陷入兴趣之中,往往会耽误正事。所以有很多正直的大臣都会劝谏君王,克制自己的兴趣。“太宗得鹞

  • 身为忠臣子弟的鲍勋为何被魏文帝曹丕借故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鲍勋

    鲍勋是鲍信之子,鲍信又是曹操创业是的功臣,对曹操也有知遇之恩。我先说说鲍信当年在酸枣盟誓的时候,鲍信身居济北相,是二千石的大官,而曹操是弃官逃亡,没有一官半职在身,全靠自己家的兄弟曹洪、曹仁,陈留名士卫兹等人的资助才拉起队伍来。在酸枣联军进军荥阳之时,鲍信和曹操并肩作战,遭遇董卓帐下徐荣,徐荣是辽东

  • 干犯皇权:论鲍勋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鲍勋

    鲍勋是魏朝重臣,且是鲍信之子、勋烈之后,却因构衅曹丕、干犯皇权而惨遭诛杀。鉴于鲍勋曾得罪郭夫人之弟,因此历代史家往往将鲍勋之死,归咎于其与郭皇后的宿怨;实际考诸史料,可知鲍勋之死的始末因由十分复杂,与郭氏干系有限。或曰:(鲍信)有功于太祖,何如(鲍勋)得罪于郭夫人。--《三国志集解》鲍勋的真正死因,

  • 曹丕处死鲍勋,为何丝毫不考虑旧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鲍勋

    鲍勋是汉朝司隶校尉鲍宣九世孙,他的父亲鲍信曾任济北国相。鲍信是曹操的好友,当年与曹操共同抵抗黄巾军的进攻。在战斗中,曹操陷入重围,鲍信殊死力战,掩护曹操突围成功,但自身却战死疆场,连尸体也无法找到。这件事让曹操非常难过,用木刻鲍信之像,哭着祭奠他。此后曹操逐渐站稳脚跟,并且开始崛起。他也没有忘了当年

  • 三国中的蔡阳武功到底有多高,为何敢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一曲人散标签:蔡阳

    正史中的确存在蔡阳这样一位武将,但和野史、小说、民间评话中的蔡阳形象相差甚多,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都是曹操手下大将。先说说正史中的蔡阳 提到蔡阳,不得不说一下另外两个人物,一个叫刘辟,一个叫龚都。 刘辟早年跟随张角,是黄巾起义的重要将领之一,后来张角兵败被杀,残余的黄巾军就流落为草寇,各自占据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