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僧师徒都成佛了,为何还会被老鼋欺负,悟空却不敢吭声?

唐僧师徒都成佛了,为何还会被老鼋欺负,悟空却不敢吭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静心读史 访问量:4112 更新时间:2023/12/7 6:17:41

《西游记》中的老鼋曾经受过唐僧师徒的大恩,当年在通天河被灵感大抢占了府邸,成为丧家之犬,而幸运的是,灵感大王不知好歹,抓了唐僧,孙悟空无计可施下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灵感大王,这才使老鼋的府邸失而复得,报了大仇。

老鼋虽然修炼千年,却始终不谙世故,不善于拉关系找后台,如果懂的话,就不会让灵感大王欺负,老鼋大可以利用社会关系请来各路救兵,摆平灵感大王,由此可知老鼋实在没有什么江湖气。在后来观音收走灵感大王,唐僧师徒要过通天河而没有船只时,老鼋主动请缨,以身为舟,背三藏师徒渡河。而三藏师徒对它却表现得不甚信任,悟空甚至采取了对它有侮辱性质的行为(如用虎筋绦子穿鼻、脚登头),并用恐吓语言相威胁时,它也没有丝毫抱怨,从这些都可以反映出老鼋一开始确实是老实巴交。

然而,就是这个老实巴交的老鼋,却使唐僧师徒辛辛苦苦取得的真经差一点毁掉。由于取经团队“九九八十一难”少了一难,所以,八大金刚将师徒几人扔了下来,结果很诡异的,扔在了通天河岸边,老鼋感念当年取经团队帮助夺回府邸之恩,硬要充当司机,载他们渡过通天河。唐僧师徒没有其他的过河法子只能被老鼋驮着过河,谁知中途,老鼋问了一个让唐僧汗直冒的问题:

“老师父,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

唐僧专注取经大业,哪里还记得当年老鼋提及的事!在老鼋面前,唐僧无言以对。老鼋此时明白唐僧根本没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于是“发威”起来:

“他就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

我们在这里不妨注意到几个问题:第一,一向老实巴交的老鼋为敢向被加官进爵(进入正式权力系统的官僚)的唐僧师徒翻脸?第二,手段平平的老鼋为何敢挑战法力强大的孙悟空?第三,老鼋翻脸之后,孙悟空要保住唐僧和经书,自然来不及对付老鼋,但之后为何不找老鼋算账?孙悟空是熟悉老鼋的情况的,当年灵感大王的住处就是老鼋的府邸,有道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要找到老鼋绝非难事。

其实,一言以蔽之,老鼋之所以敢发起脾气,是因为他对唐僧师徒具备了“合法加害能力”,这种“合法性”使老鼋有恃无恐。老鼋之前老实,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发威”。就像明朝的太监在皇帝面前总装孙子(皇帝觉得这种人老实可靠),一旦被皇帝委以重任到基层去工作,便作威作福。

具体而言,唐僧师徒已经都当上了领导,而老鼋不过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地头蛇罢了,按道理是不能与之抗衡的。但是老鼋此时有恃无恐的背后是因为有“后台”,所以它根本无惧这几个掌握正式权力的官员。就如同权力的PK,始终是以权力的大小决定胜负。

那么,老鼋的“后台”是谁呢?

当唐僧师徒取经回东土时,观音菩萨又下达了命令:“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遂派揭谛传旨给八大金刚“按计行事”,而且让取经团队刚好扔在了通天河岸边,可见老鼋的发飙不过是“题中之义”,有这么一群领导在撑腰,老鼋焉会忌惮?

再者,孙悟空之所以不敢贸然出手对付老鼋,是自知唐僧有理亏之处,明明当年与老鼋达成了“口头协议”而且是“响允”也就是当年唐僧答应的很爽快:要向佛祖问他的年寿,可偏偏自食其言,这不是撕毁“合同”吗?尽管那是口头上的,但好歹也是领导,怎么也不能说话像放屁一样吧?且看唐僧听了老鼋的问话之后的表现:“沉吟半晌,不曾答应。”这压根就是不好意思的表现!连大领导都知道自己先有错,孙悟空焉敢对老鼋痛下杀手?

那么,以孙悟空之前的性格,虽然不下杀手,那么起码也得教训一下这个目中无人、不知报恩的家伙吧?怎么当时一点生气的姿态都没有呢?这就要联系孙悟空当时的背景了——第一,孙悟空已经进入了正式权力体系,做什么事当然得瞻前顾后,自然不会像以前那么冲动去喊打喊杀。第二,孙悟空历经八十难,实践出真理,他明白了“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没后台的都被一棒打死”的道理,老鼋既然敢对此时已经加官进爵的他们发飙,说明了老鼋的“后台”是可怕的,孙悟空不想再折腾了。

当年在通天河被灵感大王欺负的老鼋是何等的狼狈不堪,可一旦咸鱼翻身,得到领导的重用,便占据道德制高点来对付唐僧,根本不念当年的“夺回府邸”之恩。而老鼋的“合法加害能力”之所以如此的强大,完全是因为“元规则”盛行,老鼋明白,道德是一种力量,背景更是一种力量,审时度势,这些力量加起来构成的隐权力是强大的,唐僧师徒当然不敢招惹。不过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老鼋太不知进退,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难怪修炼了千年也修不成人身。

标签: 唐僧

更多文章

  • 成佛后的唐僧,地位居然比观音还要高?看乌巢禅师说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小亦读历史标签:唐僧

    唐僧,在整个取经队伍中,重不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唐僧虽迂腐懦弱,没有点本事又不辨是非,可他到底是队伍的主心骨,在任何人都想打退堂鼓的时候,他作为一个无法无术的凡人,居然有毅力坚持下来,这给那些徒弟们做了好的表率,为此,悟空八戒更加坚定信心,全心保护唐僧,西抵灵山。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的地位也是很高大

  • 为什么《西游记》里的妖怪都有拖延症,迟迟不吃唐僧?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唐僧

    (杨角风谈西游解密篇6——总第216期)注:解密篇是独立篇章,不要跟正篇弄混。西游记的主旋律是唐僧取经,如果抛开唐僧取经这条主线,我们会发现,西游记就剩下一堆妖怪想吃唐僧肉了。妖怪吃人,这本没什么稀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可西游记里的妖怪,为什么在抓到唐僧之后,迟迟不下嘴呢?有人就会说了,你这不

  • 如来佛祖得意二弟子,为何妖怪们不怕唐僧这个身份?经历九死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安阳源易缘标签:唐僧

    唐僧是如来佛祖二弟子,为何妖怪们不怕他这个身份?经历九死一生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悲喜自度,他人难悟。从大唐长安城出发14年后,唐僧师徒终于来到了西天灵山大雷音寺,取到了真经。也正是这一次,唐僧在500年的岁月里,历经九死一生,十世投胎转世为人,方才再一次见到师父——如来佛祖的真容。大雷音寺里,佛祖

  • 如来吩咐观音菩萨找三个神通广大的妖魔给唐僧当徒弟,什么标准

    历史人物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唐僧

    其实加入取经队伍是有标准的,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的,当乌巢禅师听说猪八戒加入取经团队后,惊叹: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乌巢禅师什么实力,想必大家都清楚,只说一件事,孙悟空挥动金箍棒就连人家巢穴中的一根藤都没有打断。然而实力如此之强的乌巢禅师,都羡慕取经,可见取经有多大的福利。然而

  • 老鼠精与唐僧,是否拥有前世姻缘?月老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虫子天下标签:唐僧

    在上一期的点评当中,虫子天下和大家聊了一下在镇海寺当中,孙悟空到底要闹哪样的事情,从中咱们可以看出,至少在唐僧这件事上,孙悟空还是知道不少的。这一期,虫子天下想和大家来聊聊关于老鼠精和唐僧之间到底有没有姻缘的事情。如果从一开始老鼠精与唐僧相遇的场景来看,可以肯定一件事,那就是老鼠精早就在等待唐僧的到

  • 取经起点为何选择大唐?李世民让唐僧取经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唐僧

    《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不知道大家考虑过这两个问题没有,取经的起点为何设置到大唐,李世民让唐僧取经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下面一锅粥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取经为何取经 咱们先来看看取经的源头,也就是为什么要取经,对于这一点如来佛祖有过这么一番说法:我现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

  • 轻松一刻:唐僧发现悟空的内裤有个洞,缝了起来,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奇葩搞笑菌标签:唐僧

    唐僧是个细心的人.. 他整理孙悟空的内裤,发现有个洞,然后就耐心的缝了起来;第二天发现又有个洞,于是又补了起来;第三天依旧还是有个洞,正当他拿起针线时,猴哥过来,一脚踹飞了唐僧,你告诉我:尾巴搁哪儿?搁哪儿?搁哪儿!编辑因为你不知道他是如何战斗的。编辑大家说一下还有救吗?编辑孩子在家练习单杠,说要成

  • 唐僧对如来高度忠诚!唐僧相当低调!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唐僧

    唐僧对如来高度忠诚!唐僧相当低调!假如看西游看久了,必定会有两个疑问——榜首、如来大学徒是谁?第二、唐僧,也即是金蝉子啥本事都没有,为何会组织他取经?咱们先把榜首个疑问放一下,来答复第二个疑问,即唐僧身上有哪些质量,终究感动了如来,不只让他做二学徒,还让他取经成佛。首要,唐僧对如来高度忠实!如来说的

  • 西游记,在唐僧离开后,女儿国国王会嫁给别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唐僧

    原著西游记,唐僧走后,千金国君会嫁给别人吗?说实话,唐僧当时是真的动心了。如果不是因为得经,唐僧说不定就留在那里,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最终,取经的念头压倒了娶妻的念头,弃女国君,继续西天取经。那么问题来了,唐僧离开后,女儿国的国王会不会嫁给别人?对此,我们不妨简单分析一下。笔者认为,女儿国的国王

  • 唐僧软弱还是个制造麻烦的人,佛祖为何选他为取经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唐僧

    为什么如来佛会选择唐僧作为取经人呢?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一不能挑二不能打三不会说,还是一个不断制造麻烦的人,简直就是一无是处,跟废物差不多的人。但佛祖偏偏选择了他作为取经人,挑起了如此重要的担子,到底看中他哪一点优点呢?其实,佛祖并没有看中唐僧有什么优点值得担当取经人的重任,而是因为佛教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