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李元吉三箭未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却能一箭射死李建成呢?

为什么李元吉三箭未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却能一箭射死李建成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的意林 访问量:2645 更新时间:2024/2/15 10:57:52

李元吉三箭未射中李世民,太正常不过了。

李世民领兵围攻李元吉李建成的突然和狠辣,大大出乎二人意料,难免惊慌失措。

已经势同水火宛如敌我双方势力的兄弟三人,太了解对方。尤其事变发生时,李元吉和李建成面对李世民突然摆开的阵势,知道此时李世民已经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才敢于撕破脸皮,采用武力来解决过往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明争暗斗。

但是,细究之下会发现,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直面过生死的人。尽管李世民当前布置的阵仗不算小(毕竟这是皇宫之内,李世民统率近百人前来),对于见惯阵仗的太子李建成和齐李元吉来说,也不至于一见面就六神无主,一个被射杀,一个吓的是落荒而逃。

尤其是李元吉,他对自身的武力值,十分有信心。尽管面对常年厮杀于两军之间的李世民,李元吉仍然有把握的。事后,确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李元吉几乎用弓将李世民生生勒杀。

可是,李元吉依然选择了和常年留守京城代行皇帝职权的李建成一同奔逃。除了意外进而惊慌之外,不能排除还有其他原因。

在《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事情的另一面,在《隐太子建成传》这样记录: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这里面有一个先后顺序,先是李世民一箭射杀了李建成,而后尉迟敬德领70骑现身,与此同时李元吉连搭三箭未能射出,最后掉转马头夺路狂奔,被70名骑兵骑射,坠马逃入林中,李世民拍马追了上去。

尉迟敬德来的方位从蹑踵上判断,他是尾随在李元吉和李建成之后而来,无声无息的就将李元吉的后路堵死。此时,李元吉恐惧加重。不仅是惊诧李世民等人细致策划能力使得后路被堵截,更因李世民特别委任尉迟敬德堵截他的后路。

早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之后,尉迟敬德刚归顺李世民不久。军中广泛流传着尉迟敬德的神勇作战方式,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

年仅二十一二岁的李元吉也擅长马上功夫,并且精通马槊,听说了有关尉迟敬德传言,不服气,开口挑战。

李世民点头答应。

李元吉与尉迟敬德一连交手三次,回回被尉迟敬德将武器马槊夺了过去。

李元吉虽然不服,却也留下了阴影。

在李元吉联合李建成共同抵制李世民趋于白热化的时候,李元吉和李建成用各种借口排挤和瓦解李世民秦府中的文臣武将。对于尉迟敬德,在利诱不成后便冠以重罪,差点让尉迟敬德成了刀下的冤魂。

尉迟敬德对李元吉不仅派别上有区别,还暗含有私人恩怨,更令人忧惧的是尉迟敬德的武力完全碾压李元吉。

事变发生时,李元吉发现尉迟敬德在场,就立刻明白他虽然是从属于李建成,并不是与李世民争夺天下的对象,但是李世民已经起了根除所有隐患的念头,兄弟之情在此时是荡然无存。

恐惧加上生死关头的紧迫,还有被前后堵截的事实,李元吉的内心几乎临近崩溃,就连准备要射杀的目标都无法确定,弓箭射不出去,实在是太正常了。

标签: 李元吉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善用兵器的李元吉,为什么连发三箭都射不中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元吉

    熟读历史的都会知道,每个朝代都避免不了的争斗就是皇位之争了,而唐朝最有名的莫过于玄武门之变。在这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中,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而其中最关键的三个人便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三个人中的齐王李元吉。在这次玄武门之变中,为什么箭法高超的他对李世民连射三箭而

  • 李世民杀死李元吉,把弟媳纳入后宫,生的儿子又过继给李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秦汉历史号标签:李元吉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一直都被人们津津乐道,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勤于政事、轻徭薄赋等等,可是无论给他带上多少光环,都无法抹去他囚父杀兄的事实,玄武门之变成为李世民一生的污点!玄武门之变后的两个月,唐高祖李渊把皇位禅位给了李世民,本以为李世民登上皇位后,马上就要开始大展宏图,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做了一件让人

  • 李世民共过继出去几个儿子?曹王明被谁过继给李元吉的?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李元吉

    正史记载,李世民十四个儿子中,先后一共过继出去四个儿子。李宽和李泰是被爷爷李渊下诏过继出去的,当时李世民还是秦王。李福才是李世民当了皇帝后亲手过继给李建成,因内心愧对大哥,让十三子李福去继承李建成的香火,所以对李福特别优待。同时又把嫡子李泰要了回来,用宗室子代替。十四子曹王李明,是李世民去世后,李治

  • 唐太宗一场绯闻案件,导致李元吉旧部暴亡,少妇失踪之悬案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李元吉

    脏唐臭汉是后世对汉唐的评价,汉和唐无疑是我国封建史上的两大巅峰王朝。而所谓“脏唐臭汉”,说的就是汉唐两朝糜烂混乱的皇室生活。尤其是唐朝胡风盛行,唐太宗纳弟媳,唐玄宗纳儿媳。都被后世所诟病。而发生在贞观十一年这场泼天大案,不仅涉及到了唐太宗和李元吉乃至于当年的玄武门之变,而起因不过是一次偷情而已。这里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霸占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齐王妃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自此之后大唐江山易主,本该属于李建成的天下最终落到了李世民的手里,而且李世民作为马上打天下的杰出人物,其尽显“胜利者”的姿态,在这之后立马以雷霆手段诛杀了李建成的几个儿子,真可谓是斩草除根。对百姓来讲,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他深

  • 脏唐鼻祖:李世民与齐王妃的不伦恋,生下一子过继给李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齐王妃

    简介:李唐盛世是我们少有的伟大,这一时期万国来朝天可汗,可以说是屹立于世界之巅,后世国外才有了唐人街这样的地方。不过,我们也知道李唐还有另外一个名词,即脏唐。何为脏唐?何也?李唐皇宫的混乱堪比胡族,李世民霸占了弟弟李元吉之妻杨氏、李治娶了李世民小老婆武则天、李隆基则勾搭上了儿媳杨玉环以及高阳公主、太

  •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兄弑弟,之后为何费尽心思霸占齐王妃?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齐王妃

    正如题目所讲,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夺胜而出,其实他不仅想要霸占齐王妃,而且还曾试图强行占有太子妃郑观音。但是齐王妃和太子妃二人本性不同,她们二人在面对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而二人价值观的取向便决定了她们二人之后的是去是留,齐王妃选择跟随李世民,恐怕也只是为了贪图余

  • 《鹤唳华亭》蛮横跋扈从不愿分享夫君的齐王妃,终是让侧妃进了门

    历史人物编辑:花斯非汽车标签:齐王妃

    众人皆知,齐王惧内,齐王妃向来娇纵任性,强势霸道,有胭脂虎啸之称,不但不允许齐王纳妾,就连齐王身边的男人也提防。原本以为,齐王爱的不过是齐王妃父亲,当朝宰相所拥有的权势,也为自己能够登上皇位而获得助力,可齐王妃的父亲没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做一个宠妻狂魔。齐王府的日常,就是齐王妃打打闹闹,齐王束手无措

  • 李世民为何想要立齐王妃为后?这一切都要从玄武门政变说起

    历史人物编辑:李兆基标签:齐王妃

    世人皆知玄武门政变,李世民手刃自己的兄弟成功上位。谁没人知道在他上位之后,竟对自己弟弟的妻子齐王妃一见倾心,欲要立其为后。一切都要从唐高祖李渊将李建成立为太子说起。推翻隋朝后,李渊自认为大权在握,为了提防太子李建成造反,便让骁勇善战的李世民手握重权。以李世民来牵制李建成,如若李世民以下犯上,那李建成

  • 李世民杀了李元吉之后,为何要收了齐王妃杨氏,杨氏是何心理?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齐王妃

    这是杨氏的命,也是杨氏的运。杨氏原本只是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可她一旦跟了李世民的话,那就不只是一个王妃了,而是一个皇妃。不过,一夜之间从李世民的弟媳变成李世民的妃子,杨氏再怎么样,心里一开始多多少少也会有过纠结,多多少少也会委屈,乃至于感到屈辱,这是当时的文化所致,不可能说一被李世民纳入后宫,她就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