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原名叫普六茹坚,李渊原名叫大野渊,李世民叫大野世民。虽然这是事实,但这一结论仍然值得商榷,其理由太过诱人而忽视了前因。
诚然,杨坚的原名的确叫普六茹坚,但李世民的名字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而被称为大野世民,其本人并未用过此名。取而代之的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称之为大野渊。
为什么隋朝和唐朝的开国皇帝都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其实他们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属于鲜卑族。南北朝时期,鲜卑贵族宇文氏控制了北魏政权,进而逼迫北魏皇帝退位,建立了北周。要问这个问题,必须从鲜卑族开始。谈到鲜卑族,大家肯定会立刻联想到北魏。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较早的政权。
三国韦昭在《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一条注解为:“鲜卑,东夷国。”
最著名的一次是北魏孝文帝拓跋焘改革,积极研究汉民族的文化、制度,使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与北周对抗的力量。
在这样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里,汉族的人口就更多了。那时候民族政策比较宽松,最好的办法就是人能为自己使用,大批汉族子弟为北魏王朝建功立业,建立功勋,他们的物质财富和地位都因之而生。
此外,与少数民族通婚也很流行,其中就有李世民的生母,北周上柱国窦毅与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即太穆皇后,也是鲜卑人,所以有人说李世民是胡人,因为他的母亲是鲜卑人。
《古今姓书辨证》唐朝的李氏家族,其始祖是赵郡的李氏,因佐周室,伐魏有功,赐姓大野氏,直到隋文帝时才改姓大野氏。
对有建国立国功勋的汉臣,统治者也采用赐姓的办法。正因为如此,杨坚才叫普六茹坚。普六茹是鲜卑族的姓氏,以鲜卑族的姓氏冠名,在当时是可以有较高地位的人物的,就像满清时期的入旗一样。
他以李虎为祖宗,也就是李世民的曾祖父而闻名。因与北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被赐姓大野氏,名大野虎。大野虎生下了李世民的祖父大野昺和父亲大野渊。
隋文帝建立后,宣布恢复汉姓,普六茹坚也成为杨坚的后裔。而大野渊也恢复了李渊。于是又有了李世民原称大野世民的说法,其实只是一段历史,他本人并没有用这个名字。
结语:怎么看这个观点有点吓人,隋唐两代开国皇帝居然都与鲜卑族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事实上,这其中有些大惊小怪,用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命运共同体”这个词来说,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婚,交往,这是非常正常的事。世系不影响杨坚和李世民成为千古明君,个人能力和国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