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僧师徒五人,分别代表什么?“贪”的难道不是八戒吗?

唐僧师徒五人,分别代表什么?“贪”的难道不是八戒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忘的历史 访问量:2772 更新时间:2024/4/17 23:47:40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唐僧师徒五人,其实分别代表佛家的“贪嗔痴疑慢”。

唐僧是“嗔”,悟空是“痴”,八戒是“疑”,沙僧是“贪”,白龙马是“慢”。

或许立刻就会有人反驳了。怎么可能?“贪”的难道不是八戒吗?

此事咱们慢慢道来。

#01.

八戒看起来好像挺贪心的,其实本质上却是“疑”。

“疑”是什么呢?就是对于目标和方向的怀疑。

八戒说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散伙和分行李。简单说,他对于能否取得真经,是持怀疑态度的。

那既然如此,八戒为什么一开始还答应观音菩萨去保唐僧取经呢。

最初,八戒听了菩萨的劝说,还是对取经大业充满信心的。那时候,他主动做了一件事,就是戒了五荤三厌,这也是“八戒”这个名字的由来。

八戒跟了唐僧之后,去到的第一站就是浮屠山。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乌巢禅师

八戒跟乌巢禅师很熟悉。因为乌巢禅师想收他为徒,但八戒没有答应。

这个时候,八戒取经的意志是非常坚定的。乌巢禅师曾亮过一手神通,让一向自视过高的孙悟空都不能“挽着乌巢一缕藤”。乌巢还传授给唐僧一本《心经》。可见此人无论在学术还是在武功上,造诣都非常之高。

而八戒不跟乌巢禅师去修行,就是因为要保唐僧西天取经。

之后,八戒对于降妖除魔一直都尽心尽力,甚至功劳比悟空都要大。

他们遇到的第一路妖怪是黄风怪

黄风怪手下有一个虎先锋。虎先锋大战孙悟空和猪八戒,还用分身法,将唐僧给抓了回去。

后来,虎先锋最终死在了八戒的钉耙之下。这也是猪八戒加入取经队伍之后的第一功。

之后就是流沙河收沙僧了。悟空借口自己水性不好让八戒大战沙僧。八戒也是毫不推辞,几次三番与沙僧缠斗,直到观音菩萨到来。

至此,取经队伍所有人员都凑齐了,取经大业正式开始。

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那就是,在流沙河之后,取经队伍度过了九年的平安岁月。书中这样写道:真个是光阴迅速,又值九秋。

这九年间,一个妖精都没有遇见,一难都没有发生。那么,接下来,他们遇到什么事了呢?这就是“四圣试禅心”。

妖精没有遇到,却迎来了骊山老母与三位菩萨的考验。

果不其然,八戒经不住考验,一头栽进了这个陷阱。

问题就出在这里。从此之后,八戒取经的意志再也没有那么坚定,一有机会就要散伙。

而自“四圣试禅心”之后呢,取经路上的妖精也突然多了起来。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咱们还是先说说前面黄风怪的事情。

当初,虎先锋把唐僧抓进洞来,自认大功一件。结果黄风怪却说,你抓唐僧做什么啊?他那弟子孙行者武功高强,咱们弄不过他。

黄风怪的心理,其实恰恰代表了取经路上大多数妖精的心理。

都说吃唐僧肉长生不老,这不过就是一个抓唐僧的由头。毕竟从来没有见哪一个妖怪抓住唐僧之后立刻就吃掉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心知肚明,唐僧不能吃。抓唐僧是任务,然后等着各方来救,这也是任务。

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个理,那么谁还在路上死乞白赖地阻挡取经队伍呢。正因如此,取经队伍才九年没有遇到妖怪。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取经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不是要取什么经,关键是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艰难曲折,要让各路神仙们都看到其中的艰辛。这才是目的。

至于说,取什么经书,都是无所谓的事情。所以佛祖才说,那白本经书也是好的。

四圣试禅心,试的是唐僧师徒,但震慑的却是取经路上的群妖。

如此一来,妖精们谁都不敢偷懒了,大家都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阻挡取经团。

妖精们上来了。取经队伍却出现了分裂。

#02.

开始时候,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大家是同心同德,而在“四圣试禅心”之后,裂痕出现了。

首先是悟空。他一看,觉得自己还要更加卖力气,那些菩萨们可都在暗中看着呢。

其次是唐僧。心想是不是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心意不够至诚?否则这么多菩萨为什么一起来试我?于是,他更加注意自己慈悲心的修炼。

然后就是八戒了。要知道,他是“四圣试禅心”中唯一的没有经受住考验者。只有他没有过关,还为此受到了羞辱。

八戒开始意志消沉起来了。他隐隐觉得,自己当初拒绝给乌巢禅师当徒弟其实是一个错误呀。

可如今也没有后悔药吃了。那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就在大家各怀心事的时候,他们迎来了取经路上一个非常执拗的妖精——白骨精。

白骨精是取经路上最单枪匹马的一只妖,她手下没有小妖,甚至连个洞府也没有。但她阻挡取经团却最认真。

变村姑,变老妪,变老丈。变出一家子,如此这个故事就非常圆满了。

妖精骗唐僧,主要是靠说故事。看谁的故事更加精彩,谁的成功几率就大。

毫无疑问,白骨精是非常成功的。她让唐僧为她念了三次紧箍咒,咒得悟空死去活来。

八戒也一直在一旁煽风点火。

八戒心中主要是有气。当初“四圣试禅心”,你大师兄火眼金睛,已经看出是菩萨们变的,为何不给老猪提个醒,还想方设法让老猪去钻套,不够地道。

这就是悟空的“痴”遇上了八戒的“疑”。

悟空个人能力超强,往往就会忽略团队的存在。他不主动提醒八戒,心中并没有恶意,或许只是一个恶作剧,但给八戒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伤害是非常大的。这一点,悟空并没有想到,这就是他的“痴”。

八戒本来就疑心很重。当初,菩萨劝他弃恶从善时,八戒说,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娘。

八戒的骨子里,其实始终是想着得过且过,心中没有什么目标。是菩萨劝化了他,所以才跟着唐僧取经的。

可经过这么一个“四圣试禅心”的挫折之后,八戒心中的那团火刹那间就被浇灭了。

如果给自己下套的是妖魔邪道也就罢了,可偏偏是德高望重的骊山老母和三位大菩萨。这到哪说理去?

人性,本就是经不住任何考验的。这个道理,普通人都能明白,菩萨们当然更加明白。

菩萨们之所以搞一个“四圣试禅心”的测试,不是为了测试人性,而恰恰是让人性彻底爆发出来。也算是不破不立吧。

不然的话,唐僧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悟空也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暴躁是要付出代价的。

至于猪八戒呢?就暂时做一个牺牲者吧。进阶成佛的名额一共两个,是唐僧和悟空的。如果八戒也那么优秀的话,这名额又不够,到时候多为难啊。

所以说,对于取经的结果,猪八戒似乎早就预感到了什么,所以他才一直嚷嚷着散伙。当然,他该做的事情还是会努力去做。

比如说,稀柿衕这一关。八百里的污秽,猪八戒变成一头大猪,生生拱出了一条道路。

为何猪八戒会做出这么一个大贡献呢?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此事只有他能做,没人和他争。

“四圣试禅心”的最大后果就是,让所有的人都争起来。妖精们也争,取经队伍内部也争,这就是目的意义和效果。

其实,最初乌巢禅师给的那本《心经》就已经足够他们领悟了。唐僧一直在读,悟空一直在悟。只是,要想真正悟到心头去,也不容易。

到了最后,他们还在争。被传了白本经,去争有字经。迦叶阿难索要人事,他们去佛祖面前争。

八戒被封了净坛使者,他争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佛。

也不知道他们到底真读懂了《心经》没有。真懂了,争就是假争,就是为了迎合而争。如果没有读懂,就是真争。

现在倒是可以想象一下,为什么玉皇大帝也积极赞同佛法东传了。既然有人要来东土传经,那就让他进来传,等到时机成熟了,传得乌烟瘴气了,玉帝再出手清理一下乱象。让东土的百姓看一看,还是我们本土的道教好。归根结底,玉帝还是道教的玉帝,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推荐阅读:

取经路上遇到的妖怪孙悟空真的打不过吗,其实都是在演戏

孙悟空为何要疯狂报复牛魔王,调戏他老婆控制他儿子,还狠心杀掉他的小老婆

西游第一妖,吞吃了取经队伍两人却留下唐僧,最后未受惩罚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唐僧

更多文章

  • 孙悟空七十二变为何不敢变蛇和螃蟹?与唐僧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唐僧

    (蜗牛看西游第5037期)文/蜗牛孙悟空擅长七十二般变化,只要是他见过的人或物,不出三秒,就能变出一模一样的,但是,有两样东西他却是不敢变的。可能有人提问,那是不是猫呢?据说孙悟空不敢变猫,那是因为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就是嘉靖年间,而嘉靖帝有个人尽皆知的癖好,他喜欢猫,并且对这类动物尤为看重,所以,孙悟

  • 成佛之后,唐僧才明白,老谋深算的镇元子为何非跟悟空结拜

    历史人物编辑:追求生活的美标签:唐僧

    当时孙悟空毁坏了人参树,镇元子气得想把唐僧师徒都下到油锅里。事实上他已经把孙悟空扔到油锅当中了,无奈孙悟空法力高强,用了各种方法就是没有办法制服他。镇元子无奈,只好把目光转向了唐僧。他想把唐僧扔到油锅里,这时候孙悟空就开始服软了,开始跟镇元子说好话。其实镇元子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把唐僧下有锅,他真

  • 唐僧的“非酋”体质,让孙悟空忍不住吐槽:就不能消停会儿?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唐僧

    多看《西游记》一点,就开始有些担心唐僧的身体了,唐僧这去西天的路上,可以说一直在经历着刚出虎穴又入狼口的操作,就连旁观者都有些难以接受,这中间都不带缓一缓的,就好比唐僧刚从狮驼岭经过,从三个大神级别妖怪嘴里逃出来,就碰上了乌漆嘛黑的黑水河,渴得嗓子冒烟了,都没口水喝,连猪八戒都嫌弃的黑水,唐僧自然喝

  •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能背着唐僧在天上飞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唐僧

    原著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能背着唐僧在天上飞?《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原来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量具。留在东海,成为东海之宝。定海神针。按照原著的描述,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而大禹不过是凡人,怎么可能握得住金箍棒呢?相比之下,笔者只能说大禹不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其实更像是一个神人。虽然原著中没有

  • 搞笑图片幽默段子笑话:唐僧娶的是玉兔还是白骨

    历史人物编辑:亭搞笑标签:唐僧

    1幽默段子:晚上,儿子又让我给他讲《西游记》。我正讲着,老婆突然插话问我:“你说,《西游记》里唐僧取的是什么经?”这下还真把我问住了,我赶紧低头沉思。可还没等我想到答案,儿子就抢答了:“这还用问吗?唐僧娶的当然是玉兔精了。”妻子听后哈哈大笑,我也强忍着笑问:“儿子,你再想想,老爸是这么给你讲的吗?”

  • 妖怪们抓住唐僧后,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吃掉呢?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唐僧

    在《西游记》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妖怪们在捉住唐僧后,并不急于将其吞噬,而是痴迷于如何斩杀孙悟空。他们暗中商定,只有在成功杀死孙悟空之后,才能尽情品尝唐僧的肉。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呢?妖怪们对孙悟空充满了敬畏与恐惧。他们深知孙悟空的强大与聪明,他是唐僧身边的护法神,威力无比。这些

  • 西游记中,为什么唐僧死活不让孙悟空打死白骨精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唐僧

    原著西游记里,唐僧为什么不让孙悟空去杀骨魔?但是通过对原著的分析,我们发现唐僧一开始并没有让孙悟空打死骨魔。为什么是这样?其实唐僧是肉眼可见的凡人,根本不认识妖精。孙悟空杀死第一次化骨精的女人后,唐僧不肯原谅孙悟空。当时唐僧也信了,但受不了猪八戒的怂恿,说是孙悟空的诡计,让唐僧相信被杀的确实是妖怪。

  • 唐僧的亲生父亲,是杀死陈光蕊的强盗刘洪?我呸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唐僧

    最近,看过吴某人写的关于西游解读的书,其中第一篇文章详细说了唐僧的亲生父亲。文中,作者用几个方面试图证明,打死陈光蕊的盗贼刘洪,才是唐僧的真正父亲。为此,他还举例证明,比如说殷温娇和陈光蕊结婚太快,殷温娇从结婚到生下唐僧时间很短,甚至还从刘洪角度分析,说他和殷温娇之前有关系等。难道唐僧的亲生父亲,真

  • 成龙现身陈丽华的紫檀工厂,和唐僧迟重瑞合影留念

    历史人物编辑:超能影视标签:唐僧

    成龙在娱乐圈当中是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明星,而且他还是一位国际功夫的电影剧情,成龙在影坛当中一直都有着很高的地位,他在电影中就是去演一些功夫片,在他的电影当中也都是运用一些有趣的风格,让观众们看起来既能学到东西又不枯燥,而且成龙拍过的电影也是非常多,他最让人敬佩的就是在拍电影的过程当中全部都是自己,无

  • 取经路上孙悟空屡次蒙冤,用一妙计反击,唐僧从此老老实实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唐僧

    取经路上孙悟空屡次蒙冤,用一妙计反击,唐僧从此老老实实西游取经之路,明面上是四个人,其实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两个。唐僧作为大唐御弟,灵山二弟子金蝉子,肩负取经传法的重任,孙悟空则一路护送,斩妖除魔。而猪八戒和沙僧,则完全是各方势力安插进来,试图分一杯羹的,因此遇事是能躲就躲。俗话说,做的越多错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