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国以来,面临过的外敌很多,包括突厥、吐谷浑、大食国、吐蕃等等,但要说对唐王朝最具的敌人却从来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出自自身。
从玄武门之变开始到大唐换代,唐王朝出现了三种怪异的政治模式:
1、皇帝对太子持打压态度,甚至太子的位置并不固定,像李承乾、李瑛、李忠、李贤……
3、藩镇割据,如安禄山。
这三点远比吐蕃带给唐朝的威胁来得更大,造成的破坏力也更明显。
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两人对吐蕃造成了哪些影响,又是否对唐王朝造成了足够的威胁。
首先从经济层面上来谈,当时吐蕃王朝出于奴隶制经济时期,手工艺上并不怎么发达,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依靠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对外销售的主要产品也是优良马匹、牦牛、沙金、鹿茸、皮毛以及藏药材等。
松赞干布父亲的时代,吐蕃王朝才有了驯养野生牦牛、野狼和野马的技术,
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带去的工匠、农作物、生产工具、生产经验等等,无疑对于吐蕃就是青铜时代向黄金时代的进阶了。
对于吐蕃而言,和亲就是打开了贸易的大门,这是一条从唐到拉萨的“丝绸之路”,它使得吐蕃可以坐上当时在整个世界都属于顶尖强国的唐王朝发展的顺风车。
再然后,咱们从政治层面来谈谈,吐蕃和唐王朝和亲的好处。
松赞干布继位的时候,吐蕃刚被他父亲统一不久,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旧贵族的心就有点微妙了。于是,一场苏毗和羊同两个大部落领导的“复国”运动便在松赞干布登基后打响了。
去掉内忧,吐蕃还有许多的外敌,像突厥、吐谷浑、大食国、南诏、大唐……
这时候,他和唐王朝和亲,是两利的结果。
唐高宗继位时,松赞干布便对唐王朝发出过宣言:“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
比如王玄策当年出使印度,遭遇了印度五国中最强盛的中印度的抢劫时,吐蕃便协助他出兵平定了该国,还俘虏了其国王。
至于吐蕃对唐王朝的威胁,其实就算没有公主的原因,他也可以从其它国家获得技术,或者派人去唐朝学习,所以公主和亲带去技术只是客观原因。
吐蕃的威胁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唐王朝内部的动乱,像武则天建立武周朝、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时,吐蕃都有参与进这些动乱中。
当年王忠嗣将军建立西部防线时,数次直击吐蕃的主力军,次次大胜而归,只是后来因为他被奸相李林甫所害,才导致防线被突破。
所以,唐王朝就如同逆水行舟,它最具威胁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它自身是否不断进取。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1】高玉蓓.吐蕃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魏明孔.唐代吐蕃畜牧业与农业经济初探——以敦煌文书为主的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2):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