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巢打王仙芝一拳,是出于大义,还是嫉妒心?真相比这残酷的多

黄巢打王仙芝一拳,是出于大义,还是嫉妒心?真相比这残酷的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锌烨 访问量:3287 更新时间:2024/1/11 11:15:37

丨历史时刻录

图丨来源于网络

公元878年~884年,长达六年的黄巢起义为近三百年的大唐朝敲响了丧钟。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在“黄巢起义”之前的“王仙芝起义”过程中黄巢与王仙芝的一个小插曲:

黄巢暴揍王仙芝的背后,是出于“革命大义”,还是“嫉妒心”,或者是“其他”?

01革命老大王仙芝欲诏安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黄巢起义”,起义军中的老大黄巢大家对其家喻户晓,但是最先黄巢还有一个老大,大家就相对陌生了,这个老大就是王仙芝。

公元875年,五月,私盐贩子王仙芝早黄巢一个月于成镇滑州长垣县率先发起起义。

王仙芝的口号是“天补平均”,称号是“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即为“为穷苦百姓做主谋福利的武林盟主”。

有着这样号召力极强的口号和称号的王仙芝,一时间响应者无数,很快便拉起了一个数万人的队伍。其中便有于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的黄巢。

由于有着众多“吃不上饭的苦命兄弟”的加盟,王仙芝起义后形势自然是一片大好。王仙芝先克濮州,再克曹州,之后便于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打游击,搞的朝廷焦头烂额。最后朝廷一致认为“快将王仙芝诏安吧”。

朝廷此举正中王仙芝下怀,原因很简单,对于王仙芝来说,什么“天补平均”、什么“起义大义”,通通是狗屁,哪里有自己的荣华富贵重要。带领一群穷苦百姓造反,过着刀口舔血、随时可能命丧黄泉的日子,绝对不是王仙芝王盟主想要的。

所以,王仙芝早就有“被诏安”,进入国家体制,享受国家待遇的打算了,只是苦于没有门道。如今好了,朝廷主动将橄榄枝抛进了自己的怀中。

于是,“朝廷的诏安,王仙芝的被诏安”协议很快的便达成了。

02黄巢暴揍王仙芝

朝廷给了王仙芝两个官职,分别为左神策军押牙和监察御史,均是两个不入流的小官。

虽是不入流的小官,但是对于王仙芝来说能够进入编制便是十分值得开心的了。因此,在朝廷特使对王仙芝等人,宣读任命诏书时,王仙芝满面桃花,笑容十分灿烂。

但是,我们若再仔细观察一下其他人则会发现,其他人并不开心,甚至面带愁容与怒容,而黄巢便属于后者。

在朝廷使者宣布完任命以及王仙芝准备接受任命之际,黄巢二话不说,上去就给了王仙芝一拳,一拳便将其打倒,紧接着又骑在了王仙芝身上给来了一套组合拳。

黄巢边打边说道:“当初我们发下誓言,要横行天下,现在你一个人跑到神策军中做官,想把我们这五千弟兄放到哪儿去?”

王仙芝被打的发懵,看了看旁边的“众多小弟”则是心寒,紧接着就是冷汗直流,因为“小弟们”非但没有劝架的意思,反而都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王仙芝这才意识到自己要“一人去当官,抛弃众兄弟”的行为犯了众怒。

反应了过来,王仙芝立马连连求饶,并表示自己“生是起义军的人,死是起义军的鬼”,绝不诏安,坚决与众兄弟同生共死,到这此事才算了。

03黄巢暴揍王仙芝背后的真相

关于黄巢暴揍王仙芝,拒绝诏安的事情,很多人包括史书给出的原因都是“朝廷的封官名单中没有黄巢,黄巢眼红病犯了”。

还有一个相对积极的解释,即为“黄巢是坚定的革命者,誓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但是,我认为这两点都不是真相的原因。

我们下面看一下,唐朝末年几路起义军的具体诏安内容:

一、王郢

王郢欲让朝廷封其为望海镇守使,朝廷欲封王郢为右率府率。最后结果,谈崩了。

二、柳彦璋

柳彦璋欲让朝廷封其为江州刺史,朝廷欲封其为右监门卫将军。最后结果,谈崩了。

三、黄巢

黄巢欲让朝廷封其为天平或广州节度使,朝廷欲封其为率府率的事。最后结果,谈崩了。

以上三人的诏安事宜是唐末诏安的一个缩影,而其多数为最后谈崩了,这我们就不得不探究一下其中的根本原因了。

诏安与被诏安意愿

显而易见的是起义军首领大多数都有“被诏安”的意愿,而朝廷也有“诏安”的意愿,那么双方最后谈崩了的原因则肯定是出现在了诏安内容上了。

诏安内容

我们仔细看一下诏安内容,则会发现几个共同点。

起义军方面:给个地盘、给个官职、不解散军队。

朝廷方面:不给地盘、中央任职、解散军队。

总结出这几点,接下来的事情便很好理解了。

站在朝廷的角度:一定要解散起义军的军队,将其调离地方进入中央任职,否则起义军就可能会“周而复返,反复无常的将革命进行到底”。

站在起义军的角度:一定要保留军队,形成割据一方的势力,军队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自己一但进入中央任职,则如同没有了爪牙的老虎,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我们站在更高一层的角度便会发现,朝廷方面的起义军方面考虑的问题竟然都是十分有道理的。

而且历史也证明,被朝廷诏安进入中央的起义军首领多半没有好下场。而被朝廷允许割据一方的起义军则也确实会“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令朝廷头痛不已。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黄巢暴揍王仙芝一事:

黄巢定是被王仙芝的愚蠢所激怒了。黄巢没想到王仙芝竟然如此愚蠢,朝廷的一纸虚无缥缈的任命诏书竟然就让王仙芝放弃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王仙芝傻,自己不能傻,自己必须制止王仙芝,否则死的并不是王仙芝一人,而是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千多个兄弟。于是,才有了黄巢暴揍王仙芝的一幕。

各位朋友,你们认为“黄巢暴揍王仙芝”的原因,究竟为何呢?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标签: 王仙芝

更多文章

  • 《雪中悍刀行》中,剑九老黄为什么要决战王仙芝,并一心求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王仙芝

    一 剑九黄一共挑战过两次王仙芝,第一次留下了十大名剑中的黄庐,第二次留下了自己的性命。我们都知道在《雪中悍刀行》中王仙芝基本上就是战斗力的天花板了,独霸武帝城一甲子,虽然自称天下第二,但基本上在江湖人的心中,王仙芝就是妥妥无疑的天下第一,甚至于就因为王仙芝自称天下第二,江湖

  • 《雪中悍刀行》李淳罡天下无敌,六次战败王仙芝,为何被关进地牢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生活分享标签:王仙芝

    由张若昀、胡军、李庚希领衔主演的《雪中悍刀行》正在热播,主要讲述了北凉世子徐凤年决心习武,成为合格的北凉军接班人的故事。结合原著来看,不难发现一个疑问,那就是李淳罡天下无敌,六次战败王仙芝,为何被关进地牢?众所周知,王仙芝是本剧当中的武力值天花板,尽管历经了三年六千里的剑九黄悟出了剑九,依旧没能将其

  • 《雪中悍刀行》十位配角剧照,王仙芝上榜,最后一个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小讲时尚标签:王仙芝

    《雪中悍刀行》这部小说里的人物角色非常多,导致拍成影视作品时,演员阵容也非同一般,仅仅只是第一季,抛开群演,便有多达70位演员参演。不过今天不介绍大家已经看腻的主演,而是来了解下一些未曾见过的配角的剧照吧。1、王仙芝,扮演者:于荣光比起大家津津乐道的羊皮裘老头“李淳罡”,“王仙芝”这个角色的剧照很容

  • 王仙芝、黄巢起义称号上的“均平”,就是农民革命愿望的反映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王仙芝

    引言在地主阶级内部,由于政治与经济的原因而导致财产与权力再分配的变化,也有一个比前代更形严重的“贫富”问题。有的地主,因为做官,发财致富,广置田产;有的地主,家业传至不再做官的子孙,很快就衰落破败。土地占有上的“贫富悬绝”,必不可免地会产生贫富在赋役负担上的严重“不均”。建中时期实行的两税法,本是要

  • 王仙芝乃靖安王义父,保他夺嫡失败不死,徐骁为情义选择袖手旁观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王仙芝

    世人只知王仙芝割据武帝城,一心只为武道。一些朝廷上榜的穷凶极恶之徒,只要躲进武帝城,离阳的手就伸不进来了。离阳也确实奈何不了王仙芝,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这个法外之地。但世人不知王仙芝和离阳先帝是有过交集的…王仙芝战胜李淳罡归来后,举兵造反失败的岳父以死谢罪,但东越皇帝犹不解气欲屠城。王仙芝背着岳父尸体以

  • 《雪中悍刀行》李淳罡和王仙芝为什么突然不打了?

    历史人物编辑:莘夏生活说标签:王仙芝

    李淳罡和王仙芝这一战,不知道多少人观看,也不知道多少人盯着,想要看个结果,谁知两个人刚摆好了姿势,就不打了,让人感觉很疑惑,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李淳罡要和王仙芝打呢?李淳罡在龙虎山,因为徐凤年的点拨,一下子就开窍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好笨哟。因为想不通,他在听朝亭一呆就呆了20多年,很多人

  • 王仙芝:两次向唐朝请求投降,后战死黄梅县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王仙芝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扑灭,但唐朝借助“藩镇打藩镇”之平叛方针,让节度使权力大为膨胀。安史之乱后,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相互攻伐,中原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得益于张巡坚守睢阳城,江南地区免受战火破坏,成为唐朝中后期主要财政来源地,是支撑唐朝政权延续的经济基础。相对平静的

  • 《雪中悍刀行》王仙芝为什么离不开武帝城呢?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王仙芝

    王仙芝,基于武帝城而言,可不就是土皇帝吗?在《雪中悍刀行》这个高武的世界之中,自称天下之二的高手,朝廷也没必要得罪啊!管他王仙芝,想不想要武帝城?只要王仙芝在武帝城一天,那武帝城就是他的。即使不要,离阳皇室也会给的。用一座城池来向王仙芝示好,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别人想要这个机会都没有啊!徐凤年

  • 王仙芝是谁?他是怎么起义的?起义结果又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王仙芝

    王仙芝(?~878),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原以贩卖私盐为业。僖宗乾符二年(875)初,因连年饥凶,仙芝与尚让、尚让兄尚君长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聚众起义,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传檄诸道,指斥唐朝“(官)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标明平均旗号的

  • 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浅析王仙芝起义失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王仙芝

    大唐自安史之乱以后,就已经逐渐的走下坡路,由于朝廷对地方的统治权不断的被削弱,造成了地方藩镇割据,而朝廷上宦官和大臣之间不断争权夺利,架空皇权,虽然历代帝王都希望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是却始终无法完成。统治阶级之间矛盾逐渐的转化到民间,造成自唐末以来,农民起义不断,话说回来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